登陆注册
7372000000029

第29章 人见人爱是教出来的(4)

有一个男孩,曾代表学校参加省里的数学竞赛得了一等奖,在学校里他也算是知名人士。但是他平时话语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极少和别人讲话,也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有一次,学校组织数学竞赛,要他发言。他看到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紧张得不知所措,语无伦次、不停地出汗。台下很多同学都表现出了对他的不满,他回过头来看到校长也是一脸失望的表情,于是更加说不出话来。散会后,他看到班主任被校长叫去办公室。班主任老师回来后叫他第二天把家长请到学校,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请过家长,这次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感觉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自己。回到家里,爸爸和妈妈又把他狠批了一顿,说他没出息。

后来与人相处时,他总是担心面对尴尬的场面,而尽可能地逃避与人交往。他越来越不愿意去学校,他感觉老师和同学的目光很不友善。后来他无论见到谁都会害怕,甚至和陌生人走个照面,他也会紧张不安,完全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

父母错误做法:父母对孩子批评过多

这些孩子,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因为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把火发泄到孩子身上。还有的家长,可能已经意识到孩子有自卑心理,但仍没有采取措施去帮助孩子调节。孩子在这种家庭里,心里便会产生惧怕心理,孩子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他们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

心理专家建议:

卡耐基说过:“一个成功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人际关系的和谐,交往本领的高强,是未来社会判断成功者的重要标准。

如果孩子患了社交恐惧,会严重阻碍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那么,父母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惧”呢?假如孩子不小心患上社交恐惧症,父母又该如何去帮助孩子进行调节呢?

1.消除孩子的自卑

父母要让孩子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好处。父母要告诉孩子,他并不比别人差,甚至还有很多优点是别人所不及的,所以,没有必要贬低自己,只要相信自己能行,那就无所不能,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

2.改善孩子的性格

害怕社交的人多是较内向的人,父母应注意锻炼和改善孩子的性格。可以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文娱以及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尝试主动与同伴、陌生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3.教孩子学习社交知识

我们尽管都知道人生活在世上社交意义重大,但有关社交的知识、技巧、艺术等却从没有教给孩子。所以父母应全面地教孩子学习有关社交的知识,让孩子真正明白道理,这对消除社交恐怖这一心病是有好处的。

4.对孩子进行脱敏疗法

先用轻微较弱的刺激对孩子进行刺激,然后再逐渐增强,使孩子逐渐适应,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矫正行为失常的目的。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先与家人接触,再与亲戚朋友接触,最后与陌生人接触。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脱敏,通过表扬、奖励,使这一结果得到巩固。

父母给孩子过多的爱,孩子往往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会对这种爱变得麻木不仁,不懂感恩。要想使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父母就应该给孩子适度的爱。

一般而言,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给别人某种好处,别人也会把同等程度的好处回报给我们。但是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种状况,你对某人很好,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对得起他,然而他却不给你同等的汇报,甚至把你对他的好当作理所当然。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交往适度定律”。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1.过多的爱会使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

虽然人都有自私的本性,都希望得到的多付出的少,但如果得到的远远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里失去平衡。对方会因此感到愧疚,这种心里负担使受惠的一方只好选择疏远。

2.过多的爱会使对方感到麻木

你对别人适度的好,对方会感激你,也会回报你;如果你对对方过好,对方时间长了就麻木了,而你某一次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3.对方会误以为你很软弱

人际交往中,如果你对对方投入过多,会让对方误以为你很软弱,他会因此不怕你,对你肆无忌惮。

其实,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对孩子投入过多的爱,孩子往往会不懂得感恩,甚至会变成忘恩负义的人。这会给他的人际交往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想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应该给孩子适度的爱。

过多的爱让孩子不懂感恩

曾听到一个孩子说:“我们家很好,我爸爸爱吃鱼尾,我妈妈爱吃鱼头,我爱吃鱼身子。”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父母爱他的表现,也就更不知道感恩了。这样的孩子大多是自私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感恩,也不知道什么是报答,而是认为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而不知感恩的孩子,又怎么会有对父母的爱呢?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而且,如果孩子不懂感恩,在人际交往中,就很难获得好人缘,即使他长得再漂亮,说话再好听,办事再有能力,人人也会对他敬而远之。

炎炎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一个星期天,是炎炎妈妈的生日,一大早,爸爸就喊炎炎起床。此时的炎炎还在做美梦,听到爸爸说:“走,乖女儿,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快点起来,咱两个给你妈妈准备礼物去。”

炎炎睡的正香,被爸爸喊醒了很不乐意,气冲冲地对爸爸说:“没看我正在睡觉吗?妈妈生日管我屁事儿。”听完这句话后,爸爸的心都凉透了。他想到女儿过生日的时候,他们夫妻两个几乎跑遍了整个城,为她准备生日礼物,还会为她做上一大桌子好菜。即使在平时,他们也对女儿投入了全部的爱,舍不得让女儿受半点委屈。

而现在呢,女儿竟然说出“妈妈生日关我屁事儿”的话,同样,爸爸生日也不关她事儿了。爸爸越想越难过,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女儿对爸爸妈妈连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呢?

父母错误做法:对孩子倾注过多的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不懂得感恩,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现如今,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是老大,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中宝”“手心肉”,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过了头,变成了“溺爱”。他们认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蛮横、任性、自私的性格。

很多孩子已经把尊重长者、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弃之脑后,吃过饭后,把碗筷一推就去看电视或打游戏,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洗碗擦桌子;孩子生病了,父母跑前跑后,体贴照顾,而父母生病,孩子却不闻不问,毫不在乎,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是天经地义的,稍不如意,就嚷着离家出走。我们的父母为了孩子劳尽了力,操碎了心,为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可仍换不来,孩子对自己的一丝怜悯、感恩之情,实在是可悲!

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可以无私,但不可让孩子自私

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修养,父母必须对独生子女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感恩,这将有利于孩子好品格的形成,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而孩子如果懂得感恩,不仅仅会对父母报以感激,更懂得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1.感恩教育越早越好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

2.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艰辛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他们只知道向父母要钱、要吃、要穿,并认为这是应该的。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想到孝敬父母呢?所以,父母应该有意将自己工作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是用心血和汗水交换来的,自然孩子就会不再乱花钱,也会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父母。

3.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吃“独食”的孩子,会觉得好东西都应该是他的,并习惯了被给予,只会索取,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也就不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孩子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4.父母要以身作则,孝敬长辈

父母对待长辈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孝敬长辈,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孝敬自己的父母。所以,当父母的要多照顾年迈的老人,周末休息时常去老人那里看看,买些补品和衣物,如果工作忙,没有时间,就常给老人打个电话。

同类推荐
  • 家庭心理医生(最新家庭医生系列)

    家庭心理医生(最新家庭医生系列)

    本书全面系统地进行阐述,知识点深浅适度,例证具有说服力;文笔流畅,言辞恳切,通俗易懂,内容实用,方法具体,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书中配有大量插图,使全书的版式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易学、易懂、易掌握,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家庭护理指导手册。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通俗的群体心理学知识读物,致力于用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述群体心理学知识,满足读者们对群体心理的好奇心,帮助读者们洞察、了解群体心理,进而从中获得领导群体或摆脱群体心理控制的启示。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 女性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本书根据女性一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人生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分别从身心、爱情、家庭、婚姻、生活、处世、职业等方面进行了讲述,提出了许多科学、有效和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帮助女性增进各个人生阶段的适应能力,保持身心的健康。
  • 超级询问术

    超级询问术

    《超级询问术》源自美国情报界最尖端的训练科目,是提升美国军方情报人员、国家安全人员通过询问、交谈套取有效信息能力的核心技术。在美国,必须是从事国家安全工作,如DIA(美国国防情报局)、FBI(美国联邦调查局)、CIA(中央情报局)、NavySeals(“海豹突击队”)的精英成员,才有资格获得“超级询问术”的训练机会,并严格接受美国参议院的直接监督。“超级询问术”拥有极为强大的“通过交谈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些相关的训练方法、技巧,逐渐为众多与询问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刑侦审讯,新闻采访等)所借鉴,更有众多跨国企集团将其广泛运用于商务会谈、销售、人力资源、服务支持等众多领域……
热门推荐
  • 拥有万能系统

    拥有万能系统

    古语有云:世上因果报应,好人自有好报,恶人自有恶报……好吧,无论你们信不信,反正张毅信了,因为他就是好事做得多,结果得到了一个仙界研究出来的万能系统……
  • 小学生枕边书:激励小学生的100个寓言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激励小学生的100个寓言故事

    本书包含的100个故事,通俗易懂又妙趣横生。有小朋友们感兴趣的生活在神秘大森林中各种动物故事,也有王国里国王、王子和大臣们的故事,还有许多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也许就是发生在你周围的故事。这些看似短小、简单的故事里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正等着你去挖掘呢。
  • 至上灵尊

    至上灵尊

    万物有灵!一名从暗器大陆死亡的青年暗器宗师,竟投胎到了玄尘大陆,生于一个普通部落之家;这辈子,他是否能重振暗器之门?或是成就灵尊?!
  • 转基因超人

    转基因超人

    世间因果,皆有循环。万善的人类种下了转基因的种子,却结出了万恶的果实,坑害了未来的世界,引发了由于转基因而变种的超级变种人的恐怖威胁!几个不知名的未来转基因超人,穿越到现在,他们中有善有恶,有变异后超级大脑,有变异后超级嗜血恶魔。然而,正义与邪恶的对抗算不了什么,如何才能在层层斡旋之中既避开杀戮,又接触或称为政权机要,从而彻底转变转基因观念,销毁转基因种子,才是重中之重的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不算什么,人类正面临空前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转基因大战!看穿越而来的转基因超人二人组-写手和歌手,如何拯救世界,阻止即将要发生在未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转基因大战!
  • 在耳边说爱

    在耳边说爱

    这是帮我的同学写的,她的QQ:2847356026,验证码是:你才是那颗最亮的星星
  • 微酸人生

    微酸人生

    少年的微酸人生,虽然人生有坎坷,但还是欢笑多。
  • 洛水浮生

    洛水浮生

    她是昆仑派高徒,亲眼看着师父为救她而死。她踏入京城,只为寻找一个真相,找回她的母亲。不料,总被某人缠着。“你倒是很有趣。”他丹凤眼一挑,玩味。当他和她终于修成正果,真相也一点点浮出水面。他竟是……
  • 四月八

    四月八

    叙述一个正常人突遭变故,就医过程以及关于生死的一些思考
  • 凤逆天下:邪王溺宠狂妃

    凤逆天下:邪王溺宠狂妃

    御音大陆的天才魔女云拂影陨落后,再度睁眼,她已成了玄音大陆赫赫有名的第一废材云拂影,什么?她居然成了第一废材?那这世上还有谁敢自称是天才?星罗棋盘认她为主,上古神兽誓死追随,上古神器因她出世……逆袭只是时间问题!更有强大而神秘的邪王毫不掩饰的宠爱,当实力和外力都拥有,嚣张不是罪!【小剧场】某女摸了摸自己干瘪的小腹:我饿了。某王爷开始脱衣服。某女立刻制止了某王爷:你脱衣服干嘛?某王爷邪笑道:我给你吃。
  • 乌鸦少女之吻

    乌鸦少女之吻

    这是一个黑帮老大成长,蜕变的故事。求推荐,求打赏,觉得好看就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