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知道,如果这次他替王经理背黑锅,维护了他的形象,以后肯定还会受到他的很多照顾。但另一方面,不是自己的责任,宋杰是不愿意承担的;可如果为此得罪王经理,那以后的日子他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为此,宋杰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心里专家认为,替别人背黑锅固然让人不舒服,但换一个角度想,能让你替他背黑锅,也就说明他非常信任你,觉得你是可靠的。在你替他背黑锅的同时,也就是在心理上和他建立了一点儿私交,因为你承担了他的责任,甚至是替他受到了惩罚,肯定会受到他的感恩和敬重。
从另一个角度讲,没有人愿意承担自己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尤其是一些导致重大事故的责任。因为人人都是自私的,都不愿意无缘无故地受到惩罚。这个时候,替他们背黑锅就是一件很让自己受委屈的事情了,而且还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形象,让别人以为自己很懦弱。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是不应该替他人背黑锅的。
一不小心,自己成了别人的替罪羔羊,这在现代职场上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对此,职场中人一定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因为他人的强势就甘愿承担自己不该承担的责任。
1.敢于拒绝
当自己的能力无法承担背黑锅的责任,或者自己不愿意背黑锅时,可以勇敢地拒绝,当然要学会巧妙地拒绝。例如,你可以把那些难以拒绝的事情罗列出来,然后平时多编一些拒绝的理由。
2.从长远看
有的时候,从短期看,背黑锅好像是职场生涯中的阻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如果暂时的委屈会让自己迎来美好的明天,暂时的吃亏会给自己带来长远的幸福,那么,不妨试着把黑锅背起来。
3.培养谦卑、隐忍、大度的心态
以豁达的胸襟接受现实,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不公平。他人之所以让你背黑锅,可能是出于对你的信任。这个时候,就要培养自己谦卑、隐忍、大度的心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职场中总会遇到一些“暴君式”的领导,他们滥用权威,总是强迫下属接受他们的观点或服从他们的决定,因此极易引起下属的不满。
职场中人总是习惯把“权威”一词与老板相联系,因为有些老板总是喜欢滥用自己的“权威”,对下属形成长期的控制和主宰。例如,有些老板总是强迫下属接受他的观点,服从他的决定,即使有时候他的决定是错误的。另外,滥用权威的老板通常都是专制的人,他们喜欢让自己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阻止他人发展自己的观点,习惯把自己的观点变成普遍真理。但是,如果长期对下属滥用权威,就极易引起下属的不满和反抗,以致对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喜欢控制下属”
王经理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我喜欢控制下属的感觉。”他认为,既然自己是这家公司的领导,那么自己就是这家公司的权威,如果有谁违背自己的意见,就是在挑战权威。
小赵大学毕业之后应聘到这家公司,由于刚参加工作,免不了会犯错误。加上他性格直率,不注意说话的方式,无意间得罪了他。这让王经理很生气,他觉得小赵竟然敢骑到自己的头上,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小赵百般刁难。一次,遇到一个很难攻克的客户,王经理就让小赵对付。他心想:如果攻克了更好,攻不下也让他知道我才是他的上司,杀杀这毛头小子的锐气。等到小赵攻克这个客户后,王经理心里还是不满,他仍在寻找机会整治小赵,好让他知道自己才是权威。
终于又让王经理逮着了机会,小赵最近上班总是迟到,王经理天天当众批评他。小赵请事假,他就是不予批准,还故意调整他去做一个新行业的客户,增加工作难度,以此来惩罚他。他滥用权威,粗暴对待小赵的态度引起了很多下属的不满,在与他沟通不畅之后,他们选择了一起离开。
许多上司在拥有一定的权力后,往往会有一种潜意识,认为自己既然是上司,下属就理所当然应该服从自己的意志,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做事。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对下属可以随意支配、牵制、强迫。
上司通过对下属的控制来体现自己的绝对地位,这是他自我确认的一种方式。
滥用权威表达的是当事人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例如当上司发现有些能力强的下属对自己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便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牵制他;还有的上司之所以滥用权威,是因为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于是凭借手中的权力,对下属进行随意的惩罚。
要树立好自己的权威,就应该懂得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能盲用,更不能滥用。上司应该把权力作为工作的基础,通过权力促使自己改进工作,提高下属的业绩,而不是作为谋取私利,惩治下属的工具。
1.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制度,给员工充分的监督权,上下级之间既有合作关系,又有监督关系,这样可以防止部分领导滥用自己的权威。身为领导要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德服人。
2.客观地应用权力
权力是企业赋予领导在某一职位的履行职责的保障,应该把权力的运用纳入企业的工作制度当中,使其有一定的公正和合理性,不要成为个别领导、上司的附属品。此外,下属有权知道自己的上司何时应该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这样领导就会客观合理地应用权力,而不再是滥用。
3.谨慎使用权力
谨慎使用权力,意味着必须在公平、公正、前后一致的规则下设立奖罚和惩处制度。必须给自己设立一个严格的行为标准和模式,然后通过偶尔使用权力来督促下属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职场中,人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昔日的朋友又是如今的同事,既是亲密伙伴又是职场中的竞争对手。这种关系很难处理,稍不留神,友谊就会破裂。
朝夕相处,同事之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良好的友谊。但职场中人都知道,这种友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且非常脆弱,极易破碎。因为,和你建立友谊的这个人既是你生活中无话不谈的朋友又是你朝夕相处的同事,你们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基于这种原因,你们之间的友谊就会变得很微妙,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双方带来严重的伤害。
“小心驾驶‘友谊船’”
张晨是某大型医药公司的一名职员,刚进公司时他和部门里的一位同事处得非常好,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张晨向这位同事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是出国深造。一段时间之后,张晨发现,上司对自己的态度和以前截然不同,甚至一些本应该由自己负责的项目却交给了其他人。
张晨感到很困惑,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那次酒后吐的真言被同事有意无意地说了出去。尽管这件事并没有使张晨和同事的关系受到很大损害,但是他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在这位同事面前知无不言了。他得出结论:同事最好不要成为知心朋友,尤其是涉及到工作问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工作中的这条“友谊船”需要小心驾驶。
良好的同事关系并不一定就等于朋友关系,职场友谊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工作中拥有好朋友可以使自己充满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在遭受挫折时,也能够得到朋友的安慰和鼓励;但是和同事走得过近,又容易造成公私不分、上下不分、部门不分,长久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另外,职场友谊也可能存在很多利益关系和竞争关系,例如有些人为了获取暂时的利益或者在竞争中取胜,难免就会产生排挤对方的心理,他们利用朋友的信任,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在职场当中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因此说,职场中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对待与同事之间的友谊。
工作中的友谊是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就像一片变化无常、并不安全的海域,需要我们小心驾驶。因此,职场中人应该小心对待朋友的信任,正确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谨慎将“职场友谊”进行到底。
1.谨慎选友
有些人曾经被同事兼朋友出卖过,所以不相信同事能成为好朋友。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选择了人品差的朋友,因此,选择朋友时,需要仔细考察对方的人格特质,人品好趣味相投的人才值得深交。交友在于知心、真诚,是彼此的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利用。
2.五“不要”
在工作中,不要过多地谈论上司或者同事的长短,不要搬弄是非,不要随意散布和制造谣言,以免祸从口出。不要因为友谊而违反工作规则,不要因为个人利益而泄露不该泄露的消息。
3.坦诚对待朋友
真正的友谊需要彼此坦诚,当同事在工作上取得进步和成功时,就应该站在朋友的立场为他祝福,替他高兴,在分享朋友的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培养自己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品格。当朋友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又应该以同事的身份与他齐心协力,一起把工作做好;在帮助他的同事,也使自己得到提高。
性格内向的人不善言谈,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时,很难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也极易被人冷落。那么,内向的人怎么样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单位呢?
职场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性格内向的人,他们不善于言谈与交际,总是处于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之中。由于不敢当众表现,羞于表达,不善言辞,难以和新同事打成一片,总是难以适应新工作环境。但是人的社会属性使其渴望被大众认可、接受、尊重、接纳和赞赏,因此,内向者表面看着封闭、拘谨,其实内心是很开放的,他们常常处于一种矛盾的痛苦当中。
“悦纳自我”
杨昕是刚刚分到市医院的一名高级护士,因为性格很内向,她总是独来独往,从不主动和同事开口说话,很难和同事们打成一片。而她也感觉自己总是受人冷落,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单位,于是乎她更是郁郁寡欢。当然,她也意识到是自己的性格在作怪。
于是,她决定把自己的内向的性格克服掉。她多次尝试着在陌生人面前大胆说话,或者在同事面前侃侃而谈,但效果不是太好。后来。她咨询了心理专家,专家给她讲了很多道理,她最后才领悟到自己的问题并不在于内向,而在于不能悦纳自己。
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之后,她也慢慢发现自身有很多优点,例如真诚、善良,尽管内向,却从不揭别人的短,不损害他人的自尊心;有着极其丰富的想像力,又极富同情心。认识到这些后,她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以后,她不去在意自己的内向性格。结果,与人交谈和交往越来越大方自如,与同事也能和谐相处。
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之后,工作也变得轻松自如。
内向性格并不等于不良性格,人们总是给内向冠以“可恨”、“不良”的桂冠,很多内向者都很讨厌自己的内向性格,讨厌自己不善言谈、孤僻不合群、当众不敢表现、胆小怕事,甚至把工作中的一切麻烦都归因为自己的内向性格。殊不知,内向只是一个表象,它掩盖的实质是缺乏自信,没有勇气,脸皮太薄等问题。
工作中,那些内向者通常不能接纳自己的性格,总是否定自我,不懂得自己性格中的优势,很多时候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归因为自己的内向性格和自我否定,逐渐开始痛恨自己,越想改变却越是陷入自卑的泥沼。
其实,性格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你能否坦然接受自己的性格,或者愿意去做一些改变。如果总是觉得造成自己很难适应新单位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不好,这样就很容易走进误区。
1.接受、认可你的性格
内向并不是不好的性格,内向性格并不等于不善于交际,内向型的人有其性格优势,首先要接受、认可自己的性格,然后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势。可能在你刚到一个新单位时,无法很快融入新团体,但是只要用自己的真诚去回报对方,总会有打动他的一天。关键是自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2.提高自身实力
内向者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优势,树立平稳踏实宽容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积极努力,找准自己的成才方向,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丰富生活。养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实力,逐步建立自信心,渐渐便会自然亲切的与人交往,潇洒自如地表现自我。
3.转换思路
内向者应该转换自己的思路,看到自己性格中的可贵之处,例如,内向的人能冷静地分析和观察事物,善于揣摩和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感情细腻,有较高的创造性。只要与同事相处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会发现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