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6600000011

第11章 利他精神(1)

敬天爱人是最美好和最尊贵的行为,也就是为他人奉献六个“精进”,可以磨炼心性。

——稻盛和夫

欲自利先利他

稻盛先生说:抑制欲望和私心本身,就是接近利他之心。我们认为利他之心是人类所有德行中最高、最善的德行。

一个人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肯定是看到了他人的需要。

一个人可能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暂时抑制自己的私欲;但是,这不是利他,还是利己。

一个人的“为他人着想”的观念只有从心而发,成为道德的支柱,才是真正的利他。

“作为人,何谓正确?”是稻盛和夫先生经营企业的基本准则。稻盛哲学往上可以追溯至中国明朝融佛、道、儒于一体的思想界集大成者王明阳,他以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良知构成了王阳明哲学的基石。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良知”,要唤醒我们人性中的善,不断追问自己的良知,因为依良知而行必得天理,依天理而行必得天助。

“自利则生,利他则久”,这就是稻盛哲学的精髓。

利他竞争力包括四种:策略性利他、职业性利他、集体性利他、社会性利他。策略性利他: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就是典型的策略性利他。

很多企业墙上贴着“拿单才是硬道理!”虽然口口声声说“顾客就是上帝”,也想尽办法去满足客户的一切要求,但其目的只是为了一个“钱”字。

职业性利他:把竞争中的策略性竞争手段演化为职业价值或道德。他们在从事工作时,已经不再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算计,而是将利他目的作为直接的动机,如:医生治病救人、老师教书育人等。可悲的是,这些天经地义的职业道德,在当今社会中,也让我们感到了缺失和无奈。

集体性利他:个人的动机和行为不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为了团体利益的最大化。个人服从团体,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团体利益,这是要有很好的文化和理念才能做到的事情。

社会性利他:个人或企业的动机服从为了社会利益或他人利益的目的,而非行为人自身的利益。这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对立面。同时,一些企业在出现了重大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投资慈善事业来挽回影响,这不是社会性利他,还是停留在策略性利他的层次。社会性利他,在价值观上更关注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目标,而非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虽然“社会责任”这个词的历史并不长,但纵观古今中外,凡是能够长远发展的企业,都是以服务社会这个大格局为目标,而非以“利润最大化”

为企业目标。因为他们知道:利润只是结果,而非企业存在的原因。“无欲则刚”,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这里的“无欲”,也并非真的无欲,而是“无私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信未来的企业竞争力,会从技术、资源等,转化为利他竞争力。

稻盛先生认为:利他之心是不求回报的,而甘愿奉献于他人之心。在交换关系中的利他,不是利他之心。利他之心是一种心态、一种行为模式、一个道德标本。

当利他真正成为血液和道德品质的一部分,也就变成了一种超然的大智慧和能力。稻盛和夫的“利他经营”思想是受佛教影响的结果。

某行僧曾经问老禅师:“听说在人类以外的世界有地狱和天堂,是真的吗?另外,假如有地狱的话,那是什么样的地方?”老禅师回答说:“当然有,在那个世界有地狱和天堂。可是它们的差别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样。在外表上,地狱和天堂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居住在那里的人的心而已。

在地狱居住的人有利己之心,在天堂居住的人有利他之心。”行僧又问:“只是心不同罢了,为什么要分为地狱和天堂呢?”

对此,老禅师打了一个比喻:

在房间的中央放着一口大锅,锅里煮着美味的面条儿,旁边摆着碗。吃法是按定好的规则进行,即必须用1米长的筷子,手拿着筷子的一端来吃。

在地狱和天堂里,上述条件完全相同,锅的大小和围着锅的人数也都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人心。

在人人饥肠辘辘的时候,面前摆着看上去味美的面条,一声令下:“请吧,大家可以吃啦!”这时,地狱和天堂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在地狱中,用1米长的筷子能很快夹住面条儿放进自己一侧的碗里,可是,由于筷子太长,送不到自己的嘴里。但是,在对面的人看来,面条都让这家伙夹走了,所以有人要用筷子把别人夹在碗里的面条夹回来。这样,你争我夺,面条溅得四处都是。结果,大家谁也没吃成,都走上了饿鬼之途。

天堂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相互招呼道:“面条煮好了,大家一起吃吧!”“那么,就不客气了。”说着,就用筷子夹起锅里的面条放到对方的碗里,向对方说:“那么,先请你吃。”并伸长筷子,把面条儿夹进对方的嘴里,让他先吃。对方也说:“啊,真好吃!这次请你吃。”并且把面条夹给那个人。于是,大家吃得很安稳。

老禅师说:“这才是天堂,大家怀有利他之心,但是,天堂和地狱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

听到这个故事,行僧深受震动。

稻盛和夫听到这个故事,也颇有感触。联想到日本的现实,他说:“包括新兴宗教在内的事件、泡沫经济崩溃的现象、政界的变动等等,都是热衷于利己的人们居住的世界所发生的现象。过头的日元贬值、贸易摩擦全都是如此。这是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制造出来的。那里有锅,在那里煮着面条,还有筷子——仅有这些是事实。制造出地狱似的悲鸣,是住在那儿的人们的心。”一言以蔽之,由于利己和利他之心的不同,人生和社会就会有地狱和天堂般的差别。

一个人如能忽视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一旦产生这种利他之心,就能不受世间欲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之心,烦恼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秽才能被消除,而显露出“美丽的心灵”,美好的愿望才得以描绘。

欲望是痛苦的根源,也是迷惑心灵的毒雾。

贪欲的人,看不到他人的需要,从而不知道如何为别人服务,也就不会商业经营;或者以自己的欲望的心揣测别人欲望的心,只见表面,不见本质,最后也必然失败。

少欲知足,可以做快乐的人,在名利上可以自在的人,可以做贤人;看破名利的人,才可以做圣人。

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人富有之后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答案吗?

“市场边界的扩展:自利还是利他?”看到这个题目时,相信在无数读者心中,答案其实早已不言自明,那就是自利一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市场扩展的动力所在。在多数人看来,关于这一点,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已在《国富论》中说得清清楚楚。

然而,自利只不过是理论分析的起点而已。经济学的自利假设并不等于经济学非要认定人性就是自私自利的不可,也并不等于现实中一定是自利而不是利他才是市场边界扩展的动力。事实上,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利他而不是自利才可能是市场边界扩展的原因。

更强大的事业动力从哪里来?

利他而不是自利带来人更加强大的扩展事业的动力。

虽然,亚当·斯密讲过,面包商给人们提供面包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出于好心。但是,人如果只是为自己去赚钱、去成功,那么这个动力终归还是比较小的,并且有形的东西通常比较容易得到,因而在所难免地会出现经济学上所讲的奋斗动力的边际效率递减。

马斯洛创立的人的需求层次论证明:除非有无形的、更加伟大的动力出现,人的奋斗动力才能持续,人才能有不断去奋斗、做事业的动力。而“利他”正是这样的伟大动力。

市场边界的扩展需要集体行动,而人的合作需要利他精神。

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人是社会(政治)的动物。人在这个世界上离不开其他人,人要做大事就更是需要其他人的合作和帮助。然而,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很难在这个世界上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很难得到其他人的真心合作与帮助。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利他会带来“合作效应”,一个人越有社会责任感,他的成功之路就越宽广。

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人的幸福更多地与利他而不是自利相联。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施的人失去了“有形的”财富以及无形的时间、恩赐和接触而已,得到的却是更多的“有形的”财富以及无形的他人的感谢、承认、接纳、成就等等。显然,这些货币、非货币的收益有时候会远比单纯的货币收益对于一个人的幸福来得重要。尤其是,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追求货币财富的增长,却没有获得其他的幸福时,这些无形的幸福就会显得更加重要。说到底,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的收益也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因此一个人如果只是懂得追求财富而不懂得使用财富,那么这个人的总福利(幸福指数)会趋于偏低,他的幸福感受会迅速地边际萎缩。

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在意自己幸福的人并且又懂得追求自己幸福的人,一定是懂得松开双手而不是紧紧攥住双手,懂得慷慨利他而不是只知自私自利的人。而市场边界的扩展也必然是追求幸福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相反。

稻盛先生说:所谓“利他之心”,佛教里是指“善待他人”的慈悲之心,基督教里是指爱。更简单一点说,是“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这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者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人士在经营公司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词。

利他之心,在稻盛和夫看来,不仅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应该持有的品格,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更加必不可少。

因为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赢利只不过是他“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奖赏。相反,如果他不能做到奉献于社会,则不能赢利,也做不了企业家。

利他之心必须化为一种品质中自然的德行,也才真的能做到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

稻盛和夫就亲身经历了这样“自然的德行”,而给了他天大的启迪。

1977年9月,稻盛和夫做完胃癌手术后以俗家之身加入了佛门。

初冬饥寒之时,他头戴竹斗笠,身着青布袈裟,赤脚穿草鞋,站在每家每户门前诵经,请求布施。托钵化缘对稻盛和夫病后之躯实在是艰苦的。

黄昏时,他路过一个公园时发生了一件事。正在打扫公园、身着工作服的老婆婆注意到稻盛和夫一行人,她一只手拿着扫帚,一路小跑来到稻盛和夫跟前,向稻盛和夫的行囊丢进了500日元的硬币。

那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贯注稻盛和夫的全身,他心里顿时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她新鲜和纯真的美好心灵,是稻盛和夫从未感受到的。通过她自然而然的慈悲行为,稻盛和夫深感触摸到了佛的爱。

把自我利益置于一旁,首先对他人流露出悲悯之心——老婆婆的行为是微不足道的,但稻盛和夫认为她是人间思想和行动中的最善最美者。这个自然的德行让稻盛和夫领会了“利他之心”的精髓。

稻盛先生说:人的内心充满至深至纯的幸福感,不是在满足自我时,而是在满足了“他人”的时候。我们的这个观点一定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吧。

而且,聪明的人应该能注意到,奉献于他人并不仅仅只是对他人有利,终究还将有利于自己。

为什么满足他人是最大的满足?

因为除了衣食住行的需要,还有更大的精神需要。自私自利的人,即使物质的享受得到了满足,再好的美食,再华丽的衣服,能提供给人的享受,都是有限的。所以说物质都是身外之物。

有的人为了获得某种满足,向人们炫耀自己拥有的物质和权势,无非是精神的需要在起作用。炫耀换来的不是嫉妒,就是冷漠,使他畸形的心得到满足。

是换来嫉妒和冷漠好呢,还是他人回报的诚挚关心和拥护好呢?

说起利他,听起来好像有点过于伟大,其实一点也不。给小孩吃美味的食物,希望看见妻子喜悦的表情,让劳苦一生的父母过得舒适,像这样对周围人的一点体谅、关心就已经是利他的行为了。

孔子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商业社会无论因为服务他人而获得应有的收益,还是因为分工获得的效益,都离不开自利、利他。他不立,则我们也不立。

所以,商业社会的基础,应该是自利、利他的“博爱”。

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

同类推荐
  • 找回快乐的自己

    找回快乐的自己

    我们的人生中似乎充满了忧虑,甚至忧虑已经变成一种摆脱不掉的习惯。忧虑会消耗精力、损害健康、扭曲思想,更能挫伤壮志。真的有办法克服忧虑吗?
  • 新关系学

    新关系学

    本书讨论人际之间的各种关系。阐述了在21世纪,良好的个人关系将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懂点关系,不仅使人们变得会办事,能办成事,而且能让生活更加愉快。
  • 99%的富人,都默默在做的35件事

    99%的富人,都默默在做的35件事

    不论是赚钱的渠道和方式,还是理财的理念和技能,都是完全可以借鉴和效仿的,学习富人的理财之道,可以让你更快捷地实现富有的人生。《99%的富人,都默默在做的35件事》从生活观、金钱观,以及投资、理财等各个方面萃取出“有钱人默默在做的35件事”,并透彻地分析他们的理财思路和习惯,提炼出很多普遍实用的致富理念。使你了解到有钱人究竟比你多做了哪些事情,又有哪些事情是你之前所没有意识到的,然后从中学习到他们的成功经验以及聚集财富的本领,做些简单的改变,从而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财富之路。
  • 做人不要太张扬

    做人不要太张扬

    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
  • 微微一笑很倾城:你最想要的迷人气质修习课

    微微一笑很倾城:你最想要的迷人气质修习课

    女人的容貌是天生的,但是气质却是可以修炼的。本书结合诸多气质女人的修为,系统地阐述了培养女人气质的方法,既包含优雅举止、良好社交形象等外在气质的培养,又包括自信、律己、理性、独立等内在气质的修炼,帮助女性朋友打造出最迷人的气质。
热门推荐
  • 沉沦

    沉沦

    有人说,我很痴情,也有人说我很无情。我可以痴情的为了一个男人苦苦守候了五年,我也可以对一个等了我五年的男人视而不见。谁伤了,谁痛了,又与我何关?爱情,或许不过就如一场烟花,灿烂过,却终究还是会化为虚无。而我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停留在那一年,十八岁的初恋,十八岁的生日,十八岁的礼物,还有十八岁那一年的刻骨铭心。初恋,亦是唯一。如若心已死,那么我怎么有心,又怎么有爱?
  • 一路修仙:弄个妖怪做炉鼎

    一路修仙:弄个妖怪做炉鼎

    她的魂魄被人镇压,差点烟消云散,却被云火经挟持重生到凡间云月大陆,变身废柴一枚。谪仙一样的未婚夫逼迫她退婚,她相约五年后在剑仙大陆决斗。母亲也因为替她寻找丹药,被玄兽攻击陨落,父亲有意扶持二姨娘浣娇眉为嫡母。府邸的其他姐妹更是处处陷害女主,夺去她的修炼资源,被她一一化解。女主体内莫名其妙的有了空间,重新拥有了玄气,还住了一只喜欢钻人屁股的杂毛怪物,吃完各种玄铁,还会产下丹药。女主利用这些丹药,赚取灵石,逃离家族。她竟然是千年难遇的极品炉鼎,与她合体,可以增加自己的灵力,也因为极品炉鼎的身份,被人觊觎,遭到各种追杀。
  • 掘魂

    掘魂

    人死后灵魂为鬼,肉身为尸,若生前惨死,则魂含怨气,尸含煞气。以三清之术,正阳刚,驱怨除煞,若不然,怨魂吞噬尸身是为“妖”,“精”,尸身吞噬怨魂是为“僵”,“尸”。二货少年刘长久,蒙祖上福荫,修有几招术法,与鬼魂尸身为伴,行走都市,掘“妖”之怨气,“尸”之煞气。
  • 觅神诀

    觅神诀

    英雄我来当,狗熊你来做。这个时代百废待兴,我将是天选之子,唯一的救世主,而你不过是我踏上征途的一颗垫脚石。
  • 物联网的狼来了

    物联网的狼来了

    2013是美国的物联网元年(标志是谷歌眼镜的出现),2014年是中国的物联网元年(标志是小米在2014发布了一系列物联网产品)。宏观角度看,物联网于国家是一次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于中央政府,物联网是一次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生活质量差距的机会,能提高人民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于各级地方政府,物联网对本地区来说,是一次绝佳的经济大翻身和大赶超的机会。于各行业,物联网的成熟和大发展,必将对3D打印和工业4.0等一些列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微观角度看,于民营企业,是一次转型的好机会;于公民,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次生活质量弯道超车的机会。
  •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精选了国内外多家著名企业的案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分析他们的经商之道,全书既有对商战观念的深入暴露,也有对知名企业各种商战策略的深度剖析和独到揭发,是一本了解现代商战活生生的教科书,是了解、从事现代商业的必读书。
  • 婚不逢时:陆少,求放过

    婚不逢时:陆少,求放过

    他们的婚姻,来自于一纸契约。她为他生孩子,他替她救出父亲。安云溪扮演着最合适的角色,成为最合格的妻子,藏着最深刻的爱恋。直到她的父亲被他心爱的女人害死,那个男人却安慰着罪魁祸首……一场车祸,她消失在他的世界,再见是她一身华裳和另一个男人的订婚宴……“安云溪,是谁允许你去勾搭别的男人!”男人冷凝邪肆,步步紧逼。她淡笑,“陆少,协议已失效。”
  • 我被男神附了身

    我被男神附了身

    天哪,救命!男神他...要我的身体...给不给,给不给...不要污不要污,是男神的灵魂不小心共用了若苏的身体。等等,该喊救命的好像应该是陆昀。若苏摩拳擦掌,对着陆昀的灵魂扑了过去。“喂,交租金!”“什么?”陆昀一脸呆萌。“没有?那就用吻抵债吧!”“好,我交租。”若苏扑了个空.
  • 会结果的爱情

    会结果的爱情

    高三,她发现了父亲的惊天秘密。那一夜,家遭变故,分崩离析;那一夜,喜欢了三年的男孩突然跟他说:“我恨你!以后再也不要让我见到你!”时隔四年,另一个男人突然对她说:“我关注了你7年,喜欢了你7年,你是不是应该给我点回应?至少先让我亲一下吧!以慰这么些年的相思之苦!”年少时的男孩,现如今的男人,她该如何抉择?
  • 就爱女魔头你狂霸拽

    就爱女魔头你狂霸拽

    穿越前,她四处遭人追杀;穿越后,她四处追着别人杀。楚亦果叉腰狂笑,风水轮流转,以后,谁还敢挡着她横着走?只是,对于这么一个蛇蝎心肠起来,不要命的女魔头,反派为求放过,时常在她面前跪下自残。她无奈地仰天长叹,不该自残的人,每天都在她面前自扇巴掌加外表演胸口碎大石!该自残的人,却非但不自残,还每天都厚着脸皮破坏她的名声,只为求婚嫁,求双宿双飞。某人:“我上能扛流言,下能镇场子,左能混官场,右能开财道。打得过黑白两道,收拾得了情敌,杜绝得了小三儿,楚亦果,你凭什么不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