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这两字是很多少年、青年,甚至是一部分成年人脑海中的主旋律。像是孤单的黑夜里走在无边的森林中,不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才可以走出这片森林,又或者你知道不管朝哪个方向走都能走出这片森林,但是你不知道这个方向的森林外等待你将是什么!
即使你知道这个方向的森林外等待你的是什么,可好像另一个方向的森林外也有你期待的东西,你在犹豫,你在徘徊..你只能选择一个方向前进。人生,只有一个方向!
这是一个知道又不知道;敢爱又不敢爱;相信又不相信,痛苦且孤单还不能与他人言说的坐标。未来的不确定性将太多的人困在原地,或是醉生梦死、或是开始思考、或是缺乏勇气迈出第一步..
我的朋友——欧阳,也被困在这片名叫“迷茫”的森林中,但他的迷茫与其他的人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相同的是——不确定,不一样的是其他人不确定的是未来,而他,不确定的是过去。
用欧阳自己的话来说:我把自己的过去给遗忘了。
欧阳有五年的记忆不存在他的脑海中,他将其称之为——遗忘。替欧阳诊断过的三位心理医生将其称之为——失忆。
欧阳今年二十五岁,他遗忘了他十八岁到二十三岁中间的这段时光。造成这么长时间的失忆,要么是脑部受创导致记忆丢失,要么心理受创而选择了自我屏蔽。非常明显欧阳的脑部没有受过任何的外伤,那就只能剩下后者了。
虽然欧阳自己不记得这五年的时光,但有其他人帮他记住,只是不全面,也不完整。帮他记住这其中一部分记忆的那个人就是我,我是欧阳的初中同学兼高中同学兼大学同学。哦,忘了说,我叫徐旭。
原本我不会是欧阳的大学同学,但由于一些其他的因素我最终还是跟欧阳成为了大学同学。18岁那年我与欧阳一同进入临安城的一所大学,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欧阳在大二结束后选择了退学,也就是欧阳20岁那年。这个原因只有欧阳知道,但他给忘了。
退学后的欧阳依旧跟我保持着联系,只是这种联系是单向的,他能联系到我,我却联系不到他,就连他妈都联系不到他。我们通过电话、电邮、视频保持着并不密切的联系。联系的内容也仅限于一些问候、寒暄亦或是聊天打屁。
欧阳20岁到23岁这段时间没有任何人见过他,这里的见过他是指面对面的见过,也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在那里干什么。欧阳跟我联系的时候我曾问过他,可惜他没有告诉我。
于是,这件事对我来说成了一个迷,也仅仅是个迷而已。这个迷,我想大概也只有欧阳自己能解开。虽然我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可我非常能够确定解开这个迷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欧阳消失的后三年里行为太反常了,欧阳的老妈对此也深感认同。在大家都反对的情况下,欧阳表现出来的并没有过多的执着于这段被他遗忘的时光。
欧阳的失忆,是在他23岁时突然之间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之中与之伴随而来的。
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那么欧阳的人生里将有一段地下河;如果人生是一本故事书,那么欧阳的人生将有一些章节是空白页。欧阳是不完整的欧阳。
欧阳曾对我说:“一个人连自己的过去都不确定,更不要说去确定自己的未来。”欧阳迷茫了。
我告诉他:“生活永远是朝前看的。”这句话适用于我,但我不知道适不适用于欧阳。
欧阳朝我笑了笑,没有再接话,眼中依旧一片迷茫。这种迷茫一直持续到一张照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