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虽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是有时候,“迂回”或者说“疏远”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能够更加接近目标。“南辕北辙”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但是“曲径通幽”也许能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有一个年青人,刚刚从商学院毕业。在正式进入商业领域之前,他来到自己的授业老师面前,和老师做最后一番长谈。
“老师,在这几年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以我的能力,一定可以在商业上大有作为。”他兴奋地向老师说着自己的理想和打算。
“但是,其实你……”老师想打断他的话,说些什么。
“我想,我最好是先开一家大型的超市,或者到一所著名的企业去做高级主管。但是不管做什么工作,我想我都是能够胜任的。”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但是,我亲爱的孩子,我想我必须告诉你一些你在课堂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在你进入商业领域之前,你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其它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其它的经验。你需要了解法律,以使自己的商业行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你必须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以使你能了解顾客和员工的需求和期待;你也必须学习一些礼仪知识,以使你能正确的和人沟通和交流……虽然你的目标是在商业中取得成就,但是,我亲爱的孩子,在你进入商业领域之前,你必须作好一切的准备。要知道两点之间并不是线段最短,有时候曲径通幽也别有风味。”老师说完,看着他。
这个学生听了老师的教诲。他考取了法学专业的研究所,然后又读了心理学的博士研究生。在他离开校门后,他仍然没有直接进入商业领域,而是进入了与商业有关的保险业……若干年后,他退出所从事的领域,正式进入商业领域。几年后,他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两点之间并非总是线段最短。有时候,“迂回”或者说“疏远”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能够更加接近目标。“南辕北辙”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但是“曲径通幽”也许能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古人亦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某种程度上,大概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另一种表达吧!
在一般人看来,商学院学生的目标是在商业中取得成就,那么直接进入商业领域,是最快捷、最迅速的成功方式。当然,这种看法在某种程度上有它的正确性。比如,公路设计者们总是试图把公路设计成直线;当时间紧迫而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某地点时,大家都会选择那些少走弯路的路线……这些生活中的实践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是,人生或者生活的道路,却未必都是这样的。
初毕业的大学生,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斗志,顽强的投入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结果,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一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本领域的佼佼者,涉足到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领域,结果一败涂地。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在某种程度上迷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而忽略生活实践的真知,更容易走弯路。
我有一个做小本生意的朋友,有一段时间,他居住的小城兴起一股瘦身的热潮,当地的电视媒体也大力的鼓励健身,并在一家从事呼啦圈贸易公司的赞助下,介绍一些使用呼啦圈进行健身方法的指导,因此哗啦圈在当地很受欢迎,尽管价格飞涨,但仍供不应求。朋友见到这种形势,怦然心动。当天就提出自己几年的积蓄购买呼啦圈。由于,朋友不了解呼啦圈市场的行情,因此不能低价从供货商手中买到低成本的呼啦圈,因此,其利润空间相对较小。不几天,本地的呼啦圈价格一落千丈,朋友即使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也无人购买,因此着实折本了一把。朋友每见到我,就常讲这件事情教训我:“看来,做事情是急迫不得的。虽然耽搁时间会延缓时机,但,不清楚,不了解,而直接冒失的去做某件事情,往往是不能成功的。”
的确,在不了解某件事情的时候,冒然去做,是不会成功的。而很多时候,绕个小弯子,却能达到想要的目的。
有个老人家一个人住。他的后窗正好对着条小巷子。有群流浪汉每天晚上都到巷子里去喝酒吵闹,搅得老先生无法休息。
老人家说了流浪汉几次,但是这种情况都没有好转。
后来,他出来给了每个流浪汉50块钱,对他们说:“经过几天,我发现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流浪汉很高兴,第二天晚上又来,更加卖力地吵闹。老人再出来,这次只发给他们每人10块钱。他解释说:“我一个老头子,没什么收入,不能每天都给50块,只能少给一些。”流浪汉想,10块钱也不错于是拿了钱走了。
第三天,老人家只给了每人1块钱,一边给还一边更热情地夸奖流浪汉们让他觉得年轻,希望他们长期到巷子那里去玩。
流浪汉们勃然大怒:“一天1块钱,你以为我们吃饱了撑得吗!”
从此以后,小巷子那里再也没有流浪汉吵闹了。
直接赶流浪汉走是赶不走的。老人家虽然走了点弯路,花了点钱,但是成功得把流浪汉们给轰走,使得自己过上了安静的生活。
“两点之间,并非线段最短”除了告诫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外,它还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成功的不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成大事,立大业者,自不免经历一番磨难,就是平常小事,也是酸甜苦辣,而后方得一点甘甜,所谓苦尽甘来,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成功的路上,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康庄大路,只有崎岖小径。而成功的人,也是能够经历苦难的人。
20世纪初,德国伟大的医学科学家保尔·欧立希(Paul·Ehrich),坚持进行了606次的实验,终于发明的药物“606”,开辟了医学界用化学方法杀死病菌的新方法。这一发明,对医学和生物科学都起着很大的贡献。
人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要记得“阳光总在风雨后”。
平凡的生活者要怀有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快与慢,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也只会砸到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时刻就有准备的人身上。多花一点时间,多学一些技能,虽然看起来也许比不上直接入行从事某项工作来得快捷,但是会使得真正入行以后的工作变的轻松简单。
成功需要努力的付出,而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艰辛和努力,才使得成功更加弥足珍贵,也才让人备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