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情绪的奴隶
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很可能被情绪所控制,如果我们不是情绪的主人,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成为情绪的奴隶。学会控制情绪,把情绪驯养成一只小狗,让我们带着它去遛街吧!
在孔子的弟子中,没有比子路性格更卤莽和暴躁的了。有一次,孔子怀疑颜回偷吃煮在锅里的饭,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子路,子路听说后,举刀便要杀死颜回。由此,孔子预测子路将来一定会为自己的卤莽和暴躁付出代价的,后来,子路早死,其中他自己的性格和情绪也起到了不良的作用。
很明显,子路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很可能被情绪所控制,如果我们不是情绪的主人,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不正常情绪有生气、嫉妒、担忧、沮丧、失望、恐惧等15种,要了解这些情绪的原发性因素才能成功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一个人成为情绪的主人,才能够在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一帆风顺;在爱情中心想事成;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亲情。相反,如果被情绪所奴役,那么很多很美好的事情就可能被坏的情绪所破坏掉,很多可能性就会变成不可能性,坏情绪会影响人的生活,使人生朝不良甚至是失败的方向发展。
“我也知道坏的情绪不好,可是我总是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它。”“哎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会突然发火,其实我也不想的啊。”这样的感慨大家听了不少,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要控制情绪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其实坏情绪并不是很难控制,有时也许,要做的只是找到那些坏的不良情绪的原发性因素。这些原发性因素可能源于童年时候受到的伤害,也许和一件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秘密有关。只要找到这些原发性因素,我们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情绪的问题。
有一个男孩子向心理医生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当他和他的女朋友更加亲近时,他便发觉女朋友眼睛里冷漠的抗拒,以及随后而来的恐惧。但是,相反,当他对女朋友有点疏远时,他看出女朋友眼中怨恨的眼光和希望被接近的期盼。这使他非常为难。
于是,心理医生在对他女友的成长环境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给他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原来,女友从小生活在一个经常争吵的家庭中,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亲人的关怀。可是父母争吵时,总是把怨气发泄到她的身上,因此,她渴望得到爱,但又怀疑得到爱的真实性。因此,心理医生建议他要对她的爱一心一意,要有持久性,从而消除女友内心深处的怀疑感,建立爱的信任。他照着医生的话去做,女友果然慢慢地接受了他,他们最后终成眷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原点,生气、嫉妒、恐惧,这些情绪时刻影响折磨着我们,只要找到它们产生的原因,我们就能有效地克服它们。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在基本的环境中扮演着基本的角色。情绪调整也需要依据情景和角色来进行。一般来说,分为基本设定是工作情绪管理、恋爱情绪管理和亲子情绪管理。(观点来源:《不做情绪的奴隶》吴娟瑜着)
工作情绪管理主要是针对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情绪进行管理。现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在人们工作中常常会感到生活的无趣以及生活的劳累。有太多的例性和重复性的工作消磨人的斗志和激情,这样的工作太无聊太没有意思。如果不能很好的调节无聊和劳累的情绪反应就会不断加重。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角度。比如,在桌子上摆一个可爱的小摆件或盆花,工作之余看一看,调节心情;尝试着认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情况或接触的顾客不同,实际上工作并不是那么一成不变;或者开动下脑筋提一些改善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不仅让你觉得工作没那么无聊还能获得上司的好感给你升职加薪,何乐不为呢?
以这样的心态看待工作,也许就别有洞天了。
恋爱情绪管理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完美主义。没有得不到的恋人,只有触不到的恋人,如果得到是一种完美的话,那么触不到就是一种最大的失望了。青春年少,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爱人作过完美的设定,如果用童话书中的形象来进行概括的话,就是:每个男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是白雪公主,每个女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是白马王子。然而,现实中总有那么多触不到的恋人。
现实中有很多坚持独身主义的男人或女人,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其它的原因,但是,完美主义也不可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应该是天设地造的一对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面平面镜端详一下自己:我们本身是不是就是完美的?如果爱情是对等的话,那么我们怎么能以自己的不完美去要求别人的完美呢?用这样的观点来审视爱情中的完美主义者,我们会发觉他们只是在做这样的一件事情:一个矮子在要求另一个矮子象巨人一样高。
生活是平凡的,赋予生活以浪漫的色彩是年轻人最爱幻想的事情,尤其是爱情,但是,睁开眼睛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也不过只是生活在平凡中的普通人罢了。他是,我是,你也是。完美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尤其表现在爱情的过度虚幻上。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确实,幸福的家庭总是令人向往的。父母身体健康;子女学习进步,可爱听话;妻子端庄贤慧,操持家务;丈夫性情温和,辛勤工作,全家融洽相处。这真是一幅家庭天伦图。然而,我们都很难成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很多人的成长环境只是印证了托尔斯泰所说话的后一部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家庭中最通常发生事情大概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了。一个男人在工作中遇到了不顺利,回到家里看到蹦来蹦去的儿子,就踢了儿子一脚。儿子很气愤,看到卧在身边的猫,于是就踢了猫一脚。猫负痛从窗户跑大街上,这时一个司机为了避免撞到惊慌失措的猫,而突然转弯,结果却撞死了一旁的一位小学生。这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它说明情绪是会传染的。
在工作或其它方面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导致心中藏着情绪发作的种子,可是在上司或者同事或者客户甚至是陌生人面前,这种情绪是不能发作的,因为这样会造成利益的冲突和激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有些人就把家庭或者家庭成员当成了发泄情绪的管道之一。于是丈夫回家训斥妻子,妻子训斥儿女,儿女躲在角落里哭泣……尤其是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残忍的互相折磨几乎成为他们互相抱怨和发泄的唯一方式,而在其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妻子和孩子,这些甚至会深深的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卡夫卡在给其父亲的一封信中说过一句话:人生不是残忍的互相折磨的一场游戏。人生不是,家庭也不是。
但是并不是安静地待在一个地方就不会受到其它人地干扰。那么当遭遇别人的情绪发泄时,应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非常气愤地来到希格尔的办公室,准备大喊大叫。希格尔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平静地看着对方,说道:“我爱你!”这句话果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方的情绪也慢慢缓和了下来。
当碰到别人发泄自己的情绪时,直接的对抗会导致矛盾激化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但适当的包容和理解,会缓和情绪,使情绪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缓解情绪带来的压力,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有很多方法,比如旅行、购物、美食、园艺、茶道、瑜珈、写部落格等等都有助于释放压力改善心情,不过最重要的是要记得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WWW赛场上,有一个残忍的摔交手Kane,当他决定摘下自己戴了很多年的面具的时候,他不停地叫喊:我再也不做别人让我做的事情了,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是的,他的意思是说他想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意志的主人,自己情绪的主人。
把情绪驯养成一只小狗,让我们带着它去遛街吧!多浪漫的想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