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日后要过瘾,眼前得牺牲
有一次,文学大师梁实秋跟朋友吃饭,席间上了几道冷盘。梁实秋说他有糖尿病,于是拒绝吃带甜味的熏鱼和加了冰糖的冰糖肘子,当什锦炒饭端上来的时候,他依然拒绝,说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八宝饭端了上来,朋友满以为他还会拒绝,没想到梁实秋却哈哈大笑说道:“这个我要。”
朋友大惑不解,提醒道:“里面有糖哦!”
“我知道。”梁实秋说,“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不管是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同学,还是已经身在大学校园的同学,都冀望于毕业之后找份好工作,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这当然无可厚非。可是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好工作不是馅饼,光明的前途更不是馅饼,自然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得到,就得付出。就像梁实秋先生,为了最后心爱的八宝饭,就得“放过”之前的诸多美食一样,为了毕业之后的美好前途,我们必须在毕业之前的大学四年里抓紧时间,学习各种技能。这是每一个身在大学校园的同学都应当谨记的,时间紧迫,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意识,即:克制放纵的欲望,理智面对自由的大学生活。
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几个功课特别好的同学,他们的生活在其它同学看来是极为轻松的。他们看电视、读小说,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并没有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埋头苦读上,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成绩依然高居榜首。旁人问起来,他们大都解释说“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这其实跟梁实秋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成功的人大都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极其清醒的认识,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对自己的行为有极强的约束能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那些学生一玩起来就把什么都抛诸脑后,如果梁实秋先生面对之前的甜点和之后的八宝饭都不放过,结果会是个什么样子?恐怕优秀的学生将不复优秀,而梁实秋先生则更凄惨一点,怕是连以后的八宝饭都吃不到了。同样的,如果我们在大学四年里管不住自己的欲望、想玩就玩、肆意挥霍大把的时间,还谈什么好工作,还谈什么光明美好的前途呢?
一只狐狸发现了一座葡萄园,里面有许多肥美多汁的葡萄。于是它瞅着铁栅栏的空隙钻进去大吃了一顿,最后终于吃得酒足饭饱了,它准备离开。可就在这个时候,它愕然发现自己被栅栏给卡住了——它吃得实在是太多了,最后不得不饿了三天才得以出了那座葡萄园。
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不想做这一只狐狸,假如我们想在毕业之后拥有一份令人艳羡的好工作,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我们就应当拥有足够的自制力去克制自己想偷懒、贪玩的欲望。在确定了目标之后,为之努力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偶尔放下手头的学习或工作,适当地休息一会儿——但是却不可以休息过头。当娱乐已经超出了它的范畴,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快刀斩乱麻,尽快让自己回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既想玩得爽、不努力,又想成绩好、毕业后找到好工作,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何必做那只贪吃的狐狸,在毫无节制地挥霍时间之后被现实的“铁栅栏”困在理想的“葡萄园”外呢?为什么就不能提前就吸取教训,牢牢把握住自己的时间呢?我们都应当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后面要过瘾,前面得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