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妮·齐维格,还记得《BJ单身日记》吗,她是资质平庸的单身女子,有一份平淡无奇的工作,没什么野心和抱负,唯一的一点点愿望就是能减轻体重以及寻找到一份真正的爱情,但生活最后还是眷顾仁厚的人,要获得塌实的幸福感要接受自己的生活,包括接受自己的身体。
钟丽缇,本人就是丰满女人中的典范。在公众眼里,她的性感无懈可击,男人很难抗拒她野性的眼神和燃烧的丰唇,但除此之外,她还有另一面,是一个无微不至的单亲妈妈,自己带孩子单过,如果没有她那健康壮硕的身体作后盾,对女人来说,里外都要操持的生活肯定很难,所以男人普遍幻想能娶一个钟丽缇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当老婆的想法就可以理解。
都说心宽体胖,被节食、低血糖困扰的阴郁瘦美人们,也许该做个心情扫除了,在两人生活中让我着迷的始终是胖美人那一脸阳光灿烂。
男人和女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在女人胖还是瘦点好的问题上,他们基本上谈不拢,但老实说,女人胖一点,确实比柴禾妞更讨男人喜欢。就拿我来说,一听到“魔鬼身材”这个词,眼前出现的一定是泽塔·琼斯或钟丽缇那样的女人,绝无可能是梁洛施,
关于男人对丰腴女人的偏爱,说法很多。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一个男性要想保留最健康的后代,更倾向于和体型壮硕的女人交好,一个部落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胖女人”旺盛的生殖力和生殖愿望——这种潜意识始终保留在人类的遗传基因里,即使在21世纪这个女人纷纷视胖为耻辱的时代,男性依然会不自觉地选择相对丰满一些的女性为妻,这意味着他生命中最活跃的那部分基因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但很难想象,在更远的时代,男人肯娶孙燕姿这样的女人当老婆,按他们攻打特洛伊的标准,久别回家搂一下老婆,恐怕听到不是娇喘,而是一阵喀嚓嚓的骨折声。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男性会在饥饿的时代把容易目光对准那些丰满的女人,大概强壮的女人让更容易让他们看到灯火通明的厨房,活跃的卧室,儿女成群的富足生活;而当一个男人打着饱嗝、剔着牙齿的时候,瘦削的女性就有了盼头。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合理的,比如现在你去博物馆看几千年来留存下来的陶器,年代越早器形越大,雕琢越少,而越到后来,器型就越小越考究——任何美的东西都具有功利性,当功能得到满足以后,我们才开始追求玩味——这就是胖女人和瘦女人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