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还发现了更有趣的事儿,李天祥在为高雪岩画的鸭题款时,每次总是先在他所画的鸭背上再用淡墨横扫一下。这一笔,扫得干净利索。一笔下去,水晕墨章,节奏气势,尽出其中矣。然后,李天祥才用吴昌硕行楷字体在高雪岩钤的朱红名章上方根据所留空间的大小,所题内容的多少,合理布局,一气呵成,一幅神妙的艺术品就这样最终完成了。
有时,兴致来了。李天祥先生也在案桌上铺开宣纸,提笔蘸点朱红色料。凝神片刻之后,噌噌两下,宣纸上出现了朱红色的鸭喙。接着用墨色上下两笔,快速画出圆中略呈三角形并带有绒毛感的头部。再用侧锋画出柔而有劲的鸭颈,再接一笔,画出小鸭胸部的龙骨结构和体积。用笔根部稍淡的墨色提顿一下,小鸭尾羽部又出来了。这时,李先生停一下,用笔蘸点浓墨,加点水使墨色渐淡,又干净利落地画出了小鸭的翅膀。接着用淡墨横扫一下,扫出鸭背。最后画出小鸭朱红色鸭掌,点上黑睛。一只小鸭活灵活现地画了出来。
但是,李先生很少作画,画了以后也立即收藏起来,从不示人,更不张挂。王世忠跟李先生时间长了,竟也看出了门道儿,其实李先生画鸭技艺比高雪岩高,高先生画的鸭背缺少才气,需李先生补扫一笔才成,李先生才是画鸭名家!
相处时间越来越长,二人交谊越来越深。有一次,王世忠问起了这个话题,李先生说:“年轻时我是个孤儿,很穷。爱吴昌硕的行楷字,更爱画鸭。那时流落街头,沿街乞讨,并结识了一漂亮女丐。后来,高先生收留了我俩,管我们吃住,后来还教会了我装裱书画,资助我开了艺宝斋。从此,他总是让我题款裱画。我可以不谦虚地说,其实我画的鸭比高先生的强,但我一直想着回报他,从来不对外画。”
王世忠想,其实高雪岩先生也很明白这一点,才不收我这个徒弟,让我投师李先生,高先生是爱护我啊。
三年后,王世忠学成出师,成了一画鸭名家。想到当年高先生的推荐,每怀感激之情,时常到高先生处拜访、探望。有一次,王世忠鼓起勇气,说起此事。高先生笑笑:“李先生是名家。至于鸭背,是我故意留的一处破绽。我得促他成名啊。”
王世忠又追问道:“当年您同时收留的女丐后来怎样啦?”
“唉──”高先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王世忠发现,正在为他们续水的高夫人手抖了一下,脸上布满了红晕……
百家饭
临川柴子
出门远行的孩子,离家前最后吃一餐娘亲手做的“离娘”饭,这是端村的习俗。
端村是个大村,绵绵延延几百户人家,出门在外的人多,母亲守在最后的灶前,将肉煮熟,汤熬香,给孩子做一顿地地道道的家乡肉泡饭,将所有的留恋和不舍,都倾注其中。吃下这碗饭,走出了千万里,你怎能忘了故乡?
喜子就要离开端村了,喜子欣喜的同时心里又有点慌,因为喜子没有娘。
喜子七岁那年没了爹,娘想带着他改嫁,被端村人拦住了,“你一个人走可以,孩子是端村的,不能受外姓人的欺负!”六旺叔是这样说的,六旺叔在端村是个说话有分量的人。
喜子的娘想了半天,现状如此,孩子带到别人家确实有很多麻烦,娘就一个人舍下喜子上路了,喜子就这样留在了端村。喜子的生活问题怎么解决呢?六旺摸着喜子的头:端村这么大,一人嘴里省下一口也有了这孩子的活命粮,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这孩子,注定要吃百家饭的。
喜子在每家吃上一天饭,吃遍端村就是一年,每户人家吃上十天饭,喜子就长大了。
这年秋天,喜子要远行了,喜子考上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一所重点大学。
这是端村的喜事,端村人从来没有这么出息过,只是这顿“离娘”饭谁来做呢?六旺说:这最后一顿饭,喜子得在我家吃!端村人不同意了,喜子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喜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为争这顿“离娘”饭,端村人差点红了脸。谁不想把喜子风风光光地接到自己家里吃这最后一顿饭呢,这孩子真是太出息了。
喜子走的这天,端村的女人全部出动了,她们齐刷刷地站在空阔的场地上,手里都端着一碗肉汤泡饭,喜子走上前去,每个人的碗里都浅浅地尝上一口,喜子眼里含着泪,吃完一家饭,嘴里颤颤地叫一声“娘”,叫得每个女人热泪淌流。喜子吃完最后一家“离娘”饭,跪在地上长久不起,他泪流满面,扯着嗓子高叫了一声:“娘—!”
整个端村都听到了喜子的声音,整个端村都哭了。
喜子就带着这样浓浓的乡情走出了端村,走出了端村的喜子还是端村的,端村经常收到喜子的信息,喜子考上公务员了!喜子当上县长了!喜子……喜子成了端村的传奇和骄傲。
喜子发达了没有忘记端村。这些年,端村的路修了,还建了学校和医院,这都是喜子的功劳。许多人红了眼,这端村风水好,吃百家饭硬是吃出个人物!
喜子的传奇故事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十里三乡,端村也因此而扬名。一天,正在村头踱步的六旺叔被一对夫妻阻住了。
“你是端村的村长?”夫妻中的男人这样问。
“你们有什么事?”六旺叔问这对夫妻。
“我们想把孩子送到端村来吃百家饭。”男人又说。
“这孩子有父有母,不够吃百家饭的资格。”六旺叔说。
男人掏出一沓钱,说:“我们给钱,只要你们答应,我们给很多钱。”
六旺叔望着那沓钱,想了一下,觉得这不是难事,同时觉得这对夫妻很傻,六旺叔收下了钱收下了孩子,安排他在端村吃百家饭。
后来,这种傻事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隔不久就有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孩子要求来端村吃百家饭,当然都不白吃。
来端村吃百家饭的孩子多了,让六旺叔有了想法,他觉得这件事可以做大,甚至可以当成一个产业来做,六旺叔开始招兵买马,把喜子的照片做成广告画,将喜子的事迹宣传到了城市,这样,来端村吃百家饭的孩子就更多了,端村是个大村,又是轮流吃,再多的孩子都能安排得下。
广告效益加上上口口相传,端村的百家饭就这样名声在外了,更多的夫妻带着孩子要求来吃端村的百家饭,端村就接纳不了。六旺叔又有了主意,他把端村的离娘饭,也就是肉汤泡饭大规模制作,贴上“端村百家饭”的商标,这样,孩子们不来端村,也可以吃到端村的百家饭。
现在的端村,和往昔真是今非昔比,端村的人走出来个个满面红光,六旺叔也坐上经理的宝座了,端村的村委会门前挂着一块显赫的金字招牌,上面写着:端村百家饭业务洽谈中心。
端村的百家饭远销全国各地,全是供应给那些赶考的学子们,只是除了喜子,端村再也没出现过一个大学生。
早熟的孩子
杨小颜
罗医生是个著名的心理专家。一天,他的诊所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说她的儿子早熟了。不是身体发育早,而是思想已经成人化。他现在只有十二岁,却以为自己已经有二十二岁了。
罗医生来了兴趣,问女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是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大人的?”
“从他考上大学后。”女人说,“他十岁那年参加高考,并且考上了。”
“真的?”罗医生更加惊奇了,“这真是个神童啊!你们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女人告诉他,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从怀孕第一周就开始了。儿子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已经能够背诵唐诗会做算术。当别的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儿子刚好自学完了小学课程,于是在他七岁那年,上了初中,然后又跳到了高中。现在,仅仅十二岁的他,已经学完了四年大学课程。他们一方面为孩子感到无比自豪,一方面又十分担忧。因为儿子现在的一举一动,不管是说话还是思考问题,都完全成人化了。
“这不可能。”罗医生笑着说,“神童可以拥有和他年龄不相称的知识,但他的心理仍是一个孩子。”
女人焦急地说:“我知道你不会相信的,你要是当面和他谈一谈就知道了,可是他不愿意来看医生。”
罗医生答应了女人的请求,决定亲自上门去和那个男孩谈谈。
第二天,他来到女人家门口,轻轻地敲响了门。一会儿后,一个男孩把门打开,看了看他,问道:“叔叔,您找谁?”
罗医生说自己是他爸爸的同事。男孩说:“我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请您进来坐吧。”
罗医生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来,男孩给他端来一杯水,然后就坐在地板上,专心致志地玩弄着一辆玩具坦克。
罗医生和他谈了大约十多分钟,心里已经有数了,于是就起身告辞。
下午,当那个女人来到诊所时,罗医生哈哈笑着说:“你儿子一点心理毛病都没有!说真的,我太羡慕你有这样一个好儿子了,既懂礼貌又活泼贪玩,我真不知道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女人却忧心忡忡,摇摇头说:“我觉得他的病又加重了。”说罢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型的录音机,放在桌上,说这是罗医生离开后,她回到家时录下的。
一按键,录音机传出来男孩的声音:“妈,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我说过我心理没有问题,你居然给我找个心理医生。我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麻烦你清醒点好不好?”
女人吃惊地说:“你知道他是医生?”
“这能瞒得了我吗?”男孩嘿嘿冷笑,“我一看他那傻样,就知道是你给我找的医生。他就三十出头吧,我叫他叔叔,那是损他,他还傻乐呢!”
女人问:“那,他和你谈什么了?”
男孩哈哈一笑:“没啥,我逗他玩呢,他肯定以为我还是个小孩了!”
罗医生听罢,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急迫地问女人:“你儿子呢,我想再和他谈一场!”
“他现在没空。”女人哭笑不得地说,“为了工作的事,他昨天向我要了五千块,今天在饭店请几个领导吃饭呢。”
一个货郎的遗言
周礼
多年前,我在一个边远的山区支教。学校坐落在一座林木茂密的大山中,风景十分秀美,可是交通非常不便,赶一趟集得步行三四个小时,平常所吃的菜多半都是学生家长送来的。
学校的条件十分落后,除了三间简陋的教室外,还有一间狭小的办公室,也是我的卧室。学校一共有三名教师,除了我是外地人外,另外两名教师都是本地人,每天放学后他们都要回自己的家。白天的时光比较好应付,除了上课、批改作业,还可以和两个同事聊聊天。但晚上的日子就难熬了,那时没有电视,连电灯也没有。通常放学后,我先到后山吹一阵笛子,随后再去山下的河边坐坐,等到天快黑时再回到宿舍里。
那年月,乡间时常有货郞出没,他们挑着一个担子,走村串户,卖些日用品什么的。其中有一个叫张老三的货郎,每个星期都会在这一带转悠。路过的次数多了,彼此便熟识起来,偶尔买了东西,也站在一起说说话,拉拉家常。张老三年约四十多岁,长得憨厚老实,脸上黑不溜秋的,额头上的皱纹很深,说起话来像放机关枪。
有一个周末,张老三正好路过这儿,我问他能不能帮我搞一部收音机。张老三嘿嘿地笑着说,没问题,我每个月都要去城里进一次货,到时顺便给你带一部,绝对不赚你的钱。我听后十分欢喜,随即将买收音机的钱交给了张老三。那时的工资很低,买这个收音机几乎花去了我大半年的积蓄。张老三临走时又补了一句,您放心吧,下个星期我就可以给您带回来。
周一的早上,我向同事说起了此事,他们听后都埋怨我说,你太老实了,怎么能先把钱给他呢?他一个走村串户的货郎,要是拿着钱跑了,你上哪儿去找他呀!我解释说,让别人带东西,怎么好意思让他垫钱呢?再说看他人挺忠厚的,又经常在这一带出没,应该不至于如此吧。同事叹息说,人心隔肚皮,还是慎重些好。
同事的话不无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我隐隐有些担心,说实在的,要是张老三从此不再来这儿卖东西,我还真找不着他,我根本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甚至连他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
一连几天,我都守在校门口等着张老三的到来,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张老三的半个影子也没见着。我安慰自己,张老三不是那样的人,他可能是最近有事情忙不开,过一段时间就会来的。然而一个月过去了,还是不见张老三的踪影,看来真印证了同事说的话,我彻底失望了。
半年后,我因受不了山里的艰苦条件,当了逃兵,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渐渐将这件事情淡忘了。
多年后,我再次来到曾经支教的地方,这里早已成了旅游区,学校面目一新,不仅修了综合大楼,而且还来了许多年轻的大学生。这所学校的校长,正是我当年的一个同事,见到我时,他十分激动。一阵寒暄后,他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随即从家里取来一部收音机递给我说:“这是当初你让张老三带的,后来是他儿子送来的,我一直替你保存着。”
原来,张老三那次回去后,就一病不起,在家里熬了大半年,但最终还是离开了。临死前,他一再叮嘱他的儿子,一定要将这部收音机给我送来。他还说,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不能食言。
拿着那部如今只能算作“文物”的收音机,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笑豆
邵宝健
查理博士把一颗可爱的黑色小豆含在嘴里,咬嚼了一阵,品尝出一种既甜又带点酸涩的滋味,然后喝了一口矿泉水。少顷,一向少有笑声的查理博士,便嗬嗬嗬、哈哈哈、嘻嘻嘻地笑起来。
他的夫人,漂亮的莎丽女士放下手里的书,掉过头问:“怎么,碰到有趣的事了?”
他兴奋地在笑声的糅合中说:“这豆豆……嗬嗬嗬……哈哈哈……还真有……嘻嘻嘻……那么点神效。”
查理博士在笑声中坐到沙发上,又笑着起身踱到阳台上,依然笑哈哈地踅回书房,躺在靠椅上继续开心而轻松地笑着。
莎丽女士见状,慌了神:“要不要打急救电话?你这样子太唬人。”
他笑着说:“嗬……没事的……哈哈哈……没事……这豆豆……嘻嘻嘻。”
他笑得眼泪都淌了出来,笑得捧着肚子,笑得不断搓手。终于,他笑累了,笑声减弱了。半个小时后,他恢复正常。
他撮起书桌上的两颗可爱的黑色小豆:“就是这玩意儿,叫笑豆,果然货真价实。”
原来,他的友人去阿拉伯某个国度讲学归来,送给他三颗小豆豆—这种奇怪的灌木上结出的果实,人吃了就会大笑不禁,一直延续半个小时之久。
听了夫君的介绍后,莎丽女士才放下心来。
查理博士就着手研制这种小黑豆。他是位化学专家,很快准确地分析出小黑豆的成分。不出半月,他就仿制出100颗笑豆。
莎丽女士自告奋勇地吃了一颗,结果笑得不行,只好紧抱着夫君笑着不断地亲吻他,弄得他连气也透不过来。只是人造笑豆的笑力远没有天然笑豆强,约能发笑15分钟。
这些人造笑豆本来被查理博士封存在小玻璃瓶里,锁在保险柜里。一天,他发觉瓶里的笑豆少了许多。是莎丽女士所为,而且还造成了两起闹剧色彩的事件。
一是,莎丽女士所供职的单位头头久勋总经理,原计划要在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作长达三小时的述职报告。谁知久勋总经理只讲了个开场白就大笑不止,弄得与会者莫名其妙地跟着大笑起来。八九百人开怀大笑的声浪太大了,以致引起了警察局的慌乱。而当地精神病医院居然调度几辆急救车驶进公司的大院。
另一起事件是在当地一位年迈的高层官员的葬礼上,居然有十多位来宾在需要默哀时竟然大笑起来,有失体统,事后大笑者被有关部门作了警告和罚款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