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8400000006

第6章 世界名城欧洲篇(4)

名城故事

慕尼黑啤酒节又称“十月节”,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持续两周,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起源1810年10月12目的十月节是慕尼黑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因为在这个节日期间主要的饮料是啤酒,而且消耗量惊人,所以中国人喜欢把他们的这个节日简称为啤酒节。

慕尼黑啤酒节可以追溯到1810年。当年巴伐利亚王储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当年10月完婚,王储的父亲约瑟夫决定为他儿子的婚礼举行为期两天的庆祝活动。为了表示国王对其臣民的恩典,在这两天的活动中,在慕尼黑有4个地方向全体平民免费供应饭菜和饮料。王国的骑兵卫队还在慕尼黑西南的一个大草坪上举行赛马活动和射击比赛,以示助兴。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由于那次庆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们建议1811年再搞一次全民性的活动。以后就每年举办一次。这就是十月节的起源。它与德国其他的民间节日相比历史较短。

历史上,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7届了(截至2010年)。其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办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停办7年。自1946年以来节日规模越办越大,从而真正成了一个盛大的民间节日。这个节日虽然叫十月节,但并不完全在十月举行。它是从九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开始到十月的第一个星期日结束,历时16天。

啤酒节历史上悲剧性的一幕发生在1980年9月26日。那天啤酒节场地的入口处发生了一次爆炸,导致13人丧命,200余人受伤,其中68人伤势严重。这次恐怖袭击是德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事件。

每逢十月节开幕那天,要举行盛大的开幕式和由各大啤酒厂组织的五彩缤纷的游行。开幕式在一个临时搭起的大帐篷里由慕尼黑市市长主持。中午12时,在12响礼炮声和音乐声中,市长用一柄木槌把黄铜龙头敲进一个大啤酒桶内,然后拧开龙头,把啤酒放出来,盛在特制的大啤酒杯中。市长饮下这第一杯,著名的十月节便正式开始了。

为了招来本国顾客和接待来慕尼黑旅游的外国的客人,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厂在节前就在特蕾泽大广场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大篷。每个帐篷里放有长条木桌和板凳。大篷的一端还有一个临时舞台,由民间乐队演奏欢乐的民间乐曲。帐篷一般可容纳三四千人。最大的有7000个座位。广场上到处是卖吃的和各类纪念品的摊贩及各种游乐场所。大会组织者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新鲜的节目或游乐项目,例如聘请外国的艺术团体演出,还有耍蛇、驯兽等节目。另外,也举办许多有意义的展览会,如现代电器展览、优良小麦展览等。总之,游人不仅可以在这里吃喝玩乐,而且也可以获得不少新的知识。

近年,这一狂欢盛会每年吸引约600万参与者,每届啤酒节要消费约600万升啤酒、50万只鸡、100头牛,同时为慕尼黑带来8亿多欧元的收入。

伦敦——昔日雾都

城市名片

国别:英国

位置:位于英格兰东南部,泰晤士河下游

地位:首都

年代:建于公元50年前后

名城掠影

从空中向泰晤士河两岸望去,可以看到雄伟的塔桥以及对面的圣保罗大教堂,并排的国会大厦。而在另一边的则有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以及像精巧模型一样的一排排房子。

伦敦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泰晤士河见证了伦敦成长,而它又给这条河流带来了繁荣。公元43年,罗马军队征服不列颠群岛,把伦敦作为他们的主要兵站,在这里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在桥头修建了可供大型木船直接停泊和装卸的码头。当时罗马人把他们建立的这座军事要塞,称之为“伦甸涅姆”,伦敦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衍化而来的。公元60年,伦敦成为不列颠群岛的行政都会。公元200年时,罗马人在伦甸涅姆周围筑了一个有城墙5000米多,面积约2.5平方千米的伦敦城,当今已成为大银行和交易所集中的地方——“金融城”。在罗马人统治大不列颠的300多年里,伦敦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和行政中心,也是一座沟通欧洲大陆的繁华商埠。

伦敦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有闻名于世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它始建于1065年,后经几次重建。1066年,欧洲大陆的诺曼第公爵威廉征服了不列颠而成为国王,并在这座大教堂里加冕。从此以后,这座教堂一直是英国国王加冕及王室成员举行婚丧大事的场所。这里埋葬着20多位国王。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这座教堂还成为英国一些名人的葬身之地。如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著名的小说家狄更斯就葬在这里。

该教堂稍北是威斯敏斯特宫,又称为议会大厦。从11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它是国王的主要宫室。自1547年起,部分拨给下议院使用。此宫屡遭火灾,现在的大厦是在1840年起重建,花了17年才告竣工的,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

英国当代的王宫——白金汉宫,整个宫殿环境幽雅,异常壮观。它同华盛顿的白宫,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以及巴黎的爱丽舍宫一样驰名。坐落在伦敦城东南角的伦敦塔,南面紧靠泰晤士河,那儿的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索荷区的牛津街和摄政街,是异常繁华而又富有伦敦特色的街道,那里商店林立,霓虹灯流光溢彩。

到过伦敦的人,都希望去参观一下著名的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它的旧址位于伦敦东南方8千米的格林威治区。

格林威治天文台建于1675年。当时在海上航行的船只,虽然可以凭借日月星空来判断所处的纬度,但还无法测定它的经度。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在设立这座天文台的诏书中,曾规定它的任务是:“寻求确定经度的办法,改善航海与天文学。”经过长期艰苦的观察和研究,天文台逐渐摸清了主要天体的准确位置和运行规律,测定航船经度这个难题,终于得到解决。1948年,天文台搬到了英格兰东南部的赫斯特蒙苏,但仍称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而其旧址,则成了一座供游人参观的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17世纪到18世纪这座天文台用过的多种仪器设备,如早期的望远镜、天文时钟、天象图、地理图及航海图等。

在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馆里,有一条划分地球经度的子午线起点线。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国际天文工作者会议上,决定以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零度,以此来计算地理上的经度。

在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大门旁的墙上,镶着一台24小时走字的大型标准钟。此钟是在1851年安放在这里的,其指示的时间,就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格林威治平均时间”,通称为世界标准时间。

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周围的山地,现在是一个大公园,那里有大片的草坪、美丽的花坛及茂密的树林。山下的泰晤士河畔,还有皇家海军学院及国家航海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有6万多册关于航海学的书籍,据说是世界上有关海事藏书最多的地方。

名城故事

伦敦塔是由威廉一世为镇压当地人和保卫伦敦城,于1078年开始动工兴建的,历时20年,堪称英国中世纪的经典城堡。13世纪时,后人在其外围增建了13座塔楼,形成一圈环拱的卫城,使伦敦塔既是一座坚固的兵营城堡,又是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面还有天文台、监狱、教堂、刑场、动物园、小码头等建筑。

伦敦塔最重要、最古老的建筑是位于要塞中心的诺曼底塔楼,它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因其是用乳白色的石块建成,史称“白塔”。白塔国王守备部队进驻之所,最为坚固,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征服者威廉日益巩固和扩大的权力。楼高27.43米,共分3层,墙体厚度不一,从3米~6米,双层墙壁,窗户口很小,门窗之间用白石相隔,其顶部呈雉堞状,塔楼四角耸出四座高塔,三方一圆,在角隅设有螺旋楼梯,通达顶层。

伦敦塔在英国王宫中的意义非常重大,作为一个防卫森严的堡垒和宫殿,英国数代国王都在此居住,国王加冕前住伦敦塔便成了一种惯例。伦敦塔还是一座著名的监狱,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关押在这里。此外,古老的伦敦塔在历史上还充任过造币馆、观象台、动物园等角色。

后来这里成为宫廷阴谋和王室斗争的地方。英王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幼子,爱德华之前的国王及堂兄与弟弟,亨利八世的两个王后,先后被囚禁在这里并被处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伦敦塔成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死狱”。

伦敦塔从建立之初就有数不清的人在城堡内丧命。在它的地下土牢里,有各种残酷的刑具,而堡外的塔山则是家喻户晓的断头台。从此无数的鬼魅似乎就顺理成章地徘徊在伦敦塔内,而更为奇特的是还有许多游客都声称自己曾亲眼目睹过这些游荡的鬼魂。这座古堡似乎至今还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长久以来,一直有传闻说这里是鬼魂出没的地方。

伦敦塔内最有名的鬼魂,也是塔内第一个显赫的受难者,是王后安妮·博林——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妻子,她由于被控犯有叛国罪和通奸的罪名,于1536年5月19日,在塔内绿地上被斩首。临死前她的丈夫英王亨利八世满足了她最后的一个愿望——用剑而不是斧头行刑,为此亨利专门从法国加莱物色了剑客充当刽子手。

在她死后不久就有人声称看到她的鬼魂一袭白袍逡巡在塔内的绿地和回廊上。另一个有名的鬼魂是马格利特女伯爵,为了扫除政敌,亨利八世以叛国罪宣布处死她,1541年5月28日,年近七旬的老公主被押上了刑场,但她秉性刚烈,决不肯跪伏在断头台上,不仅如此,刽子手刚刚向她走来,她竟然撒腿就跑,但很快被刽子手一顿乱砍,顷刻殒命。于是每年的5月28日,塔内的看守都说可以听到垂死女伯爵痛苦的呻吟声。

来到塔内的游客对闹鬼的体验并非毫无“结果”,在城堡的某些通道里,人们常常会感到莫名其妙的阴风袭来,而且还能听到呓语般的嗫嚅声,更有甚者还曾看到过白花花的影子若隐若现……那么这些难道真的是鬼魅作祟么?

英国的科学家们不肯承认真的有鬼魂,2003年,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学者们携带最先进的物理电磁感应仪器对伦敦塔内诸多“鬼魅”频繁出没的地区进行了调查,虽然调查并没有真的捉到鬼魂的踪迹,但是也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证据。首先,塔内某些地点磁场异常强烈,另外某些地点建筑格局造成了气流通过时速度较高,而且会发出空气在隙穴中的啸叫,此外,光线的昏暗客观上可能对游客产生了心理暗示的作用,毕竟报告鬼魂事件最多的还是熟知英国历史的本土游客。

于是科学家们得出结论:“闹鬼”事件都是环境造成的,所谓“鬼魂”不过是人脑对现象的解读,鬼魂现象应该说是磁场、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幻的光线等造成的。科学研究还发现,那些“闹鬼”地方常存在次声波,次声波会使人不安,还会使火苗摇曳不定。

换句话说,伦敦塔内某些地点的磁场异常、空气流动以及次声波,加上昏暗的光线,特别容易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对幽闭环境的恐惧感,如果再联想到数百年前塔内发生过的种种血腥事件——包括死刑和谋杀,游客就很容易相信自己发现了鬼魂。

伦敦塔古堡内除了有古代的地牢、宝剑、刽子手的斧钺,还有英国最古老的建于11世纪的小教堂。它的圆顶地下室里,收藏有历代国王的皇冠和宝石、珠宝,其中“帝国皇冠”上有3000颗熠熠生辉的宝石,“皇杖”中央的“非洲之星”宝石重达530克拉,更有被称为“黑王子”的红宝石,这些都是全球闻名的稀世珍宝。

巴黎——欧洲“浪漫之都”

城市名片

国别:法国

位置: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跨越塞纳河两岸

地位:首都

年代:建于4世纪

名城掠影

巴黎是一座举世闻名的都城。史前时代,这里是一片荒凉的小岛,到了公元前,一个以狩猎和打渔为生的部族——巴黎西族来到小岛安家生息,成为该岛的第一批居民。公元前52年,该地区被罗马人征服。公元4世纪,总督的官邸就修建在该岛上游的一端。这一时期,被视为巴黎建城的元年 。罗马人将居民点扩大到南岸,建起了拉丁城(今日的拉丁区),并修起了庙宇、剧院。公元11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产生了分工,小岛的北边开始出现了商场。这样,由该岛、拉丁城、北岸商场三个部分构成了巴黎的雏形。菲利浦二世统一法国后,正式建都于巴黎,并在小岛上建起了王宫(今最高法院所在地)以及巴黎圣母院等,使这里渐渐成为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亨利四世统治期(1553~1610年),这里大兴土木,扩建城市,由3个区扩展成为16个区,并建起了今日巴黎最古老的桥——新桥,促进了两岸的相互交往,繁荣了经济,此时的巴黎初具规模。随后,巴黎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也快速发展,20世纪的今天,它已成了举世为之瞩目的繁华都城了。

今天,巴黎全市分为20个区,市区各种风格的建筑物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它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历史古迹遍及全城,触目可见。

龚戈尔广场,原由国王路易十五命名,后来,人民将路易铜像推倒了,代之以自由纪念碑,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玛丽·安托涅,先后被送上了广场上的断头台。市区东部有拉雪兹塞地的“公社社员墙”,它是巴黎公社的英雄儿女们进行最后战斗和壮丽牺牲的地方。在共和国议会里,当年的参议员维克多·雨果,曾慷慨激昂地指责过拿破仑三世的专制统治。在万神庙里,长眠着伏尔泰、卢梭、左拉等文化巨匠。在伯纳尔剧院,18世纪法国著名的演员萨拉·伯纳尔抱病在这里演出她最后的一场《茶花女》,倒在未落幕的舞台上。这些都是法兰西人民值得骄傲的历史。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爱丽舍广场北侧,建于1718年,爱丽舍原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地方,意思是“天国的乐土”。它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同类推荐
  • 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

    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常霞敬业爱岗,不但从事室内讲解工作,而且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工作,还通过学习、研究、考证,写出了《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书稿。其中有对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的感知和评述,有对馆藏文物珍品的分析和鉴赏,有对石刻墓志的考证,有对博物馆工作的体会,有对地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憧憬。综览全帙,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心血。这本《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是常霞对其多年工作的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鞭策,同时也是群众对他工作成绩的首肯和赞许。
  • 验尸诡异录

    验尸诡异录

    为什么被埋在地下二十多年而不会腐烂的尸体?明明已经死了几天的尸体为什么会再次复活?一具骸骨为什么会走动······这诡异地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神吗?还是另有原因?让我们跟随验尸官张轩,一同去拨开迷雾,探索尸体隐藏着秘密,还原事实地真相!
  • 重生之明镇天下

    重生之明镇天下

    蒙古帝国,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已经步入暮年。苛政、贪官、繁重的赋税已经使得这个帝国摇摇欲坠。。。。。被压迫的人纷纷揭竿而起,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他,来到了这个乱世。。。。。
  • 龙门逍遥序

    龙门逍遥序

    褚欻本以为自己的到来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抹不起眼的余光,却未曾想到其独有的行为处事终究砸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伟大却卑劣、高端又低俗的穿越人士是如何堂而皇之的于无声无息中搅动起风平浪静的江湖,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的丰功伟绩
  • 西晋贾南风

    西晋贾南风

    西晋迄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之后中国进入了堪称最为混乱纷杂的时代: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荒废,虽然陆续有关于西晋的断代史,但是比较完整的只有《晋书》。因为关于西晋的历史记载和流传的故事很模糊也很扭曲,就给了我发挥和想象空间。我非常喜欢研究西晋历史,脑子浮出自己脑海中一副西晋的人文政治图谱。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西晋皇后贾南风,她是影响整个西晋进程的关键人物。我觉得贾南风的描述很像当代一个红人卢玉凤,名字大家懂得。我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结合科幻和穿越,让故事顺乎逻辑。里面穿插了莫比斯环,太监的由来,以及古代人为什么相信命运和天象等,我也阅书无数,觉得自己的提法还是很新颖的。
热门推荐
  • 星乱乾坤

    星乱乾坤

    在一个崇尚修真的世界里,他却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去修真,却甘愿被人瞧不起,这是为什么?多年前,他的妻子,不说缘由的就离开了他和儿子,却又叫他们不要去找她,这又是为何?离奇的大陆,带我们走上一段不寻常的修真之路……
  • 神的天空

    神的天空

    大地崩塌,远古的遗迹重见天日!血水翻滚,来自远古海洋的霸主肆意地吞噬着人群!雷霆阵阵,神话中的生物再次降临,主宰天空!疯狂的时代只有疯子才是正常人,是在这混乱的时代走向灭亡,还是在进化的十字路口奋力怒吼?来吧,将整个世界作为终极猎场,只有强者才能活下来!
  • 童话与国家

    童话与国家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丢掉人的根本,还是为了以人为本?还是让人回归人的本真?难道“现代”这个词,不是应该让更多的人打开心灵的大门,去感受那每一叶新芽的娇嫩?童话的开头,常常是:很久很久以前。今天这个利益与势力纷起的世界太应该醒醒了!21世纪的世界应该唱着《小小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愿小小世界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在关爱中活得尊严而快乐。
  • 荒破神穹

    荒破神穹

    小说讲述了天才少年凌武在创造了家族空前绝后的修炼纪录后突然成了废人,整整一年时间,家族冷遇,旁人轻视,……种种打击接踵而至。就在他即将绝望的时候,从他手上的戒指里浮现,一扇全新的大门在面前开启!
  • 张艺兴之这次我不会放手

    张艺兴之这次我不会放手

    先看完第一部《张艺兴之迷人的小酒窝》再看这部,要不然你看不懂什么意思。“原来都是梦,可是怎么会这么疼?”张艺兴醒来后发现,这难道不止是梦吗?他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梦,不过他发现,这次如果是梦的话,他一定会紧握住筱涵,不让她离他远去。我不会放手张艺兴远离我,你会过的更好。筱涵这次,我认输李弘基一定要把筱涵照顾的好好的哦!郑秀晶。
  • 总有刁民要害朕

    总有刁民要害朕

    春风吹,战鼓擂,谁有困难我帮忙,我住隔壁我姓王!事件一:美女中了毒...“只有你和他双修可解毒!”神秘的老爷爷说道某主角一阵犹豫...“如此小生只有得罪了!”周秣“没事,我有解药!!”美女“...”某主角“...!!!”事件二:某主角遇到反派,正准备开启扮猪吃老虎模式。周秣“你知我们是谁吗?他是XXX的弟子,是XX看重的人,是X小姐喜欢的人,你敢得罪?”二反派机智的退走,装X失败的某主角“...!!!”事件三:接下来更精彩!周秣“不用谢,我姓周不姓王!我是主角最可爱的小伙伴→_→”PS:这是一本纯粹的修仙小说,纯粹的......
  • 高冷殿下全能妃:横行天下

    高冷殿下全能妃:横行天下

    【新书已发,废材逆袭:异世结界师】那什么,陌家废物?这没什么、待不下去就不待呗,只是下次你逃跑的路线能稍微定好一点吗?谁特么逃跑到悬崖的、摔死你也活该!当她和她结为一体,一个半废不废的逆天天才就此诞生。在世人眼中她是废材,却不是一无所处的废材,所以她偶得他的“青睐”招收入府。捡神兽、修经脉听着挺过瘾的,事实上差点就被坑死了有木有?!然而有个靠山就是不错,没事还可以拿着鸡毛当令箭。唯一的缺点就是这高冷靠山美得太无耻、太人神共愤了些。她有点心塞怎么破?“殿下往后退、我的风头又被你抢了。”“那为夫抱紧你,今天去哪?”“那还用说、当然是去串门啊!”“你确定不是去凌虐四方?”“我那顶多叫横行霸道!”
  • 七杀局

    七杀局

    岳帅沉冤风波亭,留千古遗恨。何为忠?何为奸?是人性在作祟还是权谋的逼迫?莫逍遥出身草莽投身于六扇门斩杀奸邪无数屡立奇功,最终执掌六扇门并经过皇帝默许招揽江湖血性之士组建“燕巡天”,可是南宋江山风雨飘摇忠奸不两立......侠之大者,为家为国甘洒热血
  • 神谕战神

    神谕战神

    神乃是站在大千世界的巅峰存在!言喻乃是神界各族能够和平相处的根源!只是因为能够相互算计罢了。神是力量的源泉,谕是无上的智慧。原本是光之化身,修罗传人的他却因为养育他的神树被灭,降落在凡界。一切从这里开始—《惊艳绝伦》
  • 微明传说

    微明传说

    我是一个看着金庸古龙长大的85后,一个彻彻底底的武侠迷,曾经的我甚至可以背诵天龙八部的章节名。但现在我几乎连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个对联都快忘了。一如这个时代连武侠小说,连金庸古龙都快忘记了一样。但我不想忘记,人生总要留点回忆加点幻想才有意思。于是就有了这篇小说。如果你看了之后会大骂什么烂小说,简直侮辱了武侠小说的名号,那么还是谢谢你,还记得武侠。如果你问金庸好吃吗?请离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