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8400000021

第21章 世界名城亚洲篇(5)

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初渡长江,见此岭似北方的卢龙寨,遂赐名“卢龙山”。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山指挥伏兵8万,大败劲敌陈友谅40万军队,为大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将卢龙山改名为狮子山,并下诏建造阅江楼。

狮子山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狮子山风景区,以狮子山为中心,包括山巅、山坡、山麓及其周围的一系列人文景观。具体来说,即以“阅江楼”为主要标志,山巅有孙中山观江亭、古炮台遗址、度假村;山坡有徐达将军庙、玩咸亭、狮字林碑刻;山麓有静海寺、三宿岩和天妃宫碑;附近还有绣球公园、小桃园、渡江胜利纪念馆、八字山、江南水师学堂遗址、孙津川故居、太平军破城处等景点。同时,还要整修这一带古城墙,恢复仪凤门。将来,当游人欲登“阅江楼”而一览万里长江、远眺古城风貌之时,不仅可沿盘山公路而上,也可从八字山沿城墙步行至山巅,还可自隧道入口或乘缆车而登峰顶。那时的狮子山风景区,将是“南京外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下游的一颗灿烂明珠。阅江楼将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成为我国东南的旅游胜地。

狮子山蔚然成林,绿草如茵,风景如画。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狮子山坡种植和培育从海外引进的海滨及娑罗、沉香、龙脑香等名贵药材后,狮子山更加林木葱郁,苍翠欲滴,令众多文人墨客如王守仁、金大车、汤显祖、吴敬梓、陈文述、巩珍等一往情深,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章。因而,在清乾隆年间,金陵四十八景图卷中,狮子山被誉为“狮岭雄观”。

拉萨——日光高照神秘境域

城市名片

国别:中国

位置: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

地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年代:公元7世纪

名城掠影

“圣地”,这是藏语中拉萨的本意。其实,拉萨绝不仅仅是虔诚的藏族佛教徒神往的一方圣洁净土,而且也是世界上无数游客心目中的一个神秘境域。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史籍上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见于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其中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由此可见,拉萨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1200年了。

这座闻名遐迩的高原古城,坐落在海拔3650多米的拉萨平原上。

在公元7世纪初,这里还是灌木丛生,沼泽密布的一片荒滩,叫做卧玛塘。直到唐太宗贞观七年(公元633年),致力于统一西藏大业的吐蕃部落赞普松赞干布把首都迁到这里,卧玛塘才开始变样。

那么,荒凉的卧玛塘又是怎么繁盛起来的呢?人们忘不了文成公主在拉萨建设中的丰功伟绩。相传,文成公主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一月刚抵达拉萨时,连公主进藏随身挽运的一尊释迦牟尼像都无室可供,不得已只好在沙地丛莽之中张帷挂幔,暂时供奉。公主博学多才,熟谙星象之术。她细观天象地气,以为拉萨一带地势宛若罗刹妖女仰卧,凶相毕露,不利于创基立国,而只有在罗刹女的心脏——卧玛错上建寺,才能镇其妖气,化大凶为大吉。于是,浩大的填湖建寺工程开工了。经过两年时间,原来的卧玛错上矗立起了拉萨的第一座宏伟建筑——大昭寺。不久,附近的小昭寺也相继竣工。此时,文成公主再观天象,认为拉萨已是瑞霭纷纭、祥光笼罩。

在拉萨,处处可以感到人们对文成公主的敬仰、爱戴之情,那株屹立在大昭寺门前的老干虬枝的枯柳,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相传它是1300多年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亲手栽植的,因之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尽管这株千年古树已经枯死多年,但藏族人民仍然精心保护着它,仿佛它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历史老人,会不时地向子孙后代讲述娓娓动听的民族团结的往事。在古柳的身旁,竖立着三通石碑,其中最著名的是“唐蕃会盟碑”,立于唐代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碑高丈余、宽二尺半、厚一尺。碑文用藏、汉两种文字镌刻,记载的是唐穆宗和吐蕃赞普弃足德赞结盟和好的事情。因前有文成、金城二公主嫁到吐蕃,穆宗与赞普弃足德赞系舅甥之分,碑文记载着汉藏两族的亲戚关系,故此碑又被称为“舅甥会盟碑”,表达了双方“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舅甥之好”的良好意愿。

会盟碑的对面,便是大昭寺了。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名城故事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1994年12月初,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达拉宫位于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外观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

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阳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并且经过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曾专门建造了工场,并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乾布修法洞),这座公元七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其中供奉清乾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今天,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它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它似乎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布达拉宫在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进行了全面的修建。

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因为每当提及它时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西藏。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地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成都——天府之国锦绣蓉城

城市名片

国别:中国

位置: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的中心,长江支流岷江

的上游

地位:省会

年代:公元前4世纪

名城掠影

成都自古以来享有“天府之国”的称誉,又得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灌溉,更使成都得天独厚、成为美丽富饶的好地方。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土筑的城墙上遍种芙蓉,开花时节,成都“四十里如锦绣,高下相照”,故又称“芙蓉城”,简称“蓉城”。

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公元前五世纪,古蜀国王朝迁徙至此,周王迁岐取“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意,故名成都。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了蜀国,设立蜀郡,并派张仪等人在成都东南方,用土筑大城、少城,周围12里,称“张仪城”。传说建城时,屡筑不就,后来“有大龟浮于江”,跟着龟爬行路线筑城,就成功了。所以张仪城又叫“龟城”。因土城是仿照秦都咸阳的式样建筑的,故有“仪筑成都,以像咸阳”之说。汉代,成都仍称蜀郡。汉武帝时,改筑大城、少城,各开九门。东汉末三国时期,刘备统一巴蜀,建立蜀汉政权,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晋朝初年,设成都国,以后复称蜀郡。隋朝初年,城址又向西南面扩大。到了唐代,成都改为成都府。唐末,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又将城市往南扩展,并用砖石筑城,工程浩大,周围25千米,有街坊120条。这是历史上成都城市扩建工程中较大的一次。宋代仍称成都府。元代设立成都路。明代复称成都府。明太祖又筑成都新城,用砖石在城中建筑蜀王宫城。清代仍为成都府。两千多年来,成都的建置屡次变更,城址修筑时有兴废,但古代的成都城址,至今仍在这里。

历史上,成都曾是刘备的蜀汉,李维的成汉,王建的前蜀,孟知祥的后蜀,农民起义军李顺的大蜀,张献忠的大西等政权的国都。

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坐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先后流寓近四年,并在花溪畔营建了一所草堂。杜诗流传至今有1400多首,其中有240余首是在这里写的。

唐代以后,草堂旧址几经变化。从北宋开始,在遗址上正式建立祠宇,后来陆续修葺扩建。其中最重要的两次是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奠定了现在草堂的基础。解放后,在这里建立了杜甫纪念馆。草堂园林幽静,风景秀丽,文物荟萃。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郊,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为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故名。武侯祠始建于公元6世纪,最初是与汉昭烈庙相邻(刘备死后谥号昭烈)。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故大门门额上写的是“汉昭烈庙”。但是人们还是称它为武侯祠。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的。

青羊宫位于通惠门外南面,百花潭北岸,为成都现存的最大最古老的道观。青羊宫初名青羊肆,唐代改名青羊宫,现存建筑是清代重建的。内存两只铜羊,一为清代所铸,另一传为南宋遗物。

名城故事

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她不仅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四方游客,而且遍布市内的街道,名称也很有特点。

一心桥街、二仙桥、三元巷、四道街、五昭路、琉璃场(谐音)、七家巷、八里庄、九思巷、十里店、百寿路、千祥街、万福桥。街名中居然包含了从“一”到“万”的数字,饶有趣味。由于没有找到“六”字打头的街名,只好以谐音代替。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繁花似锦的城市,许多街道由于种植了不同的花木而各有特色,且看街名中的反映:

有种植水果的,如荔枝巷、枣子巷、柿子巷,一到收获季节绝对使人流口水;还有各种花木的:梨花街、桂花巷,芬芳扑鼻而来。城南的柳荫街、倒桑树街,漫步在这样的街上,那一定是诗情画意,浪漫无比。皂角巷、竹林巷、拐枣树街、冻青树街、泡桐树街、干槐树街、双槐树街,绿树成荫,沁人心脾。还有荷花池、莲花池街、下莲池街,这些地方一到夏天肯定充满浓郁的荷香,使人久久地陶醉其中。因为成都的市树市花分别是银杏、芙蓉,在后来新建的道路中又增添了银杏大街和芙蓉大街。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世家天下

    三国之世家天下

    他来自江南,为四大家族之一朱家的旁系子弟,他的名字叫做朱成,有一个三叔,叫做朱儁!穿越三国,蓦然发现自己居然可以打怪升级。身负'群英系统',何须屈居人下?从黄巾之乱中崛起,在诸侯讨董中扬名,在江南收服四大世家,平定百越之乱,奠定江南的繁华。生于世家长于世家,方知何谓‘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万年的世家’。蓦然回首,原来皇族其实便是这天下间最大的世家。家国天下,朱成却要让这天下世家一心为国!只因为有国,才有家!
  • 盛唐特种兵

    盛唐特种兵

    盛唐虽然辉煌,可也有让我们不齿的历史。一代军医横空降世,带来了不一样的大唐传奇。一样的强盛,一样的辉煌,这个辉煌不只是影响。盛唐留给我们的应该更多,不应该只是文化,还有那永远的传奇。
  • 大明风雨行

    大明风雨行

    风雨堂,地位超然的隐世家族,也是大明江山的幕后主宰。三十年前,风雨堂扶朱元璋于乱世,使其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义军,又北上灭元,最终一统天下。三十年后,看似太平盛世的天下暗中风起云涌,朱元璋不愿再受风雨堂控制,开始对风雨堂下手;三十年前支持其他义军的隐世家族,在沉寂三十年后再度活动,试图挑战风雨堂的统治。隐世争雄,王朝争霸,且看少年掌风雨、行乱世、定乾坤。
  • 水浒惊魂记

    水浒惊魂记

    穿越成洪教头,眼看就要被林冲棒打,看主角如何化解。本地帮派梁山泊太没有礼貌,欺人太甚了。
  • 金银台传奇

    金银台传奇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捐税苛重,走投无路的人们怨恨沸腾,他们纷纷揭竿而起,举枪称王。然巍巍沂蒙千山盘绕,百流隔断,信息闭塞,舟车难通,这一个个草头王走不出这八百里的群山,大多成了为非作歹的强盗,恶贯满盈的匪徒,把满腔的暴戾洒向自己的家乡,一时间恶魔主宰了世道,残暴主导了潮流,善良和正义虚弱的如风中之烛,似乎随时都可能熄灭,但是仍有一些有良知的才俊在那个举世昏昏天下汹汹的时局中坚守良善的信念。到二十年代末,沂蒙山中有名有号的匪伙多达五十余股。他们小者数百徒,中者千余数,大者万余众,作下了滔天的罪恶......然而,有一个人,发了一个愿,要在这乱世之中逆势而为,变匪为民!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扑倒男神系统
  • 救世邪王:第一胖妃

    救世邪王:第一胖妃

    女保安被同伴出卖穿越成肥婆,空有天才的档案,没有天才的实力,被家族欺凌,被世人看不起。她的他是天注定的伴侣,每天忍受这河马躯体,从厌恶到爱恋,就是这么有趣。女胖子的春天来了!
  • 巴啦啦小魔仙之天蝎公主

    巴啦啦小魔仙之天蝎公主

    天蝎座公主父母早逝,只留下年幼的天蝎座公主一人,天蝎座公主父母逝前曾拜托魔仙堡女王照顾天蝎座公主,于是,天蝎座公主便成了魔仙堡女王的妹妹。天蝎座公主长大后,有了一个知心伙伴。但是因为天蝎座公主的伙伴是对魔仙堡作对的暗黑伯爵的女儿,女王派人杀死了她。因此,天蝎座公主逃离了魔仙堡,来到了人类世界。而暗黑伯爵,因为丧女之痛,对魔仙堡和天蝎座公主的仇恨渐渐地深了。
  • 末世花之影

    末世花之影

    这世间不存在什么对与错,有的只是那些为所欲为的强者和你们这些,什么都改变不了的弱者。
  • 不再是当年

    不再是当年

    他娶她,只是为了要一个孩子,再利用这个孩子,和前妻做成一笔交易;她爱他,尽管知道了自己只是一个棋子,却甘愿被他摆布。她认为自己是错付了爱情与青春,认为自己的报应是自己太傻,却不知,这一切是源于一场复仇,一场她最亲近的人和本来与她无关的人的一场复仇,之所以把她当成了棋子,只是因为她是她的朋友,又爱着他。付出了太多,牺牲了太多,输的人赢了爱情,赢的人却输了整个人生。
  • 恶魔的左手

    恶魔的左手

    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偶然得到了可以觉醒异术的恶魔异术石,从此,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异术师,踏上了异术的修行之路,无法面对的对手,不可阻挡的浩劫,纷至沓来,时间紧迫,时局危矣,他该怎样面对?看他如何以凡人之身,笑傲三界,拯救地球。请放心收藏《恶魔的左手》。只要还有一人在看,就会坚持完本《恶魔的左手》。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 月下阿水少年时

    月下阿水少年时

    余阿九从旧社会踏入新时代,有太多的艰苦卓越,她整整活了一百零一岁的高龄。在浑浑噩噩的数十载里,她的心却于少年时就已经死去。望着深蓝天空下的一轮金黄圆月,明月还是从前的模样,可她就快要变成一抔黄土。假若时间倒退到从前,她只想与阿水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海边。但愿故乡为旧,你永远是活在梦里的少年英雄闰土。
  • 酷爱之痞少独宠俏千金

    酷爱之痞少独宠俏千金

    在他还是个小混混的时候,优秀漂亮的林梭梭爱他爱得铭心刻骨,但是他对之嗤之以鼻,渣得不断伤害林梭梭。等到她离开后,自己却心痛得无以复加,原来自己那么在乎林梭梭的存在。五年后,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混混,尽管他心心念念的人儿已经不记得他了,他也要不择手段让她再次爱上自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冰暖配宝贝我宠你

    冰暖配宝贝我宠你

    青梅竹马的开始,十字开头的爱真的没有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