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是寂静的,方叶珊一边和我在空荡荡的船舱里游荡着,一边又和我说出许多话来宽慰着我。但是我并没有心思理会她的这些劝慰,而是把全部的经历都投入到了那两个被抓去的女人身上。
当然,这并不影响我跟方叶珊的正常交流,就像是坐在电脑前面同时打开了好几个窗口一般,我一边关注着那两个人经过地带的监控视频,一边和方叶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没有任何提问,没有任何交流,他们把二人带到了一个满是机械士兵的船舱里,然后把她们送进了冷冻仓,从电脑传回的数据我得知这个船舱里面所有的冷冻人生命体征都是正常的,如果我猜的没有错,那这里一定就是这艘飞船里所有工作人员被关的地方了。
“叶珊,我需要……上个厕所,你一个人先在这边等一等吧!”我等所有押解她们的人员离开以后便想找个机会做些什么,于是很突兀的就对方叶珊说了这么一句,可是方叶珊死活不同意。
方叶珊坚定的说:“不行,你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我会害怕的!你看这里现在一个人都没有,你把我弄丢了怎么和我爸爸交代去?”
我问:“可是你刚刚不是还一个人在外面的吗?”
方叶珊撅着嘴说:“刚刚外面还有几个人嘛!再说了,刚刚我是去了隔壁丁凯博士的包厢,又不是一个人在外面。”
我又问:“丁凯博士,那是什么人?”
方叶珊回答:“是我爸爸的一个技术顾问,是专搞环境学研究的一个老伯。他现在正在进行什么‘微引力循环环境测试’是和主流的环境研究不同的,所以就不和大家进行讨论了!”
我可不在乎她说的这些,只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我可以去尝试一下我的计划,于是便说:“走,我们去他那里!”
刚进入丁凯的包厢便被满屋子的绿色植物所吸引了,这是一个很大的特定包厢,连屋顶都有三层楼那么高。这么大的房间里到处都是一股绿叶的清香味儿,这是只有在地球的陆地上才能闻到的味道。
“这是……”我惊讶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说:“快关上门!叶珊,你这是把谁带来了?”
方叶珊说:“丁爷爷,这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想来您这里参观参观!”
“呵呵,看看这方丫头都有男朋友了,怎么才告诉你丁爷爷啊?”
方叶珊害羞的反驳:“哎呀,丁爷爷你可别乱说,哪有啊!”
“好好好,你说不是就不是!可是进来了可别吓坏我的小家伙!”这个声音一直在房间里响着,可是我却并没有看见任何人的影子,于是悄悄的问叶珊:“你说的丁博士人呢?”
方叶珊回答“丁爷爷有好几个房间,这只是其中一间,也许他现在正在另一间屋子里呢!”
“什么屋子啊!在我的实验室里面可别说什么悄悄话,我可全听得到!小伙子,你来了就好好参观参观,不过别惊扰了我这里的小家伙们,它们受惊了可是很容易不工作的!”
“什么小家伙?您这里……”
丁博士不等我说完就回答:“就是一些小的动物昆虫什么的,这些小家伙对于这里环境的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说了你也不懂,跟叶珊过来随便转转也就行了,我还有事,就不跟你们聊了!“
我听了这话也是一惊:“环境循环?您是说这里的环境不需要依托飞船的环境系统就可以自己循环?”
“小伙子真聪明!看来叶珊没看走眼!没错,我这里的环境是可以实现全自我循环的,当然光热除外!”
我急忙又问:“那您这样的技术是不是也可以应用在海城和其他星球的环境建设当中呢?可是我在海城从小到大怎么没有见到过像您这里这样的完全仿陆地环境?”
“哦,小伙子是海城人吧?海城的人了不起!我是无法想想自己在那么……呃……那么虚假的高压环境里要怎样才能生存!可是你们,却是从一出生就在那样的环境里生活着,太空我来过许多次了,可是海城我还是一次都没有去过!有时候真想去参观参观呢!只是身子骨不行了,不符合去海城的条件。”
不知道是因为一个人呆的太久的缘故还是他真的想去海城,总之这老头开始喋喋不休了起来。于是我打断了他的话又问:“丁博士,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您这样的环境技术在我们海城没有应用的原因呢!”
“嘿嘿,那当然是因为他们没有买我这项技术的专利喽!哈哈,开玩笑的。实际上是因为我的这项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只能在小范围全日光条件下进行,所以是无法在大的空间范围模拟的。”
我怀疑的问:“无法模拟?可是我们连太阳跟天空都可以模拟啊!我们海城里面也有太阳啊!”
“我说的这种日光,是与你们的图像显示日光完全不同的,真正的仿日光条件需要的电力也是非常惊人的,而且是你们的图像显示屏幕所无法做到的,你们的屏幕可以模仿蓝天大海,可是永远无法模仿太阳穿过大气层后带来的资源。所以也就无法大范围供应这个你们海城的人应该更清楚,这也正是我现在努力突破的问题。可是由于屡次的大规模失败,至今主流的环境研究也就放弃这种实验了。我是这项实验延续至今为数不多的研究者之一。而这次我和方先生去那颗星球,就是想要再次大规模实验这项技术的!”
“再次实验?您是说,您和方先生打算拿一颗星球去做一个实验?”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我不觉诧异的感到我自己的头皮有些发麻了起来。我不知道拿一颗星球做实验是一件多么宏伟的工程,可是当我想到有那么多的移民要来到这颗实验星球上来充当试验品便莫名的惶恐了起来。
丁博士回答:“可以这么说,但是你说的也不够准确,小伙子!不是一个星球,而是‘赤道’。我们将充分利用星球潮汐和光合作用,让植物在昼夜交替的状态下有规律的作息,而这个工程比喻起来就像……将人体器官中的血管连通心脏那样让人的一个部位正真活了起来。”
我疑惑:“为什么只是一个器官,而不是一个人呢?难道仅有一个器官的‘生命’可以叫‘活着’吗?”
这个时候叶珊插嘴:“咦,是啊,这个我怎么没想到过呢?”
“哈哈哈哈,好啊!小伙子。那我就告诉你们,之所以叫它‘器官’,是因为工程量的巨大和资源的有限性不允许我们做整个星球的生态系统。所以,没有了四季的分明,没有了播种和丰收的季节,这样一个世界自然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只能说它是‘器官’了。所以我们这个实验的总称也就是叫‘器官工程’。”
叶珊又问:“可是为什么选择赤道了呢?如果选择一个低一点的纬度做圈层不就可以有了四季了吗?而且在赤道附近来做不是更增加了工程总量和作业量了吗?”
“叶珊!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我来告诉你答案的,这个你们可以自己想想看。”丁博士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是有些调皮语调的,这倒让我对他说的事情有了更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