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8300000025

第25章 文化濒临崩溃追究谁的罪责?

周六接到中国社科院文研所《文学评论》一位编辑的电话,想发表我近日所写的《当今中国还有真正的作家吗》这篇杂文,对此我很高兴,眼睛蓦然一亮。因为在中国很少有报刊乐意发表这样的文章。进一步的探讨中,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编辑老师说希望能做一些删改,大致的意思是,第一将我所说“中国作协”那一段文字删除;第二将我说“中国没有真正的作家”之类的意思更改一下。我不解。编辑老师“客气”地说,“首先,中国作协似乎不是你说的只是发放什么‘符号’的地方,你所认可的比如汪曾祺等作家他们也是中国作协会员。其次,说中国没有真正的作家了,你怎么好一个浪头掀翻一船人呢?”我赶紧解释,强调我所说的是“当今”,这并不包括以前的中国作协,也不包括中国以前的一些真正的作家。很多作家都去世了,所以除了汪曾祺、路遥两位作家外,其他的作家我没有提到,提到的张洁、史铁生、宗璞等作家,虽然他们近几年基本不出声了,但我想大概他们还能呼吸。编辑老师直问我改还是不改,我想了想说:“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改了,那还剩下什么,这文章还有发表的意义吗?”编辑没有耐心再听我解释。我意识到这篇文章不可能在《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尽管我一直很钟爱这本杂志,偶尔还能看到该杂志“清洁的精神”的一面。

第二件事。我一连接到六个邮件,除了五个不同的读者为五个不同的作家“鸣冤”外,还有一个是为青年作家韩寒“叫屈”的。他们的意思是,像贾平凹、莫言、残雪、余华、刘震云,包括韩寒,他们难道就不是真正的作家吗。我承认自己有时候说话“口无遮拦”,但还是认真的回复了他们的质疑和质问。我在说“汪曾祺、路遥、张洁、史铁生、宗璞等”的时候至少还加了一个“等”字,我没有把“等”之后的作家的名字提出来,第一是为了省略,第二是我觉得他们应当是首先或重点提出来的。比如,我个人认为还有张承志、陈忠实、高建群等也是真正的作家,这是根据他们的文学成就以及时代影响而推论的。当然,至于70后、80后作家群里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这个我没有专门研究过。但真正的作家里,绝不包括贾平凹、莫言、残雪、余华、刘震云,包括韩寒、郭敬明等“作家”。

别的作家暂且不说,简单说说争议比较大的韩寒。他究竟写出了什么惊世之作,至少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三重门》只能说小有才气,《长安乱》和《一座城池》等作品是这青年作家在成长过程中很平常的两部作品,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其次《光荣日》、《他的国》等作品非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糟糕。如果不是在媒体合谋一气而热推的“韩白(烨)之争”,我几乎都不知道所谓的“著名作家”这样原本严肃的称号能和韩寒发生什么关系。我不否认这位青年作家的文学才气以及他为文的鲜明的个性,希望他的文学前途无量,但完全没有必要将他神话,到目前为止,他既不是什么“当代的鲁迅”,也不是什么“精神领袖”,现在就被披上神话的外衣,对韩寒未必是一件好事。

之后的韩寒更是多出入在公开场合和媒体的聚光灯下,每次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的“针砭时弊”,也不过和一些所谓的“时评家”一样,替人过过“嘴瘾”而已,并没有起到“除奸革弊”的作用。他的“小聪明”也仅止于“嘴头满足,略有刺激”的小骂而已,最多算是逮住兔子当老虎打的“勇敢”,韩寒可以说是近几年最不可思议的文化现象,他玩的是小叛逆的个性,在他的作品内部的幽暗之世界里,总结一下大致有“四魅”——渎圣、低俗、油滑、粗鄙之魅,这与中国文学精神之重建营造良好环境背道而驰,与改变“崇高”在当今中国文学之生存境遇大相径庭。我的意思是,至少韩寒现在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作家。

中国人缺乏信仰已经是事实,最可怕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丧失了信仰,以“作家”和“艺术家”、“学者”和“教育家”等为主的知识分子群体集体“缴械”,集体“衰弱”,乃至集体“崩溃”,精神旗帜已经完全倒下,“信仰”集体转移,纷纷加入“拜名教”、“拜钱教”、“拜权教”,成为“新教”的忠实信徒。在我们时代谈精神、谈崇高很容易被人嘲笑,反倒会被人疑为“精神病”患者。在这个时代似乎什么都可以谈,唯独不能谈信仰、谈道德、谈崇高,谁要谈这些谁就会被认为是“脑子有病”。权力与信仰、金钱与精神、物欲与道德的激烈碰撞,触发了我们时代新生的“生存危机”,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人都在顶礼膜拜“新教”,此时谈什么“可笑的”所谓的“真正的作家”,会被人讥笑和嘲弄的。但是,文坛的堕落风气是需要严肃批评和抨击的,如果大家都保持可耻的沉默,我们的文坛就永远也不会有树立清洁之精神的那一天。当然,我并不在乎一些人对我的嘲弄和讥笑,我不企求能够捍卫别人的理想,但捍卫自己的绰绰有余。

我比较欣赏张承志,他是一位有信仰的真正的作家,他独立特行的气质几乎影响着一个民族,他保卫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不屈膝,据说他所著的《心灵史》被很多人视为圣经,与《古兰经》放在一起。在这个文学都要倚门卖笑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神圣之准则濒临瓦解,人文之精神已经萎缩,中国文化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恶劣的文化环境下,张承志宁愿做一位理想主义者,也不愿做一位利己主义者,实际上他本身就是一位生错时代的精神圣徒。如今这位著名作家的生活一贫如洗,但于真正的作家而言,他确实是一位能够抵挡物质诱惑的“英雄”,他激励着不少仍然坚守着文学芳草地的文学青年。

再来看看当今之中国文化,难道让这样一批被媒体热炒起来的人充当文化主体,肆意践踏文学之神圣,这难道不是令人悲哀和极具讽刺的事么?他们本质上就是一些名利之徒,一无操守二无原则的文人,他们利用媒体而称霸文化领域,占据泱泱大国之文坛,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更荒唐的么?据说韩寒第一天开“微博”,只发了一个“喂”字,转发这一个字的有近五千多人,评论的一万多人,真是惊叹现在的人,一个“喂”有什么价值,竟然让这么多的中国人追捧和信仰。中国多年的“教条”政治教育的收获难道就是这样的成果么?文坛何以堕落如斯,正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信仰。

我说的不单指宗教信仰,宗教在中国的境遇比文学更要糟糕,比如佛教,虽然也曾有过沙门不敬王者的宣言,但宗教的道统总是被迫匍匐在“权力”的脚下,被世俗权力扼住咽喉,最终乖乖地缴械,变成“权力”的附庸和“勤王”的工具,它在中国从未获得与世俗权力对抗的力量以及对等的地位。中国的知识分子想从宗教那里获得支持借以对抗恣睢的“权力”,借以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正义和真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切权力归于王者,知识分子无路可走,最终也只能叹息“学得百般艺,货于帝王家”,在世俗权力主宰一切的世界里,《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声音在中国文学里几乎听不到,反而像“拍马颂圣”的这种游戏,被中国的御用文人不知羞耻地玩了几千年。

我也不是说要求中国人必须都要有宗教信仰,但最起码在这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国土上,你得追求一点心灵信仰,搞庄稼的信仰庄稼,搞文学的信仰文学,搞学术的信仰学术,都要纯正、纯洁一点,不能总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随便改变自己的立场,随时放弃自己的观点,轻易抛弃自己的原则。当今的知识分子大多数都不干净了,在他们眼里,庸俗是时髦的,肮脏是光荣的,清洁是可耻的,他们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坚守着利己主义,根本就没有为人类为社会做出一些积极贡献的观念。

如果有一天中国文化彻底崩溃了,首先应该追究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罪责,因为他们都是罪人。

2010年2月8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本书精选的散文,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异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送别

    送别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荒仙帝记

    荒仙帝记

    人族被欺,血泪悲歌!少年叶命为己修命,为人族修命。成仙帝转世,修至尊仙术,六界动荡起,一人撑起人族一片天。人族不可欺,血债皆偿还!
  • 风华绝代:契约鬼帝,别乱来

    风华绝代:契约鬼帝,别乱来

    〔嗯,坑已弃。。。三次回炉,打算从新开。〕一把红伞换她一世,一印红莲带她回归。一滴鲜血解开封印,血解封印与他相遇。千万年之前,菩提树下许下的誓言.前世来不及诺现,今世我又与你相遇,我今世不会再让你感到孤寂。在痕玄绝迹千万以前古为流传的一句话:封印解,双莲现;赤发染,逆天命!她第一世与他擦肩而过;第二世与他是家族世仇;第三世与又他阴阳相错;第四世是他生命换来的,这一世他们是否又会交错?看她灵魂回归,与他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找兄弟姐妹,毁白莲;虐绿茶;斗渣男;奇兽奇宝怀里来;神丹妙药送上门;美男桃花掐不完;男扮女装全通杀!看姐炫酷狂霸拽,秒杀一切傻白甜!读者群:126987123
  • 阴阳生死录

    阴阳生死录

    一场梦,预示着今后种种因果,不甘平庸的我按照梦的指引。意外的闯入一处矿洞之中,得到了传说中的死神之手!的确,从此以后每天都是惊险刺激,斗鬼,斗蛊,斗妖邪,闯地府,入黄泉!但最后却斗不过人心!这背后隐藏的“鬼”时时刻刻盯着我!!一切明了之后,我还能回到那种平淡的,安逸的生活么。
  • 山村小神医

    山村小神医

    谁说屌丝不可以逆袭!?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林拥有了上古传奇医术!周林崭露头角后,风风雨雨。一方面是带领村民致富,寻求不一样的小康之路。另一方面则是悬壶济世,解救无数病患,却要承担来自不同女孩的爱!
  • 萌宝一家

    萌宝一家

    “爸爸!”封羏看着他眼前这个刚到他膝盖高的胖小娃,一脸懵逼......“你是封羏吗?”小胖娃看他无动于衷,弱弱地问了,心想明明就和照片一样啊!身高也差不多!气场也和他妈咪形容的差不多!这就是爸爸呀......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逆五行

    逆五行

    神陨之战,世间已无神神陨大陆,遗失的神族后人渴望突破苍穹无主之地,破碎了神格的冥界忘川,也在谋划着什么、
  • 此女非女子

    此女非女子

    她是个猎户的女儿阴差阳错进了皇宫,不懂献媚争宠的她最终靠自己的一项特殊本领等上皇后宝座……
  • 卫天子

    卫天子

    秦灭六国,而卫独存,后世之人重生为卫国最后一名太子。不及登位,卫国就已经除国。怎么办?二世既然除卫国,那么我就创造一个大大的卫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战尽群雄,独登天子位。正是我卫天子。
  • 我的勇者梦

    我的勇者梦

    一位小宅的梦想,拥有强大的实力,在异世界成为一位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