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7300000015

第15章 生命的童话

今年39岁的战志刚,1988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热能工程系,同年分配到辽宁省鞍山钢铁公司设计研究院工作,1995年因患一种叫做“白塞氏综合症”的顽症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平生两大爱好,视足球为生命,以孩子为最爱。在他生命的华章刚刚铺展开时,死神带着镣铐追逐他而来,在泪水中微笑的爸爸用5年时间耗尽心血为亲爱的儿子,为天下所有喜欢童话的孩子们撰写描画了动画集《小蚂蚁点点》(上下两册),这本饱蘸心血的动画文字集是由蛹化蝶般父爱的升腾,本书出版以后,父爱的暖流湿润了许多双眼睛,也漫过了所有被爱的心灵。

痛并微笑着,在肉体的废墟里,留下青草和阳光的气息

1965年5月,战志刚出生在大连,后随父亲搬迁到盘锦。大学毕业分配到鞍钢后,他认识了在鞍钢幼儿园的齐悦,那个清秀水灵的鞍山女孩。1990年元旦,他们在鞍钢的宿舍有了一个蜗牛般小小的家。1991年11月,儿子战昱达(小名洋洋)出生了。欢乐是那么的短暂,灾难埋伏在鲜花绽放的路口。

1993年底,战志刚突然双腿水肿,高烧不退,这个一向喜爱运动身体极棒的男人以为是工作紧张和压力导致,没料,情况越来越糟,他同齐悦跑遍了鞍山、沈阳的几家医院,都没查出个结果来。在妻子的催促声中,1996年3月,战志刚在父亲和齐悦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协和医院找专家会诊。医生诊断为:白塞氏综合症。

三月北京初春的午后,风很大,掀动着妻子的围巾和他的黑发,却有一缕忧伤的阳光洒在他的心里。为了闹个明白,他同齐悦去王府井新华书店查找医学词典,那上面这样解释: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病,典型表现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组成眼、口、生殖器三联症,此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皮肤、黏膜、胃肠、关节、心血管、神经等器官。病态可致随时死亡,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根治方法。

春日的天空隐隐传来了雷声,轰击着战志刚突然撕裂的心。脚下的步履愈发地蹒跚与沉重,沉重得踏碎了一个耕耘者刚刚绘制出的人生蓝图,沉重得惊醒了一个男儿沉寂于心底的绚丽梦想!

望着京城的古迹与高楼,战志刚发出沉重的叹息。“我发誓……”战志刚喃喃地说。“发誓什么?”齐悦歪过头来一脸认真地想听他说些什么豪言壮语。沉默,还是沉默……战志刚紧紧地握住妻子挽着的手臂,最终没有对她说出心中的誓言。凶残的病魔在今后的岁月里,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一个连自己生命都无法把握的人所发出的誓言,除了一份悲壮之外,更多的只能是苍白和空洞!

1995年,在设计研究院才华展露的战志刚正准备被领导派往国外从事跨国贸易工作,因为病魔的降临,他只好请了假离开单位四处求医。

30岁,正是一个男人的白金年华,是一个父亲和丈夫尽责任的年代,而自己的病,却成了家人的负担,战志刚的心情压抑和沉重。只有齐悦的一句话让他流不出噙在眼眶里的泪,齐悦说:“志刚,你的命便是全家人的命,倾家荡产,你也要活下来!”

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那么人穿越风尘呢?战志刚并不畏惧死亡,倒是惧怕生存,惧怕这种行尸走肉的等死的日子!总要留下一点什么吧。

儿子二、三岁时,他下班后便连冲奔回家同洋洋一同看动画片,每晚入睡前,儿子总要用一双小手缠着他的脖颈听着爸爸的童话故事入睡,战志刚的心颤抖了。

经常40℃的体温和“白塞氏综合症”的其他各种症状,已经折磨得战志刚虚弱不堪,120斤的体重下滑到不足90斤。

总要把这倒计时的生命状态留下一点作为纪念吧。每当病痛袭击,战志刚总是悄悄躲在角落里,咬牙挺住,他害怕一声轻微的呻吟也会牵扯起妻子敏感的神经,更不能在儿子面前表现出一种病态蔫蔫的样子。病痛没有了倾述的地方,那只有文字成为喘息的通道。1996年,战志刚便买回了一个精致的日记本,在扉页上题了四个字:《生命苦旅》。他每天把自己患病的各种症状、点滴感想详细地记录下来。

然而两个月后,5万多字的日记让战志刚越发沉重,死亡的气息甚至令他喘不过气来。他突然惊醒过来,这不是在为自己一锄一锄地掘墓吗?留给亲人和妻儿的,只能是死神恐怖的阴影。

不能留给亲人们悲伤和灰暗,哪怕是通往墓地的路,也是青春和绿地,趁着妻子不在,他把5万多字的日记本撕得粉碎化为灰烬,他要告别内心里这种窒息的生活,在肉体的废虚里,栽植青青的绿草和芳香的小花。

小蚂蚁点点,与不屈的生命前行

1996年春天的那一次郊游,点亮了战志刚的心。一家人去郊外的草地玩耍,洋洋和妈妈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找蚂蚁玩,顽皮的洋洋用脚踩蚂蚁,小蚂蚁左冲右突四处逃散,洋洋问:“爸爸,我为什么踩不到它呢,它那么小呀。”儿子的天真让忧郁的爸爸笑了,他说:“蚂蚁虽小,但它聪明顽强,人也应该学习它。”那天,儿子缠着他讲蚂蚁的故事,怎么讲呢?他激动之中对儿子承诺:“爸爸回家给你写一本蚂蚁的童话故事。”

战志刚决定写一本关于蚂蚁的动画集的想法,也来自读大学时《动物世界》里介绍蚂蚁的纪录片。那时他就有一种想法,如果能改编成一本童话集给孩子们看,那该多好。做了爸爸后,视孩子为最爱的战志刚也曾萌动过这种念头。然而,因为忙碌的工作让他没有精力来完成这件温暖的工作。

命运里的灾难便同那个冥冥中的愿望再次相逢了。而将这本动画集作为献给儿子的礼物,即使有一天他悄悄的走了,不说一声再见,他也会永远记住儿子在童话中的沉醉和微笑的神情。

他对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齐悦的目光里流露出柔情和期待。

战志刚选择蚂蚁这种小动物作为童话的主人公,也是觉得蚂蚁这种小动物有一种象征意义,这一微小的生命带给他的震憾与感动。

然而,战志刚的选择却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儿子活在死神的阴影中,哪有精力去写一本动画书啊。回到家,他甚至不敢面对母亲的目光。

战志刚默默地拿起了笔开始了文字的创作。全新的领域,陌生的专业,艰苦的条件,病魔的侵袭……一次又一次地将战志刚逼近了绝境。

战志刚的身体急转直下。1997年4月的时候,他的消化道受到侵蚀,上吐下泻,这种症状维持了半年时间。那些日子,他每天的饭食都是咸菜和粥,体重剧减了30多斤。到了10月份,他几乎不能够进食。

1998年初,他走路开始摇晃不定。1998年5月,他呼吸困难,不能卧床,因为卧床使他喘不过气来。1999年,他的脑部受压迫得厉害,疼得他连续几天睡不着觉,他咬牙坚持写和画。

战志刚的腿上密布着大大小小暗红的疮疤,那是为了消肿,贴膏药时烫出的燎泡。起初,膏药只要稍一加热就能贴到腿上,后来因为溃疡面增大,膏药越来越难粘住了,只能将膏药烤得滚烫,咕嘟嘟冒着泡时往腿上贴。身体的疼痛时常发生,腿或者身体的某一部分经常发生溃烂,而且烂得很大;燎泡有的大如鸡蛋,吃一般的药都没什么用,只能吃一些带吗啡的药。免疫力的基本丧失,使战志刚体内凡是有黏膜的地方都被病毒侵蚀了,特别是腿部和眼部疾患更重。

病后,战志刚和妻子两个人的全部收入不到1000元,而战志刚一个月的医药费就要2000多元。战志刚和齐悦的父母亲友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供他吃药,家里浓烈的中药味让战志刚感到对年幼儿子的残酷和不公。源于对儿子这种奔腾不息的爱,文字和动画成了暖流中的蝌蚪游来游去。

战志刚拖着病体四处查找有关动画及科普的资料,鞍山的图书馆、书店、书市,他都跑遍了,便宜的买下来,贵的就摘抄下来。

1996年底,战志刚的视力开始下降,必须用戴激素的眼药才能止住疼痛,由于眼前的东西都是重影,他不得已戴上了眼镜。更恼人的是听力也在衰退,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走路也开始摇摇晃晃。有一次从拥挤的公共汽车下车,眼前一黑栽倒在马路上,周围的人七手八脚把他扶上来,要送他去医院,他说自己歇一会儿就好了,过后又摇晃着走向图书馆。

战志刚在妻子和儿子面前,总是极力掩饰着自己的病痛折磨。齐悦说,他有时候被病痛折磨脸都扭曲变形了,挤出来的笑容让她心如钢针在扎。早上,他推开饭碗开始写,晚饭后一样,有时候齐悦半夜醒来,他还在写呀画呀,她催促他睡,丈夫说,睡不着呀,梦里全是那些可爱的小蚂蚁。

病痛折磨时,他便偷偷去看儿子熟睡时的脸庞,儿子的小脸是他心口最好的镇痛剂,他又开始了工作。因为腿肿,连上厕所也蹲不下去了。仅管这,战志刚还不停地给儿子讲解着书中的故事,儿子听得津津有味,说:“爸爸快写呀。”齐悦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便是看丈夫白天新写的部分。为了听取反响,战志刚把小蚂蚁点点的故事讲给朋友们的,朋友们很赞许,那时候,成人们都变成了孩童。齐悦还带到幼儿园讲给师生们听,都听得入迷了。齐悦带回的好消息给战志刚极大的鼓励。

在战志刚的写画过程中,最艰苦的时候也有过两次放弃的念头。但每当面对齐悦和儿子的身影,他便咬咬牙默默地挺过来了。

文字稿完成以后,开始画线稿了,每天至少画3页。他趴在自家那个桌腿已与桌面分离的破旧圆桌上,一画就是10几个小时,夏天高温他就把双脚放在凉水里,冬天,他在腿上和腰上各放一个热水袋,上面还要压上一床棉被。因为血液循环缓慢,手冻僵时放到热水里浸泡后再画。由于腰部黏膜受到了侵蚀,他坐得太久了,起身时先得在地上爬一会儿,才能慢慢地站起来走路。

有一天晚上,齐悦被一阵奇怪的呜咽声惊醒,当她惊醒后看见丈夫嘴里咬着毛巾时突然明白了一切,她哭着扑向了丈夫。

每天晚上,战志刚便伴着画稿进入梦乡,睡梦中,他的身边围满了一群五颜六色的小昆虫。美丽的昆虫以他们漂亮的翅翼,引领着他漫步于神秘的虫类王国。小小的蚂蚁不仅会种田、打粮,会缝纫、游猎,还会饲养“奴隶”。天上飞的蝴蝶与地上爬的蚂蚁,竟能结成同生共死的盟友。

战志刚试着用昆虫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同时把自己的精神和意识注入给小蚂蚁点点以及那些可爱的生灵。每当高烧时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小蚂蚁点点总会很乖巧地依偎在他的怀里,用它修长而柔软的触角,抚摸着他的面颊,喃喃地诉说。

面对生活的磨难,只有发自内心的去爱,才会溶化心中的冰河。而当点点遭遇挫折时,战志刚也会轻轻地将它放入手心,用爱的暖流洗净它一身的疲惫。

就这样,战志刚与点点一路前行,把心灵的磨难沉淀为攀登的台阶,让顽强的种子洒满荒芜的征途。

1999年2月,《小蚂蚁点点》创作完成了第一稿。他同齐悦利用沈阳看病的机会,带着手稿到一家出版社,编辑认为创意很好,但图画呆板,不生动,提出采用他的文字脚本,付给稿酬,另请人绘画。

战志刚因为家里债台高筑犹豫了,这时候齐悦说话了,“志刚,我和洋洋相信你能行,重新画吧,只有全是你的东西出版,才是我们的亲孩子。”

1999年6月,战志刚开始了对《小蚂蚁点点》一书进行了二次创作。

亲爱的孩子,请枕着美丽的童话带着幸福的梦呓入睡

为了医治丈夫的病,齐悦几年来没有买过什么化妆品添置新衣,妻儿的陪伴,成了战志刚一路荆棘中的最好依偎。而早日让这本书成为给儿子爱的礼物,成了战志刚梦中绽放的花朵。

爸爸的礼物,洋洋一天一天期待着,他也是爸爸写书的最好“参谋”。战志刚身体好的时候会去捉一些昆虫养在瓶子里面观察。在《指路鸟》一集里,要画一个鸟夹子,战志刚就自己拿铁丝做了一个放在那里观察,在洋洋的指点中边画边改。夏天早晨,战志刚带着儿子去捉蛐蛐,父母俩把蛐蛐一同装进瓶子里作标本画画。爸爸开始画的“点点”圆头圆脸的,洋洋不太满意,在他的提醒下,战志刚对脸和触角作了修改,觉得儿子的观察真是很仔细。而在同儿子的相处中,战志刚仿佛忘记了病痛,一同和儿子温故着童年的时光,。

在战志刚的事业中,亲友们都给予了他爱心援助。在给画片的线稿上色时,因为没有电脑,一笔一笔非常费劲,一位叫做岳文龙的朋友为他赞助了一台电脑,终于免除了他人工涂色的辛苦,画面质量也精美了很多。

2001年3月,历经5个春秋,饱蘸着战志刚生命血和泪,三易其稿的动画文字集《小蚂蚁点点》完稿了。五年的四季轮回,小蚂蚁点点竟目睹了千年的更迭,经历了世纪的跨越。

战志刚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敌视和渗透是无孔不入的,对孩子而言,动画是传播文化的最生动最形象的载体。中国孩子的世界里,可以有米老鼠和唐老鸭,可以有圣斗士和美少女,但他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更多地接受我们自己文化的熏陶,并在其中健康地成长。

而这个身患绝症的男人,一个孩子的爸爸,蘸着心血成了中国人独立完成一个动画公司才能完成事业的第一人。战志刚说,他知道自己虽然没有能力为中国的动画做些什么贡献,他只想成为这苍茫夜空中,发出奇特光芒的一颗小星星,带给孩子一种遐想,一份惊喜和快乐!

2001年5月底底,由800多幅动画和10余万文字组成的上、下两册《小蚂蚁点点》经北京华龄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捧着这二本献给儿子和所有喜欢童话的孩子们的礼物,战志刚禁不住潸然泪下。

正读小学4年级的洋洋在学校成了一个知名人物,孩子们知道,那个走路摇晃的爸爸写了一本童话动画集《小蚂蚁点点》,洋洋多自豪啊。12岁的洋洋受爸爸的影响,现在酷爱绘画,还爱好演讲,学习钢琴、萨克斯。

洋洋3岁时,幼儿园老师带他们去郊外玩,老师让每个小朋友吹蒲公英许个心愿,洋洋便许愿:希望爸爸的病早点好!幼儿园老师打电话告诉战志刚的时候,这个从不爱哭的爸爸哭了,多乖的儿子啊。

爸爸的礼物洋洋收下了。12岁的洋洋,他对爸爸健康生命的祝福,爸爸能够收到吗?现在,他的脚趾头已全部溃烂,口腔溃疡也更严重了。

2004年6月,战志刚献给儿子的第二份礼物《预支的礼物——顽症爸爸写给儿子的信》即将脱稿,今年10月,这部书稿将出版发行。今年,他还筹建了自己的个人网站“行者——天下行路人的精神家园。”“也许我永远无法抵达理想的彼岸,但我仍会加倍地珍惜生活赐予我的每一束阳光。用感激的热泪擦拭满目疮痍的躯体,然后,静静地守望着,奇迹的新芽长满饱经风霜的土地。”这是战志刚的心灵独白。

同类推荐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南昌之光

    南昌之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当感受到脉脉温情之后,一个最直接而又裸露的想法,就是在漫漫人生之途中,给予回报。让他人也在自己的奉献中,感受到同样的脉脉温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用时尚的话儿来讲就是“和谐”。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我热爱的一切

    我热爱的一切

    徐文海,曾在《清明》《警探》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散文获过省、市级奖若干次。这本《我热爱的一切》收录的就是他的49篇散文作品,包括:《一个人这样地面对世界》、《致我忧伤孤独的朋友》、《夜来风雨声》、《与生活讲和》、《那些叫做“知青”的人》、《黑夜深处的声音》等。
  • 猫大事 冇大事

    猫大事 冇大事

    书中有猫事、厨事、家事、糗事四个部分,作者将养猫、下厨、文身、居家办公、与家人朋友相伴相处等趣事,以行云流水的不羁风格信手拈来,在千字小文中,以小见大,诙谐机智,总有一种适合你!遍地小确幸字字是真心,正是你目前最需要的温情与快乐。配上近百幅原创手绘喵插图,兼具美貌与智慧,把你的喵捧在手心里!
热门推荐
  • 天生破苍穹

    天生破苍穹

    一个东大陆小家族的花花少爷慕容天赐,只因一次打击而立誓要屹立于世界的顶端,这是一个庞大的世界,为无边大陆,庞大的世界观,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顽强奋斗的主人公和他的兄弟,一生只为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即使为此失去一切.....
  • 舌尖上的英语

    舌尖上的英语

    本书由我们的资深专业外教团队,秉承只做经典英语口语理念,倾力打造最纯正、最精美、最有味道的美食英语口语。每一个对话片段,都是真实的美食英语场景,每一句话,都是经典口语句。
  • 徙倚阑珊愿君归

    徙倚阑珊愿君归

    空旷的大殿上,是谁的纤纤细手抚着那破旧的素琴,三千青丝一夜成雪,而你何时归…
  • 美男窟:帝奴(全集)

    美男窟:帝奴(全集)

    听过七仙女,也听过韦小宝七个老婆,那你听过一个女的,还是一个咬笔杆的作者,整整独霸七个绝世大美男吗?这是一部女人版的‘韦小宝’,这是一部以穿越为引,神幻为主的言情NP女尊文,不喜勿入。
  • 魔魇苍穹

    魔魇苍穹

    天之神子还是魔魇之主,接受悲剧还是逆天改命,万族林立的洪荒世界,弱肉强食的物竞天择,且看一个少年的自强之路,
  • 盛世嫡妃:无良殿下请走开

    盛世嫡妃:无良殿下请走开

    一朝穿越,她不得已嫁入东宫,变成了不受待见的太子妃。大婚初夜,她遭遇移花接木的狗血剧情。谁年轻时没遇到过几个渣男?更何况那表面明德仁义的太子殿下还是史上第一渣男。用水泼她脸?用手推她身?用嘴堵她唇?没关系,她孟歌专治渣男二十年,又岂在朝朝暮暮。
  •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千骨之东海公主

    花千骨之东海公主

    花千骨有一个妹妹,东海龙王的女儿,自幼跟父亲修道,武功可和白子画相提并论。拥有龙玉,里面有一条东海青龙。拥有一个白色玉笛,据说青龙暴怒,奏响即可平复怒气。拥有比断念还有名的剑,名青莲,绝招青莲剑歌。东海一族有10万年寿命,但100年才1岁。仙剑大会之时,花千骨妹妹从天上下入长留,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 即使不是一个世界,我也喜欢你

    即使不是一个世界,我也喜欢你

    前言:江婉约:五年前,她江婉约第一次哭,哭了整整一晚上。哭泣的原因很老套,失恋了,和相恋了三年的那个人分手了。分手的原因同样的老套,他们是不属于一个世界的两个人。然后那个人去了美国,那个人离开的那天,她趴在他们躺过的床上忍不住哭了起来,从出生到此为止,她没有如此的伤心,她以为她很淡定。之后她听了妈妈的话,离开了那个他们居住过的房子,报了离校手续,换了手机号。妈妈说如果她不想被以前的记忆囚禁,那么就彻底离开那个拥有他们彼此共同记忆的地方。深思熟虑后,她还是决定离开那个城市,陪着爸妈去旅游。但是对于以前和后来,她说不清。
  • 孽情:情是何物

    孽情:情是何物

    她,被骗嫁入豪门,只因仇人痛恨她死去的母亲,想要变着方儿折磨她;她,为了拆散分开多年、陷入不伦恋的双胞胎弟妹,却被误解,最终与他们反目;她,生孩子后惨被整容遗弃,却被夫家宣布死亡,办了隆重的葬礼;失去身份,她再入夫家,甘心为保姆,只为能守在儿子身边;丈夫终于玩火自焚,死于非命;婆婆继而发疯。夫家衰落,公公苦苦支撑,因为被整容,她和母亲的容貌一模一样,一直钟情于自己母亲的公公将她当作母亲。母爱和善心两难抉择,如何面对儿子,如何面对公公,她左右为难。一切烟消云散,弟妹相认,一家团聚,她带着儿子坚强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