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熟悉的人
三天的时间,薛香没有夫人的允许出院门,只得待在这小院内。院中只有她和两个丫环,翠竹是主母送过来的人,而扫院落的是她以前的贴身丫环,因为她落水,被罚。还是有些庆幸,毕竟贴身丫环肯定知道原主的很多事情。被识出就不好,虽然有些内疚。
“翠竹,本小姐什么时候才能出这院子。”薛香无聊的挑搏着手上的步摇。“回二小姐,奴婢不知,夫人也是望二小姐身子好些。”翠竹拿起饰品盒内的玉钗,固定住薛香的发。“可是,我觉得我已经病好,可以.。。”薛香还想说些什么,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我的香儿.。。”随着这个声音走进来一位少妇,而奶娘王嬷嬷紧跟在后。
薛香看着那位双眼含泪的少妇,惊呼“妈!”,这位少妇就是奶娘说到的唐姨娘,“我可怜的香儿,又在说什么胡话。莫不是病未好。”唐姨娘伸手仔细抚摸着薛香的脸颊。
“娘亲。”话未说完,泪就掉了满脸,薛香透过泪眼,看着这和自己妈妈长相一样的人,不仅难过起来。“莫哭,香儿莫哭,莫不是头还疼。莫不是还在心中责怪姨娘。”唐姨娘从手袖中拿出一张手绢,擦拭着眼角的泪。
薛香点了点头,又摇一摇头。仔细的看着眼前的人,眉目嘴角都是一样,可是左耳垂前没有自己母亲的一样的黑痣。相貌再怎么一样,始终不是一个人。
虽不是同一人,对自己的关爱还是一样的。“娘亲,也不要哭了。香儿已经病好。”薛香站起来,围着唐姨娘转着圈“娘亲,看,香儿现在都可以跑跑跳跳。”
“成何体统!”外面传来一声呵斥。众人回头,原来是宋夫人身边的嬷嬷是的。“夫人安康!”众人都跪在地上,就连唐姨娘也起身福了半身,剩下薛香呆呆的站在原地。
“都起身吧,看你们把我的小香儿吓着。”宋夫人说着话,也不打算去扶唐姨娘,而是直接拉起薛香的手。“母亲,您怎么来我这?”薛香惊一下的躲开。看向宋夫人身后的唐姨娘,还好有奶娘扶起她。可是在那声‘母亲’落下时她的眉目还是皱一皱。
“听闻你的病好些,硬吵着要出这院子,便来看看。怎么?不喜我来?”宋夫人把手收回到腰间,也没有再去尝试和薛香沟通。
“没有。我只是有点好奇。”薛香不自在的摸鼻翼。“母亲,我这病是真的好了,就让我出去吧!”
“你这孩子,落水后性子到是变好些,母亲要是不依你,还不得恼着。”宋夫人掩嘴轻笑道“罢了,既然病愈,出去花园走走对你也是有好处的,不过,须得有丫鬟陪着。”
“那就先谢过母亲。”薛香开心的移开目光,看向一直立在身后,低着头的唐姨娘。“那么我妈……”准备也求着宋夫人,让唐姨娘可以和她一起随便走走。
“嗯?香儿刚才说什么?”被宋夫人这样一问,薛香才想到这里不是现代。“回母亲,刚才我是想说我娘亲是否可以……”
“你娘亲?”宋夫人打断薛香的话,转身看着还在低着头的唐姨娘“唐氏!莫要忘了你自己的身份。”突然呵斥到。
“啊!”薛香吓的叫了一声,“妈。”
“妾身省得,多谢夫人教诲。”唐姨娘就这样直直的跪下,福了身子。
“最好如此,香儿估计病才好些,还是再在自己的院子里多待一段时间吧!”身边的嬷嬷在宋夫人耳边说了些话,“你卿儿姐姐唤我过去,你就自己休息吧。”
“娘亲,这是怎么回事?”薛香不明白自己的生母为什么要那么害怕。
“二小姐,还是唤我姨娘吧!娘亲这称呼,妾当不起。”唐姨娘顺着嬷嬷的手站起来,低头立于一旁。
“娘亲!为什么?”薛香伸手去拉唐姨娘,却被唐姨娘扶开,只拉着袖口。
“二小姐,还是好生休息吧!”唐姨娘拽开袖口,转身离去。
“娘亲!”薛香还想追出去,却被奶娘拦着。
“还望小姐体谅姨娘,她也不易。”奶娘说完,也随着唐姨娘离去。
“翠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薛香明知翠竹不会回答她,还是不由自主的问出了口。
“毕竟身份有别!”出乎意外的,翠竹回话,可是声音低微,不知薛香听得明白不。
“翠竹,你说了什么?刚刚你是说…。。”薛香惊讶着翠竹会回答自己这么额外的话。
翠竹低着身子,让人看不清楚她的表情“奴婢什么都没有说。奴婢去给小姐端药。”话虽这样说,人却立在一旁没有走。
“你去吧,顺便把在打扫的墨竹唤进来。”薛香突然明白,刚刚翠竹不是在回答她,而是自己一时的感慨。也明白自己问她,她是不会回答超过自己身份的问题。
墨竹进来时,身上穿的还是第一次薛香看见她时穿的灰扑扑的衣裙。“二小姐。”墨竹也感觉到小姐自醒来后,性情有些许的不一样。便不如以前般活跃。
薛香坐着也想过,叫墨竹坐下,可是这里是阶级分明的古代。即便你有心也不一定有人接受你的好意。
“墨竹,你跟了本小姐也有些时日,在这里也就你比较贴心,不要太拘谨。就只是想问你一些话。”薛香虽不太懂得御人之术,也知道要先套些近乎。“我看着你在前院扫除,心里也是不好受极。可是今天我也不知怎么惹母亲不悦。”薛香就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给墨竹听。
当以后想起,也只是庆幸墨竹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薛香也是误打误撞的办了和以前二小姐一样的行为,使得墨竹更是对她忠心。
“回二小姐,您该唤唐姨娘为姨娘,即便是要亲近些,也不应在夫人面前。”墨竹如是的回道。并将一些以前的事情挑挑拣拣的与薛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