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闻风声,任我逍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简池——坚持,若寻得此生之意义,唯不忘本心。
本文主角有一个很好的名字,亦是道出了末日的主题,求生乃是本能,而人类之所以叫做人类,是因为人类拥有比本能更高一级的愿望。
在主角绚丽的战斗的背后留给人们的是什么?当我看见主角站在塔吊之上的所作所为。我想到的是洒脱,也许简池并不是这个意思,也许他仅仅觉得那个地方会安全一些。
可是就是这个身影,确实露出了洒脱。
当简池飞身跳楼之时,他想到的是不能被丧尸吃掉,而我想到得却是富贵险中求。人生亦是如此,当你站在塔顶的时候,身后只余皑皑白骨。而如若是想更近一步,则需重做选择,是放弃之前的种种,一往无前。还是怀念过往,停驻不前。
曾醉万常离分,一笑同泯是何人
。
本作通过很多细小的描写使主角变得十分圆润,小说主角虽为主角,但将整个世界放大,却也只是小小的一颗尘土罢了。但是正是这份小角色的性质,使得主角更加真实。
中国古代就已经拥有的一种归乡的思想更是贯穿了全文。
千里奔骑只为归乡,即使前路艰辛,亦不忘初心。
风露渐沉,黄昏过后。本以为世间只淤泥的主角却在破窗而入的那一刻发现了人心的闪光,简池遇见的少女是世界给予他的生的希望。原本了无牵挂的主角又一次升起了自己的良知。
——保护弱者,保护女性。人类亘古不变的道理之一。
但是正所谓给你一扇窗就会关你一扇门,之后所遇见的人让主角再次明白了什么叫做心性最狠惟世人。
末世之中社会秩序崩溃,人性暴露。选择成为那时的唯一主题。
若说情终情始,此生落落自空尘。
主角还是诠释了什么叫做心性最仁是凡人这句话。
整篇文中从现在看来,无一不是在体现人性的选择,主角简池其实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仅仅只是有着宁在家乡埋白骨,不愿他地葬此身的愿望而已。若是回归现实,也仅是一件小事,而作者将其放入末世,却是让读者多了几分代入感。
真实的我,这即是文中所表达的,所以后来的一切显得是那么真实,那么自然。
“我本自然,何来迷茫,我亦洒脱,有何畏惧。”我想这就是当时站在塔吊顶上的简池的心中所想吧。
因其自然,所以爱上这部作品。
且听风声,若路艰辛,便劈了这路,若天难开,便捅了这天。
期待作者给我们展示这份属于小人物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