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5500000051

第51章 什么样的女人最可怜?

韩国某媒体引述中国某报题为《全球最可怜的演员是中国女演员》的文章说,“章子怡是代表性的‘可怜的中国女演员’,这样的状况只有得以纠正中国的娱乐产业才能取得更高的发展”,韩国媒体疑惑地质问:“为什么中国的女演员越是向国际巨星迈进就越得不到尊敬,反而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抨击?”我认为,韩国媒体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并理解长期以来章子怡因上述问题而被打入另册的问题。不知《全球最可怜的演员是中国女演员》的作者及发表者居心何在,尤其是章子怡被中国媒体指为“全球最可怜的女演员”,正好体现了发布这一观点的中国媒体和那些认同这一观点的中国人的无知。

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一定要客观,对人或事物的争论可以直率尖锐和激烈,但不能沦为恶意的诬蔑和恣肆的攻击、无知的谩骂,而是要服从理性原则和批评规范的内在制约。诸如“章子怡缺乏选择作品的能力”等指责章子怡的说词简直显得幼稚可笑,难道这些说词就是章子怡成为“全球最可怜的中国女演员”的原因?假如我们这么说,章子怡如果不选择有关日本题材的影视,就是说她不缺乏选择作品的能力?“反正不喜欢”这个原因也能成为客观的原因么?“没有好作品”更是管窥蠡测,有没有好作品我们一定要坚持大多数人的观点,不是一小撮人说了算,而事实告诉我们,章子怡的好多作品都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了大奖,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至于“太张扬”和“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这样的话显露出了某些人的本质的虚伪、嫉妒、自私以及小气和霸道。

电影《艺伎回忆录》(Memoirs of a Geisha)中的主角小百合几乎“埋葬”了章子怡,正因为章子怡扮演了艺伎小百合而遭到中国网民的恶评如潮。其实看过《艺伎回忆录》的观众对主演章子怡以及巩俐的演技都有很高的评价,可遗憾的是,正如韩国媒体撰文指出的那样,“中国观众对于章子怡与外国演员共同出演好莱坞电影并不感到自豪”,“将章子怡出演的电影视为除了让人想象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以外,别无他处”。 相反,该影片在中国禁止上映,“不仅禁止上映,还被蒙受了‘卖国奴’的恶评”。可是,我们应该清楚一个事实,该影片同样在日本也是一直遭受抵制,因为影片在许多程度上歪曲了艺伎“卖艺不卖身”的原则。

韩国媒体观点可谓是一针见血,对此我深有同感,这些指责章子怡的人皆有桀骜不逊或落落寡合的精神气质,但是,这种气质所显示的并不是积极健康的个体人格,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他们只看到了“中国女人与日本男人之间的性爱”的情节,而没有看到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冲突,他们的视野过于狭窄,过多地将指责或批评的焦点集中在对章子怡的感官体验的表演上,停留在外在的行为和动作上,他们只关注几个中国女人和日本男人的简单的两性关系,而没有深入到人物的心灵内部,没有感觉到电影人物中所表现出的尖锐的道德冲突和丰富的情感世界。看了《艺伎回忆录》,似乎只能让国人滋生一种耻感,没错,强烈的耻感体验来自于对尊严的强烈渴望和敏感,但是,指责章子怡的人并没有看到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也同样反映出了与尊严密切相关的积极的道德反应和精神痛苦;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们会不会是有点儿精神残缺的人,否则为何只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快乐”,而对章子怡等女演员缺乏理性的理解或评价。

耻辱体验是人类具有普遍性的精神现象,章子怡也不例外,她也渴望活得体面而有尊严,但却常常无奈地过着耻辱而尴尬的生活,要么被人家当作“不要脸的骚货”受到歧视,要么被当作“卖国奴”而受到辱骂,只许你规规矩矩不许你乱说乱动,否则便将你打到在地。作为对中国电影界有贡献的演员,为中国赢得了荣誉的演员,却感受不到应有的尊敬,也享受不到基本的自由和权利,被媒体死死盯梢,稍稍有了点“动静”,便你死我活地闹腾起来。难道章子怡非要按照一种别人强加给她的方式机械地思考和麻木地生活吗?

章子怡为什么会遭受到来自中国网民集体的仇恨?究其原因,就是“章子怡就是在把持电影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的平衡关系上失败了”。我以为这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不难理解,就因为章子怡扮演了“日本人”的角色,就这一条足以让中国人将她碎尸万段,中国人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因为日本人侵犯了我们的国家,所以,对任何和日本有关的人或事物,中国人是绝对不能宽恕的;所以,中国网民对章子怡的“仇恨”是天经地义、正当合法的,因为他们的“仇恨”背后有“民族”和“国家”的支撑;为了“国家”而杀人,为了“民族”而仇恨是光荣而崇高的行为。可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把这样的仇恨强加到一个演艺人员身上,是不是显得太不理智了?

要知道,日本侵略战争的第一犯罪主体是日本国家主体,是那些掌握日本国家权力的政客和武夫,而绝大部分日本的普通老百姓也深受着战争之害。如果看不到这一层,只是简单地把关于日本题材影视的主题,归结为对关于日本的一切都“仇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具有危害性的狭隘民族主义,这是非理性的爱国主义,他们没有认识到在影视等文化上则常常是保守的和消极的,我们要有理性的爱国心和民族意识,要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因为狭义的民族主义总含有一点保守性,往往是倾向到颂扬固有的文化而抵抗外来的文化势力。

只要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就应该有更复杂的态度和更丰富的情感,当然其中免不了会有仇恨,但我们还应该有更博大的人道情怀和更复杂的人性视境,具体地说还应该有同情、宽恕等更能表现人的本质的情感。爱,是无国界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任何一个艺术家或者演员、艺人都要走近那些需要同情和关爱的底层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影视艺术才有可能打动人们的心灵和赢得人们的尊敬;章子艺等扮演了日本艺伎又怎么了?这难道关涉到了她个人的人格和品德吗?而恰恰相反,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充满由衷的同情和关怀,甚至热爱,这才是艺术家、演员、艺人的基本态度,是一个时代影视艺术事业精神健康和成熟的基本标志。

韩国媒体撰文指出,有着悠久的儒教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大都不喜欢“有个性”、“过分张扬”的人,“作为女演员若没有个性就不能成功,因此这不仅对于章子怡,很可能是中国所有女演员遭受严重精神压力的原因之一”。这正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作的孽,它一方面排斥了基于自由选择的“个人化”的“多样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凝定成一种“集体性”的狭隘而极端的情感方式和思维定势,最后“民族性”就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悲剧性的压抑个性的整体性力量;在我看来,为什么要不喜欢有个性的人?纵观历史,那些拯救整个民族的人哪个不是有个性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个性”要比“民族性”重要得多,任何“特殊的个人”都要比“民族”重要千万倍。

章子怡等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不容忽视,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世界通过章子怡等了解并认识了中国电影艺术,让我们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界有了一席之地,我们如果仅仅因为她演了有关日本题材的电影而将她抛弃,这就是狭隘的民族注意和非理性的爱国直接导致成的,我认为,事实上我们对异族尤其是日本人入侵造成的苦难从未忘记过,倒是对自己作的“孽”多有掩饰和回避;我们更应该看到章子怡等演员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要看到她们为我们中国电影争得的荣誉,要看到她们的优点其实大于缺点,而不是通过一件让人感到不愉快的事而将其人一棍子打死。

说中国女演员“全球最可怜” ,而且章子怡成为“可怜代表”。谁说中国女演员“全球最可怜”?谁说章子怡是“可怜代表”?其实真正可怜的人正是那些说章子怡可怜的那些人,你看他们多可怜啊,只消一个“小百合”,几个“日本人”就给打发了。

每个人一生都在时刻不停地努力着,想尽力把自己人生画得圆美些,都希望别人以自己为人生圆心,可我们又有几个能像雷锋那样愿作圆规的另一条腿呢?我们常祝福别人,也得到别人美好祝福,其实孤寂的心就是希望用别人的祝福来慰籍自己。

同类推荐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夏丐尊精品集

    夏丐尊精品集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以开我之心智,启我之文采,何乐不为?
  •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者在桥头》收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两三年创作的散文随笔60余篇。《歌者在桥头》包括:《那里》、《咪妮与巴特》、《五角场·阳春面》、《清名》、《歌者在桥头》、《老水车旁的风景》、《山的根》、《瘦老头》等六十九篇作品。
  • 我的书斋生活

    我的书斋生活

    《文化名家谈读书》所选的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美散文,如朱湘的《书》、丰子恺的《读书》、鲁迅的《读书杂谈》、何其芳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这些文章虽然都是描述书及读书的感受的,但各篇的观点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写读书的甘苦,有的是写购书、藏书的体会。所有的这些甘苦和体会,都是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体会、经验,甚至性格、情趣中衍生而来的经验之谈。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积极的、向上的,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3》就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作者和接待家庭一起快乐的生活等等。
热门推荐
  •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专注的习惯、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50个的优等生秘诀在等待着你!
  • 娱乐帝

    娱乐帝

    林楠,生活于二十一世纪,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一觉醒来,身处异世界,天降娱乐系统。系统分十级:学徒,入门,基础,精英,真传,大师,宗师,天王,称神,大帝。``````````````````````````````````````````````ps:新人新书,需要各位兄弟姐妹的支持,由于是新人,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兄弟姐妹帮助指正,让博弈可以再不断改进中进步。O(∩_∩)O谢谢!!!!
  • 通天杀道

    通天杀道

    一段草根崛起史。一条少年修真路。他纯真,他倔强,他暴力,他疯狂。他习惯了以狼的视野看待事物,所以,不管你是否为人类,都可能成为他的猎物。凭借着祖传灵宝戒指,他成功的当上了一名草根修士,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杀道。保底两更的情况下努力写三更。书友1群:129448995can加入交流。
  • 九五星辰

    九五星辰

    战后灵祖有感人族太弱,登上承天山脉之巅,席地而坐,感悟天道,窃取天规。春去秋来,雷雨风霜,历经悠悠万载之后,终于创下万千道法,造福人类。创下《金经》、《木经》、《水经》、《火经》、《土经》五大星魂经。著说风境、火境、水境、土境、冰境、雷境、木境、宇境、宙境九大意境。书写万千道系功法与修炼体系。创下诸多法系之后,灵祖就在承天山巅,修建承天殿,开坛向天下人授法,当时,云云众生,遍布承天山脉。数万年之后,一个身怀绝世天赋的人,却被世人称为废物,幸的神秘人指点,从此踏上了修程,探索上古秘史……—————————————————————如果喜欢就支持下,感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能不能最后换你说爱我

    能不能最后换你说爱我

    花开花落花满天、携手同心永相连、鸟离巢穴有何盼、鸟归不入绕巢飞、鸟忆归巢永相随、仅此望巢而落泪、半年的时间几乎用尽了我全部精力、去经营自己的爱情,半年零一天、几乎让我抱憾一辈子她叫吴秋燕、我们相识在网络,那年单纯的我们、都相信了网络会成现实,彼此都很单纯的爱着,可谁也没想到,天不尽人意吴秋燕:“你会爱我到什么时候”?廖天宇:“知道我不能爱了”。吴秋燕:“我会爱你一辈子”。廖天宇:“我也会”。半年零一天,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 创世星之人类新纪元

    创世星之人类新纪元

    23世纪,地球走向灭亡,外太空一个新的“地球”——创世星,成为了人类新的集聚地。新的经济,新的法律,新的秩序,新的生活方式。人类面临新一轮挑战。主角白念怀揣信念在未知新世界探寻真理。创世星的冒险现在开始......
  • 萌宝嫁到:总裁靠边站

    萌宝嫁到:总裁靠边站

    阴差阳错的意外她怀上了他的孩子连夜逃跑。一向对女人不敢兴趣的夜少意外的想念她。5年之后,当他再次寻找她的时候,却发现她身边有个萌宝??“叔叔,你是谁?”“我是你爸爸。”“可是我妈妈说我爸爸的坟头草都比我高了。”
  • 终极之穿越

    终极之穿越

    王雪琳,意外车祸,醒来居然成了汪大东的姐姐??谁来解释一下,这破万点的战力是什么情况?谁来解释一下身边这么多的帅哥是怎么样?我出国学习一年,回来后,老弟成了ko.三,兄弟反目,这都是怎么回事?
  • 魔种之爱

    魔种之爱

    是痛苦,还是救赎……爱依旧在哭泣,安慰拯救谎言……双手沾满鲜血,只有无尽的黑暗与杀戮,他不敢回忆,回忆只有……但却被有爱之人安慰,让他感到这个世界还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