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5500000020

第20章 什么是真正的意义?

28岁的甘肃兰州女子杨丽娟为了能和刘德华单独见面竟然逼死了老父亲。报道说“杨丽娟自16岁开始迷恋刘德华后,便停止学习和工作”,我再补充一句,都28岁的大姑娘了还没有结婚,估计也没和别的男子谈过恋爱,她对刘德华的痴迷程度可想而知,“其双亲为达成女儿心愿,不惜倾家荡产卖屋卖地及借贷,甚至还想到卖肾”,也可见父母溺爱女儿的程度,用俗话说就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之后杨丽娟在她父母的支持和陪同下最近终于见到梦中的刘德华,但她68岁的老父亲“却在女儿心愿得到实现不久后便跳海自杀”,并留有遗书痛斥刘德华“狠心、无德”,遗言中还不忘为女儿“圆”梦,要强刘德华见他女儿一面。这位的老人显然过为已甚,帮助女儿死乞百赖地追星,女儿以青春作为代价,而他竟然是以死作为代价。

民间有句话说:“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这是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成人,老人晚年却很凄惨,没有一个儿女愿意照顾他。于是有位先生帮这位老人想了一个主意,帮他置了一身好衣服,还给他备了一只加锁的箱子,里面装了几块大石头,先生让这位老人回家去,一再叮咛他,箱子里有很值钱的东西,不到最后,就是死也不能打开这只箱子。老人还没到家,他发了财的消息传遍全村,几双儿女见了老人态度大变,争抢着要供养老人,就这样好吃好喝的供养了几个年头,后来老人去了,先生听说后立即赶往老人家探望,进院子后看见老人的尸体放在一边没人管,老人的几双儿女争抢着那只箱子,彼此打得头破血流。箱子在争来夺去中破了,里面露出了几块大石头,老人的几双儿女一看便傻了眼,先生见状感叹道,“唉!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今天,这句话用在杨丽娟上恰如其分,竟然为了满足自己的那点无意义的愿望,不管老人的死活,真是可悲可叹。

上午我收到一封兰州的匿名信,此人自称与杨丽娟认识,大致意思是杨父为了达成女儿的心愿是计出万死。如果说这封信的内容是真实的,那么反而我认为杨丽娟追星也没什么大不了,应该受到谴责和批评的人应该是她的父亲,他那种心理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昨晚杨丽娟与她母亲已经返回深圳,但却无心回家,发誓不见华仔决不罢休,因为老人是为了她能够单独与刘德华见面而自尽的,如果再见不到刘德华,那么老人的死就没有“意义”了,杨丽娟此生最大的愿望也许就是能与刘德华单独见面,如果见不了面,那她觉得自己活着怕是也没什么“意义”了。那么人为什么不能忍受无意义感?为什么会因为“无意义”而陷入绝望和痛苦之中呢?这个“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以为,“意义”意味着可靠的方向;意味着使人的生活具有美好、健康的性质;意味着对一个清晰方向的充满正确预感的追求;获得“意义体验”的满足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人的物质需求。而杨丽娟的“意义感”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不知道她所抱有的意义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她如此疯狂追星的意义又在哪里?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意义么?虽然说“意义”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但要真正满足这一需要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宁愿看着老父亲去死也不愿意放弃对自己私欲满足的人还有什么意义可谈?你可以怀疑但不能绝望;你可以冷静但不能冷漠,因为一个绝望而冷漠的人对“意义”是不感兴趣的,那么杨丽娟所追求的又是什么?那就是膨胀的个人私欲,幸好刘德华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假设真的和她“私下里见面”,接下来就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

杨丽娟为何不要父亲只要刘德华?追星能追到这个程度也算是一种奇观了。有很多FANS就和杨丽娟一样,更多地停留在欲望、物质享乐和狭隘的个人体验这样一个层面上,而缺乏对周围亲人的关爱;甚至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听说有FANS为了让李宇春隆胸竟然以死要挟,还听说有FANS往明星偶像的饮料中下毒,更听说有FANS竟然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偶像;今天又出现了为了满足女儿能与偶像见面而寻死的老人……这些疯狂的FANS有如此疯狂的、变态的举动,令人愕然。

疯狂的FANS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冲动,也许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社会冲动,因为对偶像崇拜过火,压抑不住内心的狂热,这是普遍人都会犯的毛病,其实不然,他们的这种冲动在我看来可以定义为“私有形态的个人冲动”,这和正常的社会冲动是有巨大的区别的,这些疯狂的FANS们对偶像们表现出的疯狂举动,是“变态”的行为。我相信绝大多数FANS还是头脑清醒的,尽管他们有冲动,但这种理性的冲动才是真正的社会冲动;真正的“社会冲动”是增加快乐情感的一种方法,它最大的表现就在于把其他人的快乐看作自己快乐源泉的人,会随着其他人快乐的增长而增加自己的快乐,他分享着他们的幸福;而由利己主义产生的“私有形态的个人冲动”,可以说只局限于他一己的快乐之中,就是胡闹,干脆“过一把瘾就死”,在这些的心里几乎只有反社会性冲动,几乎只有低级的快乐,他们不知道祝福的意义,也很少像正常的FANS那样对自己的偶像传达祝福的善念和情感,他们总是乐于表现那种阴暗的心理和扭曲的情感。

别以为杨丽娟的老父如此溺爱女儿是一件多么光彩的事,其实他是不是为女儿,而是在害女儿,他不思怎么样去正确地教育女儿,却一味地纵容女儿;从他以死来要挟别人就可以看出他的道德败坏,其可耻行为性质就如某人以死要挟某人隆胸一样,似乎更接近于对别人的羞辱和伤害,这是一种不文明的、不道德的、很野蛮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我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FANS在心理上有一定的缺陷,他们的这是一种纯粹的利己主义思想在作祟,有这种利己主义演变并爆发出畸形的“个人冲动”,在他们身上,似乎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利他主义,不为别人考虑,不懂得换位思考,拿别人不当人,对他人的尊严和感受没有直接兴趣,也从不去考虑一下别人,不管别人的欢乐和悲痛,甚至无视于别人的存在,这些他们都一律漠不关心。

可悲,真可悲

面对复杂纷乱的娱乐圈现象,这种真正的娱乐批评要拒绝随顺和盲从,拒绝服从市场的役使,拒绝依从权力的询唤,而是宁愿做一个怀疑者和提问者,做娱乐圈病象的观察者和诊断者,通过对事实的发现和分析,向人们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同类推荐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热门推荐
  • 离梦

    离梦

    作废------------------------------------------------
  • 孤儿的完美梦

    孤儿的完美梦

    我叫郑依,在别人眼里我只是一个孤儿虽然长得很漂亮。在一年前被男朋友甩了的我,在过后的十个月后我又认识了一位拥有天使般微笑的男孩,他的笑容让我很安心,这让他成为了我的男神。两个月后我考上了贵族学校在里面认识了一位面无表情的冰山男,可是他却愿意为自己改变他的那份傲娇,使我心动不已。可是前男友却又回来向我认错。死党的哥哥也一直对自己很好。在发生一系列的事情之后郑依最后和谁在一起了呢?
  • 八荒帝印

    八荒帝印

    传曰,天生八境,又称八荒。每一荒都有一印,印为天之痕,能掌控天地的契约。曾有人说,若有人得天之八印,必为主宰!何谓主宰?创世神!
  • 唯识三十论

    唯识三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茶花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茶花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妾身下嫁夫君乖乖不要跑

    妾身下嫁夫君乖乖不要跑

    (此书作废,谢谢观看)她一介平凡中学生,天天想穿越,直到穿越后,才发现并不如自己所想的美好。也罢,既然来了便随遇而安,天下美男何其多?偏偏喜欢你。“嗨,帅哥。”不理,“嗨,美男,去玩吗?”不理。“嗨,公子……”还是不理。有个性我喜欢,常纠缠,终于,美男说话了,“你烦不烦。”呃……被讨厌了吗?当然不是,只是羞涩而已,虽然身边小白花众多,没关系,来一朵她掐一朵,总之一句话——要追夫!前路漫漫,追夫旅途遥远……
  •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精心挑选了对青少年有着巨大激励作用的13本经典著作,加以精细解读.并在其中穿捅讲述了许多富含人生智慧、成功经验的各人故事,力求为青少年朋友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智慧上的启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羊皮卷”的无穷魅力吧!
  • 望仙

    望仙

    一个仙神尽陨的黑暗时代,疯魔遍布的大陆。一个穷三代的苦难少年。一次天灾,死里逃生,却不幸落入一位深渊恶魔的手中,正当世人恐慌命运将何去何从之时。饱受肆虐的世界,发出了最后的抵抗,于是大批自称获得修仙,异能之士,涌现局势混乱的风天大陆。
  • 人图问鼎

    人图问鼎

    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今南离国将崩坏,郑氏骄子敢当问鼎之奸,取而代之,不求权倾一世,但求无愧与天。
  • 命中注定:无意中的相识

    命中注定:无意中的相识

    PS:哈哈像个流水账是的说白了二就是聊天记录再加上我心里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