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诗文挥洒而就,是《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中第四首,庄大学究特意取了开始与结束两首,行书俊逸,书法与诗文呼应,让天地灵韵更多地涌向庄三身体,这天地灵韵十分神秘,可以不断蕴育改造修者躯体,使修者在修行中更加事倍功半,加速庄三的修行!
“才气动天地,姐夫这诗、这字,已经引发天地呼应了,长此以往,成为诗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郦小易感慨到。
在这个仙侠世界中读书通常没什么用,但总有一部分才华横溢的大儒依靠书画诗文引动天地灵韵蕴养身体,最终成为书画仙人。
“小易,你小瞧姐夫了,书法成道终究是小道,修仙者自然是要掌握杀伐大道。”庄学究在求道上倒是不走捷径,“好了,这一首咏竹是小易的,我再为自己写一首咏梅诗。”
略作思索,庄三再次开始动笔,柳体书法大家风范尽显,让李想与小易两人都有些看傻了,这字真俊!庄学究上一世的学问多数是研究别人,百年岁月锤炼出一手好字,书法、字画让世人惊叹,哪里有他不擅长的书法流派。
书法俊逸书写,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赠岭上梅?》。
……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
这首诗一写完,庄三身躯汇聚来的灵韵更加浓郁了,举手投足间都是多了几分文豪气息。
“三儿哥,你这是要逆天啊!”李想已经彻底惊呆,小易就更不用说了。
写完了三首诗文,庄三便让这紫苑楼的小厮将诗文送上三楼交给了两位佳人,不过片刻那小厮便跑回,带来了两位小姐的回话。
“三位公子,两位小姐对几位的诗文大加赞赏,快与我上三楼吧。”
笑话,大中华璀璨文化岂能不令两位小姐惊叹,而这也是三人第一次上得三楼,以前每次写的诗文都是不被两位佳人看上。
打赏了传话小厮,庄三、小易、李想三人便大摇大摆地走向三楼,一路惹来许多羡慕目光。
上了三楼,十余位当地才俊已经分别坐在了左右两边,左边是仰慕歌儿的才子,右边是仰慕雨诗的才子,而歌儿与雨诗两位佳人分别在左右尽头的纱帐后,让才子们不能一睹芳容。
这时,一位位才俊看向庄三几人,才子们多数是白天便已经到了,这三人黄昏才来,还上得了三楼,不由让一位位才子感到不公,但三人是两位小姐亲自叫上来的,也便不好发作。
“三位公子高才,但以小女子看,这三首佳作倒是像一个人的字迹,只是换了字体。”这时,纱帐后的花魁谢雨诗淡淡说到,关于三首诗她与纳兰歌儿两人也都是互相传过看的。
庄三不由心中惊诧,这女子好厉害,的确,一个人的字骨是不变的,即便换了字体。
但能从书法字体中看出隐藏其后的字骨,这人也要是此道高手方可,看来这诗琴花魁名符其实,顿时让庄学究充满了好感,此乃知音。
李想先沉不住气:“三儿哥,你看……”
庄三止住李想的话语,向前一步朗声说到:“小姐莫怪,我们兄弟三人久闻两位小姐芳名,今日只是希望来与两位小姐谈诗论画,并无恶意。”
另一边纳兰歌儿轻灵的声音响起:“想来说话的这位公子便是那三首诗的作者了吧?”
庄三一时语塞:“这……”
谢雨诗忙解围:“公子不用介怀,我们姐妹二人只是喜欢公子的文采,有大家之风,至于你那两位朋友,既然是公子的朋友,公子又是一人赋诗三首,也有资格坐在这里。”
一位听不下去的才子道:“两位小姐太捧这位公子了,大家之风可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称呼的。”
雨诗反问:“公子不信?”
那公子理直气壮:“自然是不信的!”
雨诗浅笑:“那好,兰儿,将那三首诗文发下去,让各位才子传看一下吧,看看我有没有说谎。”
说着,一旁的侍女从纱帐内取出庄三那三首诗文,拿给了在座的十数位才子传看,顿时在这群才子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个惊为天人!这三首诗很快便会在这大悦城中不断传颂。
那质问的公子虽然一脸不甘,但也要向庄三道歉:“多有得罪,在下欧阳勾,公子的诗作与书法确是大家之风,只是不知道兄台的名姓?”
这里十多位才子在大悦城中都是风云人物,才华出众,修为高深,互相都算认识,但却没一人对庄三三人有印象,按说拥有这种大才,天赋必然出众,求道修为应该不低,怎么会在这大悦城中默默无闻呢?
庄三礼貌回答:“在下姓庄,名三,来自大悦城郦府。”
欧阳勾顿时惊呼:“庄三!你就是那个郦家童养胥!!!”
在欧阳勾惊呼下,一众才子才反应过来,庄三虽然大家都没亲眼见过,但名气大着呢,当然这名气非正面便是了。
另一位名为诸葛丑的才子叫嚣:“你就是那个郦家废柴!你实话讲,这诗文你们是从哪里抄来的,这种大作绝不是你这童养胥可以做得出来!”
各位才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质疑起来,他们无论如何都是不相信此等大作会是郦家那个十六岁才练气初期的废物童养胥所作,通常诗画才气不错者,求道天赋也不会弱于人才是。
纳兰歌儿也疑惑问到:“庄公子,你确信这三首诗是你亲自所作。”
庄三理直气壮:“这是自然!”
话说回来,庄大学究这三首诗的确是抄袭而来,只是抄袭的对象却并非这个世界,既然只有庄三知晓,那便就是庄三的学问,庄老学究一向如此厚颜。
最后还是要谢雨诗帮忙解围:“大家看这样可好,我现场出题,让庄公子为大家写首诗以自证,如何?”
雨诗的建议算是中肯,众才子没有异议,庄三自然也不反对。
“当下时节正值寒冬,不如便以‘冬色’为题,公子写诗一首吧。”谢雨诗淡淡说到,声音委婉动听。
在这冬季时节,以冬色为题自然应景,这题并不刁钻。
“且慢,公子除了写诗,是否也会作画?”纳兰歌儿也来了兴致,淡淡问到。
“会倒是会的。”庄三并没隐瞒。
“那好,雨诗姐考你诗词,我便考你书画,你需要作画一副,然后与所做冬景诗词相互映和,你可愿意?”纳兰歌儿饶有兴趣说到。
只是如此一来,这次的题目便是难上了许多,只是这倒也难不倒庄老学究,尤其是当庄三结合西方绘画光影理论,揉入到现代水墨中,不知会让这个世界的书画领域产生多少震撼。
庄三故作沉思后便答应:“那好吧,书画诗不分家,那我便献丑了。”
看到庄三竟然答应下这颇难的题目,李想与小易两人不由愁眉苦脸,这庄三就知道在美人面前装,他哪里学过什么绘画的嘛,担心归担心,李想与小易两人还是帮庄三摆好了案几、笔墨纸砚齐全。
庄三并没有立刻着手作画,而是先跑到窗户处向外远眺,比起默写书画,他更喜欢从现实中写生世间情趣。
紫苑楼后窗,正好可以望到这城市的另一端,不远处那跨城江河一派冬景,远山、寒江、岸堤片片白雪,一只翩翩小舟,孤独的蓑衣老者独自垂钓,倒是有一首诗正好应景,而且此诗画面感极强,书画诗结合,定然会成为传世杰作!
“李想、小易,帮我将案几搬到窗边,我便画这满江冬色了。”庄三说到。
李想与小易两人帮庄三将案几搬到了窗边,四周是一群等着看好戏的才子,仿佛下一刻庄三便要丢大脸似得。
而庄三也开始做起画来,小笔勾线,胸有成竹,书画的线条连贯有力、顺畅无比,却又精准到极限,速度很快,很快便将这满江冬景尽收画里,以庄三前生多年的西方速写功底,造型准确乃是基础,为此,当年庄三壮年时还特意去过西洋留学,在法国国立艺术学院系统进修过西方绘画。
庄三在勾画整个场景时,运用到了这个仙侠世界所没有的透视原理,顿时让画作写实感增强,令人眼前一亮。
“好!笔如刀,精准无比!”一个才子叫好。
“庄三兄弟这绘画技巧倒是很奇特,满江冬色仿佛立了起来,着实惊奇!”另一名才子也被庄三带透视感的构图线稿征服,众人开始对郦府这位名声响亮的童养胥慢慢改观。
庄三没有在意四周议论,继续作画,彩墨涂色、由浅入深,一层层罩色,结合西方的黑白灰光影理论,画面的立体感越来越强,一个个景物仿佛要活过来一般。
“画生灵性,这将会是一副传世杰作!”一个年纪稍大的才子惊呼。
“大家快看呢,这些景物在庄公子的手中仿佛搬进了画里,整个画面都是立了起来!”面对西方的光影立体绘画,不怪这些才子大呼小叫,而在不知不觉中,对庄三的称谓都是变成了庄公子。
仙侠世界,如果一副画作浑然天成,便将会具备灵性,成为传世杰作!
庄三一点点作画,众人都忘却了时间,一个个站在身后不断评头论足,面对庄三新奇的作画风格,他们已经忘记了来这里的最初目的。
而在这些才子的议论声中,纳兰歌儿与谢雨诗两位大才女也坐不住了,走出纱帐前往窗边观看起来,这一望顿时惊呆,那惟妙惟肖的新奇画作让两人乱了方寸,不由一同陷入沉醉。
在沉迷中时间总是过得悄无声息,夜将至了,而庄三的画作也便完成了,画成瞬间,金光闪烁,画面活了起来,江流踹踹、寒江肃穆,孤独的垂钓老者轻轻甩杆,而这传世画作,竟然可以真实地听到水流声响,绝对是无上的杰作!
满意地望着绘画杰作,庄三研墨提笔,开始题诗,诗成,大家柳宗元的《江雪》。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好!好!好!书画诗三绝,当真千古奇才!”最终一名声望甚高的才子如是评价。
经此一役,庄三的名声在这大悦城中将彻底改变,谁说童养胥无才,只是尔等不识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