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辞别了方轲,命人抬着那箱珠宝,上了轿子,回到刘府。
几天后,李承乾带着那随从来到刘府,他没有让下人通知刘瑾,直接来到书房。
刘瑾正认真阅读着一本书,李承乾走近问道:“贤弟,你在看什么?”
刘瑾抬起头,看见李承乾,“大哥,你来了,太好了,我正有事找你。”
“噢?什么事?”李承乾稍有惊讶地问到。
“你可知道“青木山”这个地方吗?我查遍了王府所有古籍,为什么都没有关于这个地方的记载?”
“青木山?没听说过,贤弟,你找这个地方干嘛?”
“额……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很重要,不知道该怎么说。”
李承乾想了想,“既然这样,那我就派人帮你寻找,就算寻遍大唐也要给你寻出来。”
“那就多谢大哥了。”
“咱们之间大可不用这般客气。”李承乾嘴角微扬。
“嗯,大哥今日找我有什么事?”刘瑾这才问道。
李承乾示意随从退下,将门带上。
下人都走光了,李承乾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贤弟,事情怎么样了?”
“一切不出所料,不过,大哥,你真的打算这么做?”
李承乾拨动手中的玉扳指,目光投向远处,“这是自然。”
“可大哥你真的能抛下这江山?这可是多少人所觊觎的东西。”
“贤弟,你可知东西再好也只是身外之物,我本无心治国,何苦累了自己,既然有人想要,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倘若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刘瑾沉默了一阵,然后抬头望着窗外,“大哥,你是否想过一个没有君王,国家不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所有百姓的世界?”
李承乾看着刘瑾,眼里露出一丝惊讶,接着笑了笑,“……我希望有一天能如此。”
“大哥,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刘瑾收回目光,看着李承乾。
“欲擒故纵…”李承乾眼神突然变得深邃,让人难以捉摸。
而刘瑾在一旁点了点头。
次日,刘瑾一大早就坐着轿子,来到“客满楼”。
这次刘瑾是孤身一人,没有带随从,上了楼,径直来到包厢。
“刘兄,今日为何来此,可是有所收获?”
刘瑾不慌不忙地坐下来,“方兄别着急,咱们边喝酒边聊。”
两旁侍从分别将刘瑾和方轲的酒杯斟满,刘瑾拿起酒杯便一饮而尽。
喝完酒,拿手一擦嘴,说道:“我发现当今太子真是荒淫无道,整天沉醉于酒色,果真难成大器。”
方轲一听如此,赶紧说:“我就说过,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太子,刘兄现在知道了吧。”
刘瑾叹了口气,接着说,“麻烦方兄回去与魏王说,刘瑾日后便跟从于他,让魏王登上这太子之位,你看如何?”
“嘘,,刘兄,虽然你我为魏王谋事,可现在仍然要掩人耳目,处处提防啊,这种事还是低调点好。”方轲见刘瑾如此大胆,不禁捏了一把汗,心想:‘这小子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真以为你是太子结拜兄弟,他就不敢对你怎样?这里好歹也是京城,四周都是皇宫耳目,岂敢如此妄言。’
刘瑾向四周看了看,小声对方轲说:“方兄不必如此惊慌,今日我可可是带了能扳倒太子的筹码。”说着,刘瑾从胸口掏出一封信。方轲想伸手去接,刘瑾把手一收,说道:“不过麻烦方兄带我去见魏王,在下想亲自交给魏王,以示诚意,方兄觉得如何?”
方轲收回了手,恼怒无奈,不过还是笑着说到:“那好,刘兄跟我来。”
两人出了酒楼,上了轿。
魏王府内,魏王李泰正在书房练书法。
这魏王李泰是人人皆知的才人,不仅文学才华出众,对地理有关的只是更是了如指掌。
突然门外下人说到:“王爷,门外有人求见。”
“何人?”
“一位方公子和另一位自称姓刘的公子。”
李泰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毛笔,拿布擦了擦手,对门外下人说道:“让他们进来!”
“是。”
仆人推开了门,刘瑾和方轲走进来,李泰擦着手,看着眼前的青年,问道:“你就是刘瑾?”
“王爷,我就是刘瑾。”
刘瑾看着眼前风华正茂的公子,一席白袍笼罩全身,乌金发冠,眉宇间散发着凌人的气息,而在这俊秀的脸庞上,却有着一双冰冷的眼眸,冷的让人恐惧。
“还是这么年轻,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李泰眼里闪过一丝轻蔑的笑意。
“带王爷想要的东西来献给王爷。”刘瑾没有丝毫紧张,从容地说道。
“噢?什么东西?”
说罢,只见刘瑾从胸口拿出一封信,呈到李泰面前。李泰接过信,拆开信封,看了看,突然脸色变得严肃,看着刘瑾,问到:“这是真的?”
“王爷,此信乃太子亲笔所写,在下千辛万苦才将其偷出,不敢欺骗王爷。”刘瑾回答。
“太子,你还是不够小心,这一次我不会再手软。”李泰攥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