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1400000003

第3章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2)

也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物质生活决定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归根结底,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生产关系能够影响、制约生产力,上层建筑能够影响、制约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就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制和机制,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也就是上层建筑的具体体制和机制,反过来都能够对生产力产生制约和影响的作用。这种制约和影响作用表现为两个作用:一是促进作用,二是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体制和机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就会制约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充满着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发生了,这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其内在动力就是社会矛盾的不断解决。关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主要是强调两点:一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就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二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讲发展重点的时候,还要讲其他因素的作用,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诸要素,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重点发展观,同时又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前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曾一度搞片面的、单一的发展,走了一条畸形的发展道路: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道路,一条腿走路,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轻工业和农业,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在管理体制上,过分强调中央的统一领导,不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主动权都没有;片面强调物的作用,忽视人的作用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全面需求的满足;在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方面,忽视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把农民搞得很苦;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法制建设上,形成了一套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严重窒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导致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曾总结了前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还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第一,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只有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全面发展,在理论上的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可以把人类社会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社会存在,或物质生活;另一部分叫社会意识,或精神生活。再进一步划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可以把依属于社会存在、物质生活,介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中介部分,即政治生活划分出来。从人类社会生活角度,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从社会文明角度,可以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社会构架角度,可以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分两个部分:一是政治上层建筑;二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从社会领域角度,可以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决定政治生活及其精神生活;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精神对物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从而对生产力起制约和反作用,文化、政治或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反过来对经济、物质文明又起制约和反作用。社会发展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按照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经济增长是基础和前提,但它只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忽视政治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最终要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

第二,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认为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只讲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不讲其他,又是一个理论上的误区。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的生产;精神生产,主要是指思想、观念、意识、宗教、法、道德、理论等精神产品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家庭,生产出国家,生产出更为复杂的社会。以上四个方面的生产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构成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可以划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经济是唯一决定因素”的庸俗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区别,可以搞清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全面生产不是指单一的物质生产,而是包括人、精神、文化、社会的生产。

第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

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只见物不见人,只讲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理论误区。以人为本,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弄清“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发展的主体又是什么”。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只重视物,不重视人,是人的缺位理论,这是错误的。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从这样一个历史观出发,马克思主义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物对人的统治,人成为物的奴隶。他们强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非人道的社会弊端,希望建立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础原则的新社会,在未来的新社会,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物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必须以人为本,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最终目的,要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人的公平公正要求、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人民,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解决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片面的发展观还可以从认识论上找到其产生的理论根源。片面的发展观,实质上就是离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离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主观臆断、盲目办事,不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所造成的。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要内涵。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推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制约的,人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创造历史。当然,人又不是无条件地受制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对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任何现象,无论是自然、社会或人类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然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也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有共同的地方,同时又有别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相区别的主要点是,在纯粹自然界中,自然规律是没有人参与的,是通过各种事物包括动物的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在社会中,社会规律是由人参与的,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体现出来的。有了人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社会规律还是客观的吗?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完全是人的主观创造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创造历史,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的、是有规律性的。还有一种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在社会历史面前是毫无作为的,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历史,否认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性,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随意的,而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的,这种制约性主要是通过社会规律起作用的社会条件所表现出来的。

社会条件就是人们从事历史活动的条件,主要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不能不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首先,人们的创造活动受到人们生活的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就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其次,人的创造活动还受到经济条件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规律的限制,还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再次,人的活动要受到政治条件及政治制度及其体制的制约,即政治规律的限制。还有,人的活动还要受到主观思想条件的制约,如意识形态条件、文化传统条件、活动主体本身的主观认识水平,等等。总的来说,社会条件对人们来说是创造历史活动客观规律制约因素,它从根本上决定人们创造历史活动的内容、性质、方式、发展方向和结果。制约人们的社会条件表现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包括经济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等等。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必须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关系,要学会按照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的话,人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以自然规律为例,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如气候变化规律、生态平衡规律、一些自然资源的不能再生规律等等。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一方面要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要慎待和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程度,为所欲为地掠夺、破坏自然,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人一定要有“人定胜天”的精神气概,要敢于与大自然斗争;但是,又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人对自然界过分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人进行报复。人们必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与大自然相处的道理。

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如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规律。不懂社会发展规律,无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超前还是落后,都会出现问题。整个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一定要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统筹协调发展规律来推进。

以经济规律为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规律、资本循环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分配规律等等,虽然都有人的因素的作用,但都是客观存在的,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比如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错在有计划上,而是错在计划经济体制超越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超越客观的计划,实际上是脱离实际的主观想象,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在发生作用。经过长期探索,我国终于选择市场经济体系,打破过去根深蒂固的“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同类推荐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大学全鉴

    大学全鉴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学。《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本书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跨出银河

    跨出银河

    地球,一个渺小的生命星球,宇宙,一个无比宽广的空间。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无比渺小的存在,但是地球人类却有无限的潜力。他们跑不过猎豹,于是他们制造了汽车,他们看见天上的飞鸟,于是他们制造了飞机,他们看见无比遥远的星空,于是他们开始征服宇宙。而在宇宙中不仅只有地球人类一个高智慧种族,想要征服宇宙变得不可能,反而有被侵略危机,银河系宇宙文明想要保持自己文明在宇宙中的地位,姿态强势是必不可少,而这其中也发生了很多的故事,他们将怎么样在这大宇宙的时代崛起?
  • 恶魔校草的完美少女

    恶魔校草的完美少女

    [这是小蝶的第一部作品,不喜勿喷]她---性格多变,武功高强(许多的神秘身份),却要装成普通人她---活泼可爱她---温柔毒舌他---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他---花心萝卜他---温柔腹黑又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敬请期待
  • 大剑之绯红之刃

    大剑之绯红之刃

    被肆意改造的肉体,被永世束缚的灵魂,每一个银眼魔女的诞生都是一场悲剧,阿米莉亚要做的就是和前世一样,打破命运枷锁,让挣扎的灵魂得以解脱、救赎。
  • 龙之谷机械月姬

    龙之谷机械月姬

    阿尔切林加大陆的机械大师在女神的梦苏醒之前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重新开始修行魔法,重新开始炼金,她只想肆意在这个大陆,以一个人类的身份好好的活着。这是一个小萝莉在异世界闯荡的过程,也许是打怪升级流也许是科技流也许是言情流,作者只想展现一个不一样的魔法小说,也想展示游戏里那绚烂的故事与技能,更新时间不定更新字数不限风格不定···总之这文就是作者脑洞的起源。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穿越小说。
  • 特工皇妃:邪王的绝世独宠

    特工皇妃:邪王的绝世独宠

    头号杀手穿越成不受的嫡女,本以为要嫁的是个白痴弱智,却不想他是韬光养晦装傻充愣,隐忍十年,她的出现让他冰冷的心渐渐融化,从此,他宠她入骨,她助他功成名就。
  • 都市之机械风暴

    都市之机械风暴

    这是一个意外,少年被迫亡命天涯。但少年不愿屈服,这些不过是历练而已,历练少年的还未成熟的机械之心。王者归来之时,那些曾经侮辱少年的人,都得跪下!
  • 幻想的默示录

    幻想的默示录

    末世历X724年,距离那场大浩劫已经过去了七百多年,在与深渊物种斗了四百多年之后,人类再次在地球上站稳了跟脚换来了三百年的和平时期,然,人性使然,在三百年之间人类不断地争名逐利内部不断分裂,而外部,深渊的魔性物种也已隐隐有卷土重来之势,三百年前的铁血默示录,又一次拉开了序幕·······
  • 殇浮乱华

    殇浮乱华

    在那个动乱的时空,没有血腥肿么活?没有爱情肿么活?杀小怪,抗打击,小强的生命里不够看啊?更令人崩溃的是奕阳的血脉肿么不一样啊?那个不一样的世界,在哪里人类生活了是几个世纪。“宝贝,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母亲看着年幼的孩子。“坚持……”那个刀一般的男人。“噢唔……”怀里的小东西蹭着奕阳冰冷的脸,小小的眼睛闪着泪光。“奕阳你他妈还不行……我都爆粗口了。”李瑞清秀的脸带着泪珠,狠狠的甩了奕阳一个耳光。没经历过生死没有资格说痛苦,当一切都安静下来时。也许,明天的太阳不会为你升起。为什么这样,不要给我希望又来绝望。。。。只因为一切都是一个阴谋。。。
  • 苍野上的烈狐

    苍野上的烈狐

    举臂怒问,天可开眼?捧土涕泣,地可有知?若天无眼,地无知,神佑鬼惩皆虚妄,人心又何以为畏?他若言,小恶惧大恶,我便立身万恶之巅,如虎豹之于豺狼。他若言,小善滋大善,我便善泽天下,如雨露之于草木。天地无心,人自有德,循心尊道,吾志不渝。-《烈之箴训》
  • 苍蓝的水平线

    苍蓝的水平线

    一望无际的汪洋,苍蓝的水平线,让我们在拂晓印刻下属于我们的胜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