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你儿子最好
清朝乾隆年前,有一位叫赖三的养鸡户,在街上和他的大哥,赖一在家里面谈话,他们谈着谈着,谈到有关孩子的事情,赖一叹了一口气对赖三抱怨道:“三弟呀!你看看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了。”
“你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呀。”
赖一囧着脸说道:“你看看我家的儿子,一生下来是个聋子,可惜到现在连个话都不会说,教什么什么都不会,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呀。”
“在这个年头你儿子还算是万幸了。“
赖一问道:“这是为什么呀?”
“您现在还先别问了,你的儿子没有被官府抓走都算是好了。”赖三抽了一口旱烟,并安慰道,“你看看你的儿子,第一,不会在外面乱说话,第二,他也听不见别人说什么,第三,你儿子比别人安分守己呀。”
赖一说道:“就这些吗?还有没有别的!”
赖三边弯下腰在地上可他的旱烟杆,一面振振有词地说道:“有呀!最起码你儿子还是活着的。”
第二,不敢说明天
“赖三,你原来不是老是说“明天”吗?今天怎么改成说第二天了?”他的妻子催莹莹疑惑地问道。
“老婆子!你原来不是老是说什么“我老是对明朝有深感的同情心”吗?”
第三,“清明”等于“明清”
1717年的4月5日,正是中国人传统的清明节,可是在那个时代的人是不能说什么“清明”两个字的。
“爹,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今天要准备些什么,去上坟呀?”赖三的儿子赖子对为逝去的爷爷准备祭品的事情感到十分烦恼。
赖三听到这句话之后,就急忙在他的面前大吼道:“你这小子要找死呀!”
“爹!今天就是清明节呀!”
“傻儿子!你现在不知道吗?“清明”等于“明清”!你应该说今天是鬼节!”赖三揪着赖子的耳朵大声吼道。
“爹!我们国家有三大鬼节呢!”
赖三听到这句话之后,就放下了手问道:“你说说吧!我们国家有哪三大鬼节?”
“那你听着!”赖子边掰着手指头,边说道,“清明、中元、寒衣,就这三大鬼节,你想选哪个吧!”
赖三生气地给了赖子一巴掌,“我死抽你!”
“爹!那我现在就选你了!”
赖三又抽了赖子一个嘴巴子,“我让你到阴曹地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