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3100000003

第3章 兄弟俩开创一代文治(2)

宋太祖认识到佛教对封建统治有一定的裨益,决定保护佛教,用以加强国内的思想统治。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令张从信到成都刻印佛教大藏经。

自汉朝到隋唐,佛经在中国的流传主要靠写本流传。佛教经典卷帙浩繁,需日积月累始能抄写完毕,抄写佛经极为不易,因此写经被佛教颂为三宝功德之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为佛经的广泛流传开辟了新的途径,宋太祖决定刻印佛经。按佛教的说法,全部佛教经典汇集在一起称为大藏经。大藏经分为三部分,即经藏、律藏和论藏。所谓经藏,专指释迦牟尼所述佛法之经文,其中只有一个例外,即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也属经藏;所谓律藏即佛教全部戒律;所谓论藏即一切关于佛教的论著,既有印度僧人的论述,也有中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僧人的论述。宋太祖刻印的大藏经始于开宝四年(971年),历时十三载,共刻印版十三万块,计六百五十三帙,约合六千六百二十余卷,成为中外一切官私刻藏的范本。

隋唐时期,在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医学方面,出现了一批专著,如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唐本草》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由于医学书籍多依赖辗转手抄流传,以致讹误很多;而唐末五代长期的社会动荡,造成了大量医学文献的毁灭和散失。因此,最大限度地搜集、利用当时尚存的医学文献,编纂医学著作以保存医学文献已迫在眉睫。宋太祖组织翰林医官院修编了《开宝详定本草》和《开宝新详定本草》。

为了搞好文治,为知识分子营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宋太祖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镌立了一座一丈来高的石碑,名为“誓碑”,规定春秋庙祭及新天子继位参拜列祖列宗后,礼官要请皇帝默读誓词。这个仪式极神秘,皇帝默诵誓词时,身边只留一名不识字的小太监,因此除了皇帝谁也不知道誓词的内容。直到北宋末年金兵攻陷开封洗劫太庙时,碑文才流传于世。

原来,誓碑上的碑文共有三条:一、柴(荣)氏子孙有罪不得处以刑罚,纵然犯谋逆大罪,只可于狱中赐其自尽,不得在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违此誓者,天必殛之。

誓词很简单,却把阅读誓词的方式弄得十分神秘,目的是要对后世子孙产生一种特殊的约束力。誓词中的第二条,极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因而宋朝涌现那么多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使宋朝的文治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宋太宗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突然死去,他的弟弟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决定完成哥哥未竟的事业,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和闽纳土归降,两浙、福建归入了宋的版图。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北征,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法,派潘美等率军四面合围太原,并击败了辽国的援兵,灭了北汉。至此,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的军阀割据局面基本上结束了。

北宋的统一为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宋太宗是北宋第二位皇帝,比宋太祖小12岁,在位22年,享年58岁。

宋太宗勤于政事,关心民间疾苦。有一年,天气非常寒冷,京城下了大雪。宋太宗在皇宫中穿着棉衣,守着火炉,还是觉得十分寒冷。他想天气这么冷,穷苦的百姓可怎么活下去呢?于是,他叫官员带着粮食和木炭送给京城那些穷苦人。京城里的人见了,都夸宋太宗是个好皇帝,能雪中送炭,及时帮助别人。

宋太宗继位不久,一些节度使进京朝见皇帝,宋太宗在御花园举行宴会请他们喝酒。席上,宋太宗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事,朕真是过意不去!”

有个乖巧的节度使立即站起来说:“陛下说得是,臣本来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请陛下准我告老还乡吧。”

有个节度使不知趣,借酒大夸自己,说自己立过多少功劳。宋太宗听了,皱着眉头说:“那都是陈年老账了,不要总是挂在嘴上。”

第二天,宋太宗把这些节度使的兵权全都解除了。后来,干脆把三十多位节度使调进京城养了起来。至此,节度使完全没有了军权,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

接着,宋太宗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文官制度。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举行了继位后的第一次科举,录取人数远远超过前朝,多达五百余人,仅进士就有一百零九人。终宋太宗一朝,科举考试登第的近万人。

通过科举,宋太宗网罗了许多人才。宋朝上至中央下至郡县,衙门里坐着管事的都是文官,标志着文官政治的形成。宋太宗让这些文官关心百姓,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奖励生产。

北宋初年,史馆藏书万余卷;后来削平诸国,各国藏书集中到京师;宋太宗又降诏让百姓献书。这样,国家藏书达到了八万卷。这些书集中于史馆、昭文馆、集贤院,通称三馆。三馆房屋卑陋,地近闹市。宋太宗到三馆查看藏书时,感慨地说:“三馆如此简陋,如何接待天下贤士啊!”于是降诏另修新馆,赐名崇文院。

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降诏,让李昉、扈蒙、徐铉、张洎等儒臣利用国家藏书编类书一千卷,书名《太平总类》;编文章一千卷,书名《文苑精华》;编小说一千卷,书名《太平广记》;编医方一千卷,书名《神医普救》。这几部书因编于太平兴国年间,所以大都冠以“太平”二字。

这些书整理了宋初的皇家藏书,保存了宋以前的大量书籍资料。后来,这些藏书散失,许多历史典籍就靠他们编的这几部书保存下来。因此,宋太宗降诏编书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壮举。

《太平总类》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编成。成书后,宋太宗对宰相说:“新编的《太平总类》,从今日起每日进三卷给朕,朕要亲览。”

宰相说:“陛下以读书为乐自然是好事,但一天看三卷书恐怕太伤神了。”

宋太宗说:“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每见前代兴废,可以作为鉴戒。此书不过千卷,朕每天读三卷,定于一年读完。”

从这天起,宋太宗每日读《太平总类》三卷,从不间断。如有哪一天事情太多而未能读完三卷,则一定在以后有空时补上。一年后,宋太宗果然读完了《太平总类》,并赐此书名为《太平御览》。宋太宗从《太平御览》中读了大量史实,因而学问十分渊博,经常和群臣讨论历史上的帝王得失,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了。

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朝廷上下形成了一股读书的风气。

宋太宗喜欢书法,常常学书到半夜,曾为石鼓书院题匾。

石鼓书院建于衡州石鼓山(今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故名。宋太宗继位后,赐“石鼓书院”匾额和学田,使书院名声大振。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鼓书院曾鼎盛千年,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宋太宗重视佛教,继位不久即临幸佛寺,公开认可佛教,给予支持。宋太宗极重视佛经的翻译,创建译经院,制订了佛典的翻译计划,聚集译经专家,训练译经人才,为佛教的传播贡献极大,对国家的安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北宋汴京的主要寺院都是在宋太宗下令建造或整修的,如启圣禅院、妙觉禅院、太平兴国寺、开宝寺、天清寺、景德寺、普安院等。

宋太宗召见华山道士陈抟,赐他封号;命南唐降臣徐铉校正道书;又在汴京、苏州等地修建道观。道教逐渐得到朝廷的提倡,为创建太平盛世出力。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王怀隐等医官奉诏编纂《太平圣惠方》。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综合类方书,全书共100卷,内容涉及五脏病证、内、外、骨伤、金创、胎产、妇、儿、丹药、食治、补益、针灸等临床所有各科的病因、病理和方药。

《太平圣惠方》无论从医学价值还是编辑思想上对后世医学书籍的编纂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的一些方法对现代医学书籍的编纂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太祖和宋太宗兄弟俩都有一颗济世惠民的心,终其一生,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大多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时空之剑

    三国之时空之剑

    薛炎无意中得到一件穿越时空的利器,时空之剑。因此他回到了三国时代。奇怪的是,这里居然有人认识他。带着重重疑问,他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发现每当危难之际,手中的时空之剑总会给予他无限的力量。之后,他碰到了各种奇遇,各种身不由己,开始慢慢了解事情的真相。开始奋发图强,力挽狂澜。
  • 乱世之中我为谁

    乱世之中我为谁

    当庞大的帝国内部出现混乱、外部遭受异族入侵时,做为帝国的子民,是携手团结共同攘内除外?还是随波逐流揭竿而起呢?
  • 死而生

    死而生

    一次意外,将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带到了另一个时空,变成一个古代诸侯国中的小农,他由死而生,凭着自己的机灵小狡猾,遇山过山,遇水踩水,遇人就骗,大话连天,却从没有人能揭穿他的谎言。在那个世界里,他亦步亦前。
  • 胡说三国之封神

    胡说三国之封神

    将神话传说带入三国世界,会激起不一样的火花。关羽为何成为武圣,诸葛亮为何某算无双,司马懿为何三国归晋,这一切都可以在胡说中找到答案。
  • 强者至尊之女王

    强者至尊之女王

    她是大家所说的灾星,其实不然,她天赋极高,她去蜀山学武,这是强者的时代。
热门推荐
  • 瓷之源:上虞越窑

    瓷之源:上虞越窑

    本书介绍瓷器最早的发祥地上虞越窑的起源,发展,窑址的分布,瓷器器物种类,器形特征,花纹装饰,瓷器业兴衰原因,专业运输销售等。还附有各种陶瓷小知识以及大量精美的图片。
  • 青春回忆笔记

    青春回忆笔记

    这是一篇跨世纪的个人经历感悟,作者的处女作。笔锋青涩,记载我的年华二十载。
  • 青梅太任性:竹马花式宠

    青梅太任性:竹马花式宠

    曲黎音和景逸轩从小就是青梅竹马,却没想到自己的父母已经为他们定了婚!就连每天上下学景逸轩都要来接她。某一天,景逸轩夺走了她的初吻。“你早晚都是我的。”景逸轩盛气凌人的说。然后就开始壁咚,床咚,树咚......啊啊啊啊!我要远离恶魔!
  • 复仇血神

    复仇血神

    曾经的帝皇之子叶白凌,自小双亲被杀,堕落至地下格斗场,练就一身杀戮之气。如今,为了自己女人和双亲的仇,杀回兽神殿,却殊不知,真正的敌人,比自己强大数倍,他能否为了双亲报仇成功,并夺回属于自己的女人?动漫群号:440173015
  • 斗罗大陆之西蜀再现

    斗罗大陆之西蜀再现

    天斗帝国与武魂帝国交战结束后大陆进入了和平与此同时迎来了海神唐三与小舞的婚礼但是在这轻快地婚礼乐中危机再另一则故事开始了..
  • 今生的使命

    今生的使命

    人们都说好运连连,成群来。但对这中、韩混血女子来说可不见得。二十岁就大学毕业的她,本来可以天马行空自由时,却被责令回到韩国,本来认为可以平静的过日子来着,上天捉弄她,居然让她卷入了两位含着黄金长大、帅的冒油的两兄弟的感情生活中。再加上那了不起的幕后主使人,这下她李清欣就……命运之轮就这样运转,风雨过后就是彩虹。(此故事一共分为上,中,下,三部表述了李清欣的传奇一生。)
  • 本宝的夫君,不准碰!

    本宝的夫君,不准碰!

    都怪你挖那么大坑,害的老子爬都爬不上来,这下好啦!找到你都剩半条命了!!!还幽会?!我幽你个鬼哟!给我等着哈,本宝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表想歪了)哦吼吼吼~
  • 背靠帝君好敛财

    背靠帝君好敛财

    一朝穿越,她才不想当什么冷宫弃后,还是当个太监好敛财。“皇上要选妃?”我来,我来;“大臣被抄家?”我来,我来;“什么?皇上要侍寝?”你们来,你们来,……看什么看?没见过我这么狂拽酷霸屌炸天的太监吗?不服来打一架呀!哎呀妈呀,快放开我,要死了,要死了。
  • 邪道之鬼师道

    邪道之鬼师道

    人族、魔族、妖族,正道、魔道、妖道、邪道,魔族进攻,人族如何抵挡,妖族会帮哪一边??一部异世争霸文,第一次写,我会尽量邪道够热血,够爽。请大家多多支持。
  • 魔话锦衣卫

    魔话锦衣卫

    明万历3年,京师通州地界的一位市井混混继承了魔主燕惊天的道统,又阴差阳错成了一名锦衣卫,取名沈三通。朝内有魔门、明教之祸,外有倭寇和蒙古犯边。但有天下第一人,仙师刘伯温这根擎天柱不倒,大明江山稳如泰山。这一年,稷下学宫大儒,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太监冯保共同把持了朝政。这一年,九千岁魏忠贤,还是个欠了一屁股赌债的混混。这一年,长白山金鹏教大祭司收了一名三岁儿童为关门弟子,为其取名皇太极。......且看沈三通如何统领锦衣卫,成就一代黑暗君王。(玄幻版的《锦衣卫》,娱乐之作不必考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