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2300000005

第5章 通医名儒(1)

受朝廷的重视以及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思想的影响,宋代儒士完全改变了过去以医为耻的观念,知医著书蔚然成风。其中不乏像沈括、苏轼这样的大学问家,虽然不以医为业,却涉足医药领域。

一、苏轼——文学巨匠兼医药学家

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祐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为人所知的主要是文章和诗词。他的名篇佳作甚多,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何等的豪迈,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何等的细腻柔情。这些琅琅上口的诗词至今被我们所传诵。

这样的一代文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医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苏东坡一生热衷于济世救人的医药学,在本草学、药膳、内科、按摩疗法、养生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被世人称为“儒医”。

据《苏轼文集·艾人着灸法》记载,苏东坡早在年幼的时候就接触过艾灸方面的书籍,之后他还陆续读了一些医学书籍,如 《别药性论》《千金方》《外台秘要》《伤寒总病论》《王氏博济方》《本草》等等。

他非常喜好搜集一些验方、秘方,也经常与一些有名的医家探讨医理,还专门撰写了医学著作《苏学士良方》。后来人们将《苏学士良方》与沈括的《良方》合在一起编写成《苏沈良方》流传下来,是一部比较科学实用的医学书籍。清代陆锡熊、纪昀、王嘉会在《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 《苏沈良方提要》中说:“宋世士大夫类通医理,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其所征引,于病证治验,皆详著其状,确凿可据。”可见对 《苏沈良方》以及苏轼、沈括两人评价极高。

苏东坡对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贡献极大。元丰年间,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恰逢黄州与邻近州郡瘟疫流行,死人无数,苏轼对此痛心疾首,却苦无良药。就在此时,巢谷用其家传秘方“圣散子”

治好了那些处于生死边缘的病患。苏东坡便向巢谷求此方,可巢谷因为祖训并不愿将此方公开于世。后来,苏东坡指松江水为誓,保证永不传人,巢谷才将“圣散子方”传于他。为了控制瘟疫的流行,苏东坡违背誓言,将“圣散子方”公之于世,用于百姓,救人无数。

此外,中国官办的规模较大的平民医院就是苏东坡首开先河创办的。据 《清波别志》记载:公元1089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刚一上任,就遇到疫病流行。一时间,街头巷尾处处都充斥着病吟声。苏东坡立即将疫情上奏朝廷,并筹集钱款,开设病坊(相当于现代的医院)。由于病坊专门向广大贫苦农民开放,故常常是病人超员。苏东坡便派人制作稀粥药剂,免费发放给患病群众。他在杭州为官的三年时间里,共医好了一千多人,以致当地的百姓称赞这种病坊为“安乐坊”。苏东坡调离杭州后,“安乐坊”并未歇业,还是照常为人治病,只是后来被改名为“安济坊”。

苏东坡当时派人制作的稀粥药剂,就是把平时对药物研究的心得体会和搜集到的民间验方融会贯通制作而成的。这种药剂既达到了治疗贫苦百姓疾病的目的,又省却贫苦百姓无钱就医的烦恼。后来,这类保健药粥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比如用白头翁、车前草等中药煮粥治腹泻便是其中的一例。

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还结识了名医庞安时。两人交往十分密切,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学。有一天苏东坡正在书房里翻阅医书,庞安时登门拜访。庞安时来到书房门前,猛一抬头看见门旁新挂了两只灯笼,他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听后略一沉思,立刻心领神会,随即续出下联:“架鼓鼓架,陈皮不能敲半下(夏)。”二人互相对视并大笑,手挽手走进后院。院子的中央设一小花园,庞安时看见园中生长的翠竹葱绿茁壮,他灵机一动,赞叹道:“中暑最宜淡竹叶。”苏东坡随口对道:“伤寒尤妙小柴胡。”两人在花园边坐下,衙役递上香茶,二人品茶谈天。他俩从名诗谈到名医,又从对联谈到医学,真是棋逢对手,喜遇知音。忽然,一阵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庞安时抬头一看,只见园中玫瑰正盛开,妩媚妖娆。他触景生情,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苏东坡听他又吟一联,未加思索也脱口而出:“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庞安时坐了一会儿,告辞出来,随口又出一联:“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苏东坡含笑答道:“春风来时尽着花,但闻藿香木香。”联中的“枳壳、防风、陈皮、半夏、竹叶、柴胡、玫瑰花、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药名。对联对得工整和谐,妙趣横生。不仅反映了苏东坡的文学才能,更反映了他对医学知识的精通。

苏东坡在杭州时,还与寺庙中的一位老和尚交情很深。有一次,两人谈至深夜方才尽兴。当时正值初秋天气,夜凉如水,苏东坡从山上回家的途中感受风寒,第二天头痛、鼻塞,非常难受。老和尚听说,便托人带来一包药,告诉东坡煎汤服用。苏东坡服后果然效果奇佳,于是上门感谢老和尚,并想打听这是什么“灵丹妙药”,一问才知,原来此药乃是中药——白芷。白芷气味芳香,祛风解表,宣通鼻窍,可用于初感风寒。此外,白芷还具有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美容养颜等功效。

苏东坡对药物悉心研究,经常采药制药,自得其乐。在他任黄州团练时,发现黄州盛产苍术,但人们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功效所在,只知道燃烧苍术来熏蚊子。苏东坡十分惋惜,于是专门写了 《论苍术》一文,说到黄州山中,苍术甚多,因为易得,所以不觉得此药贵重,乃至用来熏蚊子。实际此药为长生药,有健脾燥湿、辟秽、明目的功效。

在《论菊》中,苏东坡把菊花称为“延年药”。在《仇池笔记》中载录用松脂末揩齿吞服,可固齿驻颜;以熟地黄、麦门冬、车前子治白内障;用蜂房、蛇蜕、血余炭,以酒调服后治疮疡不愈。这些都是东坡亲自炮制后的效验方剂。

苏东坡还经常制作茯苓饼服用,“用蜜和如湿香状,蒸过食之尤佳”。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相传苏东坡在惠州期间,患上痔疮,又痒又痛又便血,生活极为不便。用了一些方法都不见好转。于是,他便开始查询医药书籍,对症自制了茯苓面。就是用黑芝麻、茯苓粉、蜂蜜调和,经过九蒸九晒而成。茯苓饼具有润肠、和血、补肝肾的作用,最终治愈了苏东坡的痔疮。苏东坡因此称它是祛病疗疾、延年益寿的佳品。

此外,《东坡志林》中还记述了治病健身的食疗药膳方,如麦门冬饮安神催眠、山芋羹健脾益气等。

另据宋代赵令畴《侯鲭录》记载:苏东坡饮茶很有讲究。他认为茶可以“除烦去腻”,但“暗中损人不少”,有副作用。因此,苏东坡经过研究,创造了一套浓茶固齿法。每次饭后,用浓茶来漱口,残留在齿缝里的肉屑便会“不觉脱去”,而牙齿也变得更加固密。苏东坡认为这样既去了腻味,又不伤脾胃。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用茶漱口有其道理:因吃饭时要分泌大量带酸性的唾液,茶中含咖啡碱和茶碱,带碱性,饭后用茶水漱口,使酸碱中和,能令口腔清洁,残留口中的酸碱麻辣诸味一扫而光,味觉神经的疲劳得以缓解。

苏东坡也精于养生。他曾搜集和整理了不少古代养生方法和理论,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总结,撰写了《问养生》《论修养寄子由》《养生说》《续养生说》《书养生后论》等二十余篇文章,都被收入到《苏沈良方》一书中,流传至今,在医学和养生学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苏东坡还是一位大书法家,他的字被誉为珍品,求之不易。有些人知他行医开处方,便备纸装病求诊,盼望得到苏东坡的墨迹。有一次,苏东坡的朋友张鹗来看病。苏东坡一看便知他是佯装生病,但没有拒绝,而是挥笔写了四味药: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苏东坡是这样诠释这四句话的:“无事以当贵”,是指人不要把功名利禄、荣辱得失考虑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无事以求,则比大富大贵更能使人终其天年;“早寝以当富”,是指对老年人来说,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尤其是早睡早起,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难能可贵;“安步以当车”,指人不要过于讲求安逸,而应多以步行来替代骑马乘车,多运动才可以强健肢体,通畅气血;“晚食以当肉”,意思是人应该用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代替对美味佳肴的贪吃无厌。这四句话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了养生的名言。

苏东坡至老仍身强体健,面色红润,才思敏捷,这也得益于他养生之道中的一条,就是吃芡实。苏东坡数十年来,一直坚持每日慢慢嚼咽10—40粒芡实。每次服用芡实,总是在口内缓缓地含嚼,直至满口唾津,再鼓漱几遍,才徐徐咽下。芡实有开胃健脾、滋润肺脏、补益脑髓、防治咽炎的功效,通过细嚼慢咽,又起到了防止双颊肌肉松弛,减少面部皱纹的作用。

他还在《养生诀 〈上张安道〉》自述说:近年颇留意养生,延问方士多矣,其法百数,择其简易可行者,间或为之,辄有奇验。他经常练功,每天天刚亮就起床,起身披衣,面向东或向南,盘脚坐在床上。然后练功:首先,叩齿36次,握固闭息。其次,内视五脏。再次,渐渐呼吸重新开始,要等到呼吸变得自然轻微之后,让舌抵上齿,搅拌口中唾液,使其慢慢增多,再闭住呼吸,内视体内五脏,让心火下降至丹田。最后,以左右手分别摩擦两脚心的涌泉、脐下和腰部,让这三部位表面渐渐温热后,再依次摩擦眼部、耳部和颈项部分。然后是捏鼻5—7次,梳头100次。全套功法到此全部完毕,此时就可以继续睡觉。这套方法实际上是道教气功修炼方法,只不过苏东坡删除了其中高深的内容,使其成为了一种简单、易学的静心养气的好方法,对养生极为有利。

在生活起居方面,苏东坡也总结了许多有益的养生经验。在他的《养生说》中提出“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勿令腹空”,就是说,肚子饿了就先吃一点东西,不要让胃空蠕动。多进行户外散步活动,使心境闲适逍遥。每顿饭不要吃得太饱,保持腹内有空间,以便下一餐仍具有良好的食欲。概括来说,就是每餐不过量,少吃以养气,防止过饱而肚胀气短,损伤肠胃。并认为“蔬食有过于八珍”,所以他本人也是坚持多吃菜少吃肉。“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这实际上体现了儒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主张,提出人要适当活动。

(二)沈括——“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过无数杰出人物,但像沈括这样博学多才,成就卓著的人才还是十分罕见的。他在天文、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律历、水利、文学、音乐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开创性的发现,受到中外人士高度的赞扬,史书上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整部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约生于公元1031年,卒于公元1095年,字存中,杭州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沈周进士及第,其母许氏,是北宋前期著名的战略学家许洞的幼妹,是一位知书达理、很有教养的女子。沈氏家族有收藏文物、搜集医方的传统,许氏又从娘家带来了许多有关文韬武略方面的书籍。良好的家庭背景为沈括的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沈括出生时,他的母亲46岁,父亲54岁,高龄生育难免导致孩子有些先天不足,所以沈括自幼体弱多病,加上他学习十分刻苦,很小就患上了“心热血凝,心胆虚弱,喜惊多涎,眠中惊魇”的病症,后经医生用“至宝丹”治愈。后来,沈括18岁时,因为夜晚在灯下苦读,练习写小字,染上了眼疾,经当地名医王琪诊治,眼疾很快治愈。经过几次与疾病打交道,沈括从治病中体会到了医药的实用价值,便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在攻读经史之余,大量研读医书,到处收集民间验方,注意观察各种中草药,一生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沈括虽然不是一名职业医生,却医术高明,精通医药学,在医药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这些经验成果主要见于《灵苑方》《良方》《梦溪笔谈》等著作中。

《灵苑方》是沈括所撰的第一部医方书,在临床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可惜原书大约在元明时期失传了。《良方》是沈括继 《灵苑方》后所编写的第二部医书,比《灵苑方》影响更大,可惜后来也佚失了。幸运的是后人将其内容与苏轼的《苏学士良方》合在一起编为《苏沈良方》,流传至今。

在他的著作中收载了大量有效的方药,其中涉及到不少给自己和他人治病的案例。如熙宁年间,沈括患了“颈筋痛”的病,经过许多医生诊治,病情都没有好转。无意间他回忆起18岁时给他治疗眼疾的名医王琪曾告诉他说:“诸风惟膀胱气胁下痛最难治,独此神保丸辄能去之。”于是拿出此方,治愈了自己的疾病。另据记载,他曾经用金液丹治疗小儿吐痢,当时患儿已经气绝,经过服丹药苏醒过来,不久恢复了健康;他用黑神丸治疗小儿惊风,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疗效显著,即使患儿垂危,服丹后也能挽救生还;他还用四生散治疗眼疾,用火炙疗法治疗咳嗽气逆等等。他将自己的这些经验一一记录了下来,并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目前广泛使用的“猪蹄汤”治疗妇女产后乳少以及治疗卒中昏厥的“至宝丹”都首先记载于《灵苑方》。再有,《本草纲目》在谈到用骨碎补治牙痛时,提到“此法出《灵苑方》,不独治牙痛,极能坚骨固牙,益精髓,去骨中毒气疼痛”。

同类推荐
  • 甘地 尼赫鲁(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甘地 尼赫鲁(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甘地和尼赫鲁为印度二十世纪的领袖,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这本书介绍了杨宪益传奇的一生,杨宪益是一位德披天下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还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于一身。他娶英国妻子戴乃迭,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佳话,本书还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展现了杨宪益性格中的热情、勇敢与真挚。他德披天下,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品质于一身。他译遍中国,一生作品之丰,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娶英国妻,成就一段异国婚姻佳话。在那样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是怎样用那一支笔译出一篇篇精彩的作品?翻译大师的五味人生和经典译著的诞生过程。《五味人生: 杨宪益传》会告诉你答案。"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如果将森林比喻做职场的话,那些优雅的飞行昆虫都会拥有他们栖息的生活圈子,这是自然的规则,就好比在职场中奋战的女人们,她们和森林中优雅的飞行昆虫一样,都有着生存的共同点。本书对刚涉入职场的基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高层职场女性具有自我培训、方向性引导等价值。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热门推荐
  • 风若渊然之天灵

    风若渊然之天灵

    她---语沫希,冬国丞相千金出生那年,一道紫光从天而降,萦绕在她身边,从而注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岁那年,为逃避冬国君主的追杀,哥哥因她而死,自己也丧失记忆,化身为风家大小姐,风若然,七年后,偶然间,知道自己原来是灵族公主,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 神偷傻妃

    神偷傻妃

    惊世盗神一朝穿越,将门府邸深深,庶姐姨娘陷害,且看素手一扬扭转乾坤!半路遇上邪佞护食王爷保驾护航,一路脚踩渣男渣女,在乱世中混的风生水起。“王爷大人桃花朵朵,小的不介意替主子分享几朵。”她身着男装,一脸痞样笑的幸灾乐祸。“哦?本王以为你早就知道本王的厉害了。”王爷大人不动声色来到她身边,大手一揽将她圈在怀中,不顾众人惊诧目光笑的一脸邪佞。好吧,在与无耻王爷比无耻这方面,她承认是她输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活着就有希望:震撼亿万心灵的生命感悟

    活着就有希望:震撼亿万心灵的生命感悟

    本书由众多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和心灵美文组成,并配以画龙点睛的心灵感悟。
  • 重生之牛郎传奇

    重生之牛郎传奇

    少年重生为牛郎,神话还是那个神话,但我的命运由我做主!
  • 绝世盛宠:公子,榻上撩

    绝世盛宠:公子,榻上撩

    她,冰冷,狠辣,是现代的冷血杀手。在这个一无所知的古代,她照样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他,口蜜腹剑,神秘莫测。他却对她千般纵容,万番宠溺。“主尊,雪小姐狠虐我们……”他淡淡道:“嗯,不够再送去些。”“主尊,雪小姐被天宗派长老重伤。”他冲冠一怒为红颜,将天宗派一万多号人,尽数斩杀。“主尊,雪小姐给您举办了个选妻大赛……”他光速消失。众目睽睽之下,他挑起她的下巴,撩笑道:“普天之下,谁有染儿更值得我动心的?”
  • 独家恩宠:总裁变态爱

    独家恩宠:总裁变态爱

    他白手起家,权倾一方,宠她入骨却过于霸道:“我已经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你了,为什么你总这么不安分?”是个情商白痴只会付出的男人。她淡然:“呵,你永远不懂,我是猴子不喜欢胡萝卜,我不是你养的宠物,可以让你挥之即来呼之即去。”“既然如此,我有的是办法让你离不开我!”吃干抹净,明争暗斗,他暗笑:“实在不行,让你生上一筐娃娃,到那时,除了我谁都不会要你!”他爱她,却一错再错,她恨他,却一过再过。<1v1,小三必须屎,纯爱模式开启>
  • 陌上此生

    陌上此生

    为情所困,为情所虐,可到最后,我获得了什么?我错了吗?不,我没错,只怪当初太年少,爱上错的人,但最后找到最好的归属,却还是什么都没得到......
  • 云靥

    云靥

    一个被世界遗弃的少年带着一个消失星球的传承,努力寻找那些被掩藏的秘密。天地不仁,我便劈碎天地,星月无情,我便摘星逐月,乾坤无义,我便扭转乾坤。求的,只是那抹内心中的安宁。奇遇、夺宝、梦幻般的场景一一为你展现!
  • 大荒主宰

    大荒主宰

    这是一个纷乱的世界,人族以部落而居,以荒兽为食,以血气为力,凝聚人体大星,欲与百族试比高!少年石渊从大荒中走出,开启人体藏门,化体内细胞为亿万星辰,证帝称皇!【等级:炼血、淬骨、融魂、辟地、开天、轮回、王者、大帝、人皇】
  • 冥魂季

    冥魂季

    我能感应死亡,预知危险,还能接触鬼怪灵魂,赶快双击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