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1300000009

第9章 何谓信仰(8)

这一点也正是信仰的特点。在基督教中,就非常强调信仰的单一性,并用“一仆不能侍奉二主”来说明这一点。

其次,“忠”作为一种由下而上、由卑向尊的单向的绝对化的态度,与信仰非常相似。信仰是一种处理至上与至下之间、至尊与至卑之间的单向要求和态度,我们只能说人信仰神,而不能说神信仰人。同样,忠也是这样一种单向态度,只能说臣下忠于君主,而不能反过来说。中国封建社会中,臣民对君主的忠也是一种信仰态度和要求,尤其是随着封建帝王的被神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般的忠诚,而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忠诚,实质上是一种准宗教的崇拜。

在“文革”的个人崇拜中,“忠”的信仰特征再次以非常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三忠于”、“四无限”就是很好的说明。“无限忠于”和“无限信仰”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如果说一般的忠诚是一种普通的伦理道德要求,那么无限的忠诚和绝对的忠诚,就无疑是一种信仰态度了。

最后,“忠”这一范畴集中体现了信仰的献身精神。“忠”的含义尽管在历史上也表现出许多不同的方面,并不专指献身精神,但献身精神无疑是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方面。古人所谓“文谏死,武战死”,讲的就是文臣和武将对皇帝的忠,而且是忠的极致。正如孙中山所指出的:“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如果没有了献身精神,忠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如果把“忠”作为信仰的一个相关性概念或替代性概念来加以定位,就应把它定位于信仰的献身精神上。当然,献身精神并非单指献出生命,而是泛指一种无私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献出生命是其最高和最后的表现。如果我们承认马丁·布伯在《希伯来的人本主义》一文中的说法,即“信仰就是自我奉献”,那么可以说“忠”就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信仰概念。

15.信仰与“敬”

信仰不只是一种纯粹内心的状态,而且有相应的行为外观。这种外观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在面部表情上,在言语表达上,在行动表现上,以及在相应的仪式上等等。不论表现在哪些方面,总之都具有相同的特点。这种共同的特点,集中表现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概念——“敬”上。

“敬”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修身涵养的功夫。宋儒程子曾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贺钦的《语录》中指出:“今要躬行,须先以敬为主,不敬便不是圣门家风。”胡居仁的《居业录》中也说:“圣贤工夫虽多,莫切要如敬字。敬有自畏惧底意思,敬有肃然自整顿底意思,敬有卓然精明底意思,敬有湛然纯一底意思。故圣学就此做根本,凡事都靠着此做去,存养省察皆由此。”

作为涵养功夫的根本,敬既有内的方面又有外的方面。其中内的方面指内心虔诚,如通常所说“虔敬”就是这个意思。外的方面,指内心虔诚的外部表现,比如虔诚的表情、谦恭的态度、敬拜的行为等。这内外两个方面都使“敬”成为信仰的一个相关概念,尤其是其外部的方面恰好体现了信仰的行为特征。比如,信仰者往往一脸虔诚,谦恭自卑,而敬字恰好就是如此。“礼貌卑下,言辞谦恭,所谓敬也。”敬与畏相联系,信仰者在信仰的对象物面前,常存一种敬畏之情。朱舜水曾说:“敬天,敬心,敬大人,敬高贤,无地可容其慢易也。然皆生于敬天之一念矣。”“敬”,在此有敬畏、敬仰的意思,要人们不要存丝毫傲慢轻率之心。而且还认为对天的敬仰具有最根本的意义,由此派生出对其他事物的敬仰。

这种“敬天法祖”之敬,显然具有信仰的意思,是中国人信仰的一种表现。敬,不仅是一种言语态度和表情,而且还是一种敬拜的行为,敬天有敬天的仪式,敬祖也有敬祖的仪式,信仰的行为外观在这种敬拜行为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16.最具中国特色的信仰概念:“诚”

在某种意义上说,“诚”是一个比上述几个概念都更为根本的概念,而且也是一个与信仰更为接近的概念。如果说在中国古代的许多哲学和道德的概念中有一个可以能在整体上替代“信仰”的概念的话,那么它就是“诚”。

最先提出并阐述这一概念的是战国时期的思孟学派。在春秋以前的着作中,只出现过几个当助动词用的诚字;在《论语》中只讲信而不讲诚;到战国时期,“诚”才成为一个名词概念并流行起来。

战国时期,诚字集中于孟、荀、庄三书以及礼记中,尤其在礼记的《中庸》一篇中得到了完备的阐述。《中庸》论“诚”的特色主要是把“诚”抽象化和本体化,使之成为阐述天道的基本概念。在这种论述中,“诚”已接近于信仰概念。《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之者也。”在这里,诚主要是天道之诚,指天道本身,但同时也提出了人道之诚,即人对天道之诚的追求和实践。这种对天道的追求就是“择善而固执”,即选择并执着地追求至善,而这显然也就是信仰。正如台湾的陈立夫先生在其着名的《人理学》中所说:“诚为信仰(Godisfaith),亦即择善固执、锲而不舍之意。”

在《大学》一书中,“诚”的这种与信仰相近的用法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与《中庸》不同,在《大学》中,“诚”主要地不是指天道之诚,而是落实在人的主观意念上的人道之诚即“诚意”。书中指出和论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一系列中,“诚意”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承上启下,使整个系列成为一个“知识——信仰——行动”的有机链条。其中,格物和致知指的是人们通过接触和研究事物而得到关于事和物的道理和知识;“诚意”指的是把关于事物的知识变成内心的虔诚信仰;接下来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的无非是用信仰来规范内心,指导行动,并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这种从知识到信仰、再到行动的转变过程,具有很大的合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朱熹把知识之真、信仰之诚与行为之笃联系起来。他指出:“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果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又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青年毛泽东也在《伦理学》批语中,直接而明确地提出“知识——信仰——行为”的公式。这些都是对中国古代关于诚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诚”作为中国古代的信仰概念,所体现和代表的主要是信仰的精神境界。信仰总是使信仰者处于一种独特的精神境界中,这种精神境界与信仰的执着精神、献身精神一样也是信仰的主体体现,但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执着态度和献身精神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它们总是指向着信仰的对象并与信仰对象直接结合在一起;而信仰的精神境界则更多地体现了信仰的主体性,它似乎没有明显的指向性,好像是一种与任何外界对象都无关的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

“诚”作为信仰者的主体状态具有整合的和总体的性质。无论是信仰的执着精神还是献身精神,都可以融合并升华为一种完整统一的精神境界,即诚的境界。信仰的行为外观也是诚的外化和表现。

如果没有诚,行为就不成其为信仰行为。“诚”就是我们古代创造的、最典型、最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仰概念。

从中国的信仰概念“诚”字的涵义上,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对信仰的理解有所不同。

首先,西方文化对信仰的理解更侧重于信仰的对象,而中国文化对信仰的理解则更侧重于信仰的主体,即信仰主体的精神境界。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谈论信仰时,总是强调它是对某种对象的相信和执着,离开了明确的信仰对象就无从理解信仰。而且各种不同信仰之间的区别也主要是各种信仰对象之间的区别。而中国文化中所说的信仰侧重于信仰主体的态度。中国古人看重的是人们真诚信仰的态度本身,而至于信奉的究竟是什么对象则不予重视。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不论是信仰孔子还是信仰老子,不论是信仰佛陀还是上帝,都是同样真诚和有价值的信仰,都是值得尊重的。因此,中国古代一些士大夫往往同时真诚地信仰好几种宗教或理论。与此相反,西方人却总是认为只有对某一种信仰对象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而对其他对象的信仰都是虚妄的。

其次,在西方文化中,信仰的发展的极致是对一元的信仰对象(上帝)的信仰;而在中国文化中,信仰发展的极致是对信仰对象的超越和扬弃。在中国古人看来,执着于某种对象的信仰并不是最高的精神境界,更高的精神境界总是与对特定信仰对象的超越和扬弃联系在一起。因此,信仰的极致是无明确对象的纯粹的真诚态度,可以说它超越了明确的一元性信仰对象。

最后,在西方文化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它超越了一切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超越了理解和领悟。但西方人当作最高精神境界的“信仰”,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最高的精神境界,而只是到达最高境界的一个中间性阶段。在《论语》中,孔子认为能做到“信”并不算很高的境界。南北朝时期的佛学家道生认为佛教信仰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第二个阶段是“悟”,“信”

是不真实的,没有达到对佛的体悟,从“信”进到“悟”才是达到了佛教信仰的最高境界,而达到了“悟”以后,“信”也就消失告退了,这就是“悟发信谢”。在《中庸》中,“择善而固执”是比较低级的境界,是针对大多数人的要求,它是一种执着的态度,还没有达到消除执着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圣人境界。由此也可以得知,中国文化中“信仰”理论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中国文化看来,信仰并不是一种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是心情涵养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其最终的追求就是要扬弃和超越信仰的执着和固执态度,达到一种与天道合一的神游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最终消解了一切外部的信仰对象和对这些对象的执着态度,从而达到一种纯然澄明的精神之境。可见,在中国文化中包含有信仰的消解因素,它不断地使信仰归于消解,从而排除了信仰问题在文化研究中的突出位置。

同类推荐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由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主编,是对清平小学实践全纳教育3年来的一个阶段总结。该书以一所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开展全纳教育的生动教育实例向我们揭示了:只要我们的学校愿意接受并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只要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心实意地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依托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那么普通的学校也能办成优质的、理想的全纳学校。清平小学的教育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全纳教育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热门推荐
  • 未来之帝

    未来之帝

    这样的未来,真的是我的未来么?我不止一次的思考过,我在窥探未来的同时,到底失去了什么?一无是处的江空,因为一次意外的事件,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名保镖。江空:“话说,保镖应该就是每天装逼,泡妞的吧,应该吧,管他呢,至少工资高!”
  • 后来说爱都太迟

    后来说爱都太迟

    人生是一场戏,这部戏的途中你会遇见很多人,有的只是插肩而过,有的会呆上一阵子,而有的却会让你怀念一辈子。
  • 心有独钟

    心有独钟

    学生生涯里曾流传这样一段话:“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下雨雪方得娶钟珏。”一句话,借用典故表明了娶钟珏之难,难于上青天,同时也表达了矢志不渝的决心。钟珏作为报社一枝花,年方二(十)八,在这个明星都找明星搭伙过日子的时代里遇上了个不着调的奇葩明星沈嘉禾。钟珏:“近日网上流传沈天王已经领了结婚证,正在准备婚礼事宜。请问谣言是否属实呢?”沈嘉禾委屈道:“老婆,快把结婚证拿出来给他们看看。”钟珏:“口口口口!”这是一个表面凶狠无比实则纯良至极的小白兔栽到一个表面绿色无公害实则花花肠子比谁都多的大灰狼的手里的故事。
  • 女帝难惹

    女帝难惹

    莫名其妙的穿越,令她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还未从穿越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便接受了一连串的奇葩事件。女帝赐婚,塞给她一个刁蛮任性的哥哥。而这位皇亲,却将她的内宅搅得鸡犬不宁。在身心俱疲的同时,真命天子却在此时出现,家中恶夫频频阻挠,令她颇感头疼。身为当今摄政王,又岂能让一名男子骑在头上拉屎?自此,恶战算是拉开了序幕!朝庭动荡,派她出使边关,更加令她遇见了意想不到之事。女帝野心勃勃,欲将徐梦白除之而后快!可她徐梦白天生便有贵人相助,逃过一场场恶运与危险。小说类型:女强/搞笑/温馨。ps:作者微博号:飘飞大大。喜欢的亲可以关注。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王俊凯:霸道总裁独宠娇妻

    王俊凯:霸道总裁独宠娇妻

    因为一次偶遇,他,她,相遇,而刚好自己父母给自己找的对象刚好就是他/她
  • 火纹同人之胖子的后花园

    火纹同人之胖子的后花园

    穿越烈火之剑的世界,身为历史军事游戏宅的胖子开始了在这个火纹世界挣扎求存、勾搭妹子。胖子:穿越不开后花园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但是咱们要走纯情流,避免鬼畜柴刀。(新人新作,先来个喜欢的火纹练练手,不喜可以喷,但是请轻点!
  • 独行无尽

    独行无尽

    被流放,被操纵,被觊觎,这是叶一的人生。自由的,随意的,开心的,这是叶一的追求一人一剑,独行无尽星海,当横四方!当斩一切阻碍!
  • 一剑断念

    一剑断念

    一念人,一念魔,一生只为亲人挥动手中之剑。
  • 异界战闻

    异界战闻

    这是一个战争的世代,三千界,三百行,行行出状元,特别是在方天所在的这个世代,天才横空出世,妖孽统领一方。人们为求生存,必须与一种东西打交道,粒子。这种长存于天地间的物质,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创造出来的,只知道这是人们成就无上实力的基础,一切的基础。
  • 天蓝色风铃

    天蓝色风铃

    紫苑的第一本小说,刚开始写,写得不好表介意…一个父母都去世了,家境非常贫穷,学习成绩却是全校第一的女孩,考上了全世界最好的圣樱学校,遇见了他和他…此内容纯属虚构…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