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1300000024

第24章 怎样信仰(1)

1.信仰:内心确信、口头表白、行为证明

对信仰者来说,信仰意味着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种全面的状态体现在心、言、行三个方面,分别表现为内心确信、口头承认与行为遵行。

内心诚信当然是最主要的,一个人有无信仰首先是内心是否真正相信的问题。但对于信仰者来说,不只是一个内心确信的问题,还有一个口头承认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不应该隐瞒自己的信仰,而应该公开地明确地表明自己的信仰。这是信仰者对自己的信仰负责的一种表现。这可以说是信仰的一种原则——不隐瞒原则。如果一个人内心相信一种东西,而又在口头上予以否认,不敢或不愿承认,遮遮掩掩或羞羞答答,那就是一种对于自己的信仰不那么理直气壮的表现。

信仰应该是明了的,信仰者是应该明确而公开地承认自己的信仰的。公开亮出自己信仰的旗帜,才清楚地说明自己站在哪一边。

在这方面,不论是宗教信仰者,还是共产主义信仰者,往往都是这样认为的。伊斯兰教中马图里迪派认为,凡内心诚信和口头招认者,都可以自称为“信士”,而如果只有内心诚信,在口头上却不予承认,则不是真正的信士。《古兰经》中谈到过两种内心确信而口头不愿承认的情况:一是魔鬼以不劣厮,它确信有真主安拉,但口头上表示不信,不承认安拉的存在;二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叔叔额卜塔里布,他内心确信有安拉,但由于不赞成穆罕默德的传教而不肯承认这一点。这当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魔鬼是真主的对头,它当然不会信仰真主,但由于它过去曾是天使,所以知道确有真主存在。因此,魔鬼的所谓内心确信,不过是内心知道罢了,不是信仰意义上的内心确信,特别是他公开否认自己信仰真主,这当然不能算作是信仰者。另一种情况不同,圣叔内心虽然信仰真主,但由于对自己传教的侄儿不满而不承认自己的信仰。穆罕默德对他的这位叔叔并没有计较,也没有上纲上线,《古兰经》的第112章还以他的名字为篇名,承认他对信仰的“忠诚”。尽管如此,这位圣叔作为伊斯兰教的信仰者仍然是不够完全的。

共产主义信仰者也从来不隐瞒自己的信仰。《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列宁也明确说过,“一分钟也不隐瞒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也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说的都是信仰的口头表白问题。

当然,真正的口头表白必须以内心诚信为基础和前提,如果内心并没有真诚的信仰,而口头上表白自己有信仰;或者是口头上表白自己内心确信,却不能以实际行动实践和证明自己的信仰,都不是真正的信仰者,而且往往是伪装的信仰者。《古兰经》中认为,伪信士的天性就是在别人面前表白自己有信仰,但内心里却并不真信。在共产主义信仰中,也有口头上的信仰者,他们表白自己的信仰如何坚定,特别是在这样做没有危险而只有好处的时候,更是喜欢把自己的信仰挂在嘴上,但在实际上他们内心的相信却不坚定,或者不正确(对于信仰没有正确的理解),或者是不能用实际行动来实际地表明自己的信仰。毛泽东对此有明确的论述:“有些青年,仅仅在嘴上大讲其信仰三民主义,或者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不算数的。你们看,希特勒不是也讲‘信仰社会主义’吗?墨索里尼在二十年前也还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呢!他们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原来就是法西斯主义!陈独秀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后来干了什么呢?他跑到反革命那里去了。张国焘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他一小差就开到泥坑里去了。有些人自己对自己加封为‘三民主义信徒’,而且是老牌的三民主义者,可是他们做了些什么呢?原来他们的民族主义,就是勾结帝国主义;他们的民权主义,就是压迫老百姓;他们的民生主义呢,那就是拿老百姓身上的血来喝得越多越好。这是口是心非的三民主义者。所以我们看人的时候,看他是一个假三民主义者还是真三民主义者,是一个假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只要看他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就完全清楚了。只有这一个辨别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

2.信仰的“塔基亚”原则

“塔基亚”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谨慎”、“谨防”,这里指的是信仰的保留,即为了逃避迫害,必要时可以否认自己的信仰,停止履行宗教仪式,但内心仍忠诚于自身的信仰。这可以说是信仰的不隐瞒原则的破例或特例。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认可这一原则。第3章第28节中说:“信道的人,不可舍同教而以外教为盟友;谁犯此禁令,谁不得真主的保佑,除非你们对他们有所畏惧而假意应酬。”在第16章第106节中说:“既信真主之后,又表示不信者——除非被迫宣称不信、内心却为信仰而坚定者——为不信而心情舒畅者将遭天谴,并受重大刑罚。”

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将这一原则奉为基本教义之一。此外,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中的哈乃斐法学派和哈瓦利吉派,都不同程度地奉行这一原则。当然,什叶派这样做,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由于长期处于困境所造成的。

信仰的塔基亚原则是一种不得已的情况,是在信仰者受到外力的迫害而为了保存自己,从而也是为了保存信仰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在外力压迫过于严厉而且持续很长时间的情况下,这一权宜之计也就演变成为一种原则。因此,可以说信仰的“塔基亚”原则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规定,是信仰原则的变通。

而在通常的或一般的情况下,在没有这种外界的严厉的压迫的情况下,信仰者就不能实行“塔基亚”原则,而应公开表明自己的信仰。这一不隐瞒的原则其实是更符合信仰本身的要求的,因为信仰就是一种旗帜,一种号召,它总是要亮出自己独立的旗帜和旗号来的,特别是在这种信仰已经不再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被迫害局面的情况下,信仰者应该敢于公开地承认和称扬自己的信仰。

信仰者在受到迫害时实行塔基亚原则,隐瞒自己的信仰。而迫害者们则为了对付这一原则而采取了“蹈绘”的办法,以揭示出对方隐瞒着的信仰,从而加以迫害。

“蹈绘”是一个日本词,本是脚踩绘画之意,指的是通过让人脚踩圣像的方法,来检验该人是否信仰基督教。一个人如果内心对基督教有真诚的信仰,则即使他口头上不予承认,也不敢用脚踩圣母或耶稣圣像,这样他的信仰就隐瞒不住了。“蹈绘”的方法出现于17世纪的日本,当时日本排斥西化,视基督教为邪教,为了找出隐藏的基督徒,就令洋人践踏圣母像。如果对方不踩,就说明他是基督教徒。这种办法是比较灵验的。当时日本海关把蹈绘作为入境检查手续之一。日本人不但要洋人蹈绘,而且以此检查日本人。

日本长崎曾在每年正月四日起,由官役三四人一组,率领夫役携带圣像到各家各宅,从户主到仆役,一一都要表演脚下功夫,这种满门相验的场面,反映在“蹈绘执行图”上,至今还可看到。

中国也曾有过这种蹈绘的办法。不过中国主要是令人踩十字架或跨十字架。官吏为对付教民,曾威逼他们踩跨十字架。《大清律例》中有专条规定宥罪须以跨越十字架为形式要件。

3.如何区别不同的信仰

可以从不同方面区别各种信仰。首先应提到的是信仰对象。如果说信仰心态主要是信仰区别于非信仰的标志,那么信仰对象则主要是一信仰区别于它信仰的标志。各种信仰的不同,在它们各自的信仰对象上得到集中体现。在现实中人们通常就是通过信仰对象的不同来区分各种信仰的。比方说,当人们想区别基督教与佛教的时候,就说“基督教是信基督的,佛教是信佛的”。

可以从信仰的仪式上区别不同的信仰。在胸前画十字的是天主教,双手合十的是佛教。也可以从信仰者的行为上区分不同的信仰。

比如,在山林潜修的是佛教徒,参加十字军东征的是基督教徒,干革命的是共产党人,等等。

还可以从信仰象征上区别不同的信仰。信仰象征就是用某种特定的东西如符号、图案、建筑物、人物形象等来标志出一种信仰与其他信仰的不同。比如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红旗是革命的象征等等。信仰象征就是信仰的代表,它的作用就在于标志一种信仰。

从理论上说,还可以根据信仰者的信仰心态来区分各种具体信仰。因为信仰不同对象的人,具有不同信仰的人,他们在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上也会有所不同。但这种区分在实际上很难做到。一方面,信仰心态是一种无形的精神状态,而且常处于变动之中,人们很难确切把握它,描述它。另一方面,信仰心态也是很复杂的东西,信仰不同的人可能具有大体相近的心态,而相同信仰的人则可能信仰心态有较大差异。

4.信仰者对信仰对象的理论确证

信仰不是一种抽象的、静止的东西,而是一种动态的具体的东西,是一种人们的活动。任何一种活动都有一定的方式,信仰活动也不例外。笼统地说,信仰方式是信仰者和信仰对象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或形式。信仰方式可以说是信仰心态的外化和展开。

信仰心态侧重于内在方面,信仰方式侧重于外在方面,但二者在实际内容上是一致的、相通的。

信仰方式作为信仰者(主体)与信仰对象(客体)相互联结的方式,主要包括主客体之间的认知联系、情感联系、行为联系。其中认知联系就是信仰者对信仰对象的理论确证,情感联系就是信仰者对信仰对象的情感体验,而行为联系也就是信仰者对信仰对象的行为追求。这三种联系相互交叉,构成信仰方式的完整骨架。这可以说是信仰方式的三维结构,通过这个结构,信仰主客体之间的全面的、五彩缤纷的信仰关系才得以表现出来。它就像一个三棱镜,将人们信仰活动折射成丰富多彩的信仰现象。

信仰主体总是力图在理论上证明自己信仰对象的合理性。任何信仰,即使如何愚昧,人们也总是尽最大可能地对自己的信仰对象进行论证。但在不同的信仰中,理论确证起的作用和所占的地位有所不同。一种信仰越是带有本能的原始的色彩,其中的理论论证所占的比重就越少,起的作用就越小。相反,一种信仰越带有自觉、成熟的色彩,理论确证在其中的作用也就越突出。宗教的信仰与理性的信仰尤其是科学的信仰在这方面也不同,在宗教信仰中,理论确证虽然也起着较大的作用,但不起根本的决定性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宗教信仰是无法从理论上得到确证的。而且宗教信仰的维持一般说来并不依靠这种理论确证。在理性信仰尤其是科学信仰中,理论确证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该信仰的基础。

在不同的信仰中,或者在同一种信仰的不同时期,理论确证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信仰往往有不同的逻辑。在一种信仰看来是非常自然的、合乎逻辑的事情,在另一种信仰的人看来则不可思议。可以说,每一种信仰都有自己的充足理由。每一种信仰都认为自己的理论确证是理由充足的,但这种充足往往不过是自以为如此而已。从根本上说,有两类理论的逻辑,一种是理性的,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科学的信仰运用理性的逻辑,从理性上论证自己的信仰,这种论证恰好是科学的研究探讨本身,即科学活动。例如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它的论证就是理性的,当然是辩证理性。而宗教信仰则往往运用某种非逻辑的东西来进行理论确证。例如,中国佛教流派禅宗就是千方百计打破人们理性思维习惯,力图让人们领会一种超理性的非理性的逻辑。所以,对它来说,越是理论上有道理的东西,在信仰上反而就没有道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教信仰中有一种独特的证明形式——奇迹证明或神迹证明。即通过各种各样的奇迹来证明宗教的许多论断。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说,奇迹是宗教观中本质重要的东西,哪里开始有宗教,哪里就开始有奇迹。还说,只有那基于奇迹的信仰,才是被证明了的、被论证了的、客观的信仰。无数的人都只是因了奇迹才信仰。费尔巴哈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奇迹对宗教徒来说确实是一种胜于雄辩的东西。以基督教为例:处女生子、死而复活本身都是最大的奇迹。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奇迹。这些奇迹本身都是对上帝的证明。耶稣在传教过程中,作了许多奇迹,成为他布道宣讲的一部分。他曾使瞎子复明、麻风病人痊愈等,使人纷纷追随他。在他布道时,许多人围绕着他,但却未必是认真听取道理,而只是为了看一下耶稣施行奇迹。他们经常这样说,你要让我们信你的上帝,便作个奇迹让我们看。奇迹不但能使犹豫不决的人信仰上帝,而且甚至还会使上帝的敌人乖乖归依上帝。那个使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的使徒保罗,就是因路遇死而复活的耶稣而由敌人变成信徒的。马丁·路德称之为“超乎一切奇迹的奇迹”。

当然,关于宗教信仰的理论确证还可以多说几句。宗教信仰在不同时期论证方式也会不一样。以基督教为例,最初人们把上帝想象成一个老人,从人格上论证神格。人们通过一些非常生动形象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来论证神的存在和特点。再后来,又用理性来论证上帝存在,这就是中世纪的所谓经院哲学,经院哲学家们自作聪明地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论证方式,但从根本上说无非是循环论证,把结论当前提。这种论证破产以后,人们又从道德良心上去论证。说,如果没有上帝,或如果人们不信上帝,就没有良心,没有道德。而既然人们有良心,所以也就是有上帝了,等等。

5.信仰者对信仰对象的情感体验

信仰主体不仅认识着而且体验着信仰对象。在体验中,信仰对象主要表现为一种偶像,即为他的深层情感所接受,为其想象力所描绘的偶像。这种体验是一种情感上的沟通和认同。

情感体验是信仰方式的重要方面,任何信仰当中都必然地存在着对信仰对象的感情体验。不仅在宗教信仰中有强烈的宗教体验,而且在科学信仰中,情感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宗教信仰中,情感体验往往是一种基础性的根本的东西,理论确证围绕着这种体验来进行,而且这种体验本身也是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的证明。

而在科学信仰中,情感体验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确证基础上的,并服务于行为追求。周恩来指出:共产党人有信仰主义的热烈精神和改革社会的决心。还说,本来革命精神多出之热烈的情感,理愈明,信愈真,感愈切,革命的精神遂能愈久而愈坚。

同类推荐
  •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本书内容全面指导学校如何制定各项科学的管理规划、如何明确学校长远的内涵发展目标、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规范管理的每个细节、如何规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规范化管理的全过程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在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学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热门推荐
  •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孽王爷江湖妃

    妖孽王爷江湖妃

    她,出生便身带奇香,害人害己,因香而绝情封心,但是那无情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多情的心,一朝江湖,看她如何风生水起,涅槃重生。他,是**国的王爷,是江湖上最大的情报组织索情情主,冷漠,绝情,亦是妖孽,但冷漠绝情的心只为一人顷其所有,传言他是江湖上最大的杀手组织暗魅之主,暗魅之主是他?还是另有阴谋?
  • 修罗源史

    修罗源史

    序:天地一切皆有源,源为万物之根!《修罗源典》,不修灵不修元,只修源!
  • 无赖医王

    无赖医王

    中医世家汤家传人汤成,按照和爷爷的约定从特种部队退役,回家继承汤家医术,担负起中医复兴的重任!没想到汤家针法结合跟战友学习的内功之后,竟然让汤成学会了传说中的绝世医术——运气施针!于是,汤成凭借着绝世医术,做实业,赚取财富;做教授,传授医术;中西医交流,扬威海外……
  • 溺恋黑道公主

    溺恋黑道公主

    她,是沐浴在血腥中的妖娆尤物,冠绝天下她,是慵懒高贵的优雅女王,无心无情她,是冰冷单纯的冷心美人,杀人无数他,是单纯可爱的帅气少年,却身份惊天他,是温柔体贴的阳光暖男,心机似水深他,是邪肆冷傲的花花公子,迷倒万千少女当她们与他们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每个夏天都有你

    每个夏天都有你

    他是一枚隐藏的学霸家庭背景雄厚桀骜不驯的青年,对谁都是一张冰块脸,唯独除了她,“学长我作业没写完”“与我何干”说完又偷偷帮她补作业,“学长我饿”二十分钟后桌上摆满了五星级餐厅的饭菜“这些都是我吃剩的,你不吃我就倒了”........
  • 雾暮苍苍

    雾暮苍苍

    我与他,都开始于一场不醒的夜晚,开始得梦幻,经过得梦幻,结束得梦幻。。。又或许,从未结束。我们习惯在彼此的身上寻找慰藉,有他在,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永远是一个会向他要棒棒糖的小女孩,可是没办法,我就是这样,而他,正好喜欢着我这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奇术天骄

    奇术天骄

    这是一个神奇的术法世界,这是一段天才争鸣的故事,这是一个集爱情、友情、师生情为一体的东方玄幻小说。这同时又是一部以漫画笔法,旨在书写中国版火影忍者和哈利波特的奇幻传奇。等级体系:觉醒者、奇术术士、奇术术师、奇术领主、奇术宗师、奇术之王、奇术至尊、传奇奇术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