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1100000039

第39章 杜秋娘:美慧无双的女诗人(1)

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

江南名妓杜秋娘出生在金陵,那里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金陵这块风水宝地,不仅养育了无数的子民,还孕育了无数的文人雅士。曾经的西津渡小蒜山东麓,就让杜秋娘在这里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足迹。

杜秋娘本名杜秋,“娘”是因对其尊称而加上的。由于出身贫寒,杜秋娘只好去了教坊学歌卖艺,行走于粉黛之中,徘徊在秦淮河边。

杜秋娘与母亲相依,并常与邻家大哥虞仲文相伴相助。虞仲文是一介书生,虽是布衣,但也算是心系天下,满腔热血。

这一年,常州刺史李錡升任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其府衙就坐落在京口,与金陵相距不远。浙西观察使和诸道盐铁转运使都是美差,禁不住诱惑的李錡凭借自己的宗室身份,在任职期间大捞了一笔。正所谓“欲壑难填”,身为浙西观察使,李錡统辖的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尝到甜头的李錡更加横征暴敛,日进斗金。而诸道盐铁转运使其实是一个税务官,敛财更为容易。面对如此的利益诱惑,李錡当然不会放过,他通过种种手段把江南这一带的盐、铁、茶的税收财政大权独自控制在自己手中。要知道,这可是朝廷的财政命脉。因此,李錡的钱财更是多了起来。

此时,因为各地动乱频频,朝廷需常用兵,加之宫廷开支太大,国库也日渐空虚。于是处世一向圆滑的李錡就极尽所能地向朝廷进奉,赢得了皇帝的宠信。一时间,他也成为当朝炙手可热的人物。这些钱财都是民脂民膏,再加上李錡私下招兵买马,以权谋私,所以不到两年,原本是鱼米之乡的江南一带日渐凋敝,民怨不止,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贞元十七年,江南布衣崔善贞准备诣阙上书,状告李錡,恰巧其友虞仲文也正要进京赶考,于是一同前往长安。

暮春时节,杨柳依依,草长莺飞;江水滔滔,飘荡着点点白帆。在长江岸边,一对恋人正依依话别。本该倾情相依、日日相见,然而现在却不得不面对离别之苦。女子大约十五六岁的年纪,春衫窄袖,一袭嫩绿色罗裙,长发轻垂在肩头,婉然动人。而她便是杜秋娘,今日特来送别日久相伴的邻家大哥。杜秋娘心知“好男儿志在四方”,纵是自己万般不舍也是枉然。

“仲文,走了,快上船了。”崔善贞在船上向远处柳树下的虞仲文喊道。

“就送到这了,崔先生在叫你了。”杜秋娘说着,泪水已布满眼眶。

“秋妹,不必伤心,好在我们都还年轻,今日一别,即便三年五载,为期也不晚。等我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时,即便是他李錡,也要对咱们另眼相待了。我无父无母,又无姐妹,所牵挂的就只有你了。我不在你身边,你要照顾好自己。”

杜秋娘低着头,哽咽道:“可惜我只是一个女儿身,帮不上你什么忙。以后只等你回来,我们平安过日子。”

虞仲文望着杜秋娘,自己也是深感内疚,觉得对不住她,但离别已定,去意难回,现在只盼能早日功成名就,再赶回家乡与她团聚。

看着杜秋娘殷殷深情,虞仲文也很留恋,只是远处李錡正在击鼓鸣钟的敲击声提醒了他,虞仲文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他想,等自己考取功名做了官,就有能力涉足天下利弊、造福百姓了。

“江边风大,快回吧!”虞仲文不舍地说道。

“嗯,这是我给你准备的一些换洗的衣物和鞋子,还有一些吃食,留着路上吃。到长安后记得常寄些书信回来。”杜秋娘望着虞仲文登上船只。

船家只等虞仲文上船,就解下缆绳起航。虞仲文站在船头向岸边招手,看见杜秋娘已满是泪痕,心中不忍,喊道:“快回吧,保重了!”

直至船影消失不见,杜秋娘才一步步顺着江堤往回走。杜秋娘内心万分不舍,恨不得随他一起走,但是却办不到。今日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送别了虞家大哥,杜秋娘凝眉展望天上白云朵朵,想着等虞大哥归来,自己也就退出歌舞生涯,从此做些针线女红,过寻常人家的日子。

虞仲文望着岸边消失的人影,有一些伤感。他拿着包裹回到船舱内,慢慢打开杜秋娘为自己准备的包裹,里面包着一只盒子,打开盖子,里面是一些烘胡饼、定胜糕和一个面团。虞仲文愣了愣,随即明白了杜秋娘的意思。刚想盖上盒子,他突然看见在面团底下还有一张小纸条,拿出来一看竟是一个诗柬。虞仲文把它打开一看,竟呆在那里。只见诗柬上写着: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崔善贞见虞仲文一直在发愣,手里还拿着一张纸,不禁大为好奇,凑过来想看个究竟。

“嗯,好诗!”崔善贞称赞道:“咦?不会是杜秋姑娘写的吧?真是好文采。”

虞仲文没有回答,只是愣愣地发呆。过了好一会,崔善贞又说道:“仲文兄,考取功名不是坏事,杜秋姑娘一片深情,不希望你远走长安,可是她心里定能明白你的志向。你只需尽心尽力,等功成名就早日回乡吧。你不是常说,等将来谋个一官半职,做个清廉的好官,造福百姓吗?现在李錡霸占着这块地,你若现在回去,你和杜秋以后的日子也定会更加清苦的。”

虞仲文低头不语,将手中的诗柬又仔细看了一遍后小心收好,贴身放入怀中。随后,他走出船舱,看着茫茫的江海深思。

杜秋娘借这一首《金缕衣》,勉励虞仲文不要太在乎那些华贵的金银服饰,享受奢华的生活,而应当珍惜大好的青春年华。如同鲜花盛开时要及时采摘一样,切莫要等到枝上花谢凋落后再想到去摘取,到那时就已经晚了。

人人都想活得精彩,既想建功立业,拥有灿烂不凡的人生,又想享受快乐,欢歌笑语一醉方休。似乎这两者,缺了任何一样人生就不算精彩。杜秋娘点点滴滴的心思融入了这首诗里,将自己的劝诫与情感一丝丝地传给了她想要相伴终生的人,希望他珍惜大好时光,把握寸寸光阴,珍惜身边的幸福。

杜秋娘一直和母亲相依相偎。由于杜母只是普通的妇人,所以家境很一般。稍稍长大后,迫于生计,杜秋娘便到教坊里卖艺养家。杜秋娘天资聪颖,在诗文歌赋方面颇有造诣,加之身材娇巧,能歌善舞,以致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在她身上得到了尽数体现。

夜幕低垂,点点繁星亮起,教坊里,悠悠的琵琶声如泣如诉,一曲终了,杜秋娘沉思良久。送走了虞仲文,杜秋娘想着过段时间就不再出来卖艺。虽然满腹才华,但这样的日子也不能长久,她只想在家同母亲接一些针线活过平淡的日子。但往往世事难料!

妾身年十五,歌舞震使府

北固山下,几椽瓦房,一院花草就是杜秋娘的家。杜秋娘顺着虞仲文的意思,在两家的篱园上开了一扇门,铺设了一条通往虞家书房的路。这样,杜秋娘可以一边照看着书房,一边读书习字。

每当整理完房间,修剪一下花草,杜秋娘都会在院子里坐着,或者望着天空发呆。偶尔还会在外边接一些针线活维持生计,或者熟悉一下教坊里妈妈新教的歌舞。

虞仲文已经走了两个月,至今杳无音信。时值仲夏,天气一片大好,晚春的杨柳絮积了一地,杜秋将虞仲文的书斋打扫得更勤了一些。这时,杜秋娘已是芳龄十五,过段时间就可以行及笄之礼了。只是她不知,平静地走过十五个年头,多才多艺的她注定面临的是曲折坎坷的人生。不久后发生的事情,彻底打破了她以往平静的生活。她没想到,自己无意间做出的一首《金缕衣》,竟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这天,杜秋娘整理完书斋的半壁图书,又修剪了一下院子里的花草,不觉间已是夕阳西下。不一会,听见院门声响,一位中年妇人走了进来,身上背着一小袋米,手里还拿着一个篮子。杜秋娘叫了声娘,并接过母亲身上的东西。

“闺女,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杜母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篮子。篮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条彩色绸衫,还有一些漂亮的头饰。

杜秋娘吓了一跳,问道:“娘,哪来的这么多东西?”

“说来也巧,今天我路过杏花巷,买了些米,路过教坊时碰巧看见了教歌的王妈妈,她正要找你,说过几天就是观察使的寿辰,让你们几个姑娘进府去献艺。这几件衣衫破了,还没来得及做新的,让我帮她改一改,过几天要急用,工钱也会多算点。”

“那你怎么说?”

“哎,你不是早就说不想唱了吗,我就跟她说你这几天不舒服,恐怕会误事。她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给了我一些头饰,说是送你的。”

两人又说了一番话后,杜母去做饭了,杜秋娘看着夕阳的余辉出神。忽然,她一时兴起,想到自己好久没有弹弄琵琶了,于是就从柜子里将包裹着的琵琶拿了出来,试了一下音,然后弹起了自己作的《金缕衣》。由于她感觉微微有些伤感,便停了手。

正要起身,便听见门外有人喊了起来:“好个丫头,说什么不舒服,原来是躲在家里偷起懒来了。”

“王妈妈,这几天我真的是嗓子不舒服,刚刚只是一时兴起,想试试手。”杜秋娘连忙将琵琶放下,将王妈妈请进屋。

“傻丫头,给你说着玩呢,我是来找你娘的,她在不?”

正说着,杜母从里屋走了出来。王妈妈告诉杜母,说还有些衣服需要改改,刚刚给落下了,知道母女俩手艺了得,就给送了过来,接着又讲了一大堆观察使府中的风光。

“哎哟,你们可不知道,因为这李老爷的寿辰,这哪个州县不往李府送些东西,个个都是上等货色,那才是真叫堆积如山呢!李府上下都是金灿灿的,都能比上京城皇上住的了。不是我夸,李老爷这次过寿啊,那排场肯定不是一般啊。现在府里有一个牙将是李老爷的亲外甥裴公子,要送一班唱的,说是要能歌善舞的漂亮姑娘,你看我那哪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啊,只得胡乱地凑了几个。我说啊,丫头,这次你要不就去试一试,就凭你刚刚唱的那一首新曲,保证能拿到不少的赏银,这一次就够你们母女俩过上半年了。”

“哎,这丫头对银子没有多大兴趣,反正只要能糊口过日子,我们也不要求太多。”杜母不怎么想让女儿去那里,毕竟给观察使献艺,不是一个多么好的差事。

“娘,这次我倒想去看看哩,”杜秋娘突然说道,“我想去看看李府,现在江南百姓哪个不是叫苦连天,我倒要看看,他观察使是怎样挥霍这些民脂民膏的。”

“哎呀,傻丫头,他们这些人是生来的福分。不过,你可以去看看,多少见见世面。”王妈妈听到杜秋娘愿意去,立刻兴奋起来。

杜母看了看女儿,虽然不赞同,但看女儿一直坚持,也就只好点点头。王妈妈一脸高兴,忙说让她回去准备准备,过两天就来接她。

送走了王妈妈,杜秋娘向余辉消逝的方向望了很久,只是她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将会让自己的命运都发生改变,让她后来度过了无数个后悔的日日夜夜。

李錡寿辰当天,教坊的王妈妈带着杜秋娘等一队唱班从侧门进入了李府。远远望见李府园门内外张灯结彩,门前车水马龙。送礼的人群来来往往,处处鼓乐升天,欢笑声、吆喝声、脚步声、马蹄声、奏乐声混杂在一起,好不热闹。阵阵风起,将府中的喧哗声、胭脂味带到了每一个角落。

教坊妈妈领着唱班的艺人在后花园的水榭亭边休息,近百位妙龄女子齐聚在后花园中,霎时给这里添加了无数生机。她们兴奋地谈论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一边等待着妈妈的召唤。杜秋娘独自站在一角,向远处望着。池中荷叶飘出淡淡的清香,枝头的秋蝉无力地叫着。

不久,夜幕降临,水榭边的灯被逐一点起,闪闪灯影,绚烂了一处处荷花。池边的假山簇在一起,掩映生辉,假山脚下还有一块刻有“层嶂”字样的石匾。上上下下环绕着的明角长灯,将假山置于一片灯火辉煌之中。远远望去,似乎给它的周围笼罩了一团通红的火焰。从“层嶂”到旁边的水榭亭,铺着一条青石砌成的甬道,两边种满了牡丹与月季,红绿交织,一片繁花盛景。假山背后是曲折的走廊,曲曲折折,掩映在稀疏的花木之中,而路边有一列花窗,直通远处的角门。

倚翠园中,十几桌宴席逐渐摆上,鼓乐声陆续响起,笙笛并奏,悠扬欢快。终于,一阵欢笑传来,灯影下,李錡随着一群赴宴庆贺的官员缓步走来。一群人刚一落座,乐声大起,大家举杯庆贺,欢笑连连。艺人们弹奏说唱,衣袖飘飘,逐一进行着表演。不多久,牙将通知王妈妈,下一班就是杜秋娘一行人的表演了。

“秋丫头,刚刚来报说是一班要多准备一曲,你就唱那天在家弹唱的那首新曲儿吧。另外,你们几个可要仔细着,搞砸了可要小心你们的小命儿。”王妈妈吩咐着。

不久,有家童来领,杜秋娘一行出了水榭,过了九曲桥,又走一段,再转过一道假山,忽然眼前豁然开朗,灯光闪耀,恍如白日。杜秋娘偷偷抬眼看去,十几桌花团锦簇的圆桌摆满了珍馐佳肴,桌边的人推杯换盏,而一个稍大些的圆桌特别显眼,居于首席的应当就是观察使了。

杜秋娘捧着琵琶落座,心想:“想必这就是‘朱门酒肉臭’了吧!”两曲完毕,其他几人撤了下去,独留杜秋娘一人在席上。杜秋娘本不想再弹唱,只是迫于无奈,因为王妈妈在旁边一直朝她使眼色,示意她再唱一曲。于是,她又调了调弦,悠悠弹起。

歌声委婉如池中碧莲,清爽怡人,又似青萍之末的微风,清新迷醉。迂回徐缓之中,犹如春日里的绵绵柳絮,缠缠绵绵。曲中多情又似无情,宛若夏日里偶来的一丝凉意,让人清爽不已,又似夜莺般婉转、似清泉般清凉、似丝绸般柔软。听闻词意,又让人深思,似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一曲完毕,似乎是唱了许久。台下一片寂静,众人如痴如醉,又惊讶不已。杜秋娘本不爱涂抹胭脂水粉,迫于王妈妈的劝说,只涂了些清淡的茉莉花发油。简单的衣着,但也掩饰不住她的清雅秀丽。李錡心头微微一动,带头鼓掌,说道:“好,重重有赏!”

底下立刻掀起一片叫好声,杜秋娘叩谢退下。而王妈妈更是喜得合不拢嘴,拉着杜秋娘的手赞个不停。

过后,有家童传话:“李老爷认为刚才那位姑娘唱得不错,以后就留在府里侍候。现在让她收拾收拾随我过去吧。”王妈妈不住地叩头道谢,杜秋娘可是她的摇钱树,虽然不舍但也是没办法。杜秋娘大惊,直叫“不可以”。王妈妈却说这是天大的恩德,让她赶快拜谢。杜秋娘坚决不从,这时又过来几个婢女,硬生生将她给拽走了。

就这样,杜秋娘无意间就成为了镇江节度使的侍妾。尽管她十分不情愿,但是迫于权势,只好告别母亲住入李府。好在李錡对她百般疼爱,吃穿用等各方面的侍候全不在话下。他将杜秋娘安置在一个独立的别院,杜秋娘喜好乐器,他便千方百计地从各地搜罗各式上好的琵琶、琴弦等供其使用。每逢遇见下面进奉的上好珠宝、丝绸等,李錡都不忘给杜秋娘送去。当杜秋娘奏乐歌唱时,他就在旁边静静欣赏。在这里,杜秋娘也算度过了一段奢华安逸的时光。

罪臣家眷为宫奴,才华引来君王宠

不久,唐德宗驾崩,唐顺宗继位,但八个月后又被迫让位于唐宪宗。元和初年,天子平定四川,宪宗的削藩之心日渐昭显。身为镇江节度使的李錡看到了这样的形势,心生策反之意,因为他不满于自己的权益无端受到削减,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切身利益遭受损害。

同类推荐
  • 空鸠之歌

    空鸠之歌

    巴塞罗那、美术生、出国留学、建筑大奖……华美浪漫的异国之恋,全新上演!在巴塞罗那街头巧遇的少年尼克,摇身一变竟然成为了自己的弟弟!爱情来得迅猛,让艾西措手不及,面对禁忌的恋情,她该如何选择?家人的不解,朋友的报复,她该何去何从?这样一场抵死缠绵,她该如何收场?时?浪漫之都的曲折爱情故事,闪耀梦幻的色彩,看寻找爱情的鸠鸟,最终落脚何方。
  • 南下薪火

    南下薪火

    《南下薪火》描述了主人公周晓元——一个南下干部的儿子,从儿童时代便从山西来到福建生活、学习、工作的故事。由于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在他身上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学讲本地话、恋爱结婚、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等。他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足迹,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是南下干部革命精神的延续。
  • 我去天上白云飘

    我去天上白云飘

    《我去天上白云飘》作者曾宪涛以自己丰富的人 生阅历和真切的人生感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博大深 沉的世界。《我去天上白云飘》作品文风朴实多变, 情感真诚细腻,故事传奇跌宕,情节真实感人。本书 由高长梅、王培静主编。
  • 赌石

    赌石

    赌石高手李在与同伴范晓军斥巨资历经千险从缅甸深山买来一块价值不菲的翡翠石料,准备在赌石大会上狠赚一笔。经过一番明争暗斗,石料终于以天价卖出,不料年迈的买主识破石料,精神受到打击突然离世。与此同时,范晓军也突然失踪。李发誓要挖出幕后黑手,于是,一连串江湖纠葛相继浮出水面,一个个昔日最亲密的朋友成为了怀疑对象,就连苦恋多年的心上人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到底是谁煞费苦心欲置李在于不义之地,他与李在又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这场震惊滇缅的赌局,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女娲石

    女娲石

    女娲石是海上独啸子创作的明清小说,主要讲述中国有个女史,姓钱,名挹芳,由于国难当前,虽有报国志向,可是难于付诸行动,于是想用文字号召国人,唤醒国人。
热门推荐
  •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一书主要介绍了一些育儿知识及孩子生病时的家庭护理。孩子发烧总不退?孩子咳嗽总是反复?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孩子不好好吃饭……当孩子因为生病而难受得哭闹时,大多数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做。本书首度公开有30年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的育儿诀窍,帮你快速分辨孩子的疾病,缓解孩子的身体不适,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 极品贴身保镖

    极品贴身保镖

    古武世家传人顾小飞身怀神奇祖传玉坠,练就奇特神通,结识世界大人物,与各类邪恶势力作斗争,发展事业,振兴经济,泡妞赚钱那真更是唾手可得。
  • 炎落

    炎落

    世闻,当天地燃烧着黑色火焰时,便是末日的开始。天地虚无中,悄然出现一朵黑炎,在无人注意下,迅速奔落大地。黑炎的出现,是奏响了末日的序曲,还是翻开了新生的篇章。
  • 一只狗与女人的战争

    一只狗与女人的战争

    一只聪明的狗,在出生后没几个月就被几个人贩卖到了狗市场,恰巧一个男孩在买宠物时选中了它。然而,男孩的继母却并不喜欢它,一次偶然,狗发现了男孩继母一个天大的秘密,当男孩的继母知道了这只狗知道了她的秘密,就千方百计的想要除掉这只狗,狗本来想逃离这个家,但男孩对它的呵护,使它决定留下来,与女人进行战争,从此狗与女人的战争开始了···
  • 上阳子参同契分章注

    上阳子参同契分章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痞子男友,小娇妻

    痞子男友,小娇妻

    第一次见面,嘿嘿,原来这帅哥是个学渣第二次见面,他居然想上我!?……爱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喂!我的爱人,你的归期遥遥无望,为什么不把我对你的记忆带走,让我在这儿守候……
  • 冤魂记

    冤魂记

    魂凝不聚,阴气成天。魄碎流离,尸遍天山。僵而不化,月揽江山。棺裂尸变,血杀漫天。众所周知,茅山、蜀山、龙虎山...众多门派自古以降妖伏魔为己任,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灵异传奇,而在这片灵动的大地之上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氏族,他们没有门派的光辉,却有着替天行道的使命......
  • 最强游戏人生

    最强游戏人生

    正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在游戏中却是神一般的存在。最强BUG辅助,随便刷个兵都是件神装。猪脚说:“你不是有BUG吗?你不是很恰吗?你来啊,你来啊,劳资的BUG,你伤不起。
  • 中医针灸与按摩

    中医针灸与按摩

    针灸学是中医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书正是一本系统介绍运用中医针灸按摩进行保健的指导用书,书中介绍了中医针灸基础理论、常用针灸推拿保健方法和常见病的针灸按摩保健。
  • 女子修仙传奇录

    女子修仙传奇录

    重生在修仙的世界,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修道世界,活出一段不一样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