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1000000002

第2章 乔治·华盛顿的绝密王牌(1)

在美国,一直就有“种族歧视”的观念,即使是林肯的《解放宣言》发表的近150年后仍旧如此。可是,就在美国的白人占尽优势与便宜的时候,谁又记得当年美国独立之时,伟大的乔治·华盛顿在当初要是没有那些印第安人的帮助,是根本不可能打赢独立战争的。

1.“美国之父”出演的“谍中谍”

记得有本名为《中外名人少年故事》的书,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一直被青少年广泛阅读。其实书里有不少故事都是编造的,诸如“苹果砸牛顿”这个故事便是从“70后”一棒棒传到了“00后”,一直没人怀疑过故事本身的问题。

“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也属于这一类,这个故事经过《华盛顿传》的杜撰和后来各国文化工作者不断润色加工,不但脍炙人口,而且还成为孩子们理解“诚实”含义的最佳范本。相信华盛顿先生如果在世,以他不愿自吹自擂的性格,肯定会加以纠正。因为他知道,诚实虽是一种优良品质,但这种品质并不一定能保证他在成年后的丰功伟绩。换句话说,华盛顿的成就和诚实之间并无多大关联。至少,在战争的过程中他没有体现出诚实品质,他所获得的胜利,基本依赖的是准确的情报和高超的骗术!

后人对于华盛顿的尊敬使他的一些亲笔信完整保留下来。而美国史学界也没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因此这些信件可以留存至今,且并没有经过美国史家的“笔削”。这些信件的价值相当大,由于它们如实地反映了华盛顿在战争期间的言行和思想,便使一代谍战宗师的形象马上跃然纸上。

1776年,美国大陆军在纽约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在率军从纽约撤退后,华盛顿随即向国会提出了“有偿情报”的建议,即要求议会拨付用于购买情报的专款,以此来提高美军胜利的概率。经再三讨论后,议会勉强同意了华盛顿的要求,拨付20000美元作为购买情报的费用。当时这笔经费已经是军费的10%,但华盛顿却表示这点儿钱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买到真正有价值的情报。要知道,华盛顿此言并不是为获取更多的拨款而危言耸听,原因是1776年的秘密情报确实很难获得。不管是寻找还是获得,情报人员都冒着随时被处死的危险。

如被写入《新英格兰史》的秘密情报人员黑尔就是当年被处死在纽约城的。哈纳·亚当斯在《新英格兰史》里记录下了那恐怖的一刻:“野蛮至极的豪将军以最无情的方式下达了死刑令。在等待行刑的时间里,不仅黑尔期待的牧师没有到场,就连他要求用来祷告的《圣经》也没有买到。另外,他在临刑前的早上写给母亲和其他朋友的信也被销毁了。

他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连一个给他最起码安慰的朋友都没有。就这样,美国引以为豪的有为青年在留下如此遗言后就义:‘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只有一条性命可以献给祖国!’”

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除非有异乎寻常的回报,否则绝对没人肯接谍报工作。另外,随着大陆军撤出和黑尔被处死,纽约已经没人相信费城政府能度过1777年。值得庆幸的是,20000美元虽然不够用,但国会还是如期拨付了。如虎添翼的华盛顿的“有偿情报”概念很快发挥出实际作用,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个作用用“巨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当时从纽约溃败下来的大陆军潜伏在新泽西地区,开战时他们还有19000人,到现在只剩下4000人不到,另外其中还有不少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更要命的是,部队的士气和寒冷的天气一样,都已经降到了冰点。即使是圣诞节提前到来,也无法驱散营地中四处弥漫的绝望与惶恐的气氛。

但华盛顿对未来似乎并不悲观,就在平安夜,当不少人为自己的命运长吁短叹时,他从一帮老弱残兵中挑出2400名至少看上去还能战斗的士兵。有人疑惑地问他要干什么,他轻描淡写地说:“去战斗。”后来大家才知道,华盛顿所说的“战斗”发生在特兰顿地区,驻扎在那里的是受英国统一指挥的德国雇佣军。

美国历史上有名的“特兰顿大捷”在清晨打响,大陆军的伤亡极其有限,德国人则被经过一夜行军而且大多是老弱病残的大陆军击溃。其实并不是因为大陆军有多高的战术素养,主要原因是战斗爆发的前一天晚上,德国人为了过圣诞节放松了对美国人的警惕,所以就算美国人的枪声响起时,他们的指挥官依然醉得不省人事。所以说,美国人之所以能够取得“特兰顿大捷”并不是士兵多么骁勇善战;真正击败德国人的是最早期的“秘密情报人员”。可惜历史只记录了华盛顿这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丰功伟绩,却没有提及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溜进华盛顿帐篷的间谍约翰·霍尼曼,是他在最重要的时刻帮助大陆军扭转了战局。愿意无偿为国效力的美国义士们早就在战前被人们熟悉,然而霍尼曼却根本没有出现在那个光荣的行列里。加上华盛顿本人对此讳莫如深,约翰·霍尼曼究竟什么来头便成了一桩悬案,但这个间谍对独立战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他的行为再一次印证了美国这个国家的“商业本色”。它清楚地告诉世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什么险是美国人不可以冒的。

几天后,霍尼曼又向华盛顿提供了驻扎在普林斯顿的英国正规军情报。由于两份情报前后相隔还不到一周,这让华盛顿本人在确定1月3日进攻前踌躇再三。首先,两份情报间隔时间如此之短是华盛顿怀疑的焦点;其次,霍尼曼是为钱卖命的,如果英国人肯出高价钱,他一样可以为敌人提供帮助;最后,他会不会是个双料间谍。

更让华盛顿忧心忡忡的是,自己在特兰顿击败的毕竟是一支雇佣军,而普林斯顿驻扎的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英国麾下的职业军人,他们严整的军纪使他们不仅不会在节日里纵酒狂欢,更不会在受到18门轻型火炮攻击时就仓皇逃窜。相信如果情报有误,大陆军一头扎进这支部队的射程,全军覆没很可能就是唯一的结局。

而这些疑虑所指向的唯一问题就是,霍尼曼值不值得大陆军如此信任?

质疑接踵而至,但华盛顿还是最终坚持己见决定1777年1月6日进军普林斯顿。此时,美国的命运第一次交到了秘密情报人员手里。当皑皑白雪中一群衣衫褴褛的汉子号叫着冲杀出去时,对面一排排身着鲜红英国皇家陆军制服的士兵却似乎没有意识到,“大英帝国”的历史就此发生了改变。接替他们称雄世界的,就是这样一群甚至还扎着皮围裙的疯狂男人!

不争的事实是,特兰顿也好,普林斯顿也罢,美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属于“常规战争”,而属于“谍战”的范畴。华盛顿如何在对方阵营中安排秘密情报人员虽已无迹可寻,但毫无疑问,没有约翰·霍尼曼,他就不可能如此“轻率”地使用自己手里那即将熄灭的“革命火种”。而且在当时他也并不能确定,那将是一次“独立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

当然,战争并不会因此就这么结束。那时的英国人已经恼羞成怒,决心要加强攻势,并且要扩大战争规模。就当大陆军为庆祝普林斯顿大捷而大摆宴席的时候,英军总司令威廉·豪已经下令把部队重新集结起来。他的作战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攻击美国早期的首都和国会的所在地费城,然后再迂回包围华盛顿的部队,从而把大陆军全歼。豪将军乐观地估计,战争用不了两个月就会结束,胜利自然毫无例外的属于英王陛下。为了确保自己攻击费城时能够及时掌握华盛顿部队的情况,豪将军的策略和华盛顿如出一辙,他也派出间谍潜入了华盛顿的队伍。

要说混进大陆军简直就是易如反掌。1776年年底,由于战争减员和老兵退伍的原因,大陆军人手严重缺乏。这一年以来,他们不断地进行招募工作。然而由于兵源极度紧张,对新兵的审查也就不那么严格了,松懈的征兵制度使效忠豪将军的情报人员几乎都不用掩饰就能获批入伍了。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自从普林斯顿战役结束后,华盛顿便带着部队潜伏在毛利斯敦附近的丛林之中。尽管身处严寒,他还是能有条不紊地把部队散布在密林,并要求他们尽可能分散。在晚上的时候,甚至还可以点起篝火。很多人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华盛顿并没有过多解释。由于两次大捷的出现,不同意见的声音已经不再那么嘹亮,所以尽管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的命令还是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当时的英国人使用的间谍素质很高,且在情报方面英国人相当舍得下本钱,所以他们用高价雇到的间谍可以说具有相当高的职业素养;而美国方面却一度因为泄露了情报而被搞得焦头烂额,纵然全力侦缉但效果一直很不理想。虽然美国的谍报工作如此差劲,但是这次华盛顿还是从一群新兵里迅速认出豪将军派遣过来的间谍,在当时这确也算得上“神奇”了。华盛顿索性将计就计地让这个间谍做自己的传令官,即自己来往的信件和发出的命令都由他来负责。通过华盛顿的传令官,豪将军源源不断地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情报,传令官说自己看到的命令都由华盛顿亲笔签署,因此豪将军对命令的内容更加深信不疑。

华盛顿这招“将计就计”使用得非常成功,豪将军通过传令官传来的“假情报”判断,认为华盛顿手下至少还有12000名士兵可以调动,而豪将军掌握的士兵也不到13000人。加上特兰顿和普林斯顿的失败,豪将军便自然而然地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实力来,甚至还一度想变更作战计划,以延缓对华盛顿军的清剿。尽管大陆军得到了部分休整,然而对于“空城计”能不能蒙住豪将军,华盛顿本人也是有怀疑的。1777年上半年,他指挥部队多次袭扰英军,想通过小交火试探对方的反应。看到英军对这些袭扰畏首畏尾,他这才确信自己的计谋的确起了作用。于是他无论在哪种场合时,都显得从容不迫,身边的间谍看见了,更觉得他对整个战争已经是稳操胜券了。于是,纽约不断收到更多的情报,豪将军的行动也因此受到更大的牵制。此时完全不用担心的是华盛顿对自身的保密工作看得非常重,就算身边最亲密的人是敌人安插的间谍,也同样不可能得到最核心的情报。这一点从华盛顿给伊莱亚斯·戴顿上校的一封信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好情报的必要性是无须言表的,但我唯一要补充的就是,你必须尽可能地做好保密工作。因为多数此类任务的成功都离不开保密工作,无论你的计划多么美妙,一旦泄密就很难逃脱失败的厄运。”

可想而知,一个这样叮嘱自己下属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绝不会松懈。因此,对于那位传令官不能挖掘到真实情报这件事根本无须紧张。在乔治·华盛顿“保密原则”指导下,这位传令官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什么,大家心中肯定都是有默契的。

总体说来,1777年上半年“防御性”在华盛顿的秘密情报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正是对于这种“保守”风格的依赖,他成功地保住了遭受重创的大陆军的“元气”。更重要的是,由于秘密情报工作成功,队伍的士气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一次成功的欺骗和两次大捷,队伍的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恢复。至少,年轻士兵们不会整天想着该如何逃命。他们已经有了必胜的信念,可以在残冬的丛林中安静地等待。同时他们也深深相信,那自由的阳光很快就会融化这寒冷的冰雪。

2.乔治·华盛顿“崛起”真相

致力于深入发展秘密情报工作的同时,乔治·华盛顿一直都希望政府能把秘密情报工作作为一项至高无上的政府基础工作来对待。所以1776年到1780年间,他在通信中不断地强调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引起当局的重视和积极回应。

华盛顿对秘密情报非常重视,这一点从对秘密情报人员生存问题的关心上就能看得出来。尽管国会已经同意为“情报”拨付专款,但区区的20000美元根本无法为那些一旦被捕就会被套上绞索的间谍提供足够的“抚恤金”。因此当取得两次大捷之后,华盛顿便开始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倾注在争取更多拨款上。1777年11月,华盛顿给负责秘密情报工作的主要官员约翰·克拉克写了一封这样的信。

“随信附上约翰·米克和约翰·亨德里克斯(即贝克·亨德里克斯)的护照。戴顿上校告诉我,这两个人对我们会非常有用。而且,像他们这样的间谍从来就没有被敌人发现过,但他们经常能提供优良的信息的代价也很大。所以我恳请你能从掌管的国家经费中为其提供适当的补偿,并在第一时间让我了解任何来自纽约的情报信息……”

无疑,这封信可以清楚显示出“秘密情报”在华盛顿心目中有多高的地位。当然,情报带给他的也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胜利。1777年开展的秘密情报工作尽管使他的军队得到喘息的机会,但却并没有阻碍英国人的调兵遣将。8月24日,英国海军顺利地把大批英国士兵运到马里兰州的麋鹿头码头,豪将军随即开始对费城发动进攻。

华盛顿通过内线在战前便得到了这个情报,但因大陆军的势力较弱,所以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阻止英国士兵前进的步伐。在组织了几番“调戏”式的骚扰后,他的部队在白兰地溪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败仗。之后,豪将军的军队长驱直入,很快便占领了费城。

随着费城失守,华盛顿被“边缘化”了。由于他的部队既没有牵制住纽约的敌人,也没有在危急时刻及时回防,国会自然对他感到非常失望。幸亏这时霍雷肖·盖茨领导的革命军两次击败英国约翰·伯戈因将军率领的英军,这才算暂时缓解了危局。10月17日,霍雷肖在萨拉托加接受了英国人的投降,一时间霍雷肖的威望空前高涨。而华盛顿,至少对国会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对政治家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好兆头,但法国人的加入至少使情况变得没那么坏。没用多长时间,华盛顿就和法国人结成联盟式的合作,由此重新得到了议员们的重视。

的确,有了“秘密情报”的支持,华盛顿在法国人面前显示出一种“无所不晓”的形象,这就足以让他即使身处困境仍可以得到法国人的信赖。这一行动的结果是华盛顿又一次脱颖而出,再次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1778年2月,美国的独立得到了支持华盛顿的法国的正式承认。法国人明确地对英国表示,他们要和美国结盟。英国人面对法国人的威胁当然不会轻易地屈服。当年7月,英国政府决定继续扼守美国的重要海域,并严密控制着革命军来自海上的补给。作为回应,法国军舰杀气腾腾地开进了纽约湾。对于这些突变状况,华盛顿则立即责成本杰明·塔尔梅奇在纽约成立一个“间谍圈”,其主要任务就是刺探英国方面的所有情报。

同类推荐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等。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治术

    治术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9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威望、奖惩、利用、做势、同盟、控权、无为、经权、决策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治政之术。术是一门学问,治政、生活、工作、交往、经营、战争等都离不开术。治术是理政的必要手段,是官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热门推荐
  • 诛仙之天火

    诛仙之天火

    《诛仙二天火》名字暂时还改不了。这是一个关于新生代和老前辈们在“诛仙2”中的故事(正剧!!非耽美!!非YY!!)修罗之乱近百年后,百废俱兴,正魔却衰微,世家崛起,天下将乱。张小凡归隐大竹日久,王宗景出逃卧底多年。南疆,一个身世奇异,身怀魔、巫等诸多传承的小小少年,带上“合欢铃”,北上青云。为的是寻找一个可以救得自己的性命的人——张小凡!一路邂逅,一路风尘。与“周家祖孙,李默,张小鼎,齐小萱,苏小伶,王宗景,唐家兄妹,宋大仁弟子等。”不期而遇。到达青云陆雪琪与张小凡又会有怎样的反应?此行背后是魔教的阴谋吗?此外,青云改革合一后的萧逸才又将如何进行他的政治统治,青云内部是否会有内乱动荡?
  • 落神录

    落神录

    天地人三界,水火不容。天若亡我,休怪我不仁;纵然是神,也得给我去死。神挡杀神,魔挡诛魔。看洛凡如何从小小废物,修炼到睥睨天下,弑鬼杀神。这是一篇爽文,兄弟姐妹们进去跟着一起挑战吧,你们就是洛凡。兄弟姐妹们,这是影子的第一本书,但是影子现在没有把它写完,但是影子承诺日后影子一定会把它写完。现在影子开新书了,影子一定会致力把它写完,我希望有更所的兄弟姐妹过来,陪影子一起走下去。新书:《辰泣》,编号:112684937
  • 创世假骑

    创世假骑

    穿越多重世界,连接所有,破坏一切,一切尽在起点中文网。
  • 篮球火

    篮球火

    一怒舍命为伊人!曾经校园的第一篮球倒扣王者,叶凡!落魄之后,他又有什么样的奇遇?经历?请随主人公叶凡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吧!
  • 超级舰娘大作战

    超级舰娘大作战

    “我上过的舰加起来有七八百艘吧(雾)。”努力上船的故事。Q群:116203513我建的,215815105不知道谁建的╮(╯_╰)╭
  • 逃离大脑

    逃离大脑

    “每个人的心灵都深锁着一个恶魔。”我想,我们的大脑可能仅仅只是‘他’的燃料,封锁‘他’的监狱根本没有门,‘他’需要将自己造的机器加满燃料,然后就能破开这监狱的墙一飞冲天。
  • 文坛教父

    文坛教父

    天下文章一大抄!我们不生产字,我们都是文学界的装配工。“红叶巨,最近文学界出了不少青年才俊啊,随随便便当天销量就几十上百万,比起我们当年也不逞多让啊。”一大把年纪的于辰正躺在摇椅上摇了摇手,“老了,老了……让他们年轻人去折腾吧。”“世界文学协会最近准备举办一场文学盛宴,以文会友,选出一位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师……””扶老夫起来,老夫还要再…再抄!“
  • 凯烊源光依露林霜

    凯烊源光依露林霜

    从小到大都是粘在一起就算他成为了明星两人的关系依旧不变,他所学过的所有东西她也都与他一起学了个遍,一直以来的歪腻同时也让队长王俊凯以及同是队员的王源受不了,互相的爱恋两人都未曾开口说过但是只要与两人关系好的人都是看得一清二楚的,他们之间究竟还会发生些什么呢?--千玺篇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方法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方法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在一定时间段内,发挥出工作的最大价值,需要我们要对工作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懂得工作方法的人,做起事情来,就会显得从容、稳重,把工作做得有质有量,深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赞誉;不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整天忙忙碌碌,非但不能出成绩,反而把自己累得一塌糊涂。效率、质量、态度是对现代职场人的基本要求,本书如何用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从而提升你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 我的冰雪女王

    我的冰雪女王

    某年的冬天,顾夜离在大街上“捡”到了一个金发女孩,女孩自称是艾莎——冰雪女王!与冰雪女王同居的日子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