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5900000053

第53章 死亡教育(4)

一旦病人感觉到医疗人员都将死亡视为禁忌不愿讨论的时候,他们就会为自己树立起一层防卫,而不再与人沟通,这种沉默最具有破坏性,因为,它在病人的四周产生了一道无形的壁垒,阻塞了他们情感与思想的表达,使病人根本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说出来,也不愿意与别人建立正向的情感交流。

Schoenberg曾针对这方面的缺失,列出医疗人员在处理晚期病人的死亡问题时应当努力的5个工作目标。

(1)让病人在临终时尽量地享受最温暖的家庭与社会关系。

(2)尽量为他们争取福利并鼓励与医疗人员合作。

(3)帮助他们在既有的环境下,获得最后的人生乐趣及满足。

(4)减少病人在临终时不必要的痛苦与烦恼。

(5)让病人保有健全的自我概念,在有尊严的气氛下离开人世。

Strauss和Glaser也同意Schoenberg的看法,认为有部分医生对病人采取逃避的态度,因而使病人陷入深深的孤立中:当一个不知道自己即将死亡的病人一再为自己的逐渐衰弱向医疗人员提出疑问时,当一个无法接受自己死亡事实的病人一再向医疗人员提出抗议时,当一个深受病魔折磨的濒死病人呈现在眼前时……都成了医生、护士们所想要逃避的对象。他们在帮助病人对抗死亡的过程中,自己的内心同样也遭受到不安与挫折。这种面对死亡事实所产生的不安、挫折及无能感,会深深阻碍他们与病人的接触。

其中,最残忍的一个事实就是:部分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病人的死亡问题时,会根据某些标准将病人的行为主观地区分为“好”、“坏”两种。“好行为”会受到“奖赏”,“坏行为”没有“奖赏”,有时甚至有被“处罚”的可能。Strauss和Glaser也对这方面作了简单描述:医院以某些绝对性的标准来判断病人的表现,这些标准不外乎是依据医疗人员的工作内容及美国人所一贯尊崇的道德、勇敢及高尚情操来制定。举例来说,它包含了下列一些规范:①病人应该维持一贯的沉着与愉悦;②病人应该以自尊的态度面对死亡;③病人不应该把自己隔离起来,他应该做一个快乐的家庭成员,并且与其他病人“友善地”相处;④如果可能的话,他应该参与病房中的社交活动;⑤他应该与医疗人员合作,并避免使他们为难。好像一个病人必须做到这些,他才会受人尊敬。

至于医疗人员所无法接纳的行为,则不外乎是:病人不能坚强地面对死亡而变得焦躁、歇斯底里;病人不断地悲叹、哭泣、抱怨、指责医疗人员或拒绝与他们合作。

Kastenbaum最近针对医疗体制对晚期病人照顾的标准提出一份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医疗机构所谓“完美的死亡”应该是:

(1)在安静、平稳、身体不受伤害的情况下,让死亡悄悄地通过。

(2)不要让太多的人围绕在身旁,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场面”

弄得过分浩大,以免使医疗人员增加工作负担。

(3)尽量减少告别的行为。

(4)不要让医生过分涉入病人垂死前的情境。

(5)在整个医疗过程及临终的照顾阶段中,医疗人员不应犯专业上的错误及疏忽。

(6)对于病人的照顾,应该是身体重于心理,以着重其生理治疗。

(7)病人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离开人世。譬如:在所有的医疗方法都尝试和使用后,确定无可医治时再撒手西归。适时死亡,可避免因长期而毫无希望地拖延治疗,而拖累家人。

(8)医疗人员要能够很肯定地说:“我对病人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

(9)病人应该在垂死前对自己所获得的良好照顾表示感谢。

(10)病人死亡时,家人也应该对医疗人员表示感谢。

(11)病人死亡后,应该将部分的器官捐赠给医院,以作为临床或研究之用。

(12)家人应该以已故病人的名义,赠送给医院一件有纪念性的礼物。

(13)对于晚期病人在医疗照顾上的花费不应过高,因为不应该把太多的钱浪费在一个没有治愈希望的病人身上。

很显然,这些标准无法获得普遍地接受。因为,医疗人员对于晚期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照顾及服务根本就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Heimlich和Kutscher的调查对象中,有1/4~1/2的医生,并不认为死别一定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是病人临终必定经历过一连串愤怒、罪恶……之类的情绪变化。甚至在医生是否应该将病人的实情告诉家属,应鼓励家属去寻求何种协助,对于年轻丧偶的丈夫或妻子应鼓励其再婚……等方面的问题,专业人员之间的看法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今日的医疗实施领域中,到底对病人家属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辅导,就像我们在处理死亡问题一样,迄今没有一个一致可循的标准。

Duyrey和Terrill的研究一直很强调家人能够对病人扮演一个支持性的角色。从对病人所做的各种调查测验中发现,家人是他们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支持力量。当一个人在孤独无助的时候,他最常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因此,它能提供病人精神上的支持。但是,纵观今日的医院却恰恰违反了这个事实,它们严格限制病人与家属的相处时间与接触机会。

2.相关工作人员对死亡的反应

(1)医生

当一个人身患重病时,最常求助的对象就是医生。但是,医生往往比一般人更难以面对死亡。在Kastenbaum和Aisenberg的实地研究中,有9位医生都表示:一般而言,医生对于死亡的恐惧高于普通人的平均水准,也许正因为是这个原因,所以他们选择“医生”

这个行业,希望能够克服这种恐惧。

此外,在习医过程中,他们也刻意学着让自己不惧死亡,减少自己在面对病人死亡时的敏感。若果真这样,则我们可以发现:

在接触死亡最前线的医生,事实上比一般人还容易受到死亡的恐吓。

(2)护士

除了医生之外,护士也是身处前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对病人的照顾与接触可能比医生还要频繁。

许多研究纷纷指出:护士与其他医疗工作人员大半无法提供病人最需要的服务与照顾,因而也没有办法满足病人某些身心的需要。他们往往对病人表现出不情愿的态度,言谈之间也充满了宿命论调,拒绝与病人诚恳地讨论死亡。事实上,有4/5以上的护士都不愿坦诚地与晚期病人讨论他们垂危的感情与想法。

Quint曾针对这个现象解释其原因:护理教育并未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去帮助学生发展适应能力,以有效地处理其个人或专业上所碰到的困难。同时,也没有资深的督导员从旁告诉他们,重视病人情感的表露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部分。

(3)其他专业人员

在我们的传统中,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当然是处理病人死亡问题的主要角色。但我们发现,其他的专业人员在接触这类问题时,也很明显地欠缺某些敏感性及觉察力。其中以丧礼的指导员最为人诟病,许多神职人员、牧师、甚至心理健康专家,都无法对晚期病人提供其需要的满足或施以适当的辅导。

此外,Duff和Hollingshead在一家医院,针对病人们所作的漫长而彻底的研究中却发现,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会影响他在医院中的调适。医疗人员往往会以病人在社区中的地位而决定该如何与他相处,甚至病房的分配、病房中的调适及病人与医生间的关系,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这些因素显然已左右了医院对病人的照顾品质。

因为医生与护士的配置与病人的社会地位有直接关系,所以一般来说在社会上,最为贫穷的病人其死亡率也最高。当病人对自己的病症感到怀疑或恐惧时,医护人员多半采取消极的态度,对他们的情感及心理状态表示冷淡,只一味地注重其生理上的病况。

因此,当这个病人病情越严重时,他与医生就似乎越刻意地避开彼此间的沟通。这种逃避甚至会扩展到对家人的态度上,而导致更多问题的产生。

(三)文化因素的影响

前面曾经提过,由于各种因素复杂交错,使得人们难以在尊严及平静的气氛下接受死亡。从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对死别所产生的种种强烈感情,到医护人员本身训练的不足,都充满了问题:为什么对于死亡问题的处理是如此棘手?为什么工作人员在实施领域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一颗关怀同情的心结合起来?

也许,应该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到各国的传统文化中上。每个社会都有一套与死亡有关的系统规范,提供个人与社会处理作参考。由于人类寿命的快速延长、对于自然界的控制增加,使得现代人类较少接触到死亡。个人主义的抬头,让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单薄,每个人都力求独立,不再像以往那么需要家庭、亲族、社区的支持。

许多研究者甚至认为,死者既然已在社会上消失,它们对于社会结构当然不再重要,因此也不会产生实质的力量或影响。部分研究者甚至指出:人类所以会对意外死亡表现出过度的关怀是基于一种心理防卫,想要借此逃避“人必然会死”的事实,并削弱“人类有百分之九十五都将死于自然疾病”这个统计数字所带来的威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用儿童心目中的那种“宇宙公平观”来安慰自己,免于让死亡的恐惧整日笼罩着我们。

三、丧葬仪式及其功能

每个社会都有其不同的丧葬仪式,像现今我国民间的丧礼都要做七,即每七日对亡灵举行盛大的供祭一次,到第七个七日为止,又称为“做旬”。而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做七”的规矩符合6~8周的心理适应期,因此,葬仪的功能是不能忽视的。此部分略述不同的宗教及民俗主张的丧葬仪式,并探讨仪式背后的功能。

(一)不同民族与宗教丧葬仪式概述

各个社会及民族都自有一套丧葬仪式,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丧葬仪式?宗教思想、地理环境、伦理观念、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及民俗心理等,都会影响丧葬的处理方式。以下将略述各种不同的丧葬仪式。

1.古埃及人的木乃伊及金字塔

众所皆知,古埃及人用木乃伊来保存遗体,建筑巨大的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寝,并使用贵重的陪葬品,一如生前。其意义在于相信灵魂不灭,于是保存完好的尸体或建设富丽的陵寝,以待将来灵魂的回归。这种相信有来世的存在、祈求灵魂的复活,和古代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山谷的自然环境有关。因埃及地属干旱,但尼罗河却经常有水,这使他们产生万物不变不灭的感受,又有尼罗河沿岸枯死的植物在每年雨季得到滋润,这种每年一次的现象使他们想到死亡与复活的关系。故古埃及人有灵魂不灭及死后复活的观念。

2.西藏的“天葬”

根据西藏志的记载,拉萨附近有一寺院,每有僧人去世,即将躯体送至一方石质平台上,切割之后供兀鸟吃食。因为他们相信人是由土火水天四种原质构成,人死后一切归于本原;而以躯体喂鸟,是因为鸟飞翔于空中,所以有“人可归于天”的意思,此亦称为“鸟葬”。伊朗人与西藏人一样,有暴尸习俗,主要受原始宗教影响,认为死人的枯骨,将来会再生新肉而复活。

3.基督教丧仪

基督教丧葬礼仪力求庄严、简单。各类葬仪包括唱诗、祈祷、读经、宣训、证道等。细述如下:

(1)入殓(入木):牧师训勉后,参会者唱诗时,遗族及帮助的人将遗体小心放进棺木内。

(2)告别礼拜:不可掺杂跪拜烧香等仪式,礼拜中叙及故人略历,使人缅怀思念。默祷时以肃静的态度思念故人,并替遗族祷告。

(3)埋葬:埋葬时,大家围着墓穴唱圣诗、读经、祈祷后安葬。

(4)小孩葬礼:与成人葬礼相同,唯所唱圣歌、所读圣经属儿童诗歌与经文。

(5)追思礼拜:在忘日举行,目的是敬畏上帝,思念故人,学前人榜样以尽孝道。

4.天主教葬仪

天主教的出殡礼仪包括:

(1)诵早课经。

(2)弥撒圣祭——全体参与弥撒。

(3)追思礼——全体同至灵柩前,诵追思已亡祝文。

(4)行祭——先由司祭降福祭品,后由丧家自行奠拜。

(5)告别式——全体依序向灵柩洒圣水,或向遗像上香,并行鞠躬礼。

(6)吊辞——由丧家自行准备。

(7)封棺——由司祭祝圣后交还丧家自行封棺。

(8)出殡——包括遗像、彩挽、挽联、花环、大鼓、乐队、教友、司祭、灵柩、丧家、亲朋。

(9)掩土——先由司祭降福墓圹,继而掩土埋葬。

(10)立碑(牌位)——丧家可在家中立亡者牌位,悬挂遗像,晨夕上香为其诵经祈祷。

5.佛教葬仪

(1)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佛教有一说是人死之后的8个小时之内最好不要随意搬弄他,家属也不要号啕大哭,这是因为佛教理论认为此刻心脏和呼吸虽然停止,但神经系统和脑部还在运作,潜意识尚存,若搬动他,则会让他不舒服,起憎恨念头,在随念朝向轮回时,受恶念影响,坠入下三道(傍身道、鬼道、地狱道)。因此佛教主张在人去世之后8小时内,家属应该助念佛号,并代为布施修福,使死者往上三道(天道、人道、修罗道)投胎。

(2)佛教相信超度的作用——佛教所谓的超度是指超生乐土而度脱苦趣的意思。佛教相信,除福业特别大或罪业特别重的人,死后立即上升或下坠之外,一般人死后尚有四十九日的缓冲期间,等待业缘成熟,再决定轮回去向。在此期间,家属以供养三宝、齐僧布施及诵经的功德为之回向超度,死亡便会由于善业功德的感应而得超生的帮助,促成生于上三道。

同类推荐
  •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是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诊治技能和水平,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的。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内分泌科常见症状的诊断、临床常见内分泌科疾病的诊疗、内分泌科疾病的特殊检查。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集华夏古老秘方于一体,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书中诸多中医药方均具有实用性,是您居家外出的必备医学知识。
  •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为纪念金华市名老中医张兆智诞辰100周年,张兆智医师的儿子——金华市名中医张丹山组织汇编了《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一书,几易其稿,终于付梓。
  • 中医药治疗疑难血液病:医案论文集

    中医药治疗疑难血液病:医案论文集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所长郝其军用其主持研制的复方皂矾丸和升血小板胶囊及系列中药为主导药治疗成功病例的医案展示,下篇是郝其军医师总结的临床经验和确定成功的治疗模式。
热门推荐
  • 创世行侠

    创世行侠

    一个地球来的少年——叶浩。干什么?出名?变强?长见识?还是活着就行?活着,就是为了见识更多的精彩,变强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而出名,只不过是完成了上面三个条件才达到的进阶,当然,不能吃。“人活着只是为了见识更多的精彩,仅仅如此才不会在生命的尽头感到遗憾!”——叶浩
  • TFbogs之恋上你

    TFbogs之恋上你

    她从梦中梦到了他,他却和他做了同一个梦,他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一次机会,而在第二次梦里时她天真的告诉了她的名字地址学校,他为她而来,其实他们却发生了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
  • 亚龙人觉醒

    亚龙人觉醒

    小小亚龙人觉醒了自己巨龙的血脉,可以使用龙语魔法,从逃离血腥的斗兽场,到帮助魔法师寻找魔法石,最后成为一代传奇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黄金透视眼

    黄金透视眼

    林家弃子林风,在一次实验中,双眼意外渐入神秘黄金液体,醒来后发现自己能轻松透视人心。空姐失恋求安慰来找他,警花办案遇难题来找他,御姐问姻缘来找他,少妇玩刺激还来找他。
  • 裂星记

    裂星记

    “星空的尽头在哪里?”“在人心里。”-------------------------------灵犀少年一步一步顺着心意,踏上星空的尽头。
  • 绝品妇科男医

    绝品妇科男医

    大山里走出来的神医传人身怀绝世武技,阴差阳错之下却成了妇科医师,一时间众多美女挂号找他治病……超高医术不仅成就了他“妇女之友”的赫赫声名,抱得美人归,更让他在医学界、商界、武术界纵横游走、八面逢源!
  • 爱情往东

    爱情往东

    世界上最浪漫的爱情有两种,一种惊艳了时光,一种温柔的岁月。简西何其幸运,这两种她都遇到了。我想喜欢你,如此而已。而你却不知道,你忘了回忆,我忘了忘记。是在简西的记忆深处,那双琥珀般的双眼,成了岁月唯一带不走的东西。有时候,一个人的一辈子,就是为了遇见另一个人。虽然兜了好大一个圈子,他们终于还是走到了彼此面前。我爱你,始终,依然,永远。作者简介叶紫,人气作者,出生于江南水乡,爱做白日梦的天秤座女子,交友广阔且豪气干云。年少时羡慕律师卓绝口才立誓以此为奋斗目标,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终日与ABCD为伍。喜欢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并且乐此不疲。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温暖所有人的心尖。
  • 搬砖亦皇者

    搬砖亦皇者

    一个砌砖的小民工,一个没有血缘遗传、背景帮衬的普通人。没有雷电劈,没有吃蛇吞蛤蟆,没有武功秘籍,没有内力输送。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在一群不普通的师父带领下,用最普通的方法去取得最不普通的成就。李小虎——砖皇。因为在灵力与能量谐振的世界,他悲催到只能将能量实体化为砖头。但砖头又怎样,能攻能防!更重要的是他有颗悲悯的心——这是与宇宙终极的和谐共振。
  • 东阳武圣

    东阳武圣

    穿越屌丝河东阳,偶得紫石,看他如何掀翻武道大陆,看他如何纵横长空,力压万万天骄,屹立于武道之巅,风云涌起掌相恨,万宗林立千百更。万阳齐开魂不灭,只为一念道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