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源的分类
地球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温度差别以及复杂的地形使得植被呈现多种多样的类型,从而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的但又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动物资源按照主要用途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珍贵特产动物、食用动物、药用动物、工业用动物、实验动物、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观赏动物和具有其他作用的动物等8类。
珍贵特产动物指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的特产种类,如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白唇鹿、黑麂、野牦牛、藏羚和台湾猴等,鸟类中的鸳鸯、褐马鸡、蓝马鸡、蓝鹇、红腹锦鸡、皇腹角雉、绿尾红雉、几种长尾雉以及扬子鳄、大鲵等。
食用动物可分为水产、禽类、兽类3种。食用水产动物指海洋和内陆水域中的可食用的动物资源。食用禽类包括鸡、鸭、鹅等家禽以及野生飞禽中的各种野鸡、雁、野生雉鸡类及斑鸠等,森林鸟类如鹧鸪、松鸟、鹌鹑和斑鸠等均为食用禽类中的上品。至于食用兽类,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是最为重要的食用动物。
中国是使用动物药材最多的国家。无脊椎动物中药材有石决明、地龙、蝎等。脊椎动物中药用鱼类有海马和海龙等。药用两栖类有蟾蜍、中国林蛙等。爬行类药材也有数十种,如龟板、鳖甲、蛤蚧和银环蛇等。哺乳动物类药材有麝香、鹿茸及鹿角、熊胆、甲片等。
工业用动物资源用于制裘、制革,提取香料、脂类,制作羽绒及其他工业用途等。例如鲸皮和各种大中型蛇皮是良好的制革原料,鳄皮制品则更为名贵。鲸类可提供大量的脂肪。天鹅及野鸭绒质轻而软,保温性能好,可加工成绒衣绒被。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传统实验动物如小白鼠、大白鼠、家兔和豚鼠已经不能满足各专项实验的需要。因而,野生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有灵长类动物14种,用作实验的主要是猕猴。它被广泛用于避孕、免疫、内分泌、肿瘤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研究。
天敌动物资源十分广泛,包括食虫昆虫,如捕食性的瓢虫、草蛉、蜘蛛、螨类,各种害虫的寄生蜂、寄生线虫、寄生真菌、细菌和病菌,各种青蛙和蟾蜍,食鼠的蛇类,食虫鸟类和兽类等。猫头鹰类是啮齿动物的天敌,它们在控制害兽的数量及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型猛禽给农、林、牧业带来的直接或问接的经济效益,甚至超过了它们自身的个体经济价值。
观赏动物种类繁多,如鱼类中的中国金鱼,鸟类中的各种鹤类、天鹅、红腹锦鸡、绿孔雀、犀鸟、鹭类、相思鸟、画眉与黄鹂等。哺乳类中的各种灵长类、鹿类、熊类、虎、豹、大熊猫、小熊猫、象等。
许多媒介昆虫在生命活动中给一些靠虫媒传授花粉的作物带来丰产。原生动物如眼虫,可作为有机污染的指示动物。不少低等动物在净化水质、保护环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多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是经济鱼类的饵料。多种食用价值不高的海洋动物却能用来加工成畜、禽饲料。小型海兽如海豚、海狮及海豹,具有潜水能力强、智力发达、性情温驯以及嗅觉、听觉灵敏等特点。它们不仅是现代仿生学的研究对像,而且还可加以驯养用于潜水作业及某些特殊的军事用途。至于飞鸽传书、义犬救主、金丝鸟预报瓦斯等,更是早被人们所熟知的常识了。
植物资源的分类
植物资源是指能提供物质原料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可利用植物。植物资源从广义上说,也可包括农林栽培和利用的植物在内,但通常所指的是野生的原料植物。植物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用途分类,大致可划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改造保护环境类和种质资源5大类。
食用类植物资源包括直接和间接食用的植物,间接食用植物是指饲料、饵料和蜜源植物。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有8类,即淀粉植物、含糖及甜味剂植物、蛋白质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食用色素植物、饲料植物和蜜源植物。
药用植物包括中草药和植物性农药两类。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和保健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如生津安神大补元气的人参,治疗小儿麻痹症的特效药石蒜碱,用于制造可的松的薯芋皂甙元,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萝芙木碱,抗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三尖杉脂碱和高三尖杉脂碱等。至今为止,植物萃取物在治疗肿瘤、艾滋病、心血管病与精神病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另外,从植物中寻找和研制能高效杀虫、杀菌的低浓度农药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之中。
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芳香油、胶脂、工业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
这部分植物包括5类。一为防风固沙植物,如木麻黄、大米黄、多种桉树、银合欢、杨树等。二为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如银合欢、金合欢、雨树、牛油树、洋槐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三为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如碱蓬、紫苏、紫云英、红萍等。四为监测和抗污染植物,如碱蓬、凤眼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许多水藻。五为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
每一种植物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都应视为不同的种质。每一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植物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植被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以及局部地区环境的严重污染,一些植物种类已濒危或灭绝。而种质的丢失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必须建立有用植物的“种质库”。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应担负起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任务。
我国的28个世界级自然保护区
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的实施特殊理念和目标的保护区,它具有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基地支持(科研、监测、教育、培训)生物圈保护区的三大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各国的“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生物圈保护区全球网络,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
目前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一千多处,截止到2007年底,已有28处被列为联合国“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达20多万公顷,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自下而上有4个垂直结构明显的自然景观带。依次是针阔混交林带、暗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冰原带。长白山的植物多达1400多种,有“温带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称,野生动物有400多种。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2.卧龙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这里是亚热带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高山阻挡了太平洋东来的气流及西风环流,形成终年温凉湿润的亚热带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分布带谱。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小熊猫、白唇鹿、四川红杉、岷江柏、独叶草、追龄草、香樟等。
3.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1956年被列为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是全球17个热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最北的一个。该保护区面积为1140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季雨林。鼎湖山地处北回归线南侧,热带边缘。北回归线附近由于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往往形成广阔的热带沙漠,而鼎湖山在海洋季风影响下,孕育了茂密的季雨林,因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宝库”。植物有2400多种,动物有250多种。珍稀动植物有木荷、乌榄、格木、子京、苏铁、桫椤、苏门羚、白鹇等。
4.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1986年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是当今少有的亚热带完整生态系统,面积为4.1万公顷,主要保护黔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黔金丝猴与大熊猫一样都是第四纪的伴生动物,是名符其实的“活化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珙桐石”,目前仅在梵净山林区有100到500只,对研究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有很高价值。天然珙桐仅存于我国,在梵净山的面积最大,因开花时犹如白鸽展翅而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19世纪晚期,它漂洋过海流传国外,如今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
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建阳、崇安、光泽县境内,198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约为5.7万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贵动植物。高等植物有1800多种,鸟类有400多种,蛇类有56种,昆虫20000多种,被称为“物种基因库”、“鸟类天堂”、“蛇类王国”、“昆虫世界”。主要珍稀动植物有:银杏、石松、草鹗、厚唇鱼、角蛙、丽棘蜥、大平头胸龟等。
6.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林浩特市。1987年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该保护区是典型的温带草原生态系统,草类资源丰富,牧草优良,是我国和世界的第一个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代表性植物有:沙地云杉、药用植物大针茅、狐芽、冰草、艾蒿、黄芪、甘草等。
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三县境内。1989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约为7.4万公顷,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神农架以峰、垭、云、洞、树,号称“神农五奇”,其中的树就是指当地有2200多种高等植物,有的是濒于灭绝的古老物种,如珙桐、铁坚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动物有570多种,有的动物有奇特的白化现象,如白熊、白蛇、白獐、白金丝猴等20多种,目前这些动物的白化原因还是未解之迷。
8.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东段。199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两部分组成,主要保护濒危动物(如天鹅、雪鸡、雪豹)、荒漠、森林、草原、天池风景区及荒漠绿洲。
9.盐城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主要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禽。这里由盐蒿滩、草滩、芦苇沼泽7万公顷,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珍稀动物除丹顶鹤外,还有白鹳、白鹤、白肩雕、白头鹤、白枕鹤、黑鹤、灰鹤、天鹅等。
10.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多种动植物的综合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的植物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孕育成为有别于赤道热带雨林的季风雨林。这里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植物几乎有一半分布在这里,如1975年发现的高达70多米的望天树,曾轰动植物学界。动物以鸟类最丰富,有40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3。兽类62种,如亚洲象、印度虎、云豹、小灵猫、懒猴都是稀有动物,特别是白颊长臂猿,是灵长类比较进化的物种之一,且数量稀少,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11.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临安县西北的天目山。1996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区面积达1000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的植物以“高、大、古、稀”而闻名,如树龄在1500年以上的银杏,树高50多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及稀有的铁树、马挂木等,都有“大树王国”之称。珍惜动物有云豹、穿山甲、虎纹蛙、树蛙、蝾螈等。
12.茂兰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1996年被纳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乃至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绝无仅有的一片十分集中且原生性强又比较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1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南坪县。1997年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约为6万公顷,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是一条纵深60多千米的山谷,相传以前有九个藏族聚集的村寨,故名九寨沟。这里最独特的是湖光山色,108个湖泊被当地人称为108海,连接湖泊的是几十个瀑布,碧湖、红柳、飞瀑、翠柏,色彩和谐,动静相宜,浑然天成。
14.丰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1997年被纳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为1.84万公顷,主要保护原始红松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东部,离海洋较近,易获得来自海洋的潮湿空气,故气候温湿。植物有2000多种,其中一半为东亚特有种,如红松、沙冷杉、臭冷杉、红皮云杉等。利用价值最大的是红松,而其自然生长需100~200年时间才能达到20米到30米高,因而成为丰林的主要保护对象。
15.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面。199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南麂列岛距鳌江镇30海里,距温州市50海里,距台湾基隆140海里,陆域面积11.13平方千米,其中本岛7.64平方千米,由大小52个岛屿组成。列岛风光秀丽,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宽广的大沙岙沙滩,三盘尾的天然草坪,巧夺天工的天然壁画,风浪雕蚀的奇特礁石,令人神驰的鸟岛、蛇岛、蜈蚣岛、水仙花岛各具特色;郑成功操练水师遗址、摩崖石刻、宋美龄“栖凤居”等处的人文景观更丰富了南麂岛的历史内涵。
16.山口自然保护区
山口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面积8000公顷,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本区地处沙田半岛的沿海滩涂地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千米,区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我国已为罕见。该区具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特征,红树林中还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