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鲁迅这张脸是一简约的符号、明快的象征,如他大量的警句,格外宜于被观看、被引用、被铭记。 这张脸给刻成木刻、做成浮雕、画成漫画、宣传画,或以随便什么简陋的方式翻印了再翻印,出现在随便什么媒介、场合、时代,均属独一无二,都有他那股风神在,经得起变形,经得起看。所以鲁迅的形质与神采总能穿透笔墨,扑面而来,宣称这是他自己的容颜,不曾遗失,不曾贬损,不曾消淡。他的容颜在他殒灭后继续活在无数图像中,以至这些图像竟能以任意引用的方式,继续捍卫他那张脸。 不是随便哪张脸都能蕴含这种如“命运”般难以左右的图像效应的。
我这不是以貌取人吗?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这个“相貌”,自然不是指此人标致与否,而是说他身上带有的一种气质、一股风神,不同于别人的那种劲儿。
鲁迅的神采不仅表现在脸上,更多的是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世和性格上。在日本留学的那次看电影,鲁迅的心境自然是失望与悲哀。这是对在社会改造中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的一种失望。 对于这种失望,鲁迅先生明白,他和国民都被一种东西缠住了灵魂,那就是封建。从此,鲁迅先生开始了他带有批判性和战斗性的创作生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学,由此有了一种千古绝唱的声音。
臧克家曾在《有的人》中这样评价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但大多人们都用“目光太过犀利”形容鲁迅。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误区?这是因为我们是在闭着眼睛看世界,闭着眼睛看现实。我们并没有像鲁迅先生那样睁开眼睛看现实,我们更没有感受先生那样的痛苦,没有先生那样的大爱和大恨,我们是在苟且偷生。 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先生比起来真是有天壤之别。 我们不排斥封建的华盖罩在我们的头上,遮住了阳光,甚至于我们觉得有了这样的华盖很安全,不曾梦想待它不安全的时候,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是人样还是鬼样。
鲁迅先生其实对自己身上的弱点和羞耻、 对国民身上的弱点和羞耻看得很清楚,也正因为看得太清楚了,所以他气闷,感到人生的沉重,像背着十字架。
比起当下一些作家被荒诞的现实和虚无的精神所奴役的状况, 鲁迅的写作的确是有勇气的写作。而任何真实的、有勇气的写作都起源于作家对此时此地的存在境遇的热烈关怀,并坚持用自己的心灵说出对这个世界的正义判词。
即便是现在,真正理解鲁迅的人依然是极为少数。 有时我甚至想,面对如此复杂的鲁迅,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是唯一一个真正理解他的人。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这位文学巨匠的殒落。 在逝世前几天,他已经感觉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 但是,鲁迅在给他母亲和朋友写的信中仍写道:“此病虽纠缠,但在我之年龄,已不危险,终当有痊可之一日,请勿念为要……”看到这些,我忽然很难过。我觉得那信的字里行间有着一种生的挣扎,是垂死者最后竭尽全力要抓住一点什么,好像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骤然逝去的一切。然而这是徒劳的。我第一次这么清楚地感受到一个生命不可挽回的完结,仿佛是大幕轰然落下,而后是一片遥远的沉寂……
总说“千场繁华是落幕的前奏”。但让我痛心的是,鲁迅的一生似乎没有过多的繁华,只有不断地抗争与战斗。他注定是为中国而生。鲁迅能够成为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灵魂,实在是跟他背负着个人与群体双重的使命有关。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和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生命在内。”看到先生的这句话,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他慈祥严肃的面容,想起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浩然正气,想起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生直至生命的尽头。 我知道他是在背负着中国的命运在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假如没有了灵魂很可怕,但是假如有了灵魂又被肮脏的东西所缠绕,就更值得警惕。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十一年了,他的灵魂没有死,还活着,至今还在诅咒着该诅咒的封建和愚昧……
每每想起鲁迅先生,眼前似乎又出现了他那“寄竟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正气和坦荡。 其实他也是个普通人,在他不普通的一生中,他有过彷徨,有过迷惘, 但更多的还是对革命的呐喊。 他用自己竭尽嘶哑的声音喊出了最坚定的态度,喊出了这个时代的灵魂,喊出了中国人民无法忘记的永恒的声音。
札 记
江一萱
近日来,关于杭州“57车祸”的帖子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事件的起因,大致是在杭州5月7日傍晚,遇害人谭卓在前往电影院的途中,被一辆飙车中的三菱跑车撞飞至五米高,五十米远处,当场身亡。 而随后,车主胡斌,一位富家子弟,却满不在乎地叫来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摆平”,并唤来一群哥们。
从现场照片看,一群人嬉笑着,似乎并未注意到不远处倒在血泊中的谭卓。 事件被披露到网上后,网友怒斥其为:“人渣”。 而对于这样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两日之后,交通局给出的结论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似乎有意地在为胡斌洗白。 而众多报刊媒体面对这一恶性事件却集体失声,据说原因竟是上级宣传部下发了“封口令”,仅允许各媒体发布一篇所谓的合格的通稿。 而网络上,一边是网民回帖参与讨论,一边是网站正在悄悄删除某些重要信息。
看到这一切,我不禁要问,难道民众的想法真的可怕至此么。
从躲猫猫,俯卧撑,到弹脑门,从大大小小的黑煤窑,到至今悬案未结的习水嫖宿幼女案,再加上如今谭卓的惨死,每一次,媒体的失声和网络的封锁总会重演。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开了政治课后,这句话我已不知写过多少次了。然而,有时我们却会无奈地发现,“主人”和“主人”也是不一样的,因为金钱和权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如同工业社会机械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 被划分到了不同的等级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而社会,对于贴着不同身份标签的人,总会有大不相同的待遇,并仍在试图可笑的向人们灌输这样一个想法:这是理所应当的。
而此时,人们却连悲愤的哀鸣与抗议都难以发出。
难道万般容忍才是我们注定的生活。
鲁迅曾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划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做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我只知道,倘若真的暂时做稳了奴隶,那么不久之后,恐怕必将是想做奴隶而做不得的时代。
政府对于民众的呼声, 特别是关于这类负面事件时, 往往是避之犹如洪水猛兽。 这又是否与讳疾忌医是一个道理呢。
在我看来,民众的控诉和谴责,正是对于偏航船只的警笛,其用意,并非摧毁,而意在将其带回正途。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或许最可怕的不是泪水与怒火,而是死一般的沉默。
艰苦的路,总要有人走
窦 豆
美国诗人弗洛斯特曾用他的诗句告诉我们, 人生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选择一条路去走。 麻烦的是,尽管选择的时候你是自由的,但只要踏上你自愿选择的那条路,你就将必须随着生命的进行,一步步地走下去,悔改无门。所以,进什么门,走哪条路,必须慎重考虑。
概括地说,人生的门与路不外两种:走的人多的和没什么人走的。走的人多,想必这路好走一些,门口宽大,道路平坦,沿途也不乏风景。 而没什么人走的,恐怕是条艰苦的路,门口窄小,道路坎坷,也许还有猛兽出没。 然而,印度孟买佛学院通往教室的路上却有一座门,故意建造得又低又窄,学生们每天弯腰侧身才能通过。 这种行为教育的意义很明显,它告诫世人:人们应该努力去进那窄的、不好进的门,走那少有人走的、艰苦的路。
悲唱着“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诗句,屈原踏上了孤独艰苦的征途,去用一个人的力量,对抗整个社会的腐败混沌。他放弃安适平静的生活,拒绝与世界同流合污。他进逆耳忠言于怀王、揭佞臣劣迹与众人,跨过窄门,走上那条泥泞不平甚至注定要摔倒的路。尽管当时没能成功,但他留下的绚烂的诗作和不朽的精神, 在古代中国茫茫的两千年封建社会里, 打动和激醒着一代又一代清廉正直的人,与沦丧的道德对立,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抵抗。如果文学史上没有屈原和他的《离骚》,如果浪漫主义诗歌没有这样一位鼻祖,那么少了半边天的中国古代文学界和思想界,恐怕也很难发展到如今我们看到的这种水平了。 可见,人类的进步总是需要一些推动力量,而正是那些选择了艰苦的路的人,奋起充当了这股动力,为社会进步贡献了一生。 这正说明,因着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艰苦的路,总得有人去走。
那么,又是谁去走呢? 我觉得,是那些怀着爱的人去走,这条艰苦的路,也只有怀着无边大爱的人,才走得下去。
南丁格尔生在贵族家庭,本可以养尊处优。但她没有进这个宽阔的门。在看到战争中受伤的士兵孤独而痛苦地死去之后, 她就把全部的生命投入到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中去,从而怀着博爱走上了一条无人涉足的路,开始艰难的跋涉。最终,南丁格尔开创了整个现代护理学,成为了护理之母。
“文革”之后,百废待兴,“计划”还是“市场”,姓“资”还是姓“社”,诸多问题在改革的浪潮中涌出。 邓小平在大刀阔斧搞改革的时候,在毅然走上一条新路的时候,一定预料到了将要面临的褒贬评说。可是,他凭借着极大的政治勇气选择了这不好进的门,又走好了这一条崎岖艰苦的路。这勇气哪里来呢?且看他曾说过的一句话: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正如基督教中耶稣说的那样:“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作为无神论者,我所理解的灭亡,是碌碌无为,而永生,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怀着爱,我们这就上路。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必妄自菲薄,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真切的爱,就进那窄门,走那艰苦的路吧。 既然艰苦的路,总要有人走,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把自己培养成能走得起它的人。
志远不淹
孙懿文
黄河之水,志图东海。虽受阻于山石,而不改其志远。故自涓涓之细流而成浩浩之江海,故见其九曲千折而未见其辍足后返。
学鸠之图,不过榆枋。虽羽翼俱全,而不存志之高远。故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故时则不至,而抢于地而已矣。
是故,志坚则行不淹于山石,志高则行不困于蓬蒿。
洪秀全于乱世揭竿,克天京、封诸王,抗礼于朝廷,倏忽如水之泻下,一时浩浩然,其势不可挡。虽然,终自毁之,惨败而无所有,何则?其志不在民而在己也。为一己之私而害天下之利,为小志而弃大志,以小害大,焉有不败之理耶?
子房本为千金子,流落江湖能不忘其家国耻,改换名姓能不易其灭秦志,受辱于褐衣能存谦恭谨慎之心。 后能成帝王师,全天下业,此非其志坚且远之功耶?
故闻苏轼赞其曰:“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而未闻有以“天下之大勇者”赞陈胜、唐玄宗、洪秀全之言。 盖因此等人志非高远而中道辍足之故也。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言末路之艰险,终之尤难也。故纵观古今,所谓恨败,多饮于垂成。今人马云亦言人之奋斗,多始于今日之蹇涩,终于明日之杳冥,而失后日之美好。
然则,人之辍于中途,岂为末路艰险、明日杳冥之过也? 岂不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
千里之于万里如十里之于百里, 皆为末路。 行者乃不淹留于千里而辍足于十里,无乃怪乎?
观夫行百里之所以辍者,行万里之所以终者,不在路之迢远而在小志与大志之间而已矣。
志者,人之所向也。 人之所向,其降大任于己也。
怀小志者,犹掘十仞之井,九仞不及泉则弃之。 弃之无不舍!
怀大志者,犹掘千仞之井,差百仞而止,如九百之功何?
故小志者以今日之蹇涩,求明日之坦途,遇小挫而逡巡,辍于中途而败于垂成也;大志者,以今日之蹇涩,求后日之坦途,遇大挫而大勇,终至高远而不止于明日也。
行百里者唯不能志高远,是以其任不重,其道不远,其志挫之辄废也。
行万里者唯能志存高远,是以其任重,其道远,其志挫之弥坚也。
故成大事者,盖其志远然后用心一也。
感恩
徐晓晔
那时,我们正在上语文选修课,专心致志地研究文言文的词类活用;那时,许多老师都在办公室中批改着作业或是准备着下一节课;那时妈妈正在办公;那时,外婆正在午睡。是的,那天北京的下午与往常并没有任何不同。可就在那一瞬间,在我国的巴蜀之地上,大地忽然咆哮了,千万座房屋轰然坍塌,千万个生命瞬间埙落。接下来便是解放军翻山越岭,克服一切险阻奔赴灾区;便是总理乘专机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便是医疗队员和志愿者奔向四川;便是空降兵官兵留下遗书,毅然跃向陡峭的山崖;便是全国全世界的人民捐款捐物;便是心理医生帮助灾民做心理辅导,便是无数感人事迹被各媒体传诵,便是全国哀悼日……
但当这一切都尘埃落定,总结这次地震给我们启示的时候,我想最基本、最简单、最显而易见的是感恩。
看到无数儿童失去父母和老师,无数父母失去孩子,无数人失去家人和亲友。
我们不禁感叹:“我们的父母还陪伴在我们身边,给予我们爱与温暖;我们还和同学们一起在明亮的教室中学习,我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还都在安享晚年;我们还健康、快乐、毫发无损的活着。 看到无数房屋被毁,昔时美丽的山村变为一片废墟,历经千年的古老建筑也没能挺立住,轰得一声笔直地倒下。 我们不禁想到:我们还住在宽敞舒适的家里,整齐平坦的马路旁高楼林立;我们的故宫颐和园还完好无缺。
但我们不是幸灾乐祸,不是幸庆灾难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是感恩! 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生活的美丽,感恩自然赋予人类的智慧,甚至感恩一棵小草,一小缕阳光。许多我们觉得平凡不起眼的东西,是多少人渴望却不可及的。那些痛苦、放弃、颓废都显得太渺小卑微了,感恩让人们变得更加坚强,让一切都变得难能可贵。
当然,更值得感恩的是人们面对灾难时的勇气、顽强和奉献。
看到救灾第一线始终不变的绿、橙、白三色,看到灾民们握着解放军的双手痛哭不止,看到孩子们向解放军敬队礼、看到老人们激动不已执意下跪。 虽然我们没有被直接救助,但我们也应该感恩。 每当灾难来临时总能看到解放军的身影,有了他们大家就有了信心有了希望。感谢这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自己的人,是他们让死神一次次望而却步,让奇迹一次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