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4600000032

第32章 高校图书馆图书污损问题及解决方法(2)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重掌北洋政府大权,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此,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军政府,发动护法运动。陕西革命者响应孙中山号召,组建陕西靖国军,讨伐北洋军阀在陕西的代理人陕西督军陈树藩。新组建的陕西靖国军,是一支成分复杂的联合部队。由于缺乏德高望重的统帅人物,部队从组建之日起,就陷入群龙无首的窘境。靖国军的将领们想到了于右任。1918年,应陕西靖国军将领邀请,奉孙中山之命,于右任返回故里,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开始领导陕西的护法运动。1922年5月,陕西靖国军解体,于右任重返南方,继续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请孙中山北上商谈国是。于右任奉孙中山之命,先期北上,就任国民党北京分会委员,具体处理国民党北方事务。1925年,原陕西军阀刘镇华纠集10万人马,围困西安。于右任接受中共领导人李大钊派遣,赴苏联请回冯玉祥,召集旧部,在内蒙古五原镇誓师,组建国民联军。冯玉祥任国民联军总司令,于右任为副总司令。随后,于右任率部分国民联军南下,很快解除了西安之围。

1930年12月28日,国民党四届中央执委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推选于右任为监察院院长。此后,于右任长期担任南京政府监察院院长。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面对解放军强大攻势,李宗仁企图以和谈扭转败局,提议派于右任为特使,赴北平谈判。于右任得知消息后,彻夜未眠。他想全力促成此事。可是,负责此次会谈的张治中提出:于右任留在南京更好,凭他的威望,可以促使和谈协定的最后批准。就这样,于右任借过了北上机会,成为终生憾事。国共和谈破裂后,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在即。蒋介石开始撤离大陆。他害怕于右任留在大陆,要于右任先去上海,再南下广州,然后去台湾。于右任以身体不适为由,试图加以拒绝。蒋介石派来的军人不等于右任穿好衣服,就逼他上了汽车,直奔机场。到上海后,于右任本来想转道香港,伺机再去北平,然后留在大陆,可是,蒋介石不同意。1949年11月下旬,于右任先到重庆,接着飞往台湾。他的结发妻子高仲林、长女于芝秀、女婿屈武、幼子于中令及其母沈建华等亲属留在了大陆。

1964年11月10日20时,于右任在台北市病逝,享年86岁。

于右任是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书法家和爱国诗人,对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早年间,于右任热衷于新闻事业,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后来又致力于兴办教育事业。他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之一。1905年,他与王敬方、张邦杰一起,发起创办了中国公学。在上海期间,适逢东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驱逐校长,空缺请于右任出任。他欣然接受,并把校名改为上海劳动大学,请李大钊为客座教授。李大钊又推荐邓中夏、瞿秋白、萧楚女等到上海劳动大学任教。一时间,上海劳动大学成为上海影响最大的革命大学,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在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期间,于右任一方面指挥作战,一方面大办学校。他在总司令部设立教育处,专门负责教育,先后创办了渭北中学、渭北师范、三原中学、民治中学和地方自治讲习所。20世纪30年代初,于右任在西安期间,与邵力子、杨虎城等人共同倡导兴建西北教育。1932年,他筹建了西北第一所农业院校——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后更名为西北农学院),并兼任第一任校长。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后,于右任仍然不忘兴办教育。1958年,他与友人在台湾桃园县平镇乡创办复旦中学,被复旦大学的校友们称之“少复旦”,并出任名誉董事长。

当然,于右任在文化方面的最大贡献,还是他的书法艺术。早年间,在私塾先生毛班香的指导下,于右任研习赵孟頫,学临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在王体楷书上下了很大工夫。青年时代的于右任,在深入研习汉隶、魏书和唐楷的基础上,学习行楷,后又专攻魏碑书法艺术。在上海时,于右任曾向晚清书法名家何绍基学习。中年后,于右任学习草书,组织成立了标准草书社,对中国书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了中国草书经历章草、今草、狂草三个阶段的论点。他在悉心研习历代名家草书千字文的基础上,解开了汉字草书难传之谜,整理总结制定了《标准草书》,为汉字草书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为人们学习草书提供了一个范本,在汉字草书的传播和普及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书法上,他成为一代宗师,被人们称为“旷代草圣”。

在于右任的书法生涯中,对魏碑情有独钟。“朝写石门铭,暮临二十品。竟夜集诗联,不知泪湿枕。”

是他学习魏碑书法艺术的真实写照。他所以喜欢魏碑,据说是认为魏碑有“尚武”精神,一笔一画,充满了粗犷豪放之气。鸦片战争之后,朝廷腐败,国力衰竭,民族危亡。他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试图将书法艺术作为一种战斗的武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所以特别喜欢魏碑,其真正的原因,还是魏碑中有《石门铭》和《龙门二十品》等大量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他想从研习魏碑入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艺术道路。他说:“学书法不可不取法古人,亦不可拘泥于古人,就其爱好者习之,只要心摹手追,习之有恒,得其妙谛,即可任意变化,就不难自成一家。”

正是有此见解,他的书法才自成一体,特别是草书,用笔稚拙,笔笔随意,出神入化,既雄奇婉丽,又清正典雅,宽博潇洒之中,显得别具神韵。屈武评价其岳父的书法艺术,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博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格,晚年愈臻成熟,达到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境地。”

由于钟爱魏碑,得益于魏碑,搜寻古碑和金石拓片,几乎成了于右任一生的嗜好。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戎马倥偬,他也不忘寻访古碑的使命。“曳杖寻碑去,城南日往还。水沉千福寺,云掩五台山。洗涤摩崖上,徘徊造像间。愁来且乘兴,得失两开颜。”“裁酒三阳寺,寻碑兴倍增。”“造像搜频得,浮图倦未登。”他由寻访古碑,延伸到寻访古字遗迹。一次,他寻访古碑时,得到了“阿史那元方造像并拾得旧瓦上有隶书‘□宫’二字”,不由发出“拾得离宫瓦,曾携几片还”的感叹。抗战期间,他到西北视察,在甘州西黑水河岸古坟地发现大量中原灶具和遗骸胫骨,同时捡得大吉砖,发现有草隶数字,一时激动不已,诗兴大发,挥笔写道:“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国史无传。中原灶具长人骨,大吉铭文草隶砖。”1926年,他受李大钊派遣,赴苏联请冯玉祥回国时,途经西伯利亚和蒙古等地,也没有忘记寻访古碑的使命。他在西伯利亚发现了汉代箭镞,在贝加尔湖北奥利汉岛上发现了汉文石刻。在看到尼布楚城成吉思汗记功碑拓本后,他深情地写道:“遗铁可知常虏获,断碑难得再摩挲。”

“盖代英雄去不还,高碑犹自在人间。”他对古碑爱不释手,对好的拓片也是赞不绝口:“传神赖有张公拓,犹似当年照九嵕。”

于右任一生搜寻古碑石刻,可谓呕心沥血,留下无数动人的故事,其中最典型的是《广武将军碑》和《熹平石经》残石的重见天日。

《广武将军碑》全称《前秦广武将军孙□产碑》,为东晋时北朝蔡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所立。碑上字体被人称为“八分书”,碑额有“立界山石祠”五字,所以又称《立界山石祠碑》,碑文记述了“□产”的生平和功绩,是关中古碑中的稀世珍品。此碑因年久风化,碑主的姓氏难以辨认。清代甘肃籍学者张澍考证后认为,碑主是张蚝之孙,所以又题为《张产碑》。此碑于清代乾隆年间出土,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从人们视野中消失。据《关中金石记》一书记载,此碑藏于陕西宜君县。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澂任陕西提学使时,曾下令寻访此碑,结果一无所获。对此,于右任一直牵挂在心。1917年,于右任受命孙中山回陕西组织力量开展护法运动,以策应北伐,途经宜君县,曾四下求访此碑,也一无所获。

原来《关中金石记》记载有误,此碑不在宜君县,而藏于白水县史官村仓颉庙。澄城县人雷召卿在仓颉庙中发现此碑,时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参谋的李春堂偶得一拓本,但不知其价值。1920年,时任靖国军总司令的于右任去高陵防地巡视,受到当地军政要员宴请。席间谈起书法金石,李春堂当即取来拓本请于右任过目。于右任见拓本上有“部大酋大”字样,大吃一惊。“部大”、“酋大”是北朝前秦官秩,即“部落长”、“酋长”。

他仔细辨认后断定,此为《广武将军碑》拓本。从此,失踪多年的《广武将军碑》重见天日。

同类推荐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教研感悟

    教研感悟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有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课题报告、教学评价、教学分析等。选文围绕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学,教学质量评价,课题研究四大板块,集中展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热点、语文学科教学等的独特思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理论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莅天下

    莅天下

    这是一个修玄的世界,文明初始。在这里,实力是唯一的信仰。按照玄力,划分为玄徒、玄者、玄师、玄侯、玄王、玄尊、玄圣,玄皇,还有那仅存传说的主宰--玄神。每个阶段的玄力分九阶,又为一星到九星。热血经历,璀璨一生,掌控浮沉,莅临天下。我为大主宰,自当莅天下。……一个恢宏的世界即将展开。
  • 屌丝的自我修养

    屌丝的自我修养

    如果说一本好书可以夸其为接地气,那么我写的东西比较接沼气PS:如不读请勿评论收藏,此文不为大火,只求轻喷!
  • 太阳神的飞马

    太阳神的飞马

    希腊太阳神赫里尤斯有一辆黄金宝车,驾车的是四匹火翼飞马,它们是派罗,阿尤斯,佛莱根,还有艾升。希腊的太阳神不是阿波罗吗?也对,随着时间的流逝,光亮之神阿波罗被人们认为是太阳神。但是无论在希腊的还是罗马的神话中赫里尤斯都是最初的太阳神。在不久的将来,一辆超级智能的豪华跑车被以派罗命名。一对命中注定的情人的遭遇了真正现代版的人生坎坷。一群中国的富二代,在美国硅谷的环境里,演奏了一场爱恨交加,生死相搏的青春交响乐。有些事情你看到过一百遍你也不会注意,有些事情你还没有看到,仅仅是听说一次,你便终生难忘。派罗的经历一定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不灭的烙印。
  • 蔚蓝天空的星星

    蔚蓝天空的星星

    夕阳下绿茵场上奔跑的幸福少年,黑夜下骑着单车追逐星空的青年,你已老去,那些纯真那些少年只能怀念。
  • 绝世妖色

    绝世妖色

    一个妖艳的美男子,遭受了家族灭门惨案,得救的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绝世强者的?看我一柄神剑,纵横天下!
  • 不死传说之谜

    不死传说之谜

    一出生,因为没有天赋被丢弃,可谁曾想,他却是以后所有人的救星。虽然她不是人类,可是他爱她:虽然她已经离去了,可他不能忘记她。既然上天给了我这样的天赋,又何必给我孤独的诅咒!
  • 废材逆天三小姐:狂傲踏天下

    废材逆天三小姐:狂傲踏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数一数二的名牌杀手,对待敌人,从不手软。“对待敌人怜悯,就是对待自己的残忍”,这是她说的。血腥蔓延,硝烟飞舞,从来没有情感的她,执行任务,爱上了不该爱的他,走了不好走的路。一眨眼,时代不同、身份不同,虽是小姐,可有何曾被当过小姐,世人笑她是废物,谁又知道她,是绝世天才。放心,总有五国知道她的存在,神兽上阵,丹书开启,手握神物,一步一步踏天下……
  • 替嫁王妃,废王请让道

    替嫁王妃,废王请让道

    她,是医学世家的耻辱,不仅无才还丑的出奇;他是皇家的饭后笑点,软弱加残疾。一次意外的聚会把他们绑在了一起,风云突变,且看废物如何逆袭。。。
  • 引爆正能量

    引爆正能量

    《引爆正能量:风靡全世界的心灵法则》风靡世界之后,特别是2012伦敦奥运会之后,“正能量”这个词已经在国人心中遍地燃烧,传递正能量、传递积极的力量,成为了新一轮“心理运动”。《引爆正能量:风靡全世界的心灵法则》正是基于此,从国情出发,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和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系统地解读了正能量的本质、影响以及运用。《引爆正能量》分为两部分,上部分讲“正能量的加油站”,下部分讲“负能量的回收站”,分别解读和介绍拥有正能量、排除负能量的方法、技巧,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非常实用!
  • 逝水流年轻染尘

    逝水流年轻染尘

    我是超可爱幸运少女白夕颜,今天我来到了南请学院,这可是全市最好的高校,我的家族可是全国最有名的白氏家族,从进入这间学院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为了这座学校所有女生的公敌。唉......真是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