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800000006

第6章 意外的打击与收获

失败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爱迪生

(一)

在火车上建立了流动实验室,每天还得忙着出版报纸,爱迪生忙得不亦乐乎,似乎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心愿进行着。

然而,不幸的事情却突然降临了。

这天,火车在开到距离休伦港约10公里的地方时,因为铁轨铺得不太完善,车身忽然震动了一下。突然,“砰”的一声,一样东西掉在了地上。正埋头做实验的爱迪生回头一看,原来是放黄磷的瓶子从柜子里掉了出来,瓶子摔得粉碎,黄磷因摩擦而起了火,将车厢地板都烧着了!

爱迪生大吃一惊,慌忙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想扑灭迅速燃烧起来的火焰。可是火势不但没有减少,连他的衣服也被烧着了。

就在这时,一位乘务员推门进来了。这位乘务员以往对爱迪生都不错,可看到此景,却勃然大怒。他迅速跑过来将火扑灭,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然后直起身,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巴掌,并大骂道:

“都是因为你,才弄成这个样子!你马上给我滚!火车里再也不能留你这些危险的东西了,一刻也不许再留!”

结果在火车抵达蒙特-克里克车站后,爱迪生就被赶了下去。他辛辛苦苦收集起来的所有实验用品也都被统统抛出了车厢。就这样,他曾经最引以为豪的列车流动实验室被毁得一塌糊涂。

这是爱迪生一生中遭受的最大的一次打击。这次意外事故,不但让他失去了所有的实验用品,还使他丧失了听力。由于列车员的那一巴掌打得太重,当时爱迪生就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晚上回到家后,南希注意到了爱迪生的反应有些异常,就追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爱迪生把事情的经过描述了一遍,南希立刻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马上找来医生给爱迪生检查。果然,医生遗憾地告诉她,爱迪生小时候患上的猩红热已经给他们的听力留下了隐患,而这一次意外,让他的耳膜受到了严重损害,已经无法医治了。

其实,关于爱迪生耳聋的说法不止这一个版本。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爱迪生的耳朵如上所述,是因为火车上的实验室起火而被打聋的,爱迪生本人一度也曾默认了这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在做化学实验时,瓶子中的磷不慎倒在地上引起大火,他受惊逃出,但不幸被烧坏了耳朵。

晚年时期,爱迪生又给出另外一种描述,就是少年卖报时,有一次因为买报纸的人太多,他没有赶上火车。等他跑到站台,火车已经开动,他追上列车抓住了车后的扶梯,但没办法爬上去,差点被甩下来。这时一个列车员跑过来,匆忙地抓住了爱迪生的双耳往上拉他。就在那时,爱迪生感觉耳朵里出现了破裂的声音。从那以后,他的耳朵就聋了。

不管哪种说法属实,爱迪生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饱受耳聋之苦的事实是无可否认的。但他自己对这件事倒也乐观,甚至觉得这是件有益的事,因为这能帮助他更加集中精神进行科学实验。他曾说:

“耳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是有利的。我在电报局工作时,我只能听到我的工作台上的电报机,别的电报机不能像干扰别人那样干扰到我……走在百老汇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处的人那样宁静。耳聋从来就是、而且现在也是我的福气,它使我失去了许多干扰和精神痛苦。我听人说:‘爱迪生没有神经。’我的神经不比任何人少,而且同样灵敏,但却不受外界的干扰。”

(二)

在火车上闯了祸,爱迪生只好收拾着自己的实验及办报器材等回到家中。他慈爱的母亲不但宽容地接纳了他,而且再一次给予他重新振作的力量。

母亲南希为了支持爱迪生的实验,在家里为他重新开辟了一个实验场所。为了防止意外再次发生,新实验室设在顶楼上,地窖里只堆放一些器材和杂物。在这个新实验室里,爱迪生开始进行电学实验。其中的第一个实验,就是“电报游戏”。

在距离爱迪生家不远的树林里,住着一个名叫华德的铁路工人,他的继子詹姆士·狄克非常听爱迪生的话,而且对电报术也十分感兴趣。爱迪生以前就喜欢电报机,尤其是和狄克一起参观了电信局之后,对电报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狄克,我们两个人来做电报机互相通信吧。”

就这样,两个人约好了。此后不论是清晨还是半夜,只要一有空闲,爱迪生就与狄克翻阅有关电信的书籍,热心地研究起机器的制造来。

那时,电信业才刚刚开始,商店里根本没有电报材料可卖,所以要找一个隔电瓷、一根电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用空瓶子代替绝缘器的方法。不过,最伤脑筋的就是电流。

后来,两个少年想到用摩擦猫毛的方法来产生电流,可在摩擦时,猫会感到不舒服,在爱迪生的手上抓了一把后就逃跑了。

经过这样可笑的失败之后,他们终于从狄克家的屋顶到爱迪生家的树尖上装好了一根电线。

一天晚上,两个人开始试验通报了。狄克在电线那头发报,爱迪生在电线这头收报。长短不一的嗒嗒声,在深夜入静时分显得格外清脆悦耳。电报机开始工作了!

两个少年都为这个小成功而兴高采烈,但唯一不满的是爱迪生的父亲,因为他觉得儿子每天玩得太晚了,这对他的身体不好,所以规定他在晚上11点必须睡觉。

这一限制给年轻的爱迪生带来了麻烦。他的报纸通常都要在11点才能卖完。如果11点钟就睡觉,他就没机会做实验了。于是,爱迪生又想出一个计谋。

平时,爱迪生晚上回家后,父亲总是要看他带回来的《底特律自由报》。这时爱迪生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些新闻像底特律报馆那样,经过电报线传到屋里呢?狄克能发,爱迪生能收,那么在11点时必须睡觉的限制就可以取消了。

计策进行得很成功。爱迪生将报纸送到华德那里,马上赶回家来,告诉父亲说报纸全部卖完了,不过他可以从电线上将新闻探来。

于是,爱迪生走到电报机旁,嘀嘀嗒嗒地搞了一会儿,电报机开始响了。因为他提前已经和狄克说好了,所以对方回电也比往常要快。

“爸爸,狄克说要将重要的新闻用电报发过来。噢!是南北战争的消息,格兰特将军……”

“格兰特将军怎么了?”父亲关切地问。

爱迪生根据嘀嘀嘀的电报声将新闻一一告诉父亲,战场的消息,议会的新闻,以及加州发现新油田等等。父子俩借机实验到晚上一两点。

“啊,这真方便!”塞穆尔大感惊叹。

第二天夜里,爱迪生与狄克又继续发报;第三天夜里也是如此。就这样,父亲塞穆尔妥协了。他告诉爱迪生,只要他能照常将报纸带回家,他就不干涉爱迪生的工作时间了。以后,报纸马上就在家里出现了,而爱迪生与狄克的“电报游戏”也可以继续进行了。

(三)

在研究电报的同时,爱迪生还在继续出版他的报纸。在这之前,《先驱报》已经传到了国外。那是因为有一次,一位名叫乔治·斯蒂芬的英国工程师搭乘了爱迪生卖报的那班火车,感觉这份小报不错。这位工程师说:

“少年人能发行这样的报纸,真不简单,我想买1000份带回去。”

一次就被人订了1000份,这可是头一次。爱迪生很高兴,其他都放下不做了,赶印出1000份卖给那位工程师。这位工程师带着爱迪生的《先驱报》回到英国后,在世界第一流的《伦敦泰晤士报》上大肆赞扬爱迪生,并将这份小报称为是第一种在火车上出版的报纸。

然后就在报纸颇有名气且很畅销时,爱迪生突然决定不办了。这是因为,当时爱迪生曾与一个他熟悉的同龄人商量如何增加报纸的发行量,那个人认为,报纸上应多刊载一些读者喜欢的杂谈、趣闻以及各种各样的市内消息,人们都喜欢知道他人的秘密,如果有些这样的内容,大家都觉得有趣,也就会都来买你的报纸。

爱迪生决定和那个人合伙办报,将《先驱报》也改名为《秘闻报》。报纸的发行量的确是大大增加了,但那些认为报纸刊登了自己秘密的人却大为恼火。

一天晚上,爱迪生从车站卖完报纸回家,正走荒无人烟的圣克莱尔河边时,一个高大魁梧的家伙跟了上来。原来他的故事被登在了《秘闻报》上,爱迪生拒绝说出作者的名字。壮汉狠狠地揍了爱迪生一顿,还把他扔到了河里。

不久,爱迪生就放弃了出版工作。毫无疑问,爱迪生是当时最年轻的出版者,如果不是因为他被科技所吸引,也许他会终生热爱新闻事业,成为一个杰出的出版家。

爱迪15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由此,他的生活也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

那是在1862年8月的一个早晨,爱迪生在铁路上卖报纸,忽然发现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铁轨中间玩石头。此刻,他的后面正好有一节货车向他驶来,可孩子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爱迪生见状,急忙把报纸扔到月台上,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把孩子救了出来,但两个人都头朝下地摔倒了尖锐的碎石上,以至于碎石末都嵌进肉里了。

爱迪生救起的这个孩子名叫吉米,他的父亲名叫麦肯齐,是克里门斯山火车站的站长。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麦肯齐邀请爱迪生到他家里做客。

不久后,麦肯齐发现,爱迪生在卖报之余还常常到火车站的发报室去研究仪器。因此,麦肯齐认为爱迪生可能是想学习电信技术,将来做个通讯员。因此,他对爱迪生说:

“爱迪生,你救了我的孩子,我必须好好报答你才行。我看你似乎对电信方面的机器很感兴趣,所以我想教你学习电信技术。当然,这是免费的。”

爱迪生一听,简直太高兴了!无疑,这是比给他多少金钱都宝贵的酬谢。

就这样,爱迪生每天一面在车站里卖报,一面在发报室做见习报务员。爱迪生对电报并不生疏,所以麦肯齐老师给他讲的内容他很快就能掌握;而麦肯齐对爱迪生这个学生的勤奋和惊人的理解力也称赞不已。

很快,爱迪生就学会了各种电信技术,也能熟练地操作各种机器了。4个月后,爱迪生成为车站里的正式报务员。

同类推荐
  •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本书语言清新,资料翔实,记叙生动。虽然是人物传记,但语言极富感染力,从而将人物描写得极具立体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她们,进而感悟人生,品味文化。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本书以中国古代名人的情感轶事为立足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背后也是一个个鲜活立体的生命。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无业逆转成妃

    无业逆转成妃

    无业女青年尹沧月,一朝穿越成了皇亲国戚。哎哎哎!说好的兄妹,你怎么能反悔呐!
  • 天地传说之替爱

    天地传说之替爱

    自我睁开双眼,我便成为一缕幽魂,不记得自己的生死,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只是一直游荡在这人世间。
  • 启源计划

    启源计划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脖子上突然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印记。时光交错,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竟发现自己身处密室!为了寻找出口,为了弄明白是谁把我关在这里。我不得不踏上这条不归之路。神秘的古老组织,诡异的人类实验体。不可言喻的地下实验室!是上古的力量!还是人类的欲望?我,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降临前:萧霖对被继母怂恿试图扣押自己学费的亲爹使出了传说中的终极大杀招:断子绝孙腿。末世降临后:萧霖与从天而降狠狠砸到自己后脑勺的逗比系统携手并进,愉快的踏上了末世写文的康庄大道!
  • 探险组的离奇事件

    探险组的离奇事件

    一群喜欢冒险的朋友,因为寻求超刺激的冒险旅程而屡屡碰到怪异的事件,主人公为了搭救受害的好友不惜踏入险境,一路的遭遇让主人公感到非常离谱的事件总是发生在他的身上,误入古墓、碰见僵尸、遇见冤鬼,为救好友自此展开了各式各样的探险救援斗争......
  •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品透视

    绝品透视

    唐宇一家因为给爷爷看病,背负巨额债务,爷爷死后又遭遇亲戚争夺遗产,只留给他一块破石头,没想到就是这块破石头让他拥有了透视之眼。从此唐宇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女?财富?地位?我样样有!古灵精怪的小萝莉,缠着我!温柔可人的白富美,粘着我!暴力豪放的警花,霸占我!且看唐宇从一个背负巨额债务的穷光蛋如何成为坐拥亿万家产的富豪!
  • 锦绣之惑国狼妃

    锦绣之惑国狼妃

    晚唐后期,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各路势力揭竿而起,瓜分整个大唐。身处乱世,她,为了复仇,行刺与从未逢面的他,他却告诉她,以整个天下,来迎娶她。她处处危机,他每每出手相助,当她心被捂热的那一刻,他却再也不认识她……
  • 彼岸:回首莫忘

    彼岸:回首莫忘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你相信童话吗?”“不信。”“为什么。”“因为那都是骗人的呀!”可现在我信了,我愿变成天使,永远守候在你身边…
  • 神魔弑仙传

    神魔弑仙传

    自上古以来,神魔肆虐,万千世界,天庭、圣域、西方极乐世界,强强联合,大能出手,以盖世神通将其镇压,亿万年后...因为我不能,所以我一定要,因为我一定要,所以我一定能!一少年,目露神光,眺望远方!征程,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