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300000032

第32章 南北朝(11)

魏皇始元年(396年),拓跋珪率大军四十余万攻打后燕,夺得并州(大同西南),同年,从林阱(属河北)进入河北,围攻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年后,中山被攻陷,后燕的残部退到龙城(今辽宁朝阳)等。大河以北诸州全被北魏占有。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拓跋部定都平城(大同)。次年,改称魏道武帝,至此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灭后燕之后,北魏迁徙原后燕境内的吏、民及鲜卑等杂夷36万,百工伎巧十余万人到魏京,给内徙的新民耕牛,计口授田,此发展农业。平城附近,被划为“王畿”。王畿之外,又设“方”、“维”,由皇帝直接派官管理。四“方”、四“维”合称“八国”,管理这些地方的官员称为“八部大夫”或“八部帅”。原来以游牧为业的鲜卑族人,便在此“八国”中定居下来,而原来的“部大人”(酋长)被皇帝任命的官员所替代。官员的主要职责变为监督和劝课农耕。朝廷按各地收入的多少,来考核官员的政绩。这种新的行政法令,使得北魏的政府结构得以转变,并使落后的游牧业过渡到了先进的封建式农业生产方式中,使新兴的北魏有了强大的物质力量为后盾。

天兴二年(399年),拓跋珪于京城设置太学,置五经博士,增生员三千。拓跋珪格外重视寻找汉族士大夫对他的支持,以利用汉族文化改造处于原始状态的鲜卑民族。崔宏归附北魏之后,把拓跋部的历史与汉族的历史联系起来,说黄帝最小的儿子昌意“受封北土”,是拓跋部的祖先,拓跋珪对此深表赞同。一次,拓跋珪问博士李先:“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可以增长见识与智慧?”李先生回答说:“书籍。”于是拓跋珪就命郡县在民间搜罗书籍,送到京都。另一位博士公孙表,则把韩非的著作介绍给拓跋珪,告诉他如何做一个封建专权国家的皇帝。天兴四年(401年),拓跋珪亲祭先圣周公、先师孔子,并任用大量汉族士人作文官,依靠这些汉族文官的支持来建立封建政治制度的专治机构。

与此同时,北魏政府中的鲜卑贵族与皇帝之间的矛盾仍一直继续。鲜卑旧贵族在过去已不能容忍一个国王,在此时则更不能容忍一种新的体制下的皇帝,一有机会,便窥觎这一宝座。天赐三年(406年),拓跋珪下诏称:“人们认为汉高祖以布衣而得天下,这是错误的。汉高祖有天下是因为有天命。无天命而妄图非分,便会遭殃。”因而劝臣下安分知足,以“保荣禄于天气,流余庆于后世。”接着又下诏书,劝臣下不要争名夺利,要讲道义。此后,贵族有反对皇帝的许多都被处死,其中最著名者是拓跋珪的堂兄拓跋遵和拓跋仪。但同时,他自己也常常心怀疑虑,烦闷不安,或几天不吃饭,或通宵不眠,自言自语,见神见鬼。朝臣见他时,不小心说错一句话,或表情失常,便怀疑其心怀恶意,被当场处死。拓跋珪终精神失常,北魏永兴元年(409年),被其子拓跋绍杀死。年仅39岁。同年,拓跋珪太子拓跋嗣回平城,再杀拓跋绍,即帝位,是为魏明元帝。

魏明元帝称帝后,便采取拓跋部四部大人与大酋长共同管事的惯例,命长孙嵩、安同、崔宏等八大臣共听朝政,号称八公。又让燕凤、封懿等共议政事。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都可参与朝政,使得北魏的紧张局面得以缓和。神端二年(415年),魏国已连年霜旱,平城附近不少民众被饿死。有人主张迁都到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去,崔浩、周澹反对认为,山东人现不知鲜卑虚实,还认为人畜众多,如现在迁去,一旦见鲜卑人数有限,定会生轻侮之心。不如等明春草生,取马牛乳和蔬菜充饥,挨到秋熟,就可渡过难关。魏明元帝赞同他们的主张,但仍怕无法挨到来秋,便选穷困的本族人到山东定、相、冀三州,下令汉民每户出租米五十石来养活这些穷困人。

当时,北方鲜卑的又一支柔然开始强大起来,又有匈奴族铁弗部所建立的夏国在关中一带自称一霸,对北魏具有一定的威胁性。柔然还常常侵犯北魏的边境。泰常二年(417年),刘裕打后秦,后秦向北魏求救,拓跋嗣本想派一支精锐骑兵直逼彭城(江苏徐州)和寿春(安徽寿县),便向崔浩问计。崔浩以为现在“西有屈丐(夏),北有柔然”,出师对北魏不利。同年,宋武帝灭后秦,取得黄河以南州郡,魏则守黄河北岸,无力渡河相争,魏用兵机会大减,穷人增多,遇天灾就要饿死。秦常七年(422年),宋武帝死,魏明元帝立即大举渡河攻宋,崔浩极力谏阻未成。次年,魏夺得司州(治洛阳)全部,兖州、豫州大部。北魏在黄河以南取也得了许多州镇后,重新确立了南北两朝对立的形势。

泰常八年(423年),魏明元帝拓跋嗣死,其子拓跋焘继帝位,是为魏太武帝。魏太武帝是北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在其在位期间,北魏的社会极为繁盛,他依靠崔浩的谋略和鲜卑人的慓悍,几乎战无不成胜。始光元年(424年)始,北魏开始大举进攻柔然,迫使它逃奔漠北,暂时不敢南犯。始光三年(426年),又分兵两路攻夏,一路攻长安,一路攻统万(夏都城,今陕西榆林西南),当年即克长安,次年又攻下了统万。神麝元年(428年),俘获了夏国君主赫连昌。神麝二年(429年),魏太武帝又一次进攻柔然。柔然大败,原来臣服于它的些高车等小部落乘机摆脱羁绊,被北魏降服的柔然达三十多万家,掳获马牛羊达几百万头,敕勒也有几十万人向北魏投降。另一部分柔然人向漠北逃亡。两年后,又攻取夏最后都城平凉,夏亡,魏取关中。太延二年(436年),灭后燕国,取辽河流域。太延五年(439年),灭北凉国,取凉州。至此,自晋永安元年(304年)开始的十六国大乱已经结束,黄河流域得到了统一。

平定北方之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魏太武帝认为进攻南方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率大军南下攻宋。当时正是宋文帝在位,国力极强。魏宋大战,魏军无法攻克宋的重要城镇,便在城外大肆杀掠,尽量破坏。宋军民痛击魏军,魏死伤大半。次年,魏太武帝只得退兵平城。这次战败,大伤魏国元气,又遭国人怨恨,北魏从此害怕再与南朝交战。正平元年(451年),魏太武帝被宦官宗爱杀死。从此,魏始由盛转衰。

孝文帝改革

北魏太和十四(490年),冯太后病死,24岁的魏孝文帝元宏终于独自执掌了朝政。冯太后丧事处理完毕,他思谋进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从道武帝定都平城已来,近百年间,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北魏王朝早己成为北方惟一的最高的统一的政权。而平城偏居北边,不便于控御中原地区和向江南用兵,也不便于深入汉化和实行文治,还不免遭受北方柔然与荒年饥馑的威胁,故迁都之事,作为最高统治者,实在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开始着手安排迁都之事,他知“北人恋本”,直接提出迁都,肯定会遭到众人反对,于是采取了“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的办法,这年五月,他在明堂召集群臣,商讨南伐,试图采用占筮之卦的方法来统一意见,由于占筮得出的《革》卦内容与南作不符,未能达到预计效果。以尚书令、任成王拓跖澄为首的一批大臣认为《革》卦不吉利,反对南伐,孝文帝一时理穷。众人散后,孝文帝派人单独召见拓跋澄,屏退左右,对拓跋澄和盘托出他的计划,分析指出,自拓跋部定都平城已来,虽然完全占据北方,富有四海,然而平城“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如果进一步移风易俗,势将更难,因此打算借南伐之名,迁都中原。拓跋澄表示完全拥护,二人商定,仍然照孝文帝既定计划行事,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随后几月,孝文帝积极布置南伐。六月,他下令在黄河上架桥,以便让大军通过。七月,他又下令实行中外戒严,宣布南伐。八月,他命太尉拓跋丕、广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亲自统率大军30万南下。九月,孝文帝抵达洛阳,命大军作短暂休息,自己则到西晋太学遗址参观《石经》。洛阳是汉、魏、西晋的故都,虽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但仍然是中原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地区,对决意深入汉化的孝文帝来说,此时更坚定了迁都洛阳的信念。从南伐大军离开平城,一直淋雨不止,使南伐将领更加丧失信心。这次南伐并没作长期准备,南齐政权也并非不堪一击,随军将领,大臣均知前景凶多吉少,因此当孝文帝又命令大军继续南进时,众人齐跪在孝文帝马前,请求停止南伐,大司马、安定公拓跋休等人甚至哭泣并以死相谏。这正是孝文帝所预计的,他乘机说:“大军出动一次不易,既出军不可无功,若不南伐,就得迁都洛阳。两者必须择一,要大臣立刻作出决定。拓跋部人多恋北土,不愿迁都,但因南伐极为凶险,毫无胜算,无人敢坚持南伐者,于是都选择迁都。全军齐呼万岁,迁都洛阳之事便这样决定了。孝文帝也知大臣内心实属勉强,事后他曾就此事征询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的意见,得到答案是是一半乐迁,一半恋旧。

洛阳城早已破败,迁都洛阳之议决定后,大军就停止前进。孝文帝遣任城王拓跋澄还归平城,向留守官员宣布迁都之事。又命司空穆亮、尚书李冲与将作大匠董尔留守营建洛阳,又派于烈回去镇守平城。一切布置停当,孝文帝便离开洛阳,到河北等地去巡视郡县。直到次年十月,洛阳大体营建完毕,北魏才正式迁都。

迁都洛阳后,汉化的条件更为成熟,孝文帝接着又对鲜卑族风俗文化制度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也就是迁都后两月,为减少民族隔阂,孝文帝下令禁止鲜卑族人再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穿汉族服装。诏令宣布后,“国人多不悦”,只是害怕禁令,绝大多数鲜才换上汉装。也有少数鲜卑族人仍留恋鲜卑服装。有一次,孝文帝从前方回来,仍见京城鲜卑妇女有“冠帽而著小襦袄者”,或“仍为夹领小袖”的人还穿着鲜卑旧服。于是把留守京城的拓跋澄及其它官员训斥一顿,认为是他们知而不问,督察不严而引起的。老贵族拓跋丕不乐意变易旧俗,当朝廷大臣皆穿汉族衣冠议政时,惟独他一人身穿鲜卑服夹在中间,因他年老功高,孝文帝才不勉强。不过后来拓跋丕也“稍加冠带”,朝廷内外,汉族服装便逐渐取代了鲜卑服。

次年,孝文帝又下令禁止在朝廷说鲜卑语,也就是他对他弟弟咸阳王兄禧说的“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具体规定:朝官年三十以上者,习性已久,可允许逐渐改变。三十以下者,如在朝廷不说汉语,仍旧说鲜卑语,就要被降爵或罢职、免职。北魏初进中原时,“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后,孝文帝禁止朝官讲鲜卑语,时间长了,下层的鲜卑人也很少有人讲鲜卑语了。那些迁到洛阳来的“代北户”,有的后来甚至已听不懂鲜卑语。有些怀旧的人,还专门在拓部部人中教授鲜卑语,“谓之国语”。可见孝文帝的语言改革是十分成功的。语言和服装的改革,大大加快了北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民族融合的步伐。同年,孝文帝又下诏规定,南迁洛阳的鲜卑人,死后只能葬在当地,不得送回代北。此令一下,那些南迁的代人,便都成为地道的河南洛阳人了。孝文帝此规定,显然是要割断“代北户”与故土的联系,断绝其客居洛阳的念头,使他们能长久定居中原。

转年,孝文帝又下诏改族的姓。在此之前,鲜卑人的姓氏多是由两个或三个字组成的复姓,如拓跋、尉迟、独狐、勿忸于、步六孤等。姓氏上的强烈差别,影响着鲜卑族与汉族的进一步融合。因此命令把鲜卑复姓改为汉姓。诏令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太祖以来的八大著姓也由此改为汉姓,如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楼氏改为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为嵇氏,尉迟氏改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紧接着,孝文帝又下诏命定族姓。孝文帝一向羡慕汉族的门阀制度,在中原地区,士族公认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士族之首,号称“四姓”,孝文帝在承认四姓为汉族士族之首的基础上,又下令规定鲜卑拓跋的族姓,改变代人“虽功贤之胤,无异寒贱”的状况,把道武帝以来“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的鲜卑贵族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定为国姓,“勿充猥官,一同四姓”,记他们的地位与汉族崔、卢、郑、王四姓地位相当,享受同等的政治待遇。同时依据父祖官爵高低,对鲜卑其他人也划分了姓族等级,在鲜卑族内首次建立了本族的门阀世袭等级制度。

为使鲜卑贵族与汉族进一步融合,形成联合统治的局面孝文帝又利用皇帝的权威强令两族贵族联姻。他自己先取“衣冠所推”的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之女充人后宫。另外陇西李冲家族虽非魏晋以来的显族,但也多是当朝权贵,“所结姻,莫非清望”,孝文帝也破格把李冲之女纳为夫人。陇西李氏也因此而上升让一流士族,与崔、卢、郑、王并列,“故世言高华者,以五姓为首”。他又特地为五个弟弟与汉族大姓联姻。下令:咸阳王元禧,聘陇西李辅女;广陵王元羽,聘荥阳郑平城女;颖川王元雍,聘范阳卢神宝女;始平王元勰,聘陇西李冲女;北海王元详,聘荥阳郑懿女。在这之前,咸阳王元禧,曾娶一个隶户之女为妻,因此受到孝文帝的严厉责备。由此孝文帝命令诸王,把以前所娶的妻子,皆降为妾媵。鲜汉两族联姻之风兴起后,汉族大姓也多有娶鲜卑贵族之女为妻的,最典型的是范阳卢氏,一门就娶了北魏三位公主,极为当时士族称羡。通过这种两族大姓的频繁的政治联姻,两族大姓之间的矛盾逐渐淡化,政治利益日趋相同,共同构成了北魏王朝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

孝文帝的上述改革是成功的,但并非都一帆风顺。从上述改革初始,就遭到了部分鲜卑贵族的抵制和反对,甚或演化为武装反抗。迁都之初,拓跋部人就是“多所不愿”,迁都之后,还有相当大的保守势力反对汉化,对孝文帝的改革多次加以阻挠和破坏,这派以北魏鲜卑的元老穆泰、陆等人为代表。后来太子元恂也加入这一派。元恂在迁居洛阳后,总报怨河洛暑热,“常思北归”。孝文帝赐给他的衣冠,他不愿穿,“常私著胡服”。太和二十年(496年),乘孝文帝去嵩岳之机,他与左右密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被人报告给其父,孝文帝将他囚禁,召见群臣说:“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毅然废掉其太子称号。同年冬,鲜卑贵族穆泰、陆与宗室元隆、元业、元超等人勾结,阴谋在平城起兵叛乱,另立新帝。孝文帝得讯,马上派任城王元澄率人速往平城,平定了这次叛乱。诛杀穆泰、元隆、元乙升、元超、陆等人。新兴公元丕知情不报,本也当死,孝文帝念他昔日功高,曾进他不死之诏,免其死罪,贬为庶民。其后,元恂又企图谋乱,孝文帝逼令他自杀。

同类推荐
  • 大明推官

    大明推官

    本小说主讲大明推官,人称“武三袁”之一的袁可立,其即为大明“四朝元老”之臣,亦诰“五世恩荣”之赏,为官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军事战略家!本文分为以下章节《卑斗巡抚》、《血衣锦卫》、《智洗倭罪》、《琉球问案》、《湖州案》、《抗旨斩弄臣》、《授命立危疆》等,其中包含菜场悬尸、血衣锦卫、五行遁术、琉球女魂、边疆鬼煞等原创情节。案情层层递推,步步惊险,且看一代推官如何斗智斗勇,杀贪官收鬼煞!本作品为一部侦探力作,除了烧脑的细节,更有惊险异常的情节,还有您意想不到的悬疑片段!
  • 明朝官家子弟

    明朝官家子弟

    孤儿楚颜阴差阳错穿越到明朝,初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为了家族;为了亲人;为了朋友;为了国家;为了心底坚持了两年的那一丝人性温暖,看楚颜如何广告美食开酒楼,费劲脑汁救家族,鲜花香水泡美女.......看楚颜如何改变一个时代,成为大明朝的一个传说。
  • 骑兵冲锋

    骑兵冲锋

    一个法国特种骑兵团的骑手,跟随着18.19世纪最伟大的将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队在欧洲的平原上多次击败欧洲列强组成的反法同盟。法兰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骑兵冲锋。
  • 龙脉之金鳞传说

    龙脉之金鳞传说

    现代宅男跟随研究院好友穿越到遍地是龙的古代,寻找传说中的隐龙脉。在这遍地是龙、武林高手满大街的古代,他该如何生存,从而找寻到真正的隐龙脉。
  • 三国之点将台

    三国之点将台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黄巾小兵,在无奈的生存挣扎中越陷越深,洗不掉黄巾的烙印。他身为黄巾,没有名臣猛将来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有的只是那一个伴随他穿越时空的点将台。看他是如何在士族遍地的世界中杀透重围。终究还是一个从一名黄巾小兵成长为暗夜行走,最后统帅天下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谋情之王爷诱妃成瘾

    谋情之王爷诱妃成瘾

    【宠文一对一,若有爱,是深爱,若有虐,是暖虐。欢迎入坑~~】他是南羽国的五王爷,大婚前一月,未婚妻突患重病,他衣不解带没日没夜的榻前照料,真是不离不弃,情深似海。————乱说,他分明恨不得亲手剁了他那未婚妻。他也是浮玉剑宗的掌门大弟子,他薄情寡义,为了娶另一个女子,竟亲手逼得爱慕他的女徒弟跳崖自尽。————瞎说,他分明爱她入骨,视她如命,怎么舍得。*****【事实是】她八岁那年家中被灭门,他救下她,阴差阳错,收了她做徒弟。从此宠她入骨,爱她如命。桃花灼灼之时,也曾许诺要百里红妆迎她进门。*****【实际是】醉酒之夜,他抱住她声声唤着“绾绾”,声声婉转动听,缠绵悱恻。她泪如雨下,心如刀割。那日,她一身红衣,他勃然大怒,从此不许她再穿红衣。那日,她和那女子同时被刀架着脖子,只能活一个时,他毫不迟疑舍弃了她。那日,他将她与刺客一同射杀,逼得她跳崖自杀。*****【真相是】他为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他为她,忍辱负重,受制于人。他为她,敌军城下,弃甲投降。他为她,遮雨挡风,此生不负。*****一曲红尘几重泪,再回首谁是谁非。若使相遇便相知,省却多少曲折事。*****【小剧场】浮玉剑宗后山上云雾缭绕,楚慕问白若,“你想要的浪漫是什么样的?”白若回答说,“很简单,就是我们去抢劫,成功后携款潜逃中,你不幸被捕,宁死不招,锒铛入狱……留下我一个人黯然神伤,挥金如土的度过余生。”楚慕,“……”这南羽没人敢抓他吧。————一日,楚慕拿来棋盘要和白若下象棋。白若说:“我不会。”楚慕说:“没事,我教你。”棋盘摆好后,楚慕拿着‘士’问白若:“知道这是什么吗?”白若说:“干!”从此楚慕再也不和白若提下棋了。————浮玉剑宗新弟子年度考核的时候,陈玉刚好给白若监考。快交卷时,白若的卷子和她的姓一样,一片空白。陈玉走过她桌旁时,趁人不注意,偷偷给她塞了张纸条。白若那个激动啊,各种紧张,各种激动,各种藏,最后终于颤抖着打开,上面赫然写着:“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啊?”“……”————
  • 重生之千年情咒

    重生之千年情咒

    她助他登上天子之位,对他不离不弃,却终是抵不过嫡女姐姐的几声哭喊,最终被献给了一群乞丐,再一次睁开眼,她变得冷酷凶猛,放弃了追求爱情的脚步,面对所有人的害怕颤抖,她巧然嫣笑:“我不想让你们好过,那就不能好过!”
  • 月老教师

    月老教师

    身世神秘的易东,因心上人不辞而别,意外开启无边吞噬之力。一吞牛郎织女二星,成为为人间月老。二吞财星、天王,征挞商界、政权。三吞瑶池、银河,从此纵横花间戏蝶。人头顶一片天智愚丑妍皆亦然天不绝人人自苦几人逍遥笑谈天!星空之下,只看人间少年!
  • 醉世浮沉

    醉世浮沉

    她,被冠以废柴,处处受人讥讽,甚至,连命都不由自己;她,被冠以天才,荣华富贵权势,但是,却没有真心以待。看她们,如何崛起,涅槃重生!
  • 迷雾少年——沙罗著

    迷雾少年——沙罗著

    痛苦,我不想要痛苦!那些记忆,我都不要了!——落穗,时间:2009年。这样完美的生活,没有痛苦,没有伤害,但是你觉得它们好吗?它们真实吗?——迷雾少年,时间不详。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公司能够帮人弄走不开心的记忆吗?落穗丢掉了让她落泪的过去,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新的生活。生命里有新的惊喜,新的让她开心的人。直到那个树林里迷雾少年的出现,质问她:这就是你要的生活吗?离开这里,你还可以离开!不要像我一样永久地留驻!迷雾少年到底是谁?落穗以为噩梦已经苏醒,谁知梦才刚刚开始——心痛和感动的迷雾之梦。
  • 神秘王爷的奴宠

    神秘王爷的奴宠

    她苦苦哀求、挣扎,他罔顾一切,在她与别人大婚前夕粗暴地碎裂她的霓裳,把她摆成各种魅惑姿态狠狠地彻夜蹂躏。强悍的掠夺下,她随他动作的起伏,宛若霜雪中飘零枯叶摇摇欲坠,明眸里氤氲了无助的泪雾......他曾是她姐夫、她的奴仆,当他筹谋多年站上金銮之巅后,她便成了他的奴,更是她杀父破国的仇人。她抛夫弃尊严,只为爱他,而他只为她身子留恋,把爱悉数给了另一个女子。当他与所爱女子于鲛帐中欢度春宵时,他赐予的毒药却令她胎死腹中。于高高的城墙飘下,手中锋利的短匕没进他的胸膛时,她心碎地呢喃:“我恨你......”东风恶,欢情薄。夜阑人静独他一人时,耳畔响起的是谁清灵的嗓音,一遍遍轻唤:“寒,寒......”原来,有些爱,因为分离,才惊觉早已铭骨......如何,让你重回我怀抱?文结局不杯具,请放心入坑。开始有点虐,后虐男主。
  • 我与设计师的故事

    我与设计师的故事

    一张脸引发的凄美虐恋,一场步步惊心的爱情一场玄幻的生死大考验,一个来自未来不明身份的红衣女子,一场一个女人与四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魔鬼与天使的生死之争,究竟谁能将谁救赎,他和她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
  • 红尘一曲:倾城醉

    红尘一曲:倾城醉

    姑奶奶我魂穿肿么了?我收了阎王做小弟,白莲花又怎么样,男主是我的就足够了,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稀罕,我要你和我定下契约,同生共死!干吗?不就一个女配而已嘛,原来小说里什么男主男配争女主的剧情老掉牙了!我只要他!你说她才是女主?我告诉你——我的未来是有我做主!!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姐妹情劫

    姐妹情劫

    她和最好的朋友爱上同一个人..她该如何选择........是友情,还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