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特点之二是,从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本书中所要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与一般的哲学史书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本身的优越性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他们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占有一席地位。正如罗素文中所说:“在我所讨论的人物中,我只提到看来是与他们的生气以及他们的社会背景有关的东西;有时候,我甚至于把某些本身无关重要的细节也记录下来,只要我认为它们足以说明一个人或者他的时代。”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罗素是个著名的哲学家,他对哲学和社会生活有独特的认识,对哲学发展史有独到的理解,本书由他一人独自写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西方哲学史发展的线索,及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的认识。
与国内的大多数西方哲学史相比,本书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不是那么强,但这也可以算是本书的一个优点,它没有把哲学纳入到一些条条框框中,而是揭示出哲学的活生生的发展,显示出哲学的活力。
哲学也许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如果选对了书,就能在所谓的男人话题中说出有质量的个人观点,而不是一味地微笑和茫然无措。当然我们读哲学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观点,更是为了能真正了解“你是谁”才能知道“我要做什么”,想想一个懂得萨特和尼采的女人,一个能决定自己生活的人,天哪,多么有灵魂!
5.尊重所有的追忆和过往——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在我们幼小时,我觉得圣书上任何人物和命运都没有像诺亚那样悲惨,他因洪水泛滥,不得不在方舟里度过四十天,后来,我时常卧病,迫不得已成年累月地待在方舟里过活。这时我才明白,尽管诺亚方舟紧闭着,茫茫黑夜镇住大地,但是诺亚从方舟里看世界是再透彻不过了。”
如果到了孤岛,无人陪伴却可以选一本书带着,那么有一本书能在你整个生命中被阅读(而且不见得能读完),不仅是因为它洋洋洒洒的三百万字,更是它会和你彼时的心绪无比贴切——将追忆作为度日的唯一方式,这就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这部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是20世纪法国文学贡献给当代世界文坛的最有力量的作品。全书共七部,十五卷,从1905年开始创作,至作者逝世前共花十七年的时间全部完成。
这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在这本小说中,“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它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
这部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以叙述者“我”为主体,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不过是通过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对自己“缓慢成长过程”的追忆,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现实从回忆中形成,通过回忆,既认识到现实世界,也认识到“自我”的存在。普鲁斯特不是站在事物的外部观察世界,而是将客观世界融入内心,然后再表现出来,从意识洪流中认识外部世界的价值。所以不仅是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
小说开卷,“我”从床上醒来,在梦幻般的状态中,千思百想集于心头。这时,由于一杯茶和一块点心的触发——儿时早晨起来喝热茶时一块俗名叫“玛德莱娜”的甜糕点泡在茶里,边喝边吃点心所感到的乐趣,使他回忆起小时候在姑妈莱奥妮家生活的情景。这不仅引出了叙述者的家庭身世和个人经历,还引出了盖尔芒和斯万两大家族,引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我”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他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我”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我”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是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我”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而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我”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我”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交叉重叠的叙述中,普鲁斯特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丑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黄金时代在他的笔下不过是一片衰败景象。小说除了描写上流社会的生活外,还涉及到文学、绘画、音乐、建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普鲁斯特细腻、感性的笔下“精致地透亮着”。
普鲁斯特悉心抒写的主题:时间。过往的时间之神既无形色,又无影踪,对它的追寻无疑会使得追寻者陷入一场虚幻的叙事。追寻——或者说回忆——成了普鲁斯特消费生命的唯一手段,这未免有些残酷,但对于作者,他的疾病造成了他对生命的独特领悟,并总结了一个普鲁斯特式的生活真理——别太快,细心品味时间从身边悄悄而逝的曼妙和忧愁。
对于固执迷恋追忆的女人,过往给我们提供了“我年轻时……”、“那个时候的爱情……”其实,“人类毕生都在与时间抗争,他们本想执著地眷恋一个爱人、一位友人、某些信念,但是,遗忘从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淹没他们最美丽、最宝贵的记忆”。所以我们需要回忆,从时间的匆匆流逝中体味生命的意义,也许“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唯一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多数人的一生,都无可避免地去承受记忆与遗忘的殊死搏斗,但在《追忆似水年华》的世界中,请尊重所有的追忆和过往。
6.狐媚多情,人间志异——蒲松龄《聊斋志异》
“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请从归,拜识姑嫜,媵御无悔。’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丽尤绝。遂与俱至斋中。嘱坐少待,先入白母。母愕然。时宁妻久病,母戒勿言,恐所骇惊。言次,女已翩然入,拜伏地下。宁曰:‘此小倩也。’母惊顾不遑。”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以其巨著《聊斋志异》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聊斋志异》既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乞丐妓女,各色人物几乎无所不包;政治文化、婚丧嫁娶、节令民俗、游戏娱乐等都有涉猎。其在世界文学史上,无论从内容还是创作手法上,都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四百多篇,并集中穿插了诗歌类作品有五十六篇,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强,各种诗、词、曲、民歌、谜语、酒令等几乎无所不备。在散文形式与性质的表现上,《聊斋志异》故事情节曲折有味,吸收发展了传奇和史传文学的特点。同时,这部巨作结构布局紧凑,人物形象有声有色,语言机趣,又极具戏剧色彩。故事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是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是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是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四是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小说中神鬼狐妖画苍生,驰想天外的志怪,是沧海桑田的人生,人神交往,人鬼交替,人妖转换,花妖狐魅异化为芸芸众生,构成聊斋最和谐的美。《聊斋志异》成为集志怪、神话、寓言于一体的小说宝典。
鲁迅先生说聊斋“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蒲松龄写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写人和包括狼虫虎豹在内的生物和睦相处,可以算中国最精彩的“绿色环保”小说。同时,它也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难怪哈佛大学的朱迪博士曾赞誉《聊斋志异》“我觉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之一”。连法国汉学家克罗德·罗阿也不禁说:“《聊斋志异》是世界上最美的寓言。”
蒲松龄是写女性的铁笔圣手,同样的人物,他比前辈作家写得生动丰满,他还涉猎许多他人没有涉猎的禁区,写出新人形象。阿绣梦寐以求追求美;鸦头誓死护卫爱情;侠女要独立,只要婚姻这实质而不要名分,婴宁的笑、红玉的纯、香玉的真、莲香的香……聊斋人物同枝不同叶,同叶不同花。女性的美,可见一斑。
在蒲松龄的笔下,还多方面地反映了妇女问题,如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由于妻妾制而造成的家庭不和,嫡庶之争。更可贵的是他创造出了众多的朦胧的渴望着自由的青年妇女的形象,如婴宁、青凤等,她们已经在幻想的形式中初步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牢笼和束缚,向着另一个新世界探索和追求。
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聊斋女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社会生活中,她们的聪明才智也大放光芒。她们在跟恶势力斗争时,机智勇敢,谈笑之间却敌兵;她们的处事才能、文才、治国才能也让庸碌的男人望尘莫及。《聊斋志异》把中国古代妇女特有的处境、遭遇、气质写活了,一批精彩迷人女性形象的成功,是蒲松龄对小说史的重要贡献。《聊斋志异》让风姿绰约的女性,不仅有独特个性,还成为某个思想符号、某个精神象征、某类情感代表,是聊斋最亮丽的风景,是中国古代小说人物画廊的空前收获。
人狐相恋,鬼魅痴情,这一切在不可思议的外表下潜藏着一颗冲破礼教束缚、主张个性自由的心,每个女人在阅读《聊斋志异》的时候,都释放了最真我的一面,那些温柔、浪漫、聪慧、美貌的狐仙女子,都是女性身体里的精灵,她让我们学会勇敢地追求,自信地把握。
7.批评的力量——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
“一个人在参加游行或在任何东西上签名之前必须知道的规则是:不管你信仰什么或支持什么,如果你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去亲身经历所谈论的国家、战争、非正义行径等,你就无权公开发表意见。如果没有这样的第一手知识和体验的话那你还是闭口不谈为好。”
阅读面的宽窄,在某种意义上反射出思索者挖掘文化功力的深浅。是智者,往往不以对某些领域的独家研究成果而炫耀自身。视野的敏锐,在于仿佛漫不经心间,将所见所闻的命门要穴一一点击,令人拍案叫绝。例如读苏珊·桑塔格的《重点所在》,就有这种感觉。《重点所在》有对文学的评论,又有对艺术的见解。摄影、绘画、电影、舞蹈,瓦格纳的歌剧和日本的“净琉璃”,都被桑塔格纳入其中。
苏珊·桑塔格致力于从个人经验出发对现实进行批判,其极富创意的评论涉及文学、女权、艺术、疾病等多个领域,几乎每部桑塔格文集的出版都是欧美文化界的盛事,其谈论主题从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法西斯主义、色情文学、电影、摄影到日本科幻片,乃至当代流行音乐,笔锋所及,都得风气之先,充满睿智、卓见。苏珊·桑塔格被誉为全球“文化研究”领域中的风云人物,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因为其独立而坚定的批判精神,使她本人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苏珊·桑塔格的文学评论总是一语中的。阅读她的批评随笔,我们仿佛被一位真正的叙述大师所掌控,伴随她的节奏去嫉妒天才,去抱怨愚昧,去追随深刻,去反对浅薄和冷漠……她简直在为我们制造一本当代世界文学简史。《重点所在》这部文集得名于其中的一篇同题文章,这篇文章是桑塔格用叙事学方法解读小说的批评文章之一。但是桑塔格的叙事学完全不是过分技术化、以至于“解而不读”的那种,相反,它处处表现出直接言说形式之意味的勇气。
一般人接受唯美主义的难度在于,有关形式的言说要比有关内容的言说困难得多。但是对那些真正有鉴赏力的人来说,他们无须理睬人人能见的内容,因为在形式的论域已经挤满了精彩之物。止乎形式并不产生虚无,因为形式本身是有意味、有深度、有高下之分的,只有那些面对形式束手无策的人才相信形式的空洞性。2001年的桑塔格,一如四十年前那样,对那种必得将文学替换为其他东西才能开始谈论的做法嗤之以鼻。她像她所景仰的罗兰·巴特一样,奉行“一种对于明显意义的解脱性回避,一种高尚品味的非常姿态”,正是这种高尚品味使她与种种流行之物以及“后现代主义”保持着距离。她的论断依然透出一个唯美主义者特有的骄傲:“除了语言,那永远能找到的语言以外,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用滚烫的选择过的语言、神经质的标点符号、反复无常的句子节奏烧灼人际关系中的烦恼。创造更加含蓄微妙的、更多狼吞虎咽的了解、同情和阻止人受伤害的方法。这是个形容词的问题。这就是重点所在。”
是的,做一个唯美主义者,不是立场问题,而是能力问题。这就是重点所在。
《重点所在》一书中具有统摄性质的文字,还是一篇关于阅读的文章——《作为阅读的写作》。这位三岁即开始广泛阅读、立志当作家的写作者,凭借孜孜不倦地阅读而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里的顶尖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她坚信“阅读先于写作,写作的冲动几乎总是由阅读引起的”,她还坚信阅读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技巧,实践越多,你就必然变得越专业。一种有关阅读的意象从小在她心中埋伏,那就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在一封信中的名言,“有时我想,天堂就是持续不断、毫无倦意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