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创作中所关注的是人类发展中的本质问题——人本身的健全性。他将湘西世界与都市商业社会相对照,通过湘西世界来审视和健全人生。沈从文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30年代,将自己拉离那个时代,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构思和创作,使作品具有“浓浓的地方风貌,淡淡的时代色彩。”《边城》就是最能体现他这一创作思想的作品。
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的现实世界是不够的,他(她)还必须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即理想的世界。《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儿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无论是“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有沽酒”的早春,还是“再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的初夏,都显示出远离人事纠葛的和谐氛围。
比起所谓锋芒的历史和权威的记录,一个湘西小城茶峒的风物与一里路外的无名小溪,几十年来涓涓一脉于读者心中流淌至今,是文字之功,是理想之功,是人性之功,是神性之功,是沈从文之功。
《边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中的顶峰之作,沈从文把“牧歌风”或“牧歌情调”与优美和谐的自然景物、单纯简朴的生活、恬静平和的气氛等联系起来。“小说的牧歌情调不仅如废名之具有陶渊明式的闲适冲淡,而且具有屈原《九歌》式的凄艳幽渺”,是真正的“返璞归真”。
《边城》进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只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翠翠,一个浸淫在古老风俗环境中,长久将自己的爱情心思埋藏极深的小女子,美丽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她是湘西山川灵气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她在风吹日晒里成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育她又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露出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边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读做翠翠这个活泼跳脱的生命来到世间,在对外,在真实的认知和解读中完满自身体验的旅程。她受爱情的冲击,她经历至亲的死亡和心灵空间的坍塌,可翠翠的日子还要一天天过下去,虽则是等待着那个曾经月下轻歌的年轻人,可是此刻又是一番淡然和自在,不再是早前的一味惊喜。翠翠的祖父不是白白死去的,他为翠翠带来了新的自由和尊严。在翠翠身上,也承载着沈从文对新女性的希望。
《边城》是一篇小说,但更像一首二十一个断章组成的长诗。整部小说散发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正如沈从文每一部作品一样,字里行间都沉浸着好听的歌声。他总是用看似清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读《边城》,每一节、每一句里,都可以辨认出一种全新的观看方式:我们如坐江上,茶峒的民风和生活细节如两岸风光,行云流水而过。从白河两岸风光,到小饭店门口的客人和老板娘的调笑,“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的小城生涯……对世界的爱恋,对人生的洞见都在这个崭新的结构中得到包容,得到释放,获得最大限度的表达自由。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代表和谐共存、自然本真的人生哲学,这个世界不再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成了供奉人性的灵魂之所,无比淳朴、自由,充满生命力。
放弃一切炫耀猎奇的可能,在沈从文的笔下找到一种追求美好人生、善良德行的品格。女人,在你人性的背后,发现自己属于自然、属于自由、属于理想、属于天地的神性之美。
7.静谧人生——梭罗《瓦尔登湖》
“在我们人生中的某个季节,我们习惯把每个地方看做可能盖房子的地方考虑一番。”
“不是人在放牛,简直是牛在牧人,而人放牛是更自由的。人与牛是在交换劳动;如果我们考虑的只是必须劳动的话,那么看来牛要占便宜得多,它们的农场也大得多。”
《瓦尔登湖》是一部博大浑厚的文学作品,绿色经典。但它却是一本需要读者先把心静下来,然后才能读下去的书,否则的话,你会“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莫知所云。”但是,你一旦静下心来读下去后,你会突然间觉得它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咏之下,不禁为之神往。
《瓦尔登湖》在1854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认为它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在它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像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瓦尔登湖》记载了从1845年到1847作者梭罗自己来到当时荒凉的瓦尔登湖边隐居,像一个原始人那样过着简单的生活。他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究竟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在两年的时间里,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让梭罗认识到“通过试验我至少学到了:如果一个人自信地向着梦想前进,并且努力去过自己设想的生活,就会取得通常情况下意想不到的成功”。全书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蕴涵深意,可以说是一个认真的灵魂思考者和写作者一生中不可错过的必读作品。
有研究者曾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作为一部文学名著;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真正能以描写大自然而形成一个明确而独特文体结构的,在美国梭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瓦尔登湖》中描述康科德的动植物的章节是最精彩的部分。美国有的书评家甚至这样奉劝其读者:“你一定要读《瓦尔登湖》,如果没有时间的话,你可以选择阅读描写自然界方面的部分。”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养,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更快活的事了。梭罗——一个“大自然的挚爱者”在书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也同样领略到书中自然描写带给人神清气爽的愉悦。
更多的人愿意把《瓦尔登湖》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来读。因为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二十八元一角二分来建立一个家,用二角二分钱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六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敷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余的四十六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流水账就像读一首诗。他计算了自己造那间小木屋的支出,也计算了他在一段隐居期间的饮食费用及其他支出,得出了收支相抵后的差额。读这些看来枯燥的数字就像读一首诗。梭罗的手不仅拿笔,也拿斧子;梭罗的眼睛不仅看书,也看绿树、青草、落日和闪动着波光的湖水。他的脑子自然也在思考,是在接近思维之根的地方思考,在那里大概也埋着感觉之根、情感之根。也正因为如此,《瓦尔登湖》在当时便具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那几年后,梭罗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难以计数,他们引退林中,在瓦尔登湖畔建造茅舍,成为美国风行一时的时尚。
我们也可以把《瓦尔登湖》当做一种19世纪的《鲁滨孙飘流记》来阅读。《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人类,只有恢复那孩童们的天真无邪,才能在道德方面有所进展。
把《瓦尔登湖》作为神圣的书来读的人,无疑关注了《瓦尔登湖》中人类灵性恢复这个主题。梭罗的书,使你的心灵单纯。梭罗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当女人沉浸在物质享乐中,被物质追求追得疲于奔命的时候,静下心阅读《瓦尔登湖》,它会告诉你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同时请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在他人被流行和世俗标准所奴役的时候,专心做你自己,做一个剔除虚华、保留本真的女人,那你就是“梵天世界中最美丽的一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