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即位,都会面临如何对待和使用先帝老臣的问题。许多政治矛盾和政治摩擦都往往可能因此而产生。
我们虽然还不能明确指出汉景帝对于汉文帝的用人倾向是否有明显的不满,以及他是否急切地力图调整汉文帝的用人政策。但是我们看到,刘启登基之后,确实在最高层政治机构中发生了较大程度的人事变动。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下》记载,刘启登基的当年,有如下五项重要任命:(1)太中大夫周仁为郎中令;(2)廷尉敺;(3)平陆侯刘礼为宗正;(4)中尉嘉;(5)中大夫晁错为左内史。
就是说,以原任太中大夫的周仁为主管宫廷事务的郎中令,任命张敺为负责司法的廷尉,任命楚元王子刘礼为负责宗室亲属事务的宗正,任命嘉为负责京师治安的中尉,以原任中大夫的晁错为京师地方长官左内史。其中晁错曾经“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据说“太子家号曰‘智囊’”,周仁曾经任太子舍人,张敺也曾经在太子宫服务于太子。新帝即位后集中任用在太子时代熟悉的近臣,是帝制时代通常的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过,事情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张敺,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中写作“张欧”,司马迁说张欧曾经“事太子”,虽然在学术立场上称为刑名家,但是却有长者之风,“景帝时尊重,常为九卿”,他自从政以来,从来不怀整人之心,只是以诚恳长者的态度待人。以此种性格的官员为廷尉,表现出汉景帝仍然坚持“无为”的行政原则的决心。司马光注意到这一现象,在《资治通鉴》卷一五“汉景帝前元年”中特别予以记录,表现出历史学者敏锐的眼光。据《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记载,张欧即张敺任廷尉时,“上具狱事,有可却,却之;不可者,不得已,为涕泣面对而封之。其爱人如此。”上呈关于刑罚处分的文书,能够减缓免的,一定尽力,实在无能为力,封缄文书时甚至会因同情而流泪。
刘启登基的第二年,即汉景帝二年(前155),又有三项重要的任命:(1)丞相申屠嘉薨,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2)左内史晁错为御史大夫;(3)奉常斿。
调任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左内史晁错为职权和地位仅次于丞相的御史大夫,任命斿为主管宗庙礼仪的奉常。汉景帝三年(前154),朝廷中枢高层人事又发生九项变动:(1)中尉周亚夫为太尉;(2)御史大夫晁错有罪,要斩;(3)故詹事窦婴为大将军;(4)故吴相袁盎为奉常;(5)奉常殷;(6)廷尉胜;(7)宗正刘礼为楚王,德侯刘通为宗正;(8)河间大傅卫绾为中尉。
高级职位人事调整的幅度更大。值得注意的是,最重要的军职都重新任命。
《汉书·百官公卿表下》所记载的西汉历朝帝王即位后最初三年内高层人事变动的情形如下:汉高祖,6项;汉惠帝,4项;吕后,5项;汉文帝,14项;汉景帝,18项;汉武帝,23项;汉昭帝,8项;汉宣帝,14项;汉元帝,20项;汉成帝,21项;汉哀帝,52项;汉平帝,31项。西汉末年元成哀平时代,政治昏乱,朝纲不振,是政治史上特殊的历史阶段,如果看作特例,则即位初即进行较重要人事变动的密度,汉景帝仅次于汉武帝。进行汉初诸帝的历史比较,更可以发现汉景帝的这一政治动作是非同寻常的。
可以看到,朝廷最重要的职务,汉景帝都逐一安插了新人。有的官员的职位又再次变动,如晁错的调任、刘礼的免职和刘通的任用等。其中晁错先为左内史,又任御史大夫,后来治罪,特别值得注意。
此外,宗正两易其人,反映了汉景帝对于这一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职的重视。宗正的责任,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具体职能,包括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等。按照汉代制度,皇族宗室有罪应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可以从轻处置。同姓诸侯王犯法,审理时也有宗正参预。德侯刘通被任命为宗正,又与他与吴王刘濞的特殊关系和“使吴王”,平息叛乱的特殊使命有关。
奉常一职,汉景帝即位初的三年中先后任用三人,在汉景帝三年一年之内就相继任命了两位。奉常的主要职任,是掌管宗庙礼仪。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也由奉常主管。奉常的地位列于诸卿之首。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又宣布将“奉常”改称“太常”,这或许也可以看作汉景帝重视这一官职的迹象。
汉文帝中元十六年(前164)淮阳太守申屠嘉为御史大夫,两年后,后元二年(前162)迁为丞相。同年开封侯陶青为御史大夫。进入汉景帝时代后,汉景帝二年(前155),申屠嘉去世,陶青又由御史大夫改任丞相。也就是说,最重要的职位,汉景帝依然安排给了有丰富执政经验的文帝老臣。汉景帝七年(前150),丞相陶青被免职,太尉周亚夫继任丞相。在申屠嘉任丞相一年即去世之后,陶青在丞相任上执政五年。周亚夫任相职二年。汉景帝稳定政局最关键的阶段,依靠的依然是文帝时代已经在政治舞台上表演多年的老臣。
汉景帝五年(前152),刘舍为太仆,两年后任御史大夫,周亚夫免相后继任丞相。条侯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开封侯陶青是陶舍之子,桃侯刘舍是刘襄之子。周亚夫、陶青等在文帝时代已经担任重要职务,而刘舍继周亚夫为相,更表明这一时期功臣子弟的政治作用十分显著。汉景帝即位时,随汉高祖刘邦创业的功臣去世殆尽,历史进入了功臣子弟把握政治权力的时代。
应当说,汉景帝即位初期的澄静的天幕上,晁错是最耀眼的政治新星。不过,这颗新星很快就因复杂的政治情势而于中天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