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秦帝国为什么短促而亡?
经历了秦末社会历史大动荡的人们都在关注这一问题。汉初参与政治建设和行政操作的许多人对秦政的成败进行了认真的历史反思。
对秦亡历史教训的总结,导致对秦王朝暴政的否定,成为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的政治基点。
汉世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的说法。《史记·高祖本纪》写道,刘邦去世,群臣赞美道:高祖出身低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创立汉家帝业,功最高。于是上尊号为“高皇帝”。《史记·三王世家》也说,“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宣扬至德,平定海内。《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也有“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的说法。《汉书·礼乐志》也写道:“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唐代学者颜师古解释说:所谓拨乱反正,是说“拨去乱俗而还之于正道也”。
“拨乱反正”的说法,最早见于《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所谓“拨乱世,反诸正”。原义是指治理混乱的政治局面,恢复合理的政治秩序。
西汉初期,最高统治集团确实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拨乱反正”的努力,取得了“拨乱反正”的成功。
萧何是主持汉初政治体制成立的有作为的政治活动家,他希望既定方针确定之后,应当“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史记·萧相国世家》说,汉兴,萧何利用民众对秦王朝残厉法制的不满,顺从民意,进行了政治改革,“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顺应民心以否定秦法,成为汉初政治的标志之一。萧何之后,曹参继任为相,仍然坚持这一方针,据说行政诸事无所变更,依然遵行萧何时创置的制度,以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他选择身边作为助手的主要干部,专门任用“木诎于文辞”的“重厚长者”,而部下有言辞激切,刻意追求个人声名的,均予以斥退。司马迁于是以肯定的态度说道:曹参为汉相国,政风“清静”,使百姓在秦代酷政之后“休息无为”,于是“天下俱称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