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4700000005

第5章 商汤灭夏的经过(2)

商族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祭祀,每次祭祀都要用牛羊来作牺牲。古代的牺牲是指用家畜来作祭祀的贡品。用纯色的家畜,如牛、羊、犬、猪等叫做牺,用整体家畜叫做牲,纯色整体的家畜作祭祀时的贡品叫做牺牲。汤听使者回报说葛伯之所以不举行祭祀是没有牺牲,就派人挑选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给葛伯送去。葛伯见商汤居然相信了他的谎言,自己得到了不少牛羊,就将牛羊全部杀来吃了,仍然不祭祀。汤得知葛伯又没有祭祀,汤再次派使者至葛询问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又说:“我们的田中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来作贡品,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汤得知葛伯是不关心人民生产,只知享乐的人,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种庄稼。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亳人提供饭食。汤派商边境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妇孺。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板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汤见葛伯是死心踏地地与商为敌,遂感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他的支持,就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心生怨恨,见汤杀了葛伯,都表示愿意归顺商。汤将葛的土地、人民、财物全部占有,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发展生产。

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这样,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剪除夏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势力。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诸侯、方国就自愿归顺汤,汤对归顺的诸侯、方国都分别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另有个别诸侯,如东边的萏伯侯,不敬祖先和神灵,肆意杀害务耕的百姓及过往的商人,做恶多端、罪孽深重。商汤就发兵征伐,灭了萏伯侯,还一方安宁。由此可见,商显然已经是居于一个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国王的权力,所以有“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之说。

(三)深入夏都 知己知彼

约公元前17世纪,夏桀荒淫无度,残暴异常,百姓怨声载道,诸侯也时有反叛。一次,夏桀为炫耀权力,命诸侯在有仍氏国(今山东济宁东南)盟会。其中有缗氏是夏朝东部较大的诸侯国,一向不满夏桀的残暴统治。其国君于盟会中途,愤然归国。于是,夏桀便征调大批军队进攻有缗氏(今山东金乡东北),将其击败。夏军也遭受重大损失。有缗氏国君被迫献出琬、琰两名美女向夏求和。夏桀灭有缗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为了观察夏王朝的情况,伊尹向汤献计,由他亲自去夏王都住上一段时间,观察夏的动静。汤就准备了方物(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伊尹带着随从、驾着马车、驮着方物、贡品来到夏王都。但是夏桀不在王都理朝,而是在河南的离宫倾宫寻欢作乐,伊尹只得又前往倾宫来朝见夏桀。夏桀见了伊尹后,只问了问商侯为什么要灭掉葛国,伊尹回答说:“葛伯不举行祭祀,商侯送给他牛羊他也不祭祀,又派亳人帮助他耕种,他不但不感激,反而杀了送饭的人。商侯见他是大王的诸侯,却如此不仁,有损大王之威,才将他诛杀。”夏桀只得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伊尹又奏道:“商侯派臣下前来贡职,不知大王有何差遣。”夏桀不在意地说:“你先回王都住下吧!有事时再传你。”就这样,伊尹在夏王都一住三年,而夏桀整天只知饮酒作乐,把朝政弃之不理。

伊尹将夏桀及王朝的情况观察清楚之后,就回到了商,向汤献计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王是天下尊崇的共主。虽桀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于是伊尹和仲虺商议后,向汤献了一策,即不能急于出兵伐桀,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夏王朝的势力,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主张,开始积极准备、储备力量。

(四)商汤被囚

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忠于夏桀的也不是没有。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山东-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濮阳境内,一说在河南新郑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而此时,夏桀知道诸侯王中有一个居然比自己贤良、而且深得各个诸侯的尊重的汤,担心他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派使臣至商召汤入朝。在一个统一的王朝中,天子召见诸侯是很平常的事,汤没有拒绝,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夏桀得知汤已来到,就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也就是钧台,在今河南禹县,这里是夏王朝设立的监狱。古书中说:“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

汤的大臣伊尹,见到汤王被囚,国内无君,心急如焚,因为伊尹了解夏桀昏庸无道,就想到一个办法,派人在全国范围内搜集金银财宝,挑选美女,并派了一个巧舌如簧的使者到夏都去。使者到了夏都后,先用许多金银财宝买通了夏桀的一个侯臣赵梁,赵梁见钱眼开,马上就动心了,立刻答应引见。第二天赵梁就带着这个使者来到夏桀的面前,汤使先向梁呈献上一对美女,然后献上许多金银财宝,于是夏桀就把汤给放了。夏桀囚汤之事在诸侯、方国中引起了更大的恐慌和不满,“诸侯由是叛桀附汤,同日贡职者五百国”。这一记载虽有些夸张,说同一天就有五百个诸侯到汤那里去任职,但是在当时“小邦林立”的情况下,因惧怕夏桀的暴虐,纷纷投商,愿助汤灭夏,或干脆就到商都供职,完全是可能的。所以夏桀囚汤不但没有达到惩罚的目的,反倒加速了其统治基础的瓦解,更加削弱了自己的势力。

(五)剪除羽翼 减少阻力

商汤回国后向群臣检讨自己,并以自己在夏朝的所见所闻来鼓励大家坚定灭夏亡桀的信心与决心。他采纳了伊尹的建议,将商都西迁至亳城,表面上靠近夏都以便听从夏桀的派遣,实际上是为今后出兵伐夏缩短进军的距离。另外,商汤还就近对西方诸侯进行分化瓦解,削弱夏桀的势力。同时,他抓紧屯兵积粮并加强与东方诸侯国的紧密联络。为着手准备灭夏,商汤广泛召集人马,训练军队,准备粮草,打通各个诸侯国的关节,尽力形成一种共同伐桀的态势,并且逐步树立自己威信。有一个小诸侯国对汤的建议不予理睬,甚至有些敌对,汤就先下手对付它,一方面杀一儆百,给这个小诸侯国一个下马威,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军事实力。

汤和伊尹、仲虺商议征伐韦和顾国的事。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汤和伊尹就率领着助商各方的联合军队,先对韦进攻。汤率大兵压境,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商汤剪除了夏朝的两个羽翼,鼓舞了士气,为夺取灭夏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地处韦、顾二国北邻的昆吾国,相传是封在昆吾的祝融的后代所建的一个方国。它在夏王朝的属国中算是一个较大的方国,国君被称为“夏伯”,可见昆吾虽不是与夏后氏同姓,但关系是很密切的,夏伯见韦、顾二国被汤所灭,立即整顿昆吾之军准备与商交战,同时派使昼夜兼程赴夏王都,向夏桀报告商汤灭韦、顾二国的情况。夏桀非常恼怒,于是下令起“九夷之师”,准备征商。汤本想率军去灭昆吾,然后征东夷,进而灭夏桀。伊尹阻止了汤,并说:“东夷之民还服从桀的调遣,听夏的号令,此时去征伐不会取得胜利,灭夏时机尚未成熟,不如遣使向桀入贡请罪,臣服供职,以待机而动。”汤采纳了伊尹之谋,暂时收兵。备办了入贡方物,写了请罪称臣的奏章,派遣使臣带到夏王都,在倾宫中朝见了夏桀。夏桀见了贡物和请罪奏章以后,和身边的谀臣们商议,谀臣们就向桀祝贺说:“大王威震天下,谁也不敢反叛,连商侯也知罪认罪,可以不出兵征伐,安享太平。”这样夏桀就下令罢兵,仍然整天饮酒作乐。商在相继灭亡夏属葛国、韦国和顾国之后,决心乘胜举兵西南,攻打昆吾氏国。昆吾是夏桀最亲近的盟国,也是东南方面的主要屏障,实力较强。为剪除夏朝最后一个重要羽翼,并随后立即攻打夏都,商汤亲率全国军队,在众诸侯国军队协同配合下,浩浩荡荡进攻昆吾国,一举攻杀了夏伯,昆吾灭亡,商将昆吾的土地和人口统统征服。此次作战,连同灭葛、韦、顾之战,商军四战四捷,扫清了灭夏道路上的障碍,在进攻夏都、灭亡夏朝的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六)商汤灭夏

伊尹又出谋说:“今年本应向桀入贡,且先不入贡以观桀的动静。”汤用其谋不再向夏桀入贡。当夏桀得知商汤又灭了昆吾、而不再入贡时,又下令“起九夷之师”。东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伊尹看见九夷之师不起,灭夏的时机成熟了,就建议汤率军征桀。

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桀。夏桀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或说在今山西城安邑镇北)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士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汤说:“你们大家听我说,并不是我随便地以臣伐君,犯上作乱。乃是由于夏王桀有许多罪恶,上天命我去诛伐他。你们大家都知道桀的罪在于他不顾我们稼穑之事,侵夺人民农事生产的成果,伤害了夏朝传统的政事。正如我听见大家所说的,桀之罪还不仅是和他的一些奸谀臣子侵夺人民的农事生产成果;为了淫逸享乐,他还聚敛诸侯的财物,供其任意挥霍。害得夏朝的人都不得安居。大家都不与桀一条心,还指着太阳来诅咒他早日灭亡,大家都愿同他一起死,这已经是天怒人怨。桀的罪恶如此深重,上天命我征伐,我怕上天惩罚我,不敢不率领大家征伐他。大家辅助我征伐,如果上天要惩罚,由我一人去领受,而我将给大家很多的赏赐。你们不要不相信我的话,我决不食言。如果你们有不听我誓言的,我就要杀无赦,希望你们不要受罚。”这就是《尚书》中的《汤誓》,也就是汤在“鸣条会战”前的动员令。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汤的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向夏都开去。商军采取战略大迂回的策略,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桀仓促应战,从西城出发,率部抵抗汤的军队,同汤军在鸣条展开战略决战,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而夏军士气低落,人有怨心,败退不止。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就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朡(今山东定陶北)。三朡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三朡伯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桀,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汤和伊尹见夏桀投奔三朡,即挥师东进。商军和三朡军在成耳(今山东汶上北)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朡军,杀了三朡伯,夺取了三朡伯的宝玉和财产。夏桀见三朡又被汤所灭,就带了那五百残部向南逃走。汤和桀的军队又在其地相遇,其地在今天河南封丘以东,此一战夏桀再次大败,他带着妹喜和金银财宝一起往南方逃去。汤乘胜攻打了附夏的一个小国,同样大获全胜。桀带着少数人一直逃到南巢,就是今天安徽巢湖以西这个地方。汤的大军也紧跟着追到那里,在南巢将其生擒活捉。汤没有立即把桀杀死,而是把他流放在南巢的亭山,夏桀被监禁在南巢后非常气愤,对看管他的人说:“我很后悔,没有将汤在夏台杀掉,才落得如此下场。”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在放逐地忧病而死。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因为韦、顾、昆吾和三朡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寻耳)。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服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寻耳)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这就正式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至此宣告结束。这一年大约是在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商代后人歌颂他们开国之君商汤的功绩时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也就是说,汤是先征伐韦、顾两国,然后才灭了昆吾和夏桀。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这时商的声威已响彻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亳来朝贺,表示愿意臣服于汤。就连远居西方地区的氐人和羌人部落也都前来朝见。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

四百多年前夏禹建国时,在涂山大会诸侯,“执玉帛者万国”。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这些上万的“诸侯”经过兼并、融合,到汤建国时,只有“三千诸侯”。但是这时商汤统治的地域远比夏禹时大。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以示谦逊。“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也就是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汤做了天子,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古书中把汤伐桀灭夏称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的本意是指皮革,兽皮去其毛而变更之意。“汤武革命”是说商汤变革夏王桀之命。“顺乎天”是商讲究迷信,凡做任何事都说是上天的意志,所以是顺天命。“应乎人”就是得人心的行动。商汤革命是我国奴隶社会中一个奴隶主的总代表取代另一个奴隶主总代表,虽革除了夏桀的暴虐,但仍然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后世人们又称之为“贵族革命”。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也就是在商汤灭夏后建立起来的。商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最后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所以商代的后人称颂说:“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意思是说从前商汤的时候,连远在西方地区的氐人和羌人都不敢不来进贡和朝见,都说商汤是他们的君主。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为了控制四方诸侯,防止夏遗民,尤其是夏后氏的奴隶主贵族的反抗,汤和伊尹决定将处于东方地区的亳放弃,把王都迁到距原夏王都斟(寻耳)相近的西亳。具体在西亳的什么地方,学者各说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在今河南偃师,也就是古书中所说的“尸乡”。

同类推荐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此后,备受好评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纪事”等书相继推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人”的视角诠释帝王将相,通过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读历史巨变与政治迷局,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豁然开朗又难以释怀。2015年,《大明王朝纪事》推出全新修订典藏版,读懂朱元璋、张居正、嘉靖、崇祯等传奇历史人物得势与失势之谜!
  • 逆刃英雄

    逆刃英雄

    景初三年正月,司马懿联合曹爽,发动兵变,诛杀魏明帝曹叡于洛阳。同年司马懿立曹芳为傀儡皇帝,暗中把持军政要权,名为臣,实为君。然而三国杀是现在风靡全国的游戏,云湛一直以曹操为榜样,连续抽了两次主公牌的他,游戏又一次的开始了····若你们喜欢可以关注新浪微博:兮大王-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唐朝大岛主

    唐朝大岛主

    老天爷把杨恒扔到了荒岛,而且还是一千多年前的荒岛,同时也给了他活下去的资本,从荒岛开始,冒充神仙弟子,收流民,搞建设,成就大岛主之名!
  • 用我十载寒暑换他君临天下

    用我十载寒暑换他君临天下

    前世忠臣今生见,轮回只愿孤君临。王佐之才谋天下,乱世谁沉谁又浮。帝王后宫三千佳,孤之后宫三千谋。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九州同。隐居凌虚观天下,待君可汗定江山。(出自江山永幕《待那天下归朕心》)
热门推荐
  • 绝世霸尊

    绝世霸尊

    他是一个平凡的猎人!却因一颗奇异之果改变一切!他异常的霸道!曾经高傲无比的武林门派,飞天遁地的修仙者!统统被他踩在脚下!俗世界、修练界、仙界、魔界、神界都留下他的脚印!这里,有着一个奇妙而又神奇的世界!这真是一个霸道者谱写传奇之路的开始!
  • 功夫小子逍遥记

    功夫小子逍遥记

    徐逸,从小练就一身好功夫,又被锤炼成铜皮铁骨,拥有强悍的体质!且看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兄弟,金钱,一样也不能少,最终创下“功夫”这个超级品牌的!
  • 重生之允我再爱你一次

    重生之允我再爱你一次

    前世你爱他十年,我望你十年;今生只要你回头,我依旧望你,只愿你爱我,无论是否十年。
  • 皇朝的背影

    皇朝的背影

    本书是作者记述晚清宫廷生活的第一部英文作品,1911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就立即引起了东西方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晚清第一名士”辜鸿铭也欣然撰写英文书评,对其大加赞赏。作为慈禧太后的首席御前女官,作者与慈禧朝夕相伴长达两年之久,在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兴趣爱好、性情品格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慈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 恶魔也有眼泪(闯入璀璨的星空)

    恶魔也有眼泪(闯入璀璨的星空)

    中韩组合轰动整个亚洲,女生梦寐以求的完美对象,拥有不平凡的相貌,神奇的歌喉,高超的演技,那就是——‘花美男’。一次偶遇,一个节目,让‘花美男’中的两颗璀璨的星星和我牵绊在一起……
  • 幻灵傲世

    幻灵傲世

    青龙、白虎横空出世,秦昊轩携绝世佳人,踏龙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现。秦昊轩傲世幻灵,灭黑玄武,成为幻灵殿主,创圣天宗。
  • 梦之回廊

    梦之回廊

    2012年12月2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光飞逝,在废墟中成长的少女,又将如何探寻二十年前的未解之谜?若想找到答案,唯有将两个时空的端点连接在一起……虽然这是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但它是一篇厚重且现实的悬疑小说,具有一定的本格属性。它带给你的不是酣畅淋漓的打怪升级或独步天下,而是长久的回味与思考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 银河之雷奥尼克斯

    银河之雷奥尼克斯

    且看拥有银河火花的雷奥尼克斯,怎样在奥特世界玩
  • The Pension Beaurepas

    The Pension Beaurep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