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3900000005

第5章 兵家代表著作(1)

(一)《司马法》

1.简介

《司马法》又叫《司马穰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古司马兵法》,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书名称《军礼司马法》,是因为这部书主要是追述春秋中前期甚至更早时的“军礼”和“军法”,而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故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但自《隋志》以来,各书所录只有三卷,今存本只有五篇。

《司马法》今存本有《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等五篇,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军赋制度、军队编制、军事装备保障、指挥联络方式、阵法与垒法、军队礼仪与奖惩措施等方面的重要史料,论述了统率军队和指挥作战的经验,以及指挥员应具备的条件。此外,还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很重视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和轻与重辨证关系的统一,对于人的因素、士气的作用也非常重视。

作为我国古代战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司马法》一向受到统治者、兵家和学者们的重视。汉代司马迁称其“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意,如其文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汉武帝“置尚武之官,以《司马法》选位,秩比博士”(荀悦《申鉴·时事篇》)。唐李靖说:“今世所传兵家者流,又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皆出《司马法》也。”它所阐述的以法治军的思想和具体的军法内容,为其后各时期制定军队法令、条例提供了依据。历朝论证周代军制和注解古籍者对《司马法》多所称引。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宋代以来,《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武举应试的经典之一,传播更加广泛。

《司马法》在国外流传也较广泛。早在1600年日本就出现了研究《司马法》的专著《校定训点司马法》和《司马法评判》,之后相继有三十余部专著问世。

2.军事思想

(1)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司马法》对讲仁义、无战争的先王时代十分推崇,《仁本》篇说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又说 “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民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悦怀,海外来服,狱弥兵寝,圣德之治也”,把战争看成是政治的组成部分,是通过政治手段达不到目的时而采取的另一种权衡手段。但是,《司马法》并不反对蓄养军队和进行战争,“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用政治难以达到目的时,就使用战争这一特殊手段,即先“以土地刑诸侯,以政令平诸侯,以礼信亲诸侯,以材力悦诸侯,以谋人维诸侯。”如果上述五种方法仍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以兵车服诸侯”。然而,进行战争是有前提的,即“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认为对于不符合仁爱原则的行为必须用战争手段来抑制,用战争制止战争。

春耕秋收之际征战,势必有违农时。严寒酷夏之际出征,势必困顿士卒,所以要选择适当的季节进行征伐。从以仁为本的战争观出发,《司马法》提出了作战原则:“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在交战时,要“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始知终,是以明其智也”。同时,把战争“罪人”和一般兵士相区别,主张优待俘虏,对其伤者进行医护,提出“入罪人之地,无暴神祇,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

(2)以礼治军的原则

以礼治军是《司马法》中的重要内容。军礼内容大体可分为出军制赋、军制、出师、旌旗、誓师、献捷、献俘等。例如,出师征讨,不仅讲究时令,而且要名正言顺。春天生育万物,秋季万物成熟,

都不适宜征战,所以“春不东征,秋不西伐”。出师时还要举行祭社、造庙仪式,“兴甲兵以讨不义,巡守省方,会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遍告于诸侯,彰明有罪,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祷于后土、四海神衹、山川冢社。乃造于先王,然后冢宰征师于诸侯,曰:某国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师至某国,会天子正刑”。在军中,将帅与士卒、上级与下级有严格的礼仪来规范尊卑位次,但在特殊情况下则有特殊规定,但“介者不拜,兵车不轼,城上不趋,危及不齿”,即身穿甲胄的武士见到长官可以不跪拜,乘兵车的人不需抚车轼向尊者敬礼,在城上守卫的人见到尊者不必趋拜,在危急之际不必向尊者启齿问候。这些规定的目的,意在避免因礼仪而耽误战事。战争胜利,凯旋而归,要举行盛大仪式相互庆贺,这是每次战后必要的程序。《司马法·天子之义》:“得意则凯歌,示喜也。”军队班师后,国君登上专门修建的高台,答谢百姓的辛劳,并举行仪式,宣布偃武修文、休养生息,表示人们从战争时期又走向了和平时期。“偃伯灵台,答民之劳,示休也。”

(3)备战、慎战的军事思想

《司马法》强调对战争要全面考察,做到“五虑”,即顺应天时、广集财富、人和、地利、兵器精良;要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每年借春秋两次大规模的围猎活动进行军事操法训练和检阅,以示全国上下不忘战并随时准备应战,“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搜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战前要周密计划,“主固勉若,视敌而举”,其旨意是针对敌情变化,因地制宜,善于从众寡、轻重、治乱、进退、难易、固危、先后等各种关系中分析敌我双方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战术,最终战胜敌人。“视敌而举”的前提是观察敌情,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战术,“凡战,众寡以观其变,进退以观其固,危而观其惧,静而观其怠,动而观其疑,袭而观其治,击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袭其规,因其不避,阻其图,夺其虑,乘其惧”。

(4)治军与治国区分有别

《司马法》提出了治军的规律,强调“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其根本宗旨,是要区分治军与治国的不同。国家、朝廷的那一套礼仪规章万万不能搬用于军队,同样,军队的法令条例也不能移作治国的工具。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国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在军抗而立,在行遂以果,介者不释,兵车不式”,也就是说在朝廷要温文尔雅,谦虚谨慎;在军中则要勇猛果决,体现出礼与法、文与武相辅相成的精神。《司马法》提出治军尚法的首要问题是严明赏罚,认为申军法、立约束、明赏罚是治理军队的关键所在,“凡战胜,则与众分善;若将复战,则重赏罚”,“赏不逾时,欲民速得力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体现了以法治军思想。

(5)注重将帅修养

《司马法》强调将帅除善于领兵外,还应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关爱士卒,“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同时,对部下怀德,尊重部下,才能取得士卒的信任,“凡战,敬则慊,率则服”。此外,将帅还应有谦让、严明、果敢、负责等品质,做到“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凡战,胜则与众分善。若将复战,则重赏罚。若使不胜,取过在己。复战,则誓以居前,无复先术。胜否勿反,是谓正则。”也就是说,身为将帅,要谦逊自处,战争获胜,功劳归功于大家;战争失利,过错归咎于自己。

(6)“相为轻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司马法》有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在战争中“以重行轻”,轻、重相辅而成。他说:“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互为轻重。”因此,在他看来,掌握战争规律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轻”、“重”两者的关系,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才能抓住重点,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同时认为统帅的战术指挥称为“轻”,战略指挥称为“重”,“上烦轻,上暇重”,主张轻重相节,不可偏废。此外,轻、重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马车坚,甲兵利,轻乃重”,要善于相宜而用,“轻”、“重”有节。

(二)《吴子》

1.简介

《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兵法》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仅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近五千字。历史上曾有人据此认定《吴子》一书为伪作,这是没有根据的。在战国末期,《吴子》已经流行。《韩非子·五蠹》说:“境内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说明在汉代《吴子》与《孙子兵法》一样,流传也很普遍。至于篇目之差,可能是由于流传过程中亡佚所致。《吴子》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宋代的《武经七书》本。后世版本,如明吴勉学刊《二十子》本、明翁氏刊《武学经传三种》本、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清《四库全书》本等,均源于宋本《武经七书》。

《吴子》是吴起在前人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吴子》多为与魏武侯的对话和吴起本人的语录,《图国》主要论述治国治军、亲民用贤等国家大计;《料敌》讲判断敌情;《治兵》讲进军、作战、训练、指挥等事情;《论将》论述将领之素质;《应变》言战场之各种变化及应变原则;《励士》则是论赏罚,偏向于用“赏”的办法来激励将士。《吴子》是继《孙子》以后又一部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兵学论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该书所论及的一些军事理论和方法,对战国以后的历代军事家均有较深的影响,至今仍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现有日、英、法、俄等译本流传。

2.军事思想

(1)倡行正义的战争观

《吴子》对于战争的性质做了有益的探索,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提倡正义之战,反对穷兵黩武。《吴子》提出战有五因,兵有五类,即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由战争的五种起因出发,《吴子》又探索了战争的性质,将战争分为五类,即禁暴救乱的“义兵”,恃众凌弱的“强兵”,因怒兴师的“刚兵”,弃礼贪利的“暴兵”和国乱人疲、举事动众的“逆兵”,针对不同的战争,采取不同的措施:用礼驾驭“义兵”,以谦逊驾驭“强兵”,以言辞驾驭“刚兵”,以谋诈驾驭“暴兵”,以权力、权变驾驭“逆兵”。

(2)“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略思想

吴起主张政治与军事并重,认为治国之道,文武并重,要“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即对内要加强和巩固政治统治,只有首先在国家、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充分赢得民心,才能对外用兵;对外强调积极备战,组织一支勇敢强壮、具有各种军事才能,愿意为国为民效力的军队,以利进行兼并战争。所谓“文德”,指政治教化而言,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认为“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强调军队、国家要和睦。所谓“武备”,指军事战争而言,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3)兵不在多,“以治为胜”的治军思想

《吴子》认为,战争胜负,不完全取决于军队的数量,重要的是依靠军队的质量。质量高的标准是:要有能干的将领,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士;要有统一的号令;要有严明的赏罚,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有精干的指挥官、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卒、有统一的号令、有严明的赏罚的能征善战的军队。因此,治理好军队,首先要教育军队严格执行命令,做到 “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其次,“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着力提高士卒的作战能力,教给他们如何使用武器、熟悉阵法,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的教战方法,达到“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投之所往,天下莫当”的效果;再次,要求选募良材、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作为军队的骨干,并“举有功而进飨之”,“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同时,明法审令,使“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

此外,《吴子》重视将帅的作用,认为要“任贤使能”,选拔文武兼备、刚柔并用,能“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人为将,良将除具备理、备、果、戒、约的“五慎”条件(“理”是能“治众如治寡”,“备”是能“出门如见敌”,“果”是能“临敌不怀生”,“戒”是能“虽克如始战”,“约”是能“法令省而不烦”),掌握气机(即懂得使全军保持高昂的士气)、地机(懂得利用地形,据守险要)、事机(懂得使用间谍和计谋,以分散敌人的力量,制造、加剧其内部矛盾)、力机(懂得充实部队的装备,加强其战斗力)四个关键的因素,还应有威、德、仁、勇的品质和作风,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

(4)知己知彼、机动灵活的战术思想

《吴子》继承了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强调军事将领必须了解和分析敌情、我情、天时、地理等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注意捕捉战机,做到“击之勿疑”、“急击忽疑”、“避之勿疑”。《料敌》篇先从齐、秦、楚、燕、三晋诸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人民的心理、性格的不同所造成的作战特点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例如:对齐作战,“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对秦作战,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时,再“乘乖猎散,设伏投机”;与楚作战,则“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疲而劳之,勿与争战”;同燕作战,则“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和“谨我车骑必避之路”;与韩、赵作战时,则“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由此,《吴子》得出结论,认为要审察敌军的虚实,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应变的措施,在敌方远来立足未稳、粮草匮乏、气候不利、主将离军、上下不和等七种情况下,可大胆进攻;而遇敌地广人富、武器装备精良、有外援帮助等六种情况,则不宜出战。而在《应变》篇中,还具体论述了在仓卒遇强敌、敌众我寡、敌据险死守、敌断我后路、四面受敌及敌突然进犯等情况下的应急制胜策略,例如敌军勇武善战,人数众多,又据守险要,粮草充足,就应派遣间谍了解敌情,诱敌出战,分兵合围,加以歼灭。

(三)《六韬》

1.简介

同类推荐
  •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不仅在唐朝,甚至在古代中国都是公认的黄金鼎盛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君德消政易,宰相专权误国,边将包藏祸心;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境况因之而急转直下,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内庭宦官专权,朝中朋党相争,边将报警不已;在纷繁的矛盾中,藩镇连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权能够废立皇帝,强盛的唐朝帝国没有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猎唐

    猎唐

    看江山如此多娇,逐鹿英雄竞折腰。金鳞岂是池中物,一朝得雨腾云霄。春风得意趁年少,天涯处处现芳草。===本故事仅供消遣娱乐====高义,一个现代图书管理员,非常幸福地穿越到了唐朝,还差一点儿和武则天定了娃娃亲!他的理想并不高,只想着能混上个才子当当,过上悠闲的贵族生活就可以了!可当他想走后门,攀交情,跑去拍武则天的马屁时,却发现历史有了那么一丁点儿的改变,就是武则天并不一定能成为女皇!别人穿越时空是去改变历史,而他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拼命地去维护历史,不让它改变!在外挥军纵马,灭国开疆,在内独霸朝堂,陷害忠良!高义想的仅仅是能让武则天登上皇位,顺便自己也能得到荣华富贵!终于,武则天就将要站到权力的顶峰,可就在这时候,高义突然发现,他同样离巅峰只差一步之遥……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东北地区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坚苦卓绝的抗战,更以抗联杨靖宇、赵尚志等烈士而广受中国大众关注。但由于战斗环境过于恶劣,和内地隔绝,以及日本有意识的大规模销毁档案,关于东北地区抗战很是薄弱。而最近几年关于这段历史得到读者关注,最近出版的张正隆的《雪冷血热》也将对抗联的关注急速增温。而本书不仅着力挖掘关于抗联的历史细节,更花费很大笔墨破解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一些历史迷雾和东北义勇军的抗战事迹。
  • 千秋业

    千秋业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早就想写一本书了,写我心中的热血与感慨。至于写成怎样,且不去管。
  • 文明的命运

    文明的命运

    这不是小说,而是一部人类史。从人类开智写到人类消亡。《物种起源》告诉我们人类不是最初的物种,这里将告诉你人类也不是最后的物种。为什么许多古老的文明都消亡在历史的尘烟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为什么中国没有走向海洋殖民道路并开创工业文明?为什么西欧能脱胎于落后的中世纪走向海洋并于19世纪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为什么少数民族能两次在中国建立正统的王朝?······是什么决定着历史上人类各文明兴衰进程?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的未来在哪里?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明的未来在哪里?这里会告诉你。
热门推荐
  • 星幻传说之四圣兽

    星幻传说之四圣兽

    当鲜血燃遍大地,朱红滴落,圣魔大战在场上一片凄凉…错了,错了,错了!一声错了,唯恐惊慌引起心血翻涌…圣魔大战,竟是死神的布局…当真实的面孔无法再为苍生取得生机的时候,众人唯有拼命一搏争得一丝生机…他背负着所有人的希望,穿越时空,踏入新的世界…
  • Her Prairie Knight

    Her Prairie K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席前闻鬼录

    席前闻鬼录

    80年代,在山东昌城南边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孩子误入老槐树洞引出的女鬼牵出数十年前一场惨案。这孩子命中刚中有刚,瞎子爷爷给他起名张无厉。十几岁时玩耍中不慎落入古墓,碰到千年前将军古尸。古尸复活并对众人进行攻击,一身份成迷的老人将众人救下。张无厉毕业后被儿时玩伴拉入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下一家风水公司工作……
  • 强女穿越:傲娇王爷碗里来

    强女穿越:傲娇王爷碗里来

    “娘子,为夫要给你暖床。”“滚!”“娘子,有人看上你相公了。”“那人呢,必须给我交钱才能带走人!”“娘子,为夫今天给你买了世上最贵的珠宝。”“相公,来,亲一个!”看我们微沫穿越后虐渣男,吊冷男,谁说她是废物那么世上就不会有天才了!本文是处女作,大家来捧场哦!
  • 抗战之潜伏

    抗战之潜伏

    他是一个被老百姓称为恶贯满盈的大汉奸;是一个日本人眼中最好的合作伙伴;他也被GCT人称为最亲密的战友;同时也是军统戴笠又爱又恨的一个人。而他自己则称自己是贪财好色的大汉奸。他让日本人精心制造的各种阴谋破产,他让土肥原贤二,影佐祯昭等日本所有的特务们都大伤脑筋,恨不得将他找出来扒皮抽筋。请看贪财好色的大汉奸教你如何光明正大的贪财好色,如何玩转这个时代。
  • 左臂荆藤

    左臂荆藤

    父辈曾经带给我的平台让我看的很远很远,突然之间所有的都崩塌下来,每次都是身不由己,无形的推动下我与自己的幻想的世界渐行渐远。既然不能反抗,我毅然决定为自己创出一个更大的平台!
  • 驱天剑

    驱天剑

    世界上共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背负正义与罪恶的杀戮者,一种是身怀执着和梦想的守卫者。由此组成了血腥世界,从黑色深渊被捡回来的失忆者,他的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 妖舞异空

    妖舞异空

    他修行天赋极高,他万人敬仰,他有万千少女追捧,他是掩盖几代人的天之骄子,这样一个人却有着别人不能了解的内心世界,光芒万丈但是内心屌丝的他在新的环境下如何生存,再制造新的传说…
  • 说好了不再回头的

    说好了不再回头的

    独走在树梢下,绿叶遮住了对我不满的阳光,一些零星的碎渣依然越过叶心,在我的手心里,手背里跳跃着,风吹走了它们。我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孩子,也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我的人生从来都比想象中残忍的多。曾经我为了朋友,践踏了他的心,我的朋友为了他,摔碎了我的心,报应吧?就算全世界讨厌你,我也会用站在你这边和全世界作对。就算你背叛了我,我也会默默守候你那颗易碎的心。我等你玩够了回来。我家门前的栀子花开了,你回去看过吗?"烟,你说你傻不傻,放着一个那么爱你的人不管,爱上了不爱你的人~"我哪是傻啊,瞎了眼了啊!混蛋不要等了。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tfboys之假如没有我

    tfboys之假如没有我

    经过一次感情,她似乎成熟了不少。她将自己封锁在自己的内心。遇到他打破了一切,经过一些事。让她和他发生了变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