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2200000004

第4章 韬略鼻祖,千古武圣(1)

(一)全胜不斗,不战而胜

姜太公深知用兵之道在于吊民伐罪,惩恶扬善,用兵之略在于不战而胜,以谋取胜,所以他极为重视军事韬略,讲究不战而胜的谋略。这是说,吊民伐罪,夺取天下的策略,要在政治上争取民心,军事上求得不战而胜。因为民众是胜利之本,所以要想不战而胜,无伤而胜,就要依靠民众,与民众共甘苦、同好恶,上下同心,相互救援,如此方能攻守自如,“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壑而守”之义。

为了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姜太公十分重视“文伐”的作用。所谓“文伐”,就是“以文事伐人,不用交兵接刃而伐之也”。即用非军事手段讨伐、征服、战胜敌人。《六韬·武韬·文伐》篇中,姜太公提出了十二种“文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文伐”的内容、方法、策略、目的等。其主旨是采取各种方法,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收买、分化、瓦解、离间、麻痹、削弱敌人,转化敌我情势,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然后取而代之。以“文伐”为“武伐”准备条件,奠定基础,开辟道路。只有将“文伐”与“武伐”结合起来,方能达到战胜敌人的战略目的。所以结论是“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之”。

其实,姜太公的“文伐”之略、之法,在灭商兴周的过程中,一贯注意运用、实施,早在“周西伯拘羑里”时,上述有的方法就已得到采用,并取得了成功。当时散宜生、南宫括等人向姜太公请教、商量救文王之策,太公献计以美女、奇物、珍宝献纣王,使之赦免文王,文王归国后,实行仁政,收归民心,以待纣之失,最终“乃遂其谋”。文王之谋,乃太公之谋。这与“文伐”和“武伐”的“十二节”中的不少内容是相同的,究其实则为姜太公一人所思所谋。

由此可见,姜太公一贯注重“文伐”“谋胜”,主张因势利导。《六韬·武韬·三疑》篇武王与太公的问对中,太公作了具体地说明。武王想建立功业,却有三种疑问:恐怕力量不足以进攻强大的敌人,不能离间敌方国君的亲信,不能瓦解敌国军民。针对武王所问,太公提出了攻强、离亲、散众的策略,即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具体措施是:因之,慎谋,用财。就是说,要因势利导,慎用计谋,使用钱财。袭击强大的敌人,必须采取各种谋略、计策,去怂恿敌人、收买敌人、离间敌人、瓦解敌人,使敌人营垒分化,骄横强暴,争夺利益,淫乐迷乱,彼此怀疑,上我圈套。我运用计谋,敌人却不了解我的真实意图;我取得了胜利,敌人却不知,这就是智谋可以产生财富,养育万民,辅佐君主“以王天下”的道理所在。

《六韬》重谋胜,姜太公重“文伐”“韬略”,旨在求不战而胜,这是中国历代兵家和论兵者所崇尚的用兵之略。兵圣孙武,注重战略,尤贵谋胜,主张不战而获全胜。他认为,虽然“兵贵胜,不贵久”,但是最上策则是以“谋”取胜,做到不战而胜,所以他力主谋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他的军事谋略思想。即对敌作战,即使百战百胜,也不是最高明的计策,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所以要以“谋攻”取胜,不战而胜。这才是中国兵家“贵谋”的原因,亦是其智慧的显现。

(二)抓住战机,智勇者胜

战争是敌我交战双方的智慧、勇力之争。两军相抗,要想战胜敌人,保存自己,就要与敌人进行智力和勇力的竞赛,愚蠢的武夫不行,胆怯的懦夫也不行,只有智勇双全者,方能克敌制胜。姜太公深知此理,深通此道,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用展开军队就能取得胜利,能够在无形之中取得胜利。最高明的智者不用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经过与敌人白刃相杀殊死搏斗而取得胜利的不是良将,战败之后而补救过失的不是智者,智慧与众人相同的人不是国师,技艺与众人相同的人不是国工。军事行动最重要的是攻必克,用兵作战最重要的是保守机密,攻击敌人最重要的是出其不意,谋敌制胜最重要的是计不失误。这样就可以未战先胜,收到事半功倍之利。姜太公进一步指出,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按兵不动,等待战机,不受干扰,伺机而动,看到取胜的时机,就要捉住战机,毫不犹豫,无所畏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疾风闪电,惊马奔驰,所向披靡,打击敌人,战胜敌人,这才是机智的指挥者。如果犹豫不决,害怕狐疑,就会贻误战机,招致失败,所以聪明的指挥者就会抓住战机而不放过,机智的指挥者一旦决计就毫不犹豫,这样才能无往不胜。

姜太公肯定用兵之道在于集中统一,兵胜之术在于密察敌情,抓住战机,出其不意,取胜之道关键在于把握战机,利用态势。因此要掌握时机,夺取胜利。这就是“兵道”,即用兵之道,用兵打仗、克敌制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在这篇《兵道》的问对中,姜太公针对周武王之问,具体阐发了用兵之道、兵胜之术的内容、要旨,强调了统一指挥、存亡转化、示形用机、乘胜出击对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如此用兵,变化多端,神妙莫测,无往不胜,这才是智者之胜。

在《六韬·犬韬·武锋》篇中,姜太公在回答周武王的“用兵之要”时,列举了十四种打击敌人的有利战机,使我必胜,致敌必败。这十四种打击的情况,是在审察、密察、明察敌人行动变化的基础上,从其变化中见其可击之时、之机,以使“敌人必败”。由于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有利战机转瞬即逝,因此捕捉、把握战机,适时、乘机打击敌人,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姜太公深知此理,深通此术,故强调抓住战机,适时出击,取得胜利。姜太公的这些军事理论和指挥艺术,充满了智慧,显示了智慧。

姜太公还明确指出,要战胜敌人,既要智胜、斗智,又要武胜、斗勇,该出击时就出击,这就需要讲究“必胜之道”。因为他深知“勇斗则生,不勇则死”的道理。这就是说夜间偷袭敌国境内,突破敌人四面包围时,要在审知敌人各种不同的情况后,采取不同的战法,奋勇战斗,英勇杀敌,使敌人不能阻挡我军的突围。因此,需要“勇力”和“勇斗”。在渡过江河溪谷时,要想突破大水、广堑、深坑之阻,也要靠“勇力”“勇斗”。要明确告诉士卒:“勇斗则生,不勇则死。”这样就会使三军英勇杀敌,勇往直前,无往不胜,“吾三军皆精锐勇斗,莫我能止”。

在姜太公所提倡的“勇力”“勇斗”之“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勇”不是愚夫鲁莽、草率之“勇”,而是在“审知敌人”、明察地形、了解自己、巧妙指挥的基础上,才实施勇猛突围,并设下埋伏,阻敌追兵,我军“若从地出,若从天下”,这种用兵入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非智者不能为。所以说姜太公的“勇”,是与“智”紧密相连的,是以“智”为前提的“勇”,是智勇双全的“勇”。只有智勇双全,才能攻取战胜。

(三)施行诡诈,以奇制胜

战胜是敌我双方灵活的实力对抗、较量。由于战争所独具的特殊性,即诡诈性、多端性、无常性,交战双方常常以诈用兵,制造假象,欺骗对方,诱敌上当,取得胜利,这便增加了军事认识的复杂性、曲折性。这就要求战争的指挥者,既需要以超常的能力去认识、思考、驾驭战争;更需要透过敌人活动的现象、敌人制造的假象识破敌人的意图和设计、制造假象欺骗敌人,诱敌上当,这便是用兵的诡诈性所在。

中国古代兵书战策,历代兵家兵略,都强调“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兵不厌诈”“出奇制胜”等,姜太公对此亦有详论。他认为,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兵卒之动,必有奇正、分合之变。要想克敌制胜,而不被敌所制,就要施奇谋,用奇计,以奇胜。而奇谋、奇胜、奇计,来源于人的无穷智慧,有了智慧,运用奇谋,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奇胜。战争的态势随着敌人行动的变化而变化,两军对峙,彼此较量,运用奇正的策略、战法,来源于指挥者智慧、谋略无穷,奇正的策略、战法也随之无穷了,因此,要保守军情机密,做到我知敌,而敌不知我,并施用智谋、奇计,出其不意,示弱骗敌,这就有事半功倍之效。

姜太公在《奇兵》篇中,专门论述了出奇制胜的问题,并在其他的有关诸篇中,从各方面具体论证了施诡诈,用奇谋,出奇兵,欺迷敌,以胜敌的策略。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同类推荐
  •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他们一家象当时为宫廷服务的所有仆人一样,过着贫困清寒的日子。贝多芬的母亲生过七个孩子,只活下了三个,贝多芬最大。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猛鬼追梦来

    猛鬼追梦来

    穿山公路挖出古墓,恶鬼出现,接下来发生的除了恐怖,还有灭绝人性的老道士,炼化人伦,杀戮深重,所做的一切又是被何人所迫?…………敬请翻开本书,听小的给你一一道来。
  • 最完美的童话

    最完美的童话

    “喂?一起去语嫣商场逛逛呗?”蓝沐颜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
  • 转生之伴

    转生之伴

    我一直在夺取,直到失去自我,虽然是永生,但是我却已经死去了。
  • 豪门婚宠:冷酷总裁的呆萌妻

    豪门婚宠:冷酷总裁的呆萌妻

    他,冷酷无情,豪门淑女都想傍上他。却殊不知她早已宠她入骨。“冷少,陆璐小姐说对面的房子很不错……”“买下来”“冷少,有人说陆璐小姐买不起礼服”“哦?把整个服装店给我买下来”报告冷少,这店本来就是您的……某天,陆璐哭着鼻子问冷少,“我哪里也不好,你为什么看上了我?”某男说,“因为你哪里也不好所以只有我要你。”……那尼读者群:554567937
  • 刘邦

    刘邦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曾经让很多人感到匪夷所思。一位地方小混混,居然在秦末大乱的天下中,与诸英豪争强斗胜。他打败了有史以来强悍勇猛的对手项羽。一个每战必败、攻无有克的软脚虾,凭什么打败蛟龙称王?时至今日,仍然使我们好奇:他是怎么变成“弱势大赢家”的?刘邦万事不如人,但是他独能用人。他知道自己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韬略不如张良,阴谋不如陈平,但他却能将这些能人掌控于手中。而且刘邦用人,并不是轻易相信,而是建立在对手下深刻的观察的基础上的,看上去庸庸碌碌,实际上洞若观火,大智若愚。
  • 散落一地的幸福

    散落一地的幸福

    青春恋爱曲——灰姑娘遭遇背叛,只因为他爱上了千金,但是灰姑娘终究成公主。。。“为了你曾经的誓言,付出代价。”穿上水晶鞋,公主裙,我就是queen。“嗬,你以为你是什么?不过一个穷人家的灰姑娘,我还不屑”说完,还冲着那个打扮极其妖娆的所谓的千金一笑“我要你付出代价,财富金钱荣誉很重要吗?”
  • 网游之神韵

    网游之神韵

    18岁刚毕业的无业青年简单收到了自己女神送给自己的《神韵》游戏设备,没什么游戏经验的他从此踏上了职业玩家的道路。看主角如何从一个萌新一步一步成为顶尖玩家走上巅峰。
  • 古小说钩沉

    古小说钩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生态学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生态学

    本书能帮你了解: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人们研究这一关系的目的又是什么等。
  • 魔门之异界至尊

    魔门之异界至尊

    魔门天才的异界之旅,众族俯首在脚下的异世传奇。邪道中排名第一的炼魂心经,异界之中仍旧能称霸无敌。魔法师?召唤师?剑士?这些职业太弱小了,不要侮辱我的实力,请叫我大杂烩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