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已经把木匠铁匠学得半桶水的学生们竟然自制的混凝土搅拌器,把水泥,沙子按照一定的比例装进那个大滚桶里,然后再运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更轻巧的原理来用人力驱动滚桶,竟然真的让他们做成了。
只是他们初次做成的滚桶经常会向外漏,视察的时候丁君霍发现了他们的小发明,便善意的提点了一句,在内部,用铁片再镶出螺旋挡板,正转搅绊,逆转出成品,这种东西立刻被批量制做,使得外部的围城工程速度又快了不少,而那些学生们也获得了不少奖金,专门给一些好琢磨的学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刘金花对现在的教育方式很满意,如果让她再将教育转成那种成天扭着脖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她是说什么也不干的,就连庞光老爷子主动要去学校讲学都被她给推开了,说什么也不让这种老学究再入学校,气得庞老爷子差点犯了病,大骂女人误事。
现在活字被刻出来了,印制书藉的范本也出来了,就连印刷机都制出来了,水力驱动的印刷机现在就等着书本来开工了。
不得不说,楚国在文化产业上做得相当不错,每个凸刻文字都做得很精细,几乎每种使用的字,就连一些生僻字都被刻了出来,每种字都按着字线的顺序进行排列。
一块与纸张等大的槽板中灌上热松香和蜡,下方铺着热炭灰保持松香和蜡的液体状态,按着书上的字进行排列,第一本,也是销售得最多的书《孔孟》开始了排版。
负责排版的都是平时文字学得很好的年青人,在他们面前是一个巨大的转盘式排字器,只要转动这个圆盘,就可以把想要的字送到身前来,然后取字轻轻的放置在松香之上,一大版文字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排好,比雕板不知快了多少倍。
排好的版从炭灰上取下,静等松香和蜡凝固,边角的地方用木条并死,排完的版就可以送到印刷厂里去印制了。
水力驱动物印刷机刷刷的转动着,一张张字迹清晰的纸张从软木制成的平台上取下,放在风口处吹干备用。
书籍的字数本来就不多,不过廖廖数万字而已,只不过受到时代的限制,字都印得较大,所以书才显得厚罢了,用活字排版再加上水力驱动接近半自动的印刷方式,第一批《孔孟》只用了五天就印完了五万份,只不过还需要最后的分页排版。
冲压机下面带的不是冲锤,而是寒光闪闪的厚重刀片,纸看起来很细很柔,但是多张纸叠加以后,韧性强得堪比钢铁,所以这刀片也是用最好的材料打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