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一般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还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别人,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情后,我改变了以前的态度。”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宰予,他很会说话,以言词动人。孔子曾经列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排行榜,宰予列于“言语”榜。但宰予的品德却算不上高尚,他曾经嫌服丧三年的时间太长和孔子抱怨,惹得孔子骂他“不仁”;又热衷于做官,后来到齐国为临淄大夫,与高官田常合伙作乱,阴谋反叛朝廷,结果被满门抄斩,孔子为他感到耻辱。
大白天,同学们都在认真读书学习,而宰予却在睡大觉。孔子很生气,说:“腐烂了的木头没办法雕刻,粪土似的墙壁没办法粉刷。对于这个宰予,我还能说什么?”又说:“最初,我听到人家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听了人家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是宰予的表现,让我改变了自己从前的做法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上记载孔子的一句话:“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是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后来,子羽品能俱佳,声誉很高。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也错了。
孔子为什么生这么大气呢?就是宰予虽然话说得很漂亮,但行为不符,实际上欺骗了孔子。孔子之所以人家说什么他就相信,“听其言而信其行”,并不是说孔子笨或愚蠢,而是孔子对每个人都很信任,相信“人性本善”,但没想到就是这个宰予,辜负了孔子的信任,欺骗自己的老师,既无信,又对师长不敬,所以孔子才这么生气。
从这件事中,孔子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话说得多么好听,哪怕是舌绽莲花,也得看看你的行动,再决定相信不相信你。
在另外的一个场合,孔子也重述过这个道理,只不过换了个说法。孔子曾经说过:“如果有一个人令众人都讨厌的话,那么你对他不要轻下结论,需要审查一下实情。如果有一个人令众人都喜欢的话,那么你也不要轻下结论,需要好好调查一下他的本来面目。这再次说明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重要性。如果未经核实,盲目相信别人说的话,很有可能酿成大祸。
当年刘邦打天下时,本来准备委任陈平重任,结果部下有人向他打小报告说陈平个人生活作风有问题,并且以权谋私。经过一番实际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并无此事”。两个人沟通后,达成相互的谅解,陈平重新得到信任。后来他六出奇计,帮助刘邦安定天下。
虽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也要提防,有的时候“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必须要会思考,否则的话,再“明亮”的眼睛也有靠不住的时候。
当年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生活艰辛,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日,又没米下锅了。亏得弟子子贡向乡人四处讨求,讨得一些米来。弟子颜回便急忙生火做饭。
子贡讨米辛苦,躺着休息了一会儿。饥肠辘辘,躺不住,便上井边喝水。此时一股米饭香飘入鼻孔,子贡不由向颜回做饭处望望,却见颜回从饭锅里迅速抓了一把,塞入口中。子贡好不生气,便来向孔子告状,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日看不出,一到困苦时就露馅儿了。”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孔子疑惑道:“真有此事?”子贡说:“我亲眼所见,绝对不会错。”要换了别人,可能就会勃然大怒,把颜回叫来狠狠批评一顿。可孔子不会如此鲁莽,他在思考子贡是否真的看明白了。于是他劝子贡莫轻下结论,待自己了解后再说。
一会儿,颜回来请孔子去吃饭。孔子说道:“方才我打了个盹儿,梦见先父。他是要来保佑我吧。因此我想先拿这饭来祭祀先父。不过,不知这饭你动过了没有?动过的饭是不能用来祭祀的。”
颜回急忙摇手说道:“老师,千万不能用这饭祭祀。适才煮饭时,恰有黑灰落在饭上,不管它吧,不干净;想扔了吧,又可惜。我就把那块沾灰的饭抓起吃了。”子贡这才知道自己冤枉了颜回,好不惭愧。
对于孔子来说,这件事,他没有偏听子贡的话,虽然是起了疑心,但终究试探了一番,明白了真相,纵然稍稍惭愧,但幸好没犯大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准则还是遵守了。但对于子贡来说,行为就有点鲁莽了,“眼见未必为实”,他只相信自己所见,就跑去告状,未免太武断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看到的事情,也不能臆测,也需要用心去分析。
做任何事,都应该遵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先弄好调查研究工作,等事情搞得一清二白,再下结论也不迟。至于说重大的决策事宜,就更不能马虎了。不仅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需要把事情的起因结果、来龙去脉都调查核实清楚,才能做进一步的工作。不然的话,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不仅有物质上,也有精神上的,这就远远不是金钱所能弥补的。“孺子不可教也”原是“孺子可教”,出自《史记·留侯世家》。但世人常与《论语》里“朽木不可雕也”搭配,以致误认为是孔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