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子夏请教孝道。孔子说:“孝道难就难在儿女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碰到事情,由年轻人效劳,遇到好吃好喝的,让年长的享用,(仅仅做到这样)就可以认为尽孝道了吗?”
儿女下班回家疲惫不堪,而父亲吩咐倒杯茶给他喝,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将茶杯在桌上重重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吧!”父母见到儿女如此态度,将作何感想?与其这样给父母倒水,你还不如索性不倒呢!你不听父亲的话,父亲大不了是伤心;你是听话了,给父亲脸色看,恶狠狠的,父亲肯定是会寒心的。宁可伤心,也不要寒心。孔子对人情冷暖有着很深的认识,所以他与子夏谈论孝道时,告诫子夏不要以为替父母做点事或者弄点美味就算尽孝了。用现代话讲,就是别以为我们每个月给生活费,或者花钱雇个保姆来照顾老人,或者节假日送给老人一堆东西就算孝敬了。尽孝远不是那么回事。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孝敬老人呢?孔子说“色难”又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的意思是说,能够一贯真诚地、和颜悦色地侍奉老人是最重要的,可也是最难做到的。中国古人有一副对联:“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迹”就指看他的心孝不孝。
为什么真诚、和颜悦色地侍奉老人最重要呢?因为对人来说,其生活幸福与否往往最终取决于他的精神感受,而不取决于他的物质感受。我们细心体会一下就可以发现,一些没钱的人往往会憧憬好的物质享受,而一些有钱的人对于物质刺激则往往渐趋麻痹。他们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都因为局限于物质享受而普遍缺乏幸福感。物质享受所带给我们的感官刺激就犹如黄粱一梦,总是使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患得患失的两难困境。而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我们又总可以看到,一些人无论物质贫穷与富足,整天都是乐呵呵地在享受生活。
由此可见,精神问题是关乎人生幸福的一个大问题。只有那些精神富足的人才会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和颜悦色地待人自然能够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这远比那些物质刺激有效持久得多。对父母尽孝尤其应该如此。孔子甚至以为这比为父母干活或提供美食更重要,因为它带给父母的是心灵上的巨大安慰与舒畅。
陈毅投身革命后,虽然长年战乱、远离家乡,但总是千方百计寄回家书,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近况,向父母请安问好。新中国成立后,父母没有同陈毅一起居住,陈毅除了每月给父母寄上足够的生活费外,仍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亲笔给父母写信,聊叙家事,宽慰老人。
1962年,身居要职的陈毅已62岁,这年春天途经成都。当时,他的老母亲已年过八旬,重病在身,住在成都陈毅的弟弟家中。陈毅与妻子张茜前去看望。老人病重,有时小便失禁,陈毅刚到母亲房中,恰遇母亲换下一条被尿濡湿的裤子。母亲担心让儿子见到污浊之物,便不停挥手、使眼色,要身边照顾她的保姆将裤子藏起来。
保姆慌忙中将裤子扔到了床下。陈毅拉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道:“娘,您把啥子东西扔到床下了?”母亲连连摇头说:“没啥子,不关你的事。快坐下,跟娘聊聊天!”陈毅笑了笑,对母亲说:“娘,您怎么对我也保起密来了?”说着,弯下身去,要看个究竟。母亲见瞒不住,只好坦白真相。
陈毅听罢,眼圈红了,动情地说:“娘!您久病在身,我没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这裤子应该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干什么?!”说着,他一手拿过裤子,并对保姆说:“我母亲的病如此沉重,平时不知给你们添了多少麻烦,今天,就让我去洗吧!”
保姆怎么也不让,母亲也赶紧阻拦。陈毅诚恳地说:“娘,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小时候,您不知给我洗过多少尿裤屎裤啊,儿子再怎么做也难报答养育之恩。”接着,他又对妻子笑道:“我们家乡有句俗话叫‘婆媳亲,全家和’,你这个长年不能照顾婆婆的媳妇也该尽点孝道,今天我们俩一起来洗这条裤子好不好?”一个人应当为精神所支撑,而不是物质。当然,物质缺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精神的拥有。
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虽然重要,但是真正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有句古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天两天还好说,一月两月忍忍也过了,如果是一年两年呢?想想就觉得困难重重了吧。如果父母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即便儿女心中再孝顺,有时也难免流露厌烦的神色,此时父母心中的滋味恐怕难以陈述:一方面因为给儿女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极大的拖累而心中难过,另一方面便是对儿女隐隐的失望。
这还算是好的,一些现代人在社会和自身生活双重压力下往往疲惫不堪,且充满着种种铜臭的味道,他们的情感世界逐渐变得功利和麻木,结果往往把别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于是亲情往往被物质与金钱取缔,善良与真爱的笑容被埋没,由此来看,孔子说和颜悦色难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儒家最高境界的“孝”,不是一种随意行为或强迫遵从的被动行为,而是一种真诚的自觉主动行为,也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的幸福享用。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心中孝,态度敬,不要对父母感到厌烦。很多人虽然表面上做得不错,但容易不自觉地抱着一种“我做得已经不错了”的心理,无形中给父母以不好看的脸色,以“孝”来折磨老人的心灵,增添老人的负疚感。这种作法,往轻了说,是一种不纯的孝;往重了说,也是一种“恶”。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服刑时不服法庭的判决,又不愿逃走。他说,儿子只能以德报答父母,不能以怨报答父母,不管父亲如何对待自己,不能以拷打还拷打,以恶言还恶言。一个人被判死刑,不服刑,用逃跑的方法来毁坏、颠覆国家和法律,是不能允许的。苏格拉底既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又要服从国家的法律,于是只好在狱中饮鸩而亡。他为真理而引颈就刑,引起后人对他产生无限的崇拜。
有人问王阳明:孝,是不是一定要讲求冬则温,夏则清?他回答:一个人只要有个诚孝的心,冬天自然思量父母的寒,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自然就会去想办法。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只要有发自内心的诚孝之心,至于如何做,要看具体的家庭,具体的社会时代,这个就不能要求一致了。所以古人说,“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