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0400000011

第11章 一生要学会“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戒自己:年轻时,血气未定,应在迷恋女色方面警戒自己;壮年时,血气正旺,应在争强好斗方面警戒自己;年老时,血气已衰,应在贪求名利方面警戒自己。”

孔子一生中备受冷遇,历经劫难。但他却长寿,活到73岁。在古代,人类受医药诸方面的限制,无法战胜疾病,再加上物质条件落后,故“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么,孔子是怎样在逆境中得享古稀之龄的呢?

孔子非常注意心理上的健康,他说:“君子有”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 在孔子看来,少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一切刚刚开始,离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外表虽然已经像个大人,但肢体骨骼还未真正长成,血气轻浮,不够牢固,此时正要注意加强营养、巩固身体。然而这个时候的青年由于自制能力较差,意气用事,做事全凭冲动,因而容易受到外在的诱惑而伤害自己。

时下逐年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社会在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的同时,也制造了太多的诱惑,如各种仿真的游戏玩具、随处可见的三级网站、赌博娱乐、色情加暴力的影视轰炸。这些即便是成年人都难以抵挡,更何况自控能力还比较弱的青少年了!《寿康宝鉴》上说:"色是少年第一关,此关通不过,德节丧失,则有再高的才华、再好的学问,都没有半点作用。"唐人温庭筠诗句:"自古多情损少年。"少年溺于情爱,必定断送大好青春。

一个14岁的少年,从小性格比较内向,尤其是上初中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平时喜欢上网,看黄色录像,经常浏览非法的色情网站,不知不觉沉溺其中。

2007年5月14日中午11点多钟,少年从网吧出来,看过色情网站之后便产生了想与异性亲密的冲动。他骑自行车路过油菜地,正好遇见往学校去的10岁小女孩。此时正值中午时分,田野上已经没有劳作的人,少年顿时产生了一种邪恶的冲动,便上前用双手扼住小女孩的颈部,将她摔倒在地。小女孩吓得叫起来,少年心里一阵紧张,不顾小女孩的反抗用力卡她的脖子,直到她失去反应。少年见小女孩已经死亡,便把她的尸体拖到路边的油菜地里,将裤子脱下……一起不该发生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面对庄严的法庭、悲痛欲绝的被害人家属,少年低下了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但此时此刻,悔之晚矣,一条鲜活的生命已经太早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而同样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所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终生的悔恨!如果早早的戒绝色欲,或者家长作为监护人起到监护的责任,想必结局也不会如此惨痛。

青年戒色,不仅仅是说“不要因为禁不住色诱而犯罪”,也有“节欲”的含义。现在的青少年生理成熟远远早于心理成熟,很多人都有不得为之的事情,或者说难以把握的事情,令他们无法理智的思考和控制,而且,越是父母应该监督的事,还越背着父母——父母知道了,肯定完蛋了。这样,就更缺乏有人劝阻。古时“医圣”孙思邈就曾经说过:少时纵欲虽取得一时快意,但因为精髓竭绝,终会成短命鬼。少年时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生活能力,因性生活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如怀孕、堕胎等)常常是少年道德败坏和生活堕落原因之一。

——王效道

事实也证明,这些告诫与现代医学的观点基本相同,并非危言耸听。人在少年时期,身体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且刚刚具备生殖能力,此时机体中的各个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并缺乏自控能力。在此时期过早地介入性生活,非但不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明朝皇帝朱载因少时纵情施欲,36岁就死了。清代皇帝同治,年纪轻轻之时就对众多宫室贵嫔感到不满足,竟微服私下与妓女行乐,也过早去世了。男女之间如果过分地贪欲,很多人只到三四十岁,身体就毁掉了。有许多中老年人的病,就因为少年时的不知自控,没有“戒之在色”而种下病因。所以,少时纵欲不仅有悖于养生法则,亦悖于房中之主旨,无疑是应该戒绝的。

孔子认为,人在中年时要戒斗,就是不要逞强好胜、好勇斗狠。人到中年,身强体健,精力充沛,总想着大有作为,大干一场,及早建立一番功业。但是孔子告诫中年人,身体好固然可以想着去建功立业,但不要一味地好勇斗狠。这话很有深意。人在身体健壮的时候,通常对自己都很有信心,遇到不顺的事情不情愿低头,往往容易与人争执,甚至因小失大,更有甚者送了性命。

据报载,有个姓解的人,一直靠在北京协和医院倒号为生,每个仅14元的号转手就卖出几百元,有时甚至高达两三千元。由于他经常加塞引起了一个同行的不满,他便对那同行拳打脚踢。另一个姓冷的号贩子出来打抱不平,他的火一下蹿了出来,拿出事先藏在水泥板下的尖刀,按住冷某猛刺其背部和胳膊。被刺几刀后,冷某跪在地上求饶,解某仍觉得不解气,又疯狂地扎了下去,被扎11刀的冷某当晚因抢救无效死亡。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这无谓的意气之争,搭进去两条人命。冷某无辜惨死固然可悲,造成这一悲剧的解某也逃不过法律的严罚。好勇斗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殴。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好勇斗狠,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人在中年时代对钱财的需要是最多的,同时,人在中年时代的精力和智力也是最充沛的,因此争斗最激烈,也最容易出问题。千万别“不蒸馒头争口气”,所以孔子让中年人戒“斗”。

人进入老年时期,开始气血两亏,身体不济,死亡的临近使他们对生命充满依恋。在这种内心恐慌的促使下,往往会拼命地试图抓住所能拥有的一切。对生命的贪恋造成了行为上的南辕北辙——精力和体力都被这种贪恋消耗掉,更快地走向死亡的不归路。所以孔子,讲老人要戒贪。许多大半生都很成功的老人晚节不保,原因就在于此。

前段时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落马案,给那些手握重权者敲响了警钟。郑筱萸,是第一任药监局局长。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入选首届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但他在任国家药监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一些医药企业谋取非法利益,本人或伙同妻子收受贿赂人民币六百多万元。在药品监管工作中,严重失职渎职,给国家、给党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

平心而论,郑筱萸几十年来也为国家药监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经是一名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先进分子”,可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国家也对他不薄,不然怎么能让他担任第一任药监局局长呢!但就是到临退休了,却没能保住晚节,一念之差,贪欲横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明)杨仪

有的老人贪钱,而有的老人贪的是权。晚清的李宝嘉写了一本小说《官场现形记》,其中描写一个做官的人做上了瘾,临死时躺在家里床上,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这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还做官,还要过官瘾。于是两个副官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一个副官念道:“某某大员驾到。”另一个副官念道:“老爷欠安,挡驾!”

的确有许多像《官场现形记》中描写的这一类官迷。离了官位,就活不下去了。在位的时候,下属前呼后拥,百般奉迎,自己威风凛凛,生龙活虎,退休下来以后,“人走茶凉”,门前冷落车马稀,大家也不再把他高看一等,在家就闲得、发愁,发烦、发慌。甚至因此憋出了病,憋没了命。

还有些人,已经很有钱了,却还是拼了老命去赚更多的钱。别人想不通,问他为什么这么“要钱不要命”,他回答:“正因为年纪大了才拼命赚钱,如果再不赚,就没多少机会了,我要给儿孙留够一千万。”

这些老年人,不管是贪钱、贪权、贪名……都是太过看重自己曾经、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舍不掉,放不下,忘不了,不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看了这些人的表现,越发觉得“老年戒贪”的修养太重要了,岂止是为名为利而已。人生能把这些道理看得开,自己能够体会得到,就蛮舒服,否则到了晚景,辛苦一生,却连自己的后事都没安排好,也太痛苦了。

孔子讲的三戒如同人生三个关隘,闯过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闯不过去便是拿到了一张不合格的人生答卷,轻则半生虚度,重则一生荒废。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的内容都应当牢记心中,以“礼”约束,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便能顺利走过人生的这几个关口。

同类推荐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热门推荐
  • 季风的幸福

    季风的幸福

    这是一场诱“幸福”深入的追逐战。她,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饭碗难保;他,运筹帷幄“幸福”就在他的五指山中,想逃,呵,做梦。且看是战战兢兢的她,还是运筹帷幄的他到底谁是这场追逐战的最终赢家。
  • 天堂亮

    天堂亮

    百万年前,曾有一个国度是所有凡世人都向往的国度天堂国。那是一个包罗万物的国度,同时也是个平凡的国度。“天堂国”只是个别称,其中当然也包括不计其数的小国和部落。而天堂部落可谓是天堂国的真正象征。传说中的神,创造了那个奇迹的部落,但同时也毁了它。那是一个荒唐的传说,又是一次善意的谎言,那更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役。因为一本天圣经,一段为了那个沉重的任务,为了天堂部落永久的安宁,而展开的战役便在天堂国那个
  • 登夏州城楼

    登夏州城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银海传说

    银海传说

    他银海星域第一大家族的长孙,却因为家族内部原因六岁之前无法修炼,但是硬是凭借自身资质凝结金丹,为了更加强大,毅然选择进入未知领域,其中碎丹而生,走上了一条他人从未走过的修炼之路,同时面对外族的侵略,面对万年的传承,他会经历何种绝境,又会做出怎样选择,让我们一起在《银海传说》中寻找吧。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 狂妃驾到,邪王快接驾

    狂妃驾到,邪王快接驾

    白天,她是妙手活佛,救人济世,人称医仙,横扫医学界的各路鬼才;晚上,她是暗夜毒后,兄弟无数,资产万千,坐拥黑道的半壁江山;如此的奇女子却因为乌龙而损命。再次睁眼,又将在这异世掀起一场这样的腥风血雨?传闻,夜王府的王妃胸大无脑,还是个花痴草包,行为也极不知检点,惹得夜王生厌无比,恨不得马上休了她。可事实真的如此?
  • 铁塔遇见凤尾的故事

    铁塔遇见凤尾的故事

    如果说,遇见你花光了我今生所有的幸运。那么说,爱上你让我得到了无止尽的幸福。
  • 红尘一仙

    红尘一仙

    高中生木子潼不慎坠崖后,唤醒异能,拜师修仙。从此斡旋都市,挽救世道,驱除邪魔,玩转权术,证无上道,天下莫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灿白之爱上你的那一天

    灿白之爱上你的那一天

    “白白,我可以抱着你睡吗?”伯贤把眼睛瞪得很圆的看着灿烈,灿烈笑了,伯贤说“我去下厕所,你先睡。”伯贤刚走下床灿烈又说了句话,伯贤听完后恨不得杀了他,灿烈说“我开个玩笑,你脸红什么,都是男人。”伯贤听完跑到灿烈身边,抓他的痒痒肉,让灿烈笑到流泪才松了手说“让你再逗我,下次可没这么简单,”灿烈笑着说“没想到,我们白白这么可爱,还爱害羞。”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