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1700000008

第8章 看透生死忧身后

俭葬昭陵谥“文德”

长孙皇后不仅是一位非常贤德的女人,还是一位非常通达、极富智慧的女人。她懂得自然和天命,对于生命并不贪婪和强求,这说起来似乎容易,但是人皆有贪生恶死的本能,能做到长孙皇后这般的人,怕是寥寥无几。

长孙皇后气疾日重,久治不愈,以致卧床不起。在医药上费尽了心思,可皇后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太子李承乾沉不住气了,一天他对皇后说:“母后,医药用了这么多也不见病情稍转。不如让儿臣奏明父皇,请求父皇大赦天下,多度人入佛入道,来为母亲祈福。”

这种度人皈依佛教和道教,以此来获得神灵的保佑,使病人痊愈的事情,在当时的社会,有很多皇族都曾经做过,并不是什么离谱的事情。但是长孙皇后不同意,她忍着病痛,缓缓说道:“生和死,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说做善事就会有福,可是我向来也不做恶事。大赦天下是国家的大事,赦令不可轻下。况且这是皇上平素所不为之事,怎么能为了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大法呢!千万不要去向你的父皇请示!”

长孙皇后的话,于情于理,都让太子无言以对。世间能有几人可以在临终之时问心无愧地说:“我向来也不为恶。”可是太子眼见慈母病重日甚一日,自己却无能为力,心中难过。于是私下里把自己的想法和长孙皇后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对长孙皇后愈加的敬重,也希望能为长孙皇后留住一点机会,于是他又把此事奏报给了唐太宗。

唐太宗和大臣们听后莫不感动,大臣们一致请求太宗大赦天下以修福祛灾。可是长孙皇后知道这件事情后,坚决反对,对来探望的太宗说:“大赦天下与劝人入佛入道都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让别人认为皇上为了我什么规矩都可以破坏,这有损皇上的盛名,也不利于以后国事的实施。如果皇上真要这么做的话,我还不如尽快死去为好!”唐太宗不愿失去这位生死与共的贤妻,可是他也十分尊重妻子的意见,最后没有那样做。

从贞观十年(636年)开始,长孙皇后的身体每况愈下。长孙皇后自知时日不多,但她还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那些直言进谏的大臣还需要她的保护,她的孩子们还需要照顾,她的族人还要居安思危,她没能陪自己最爱的丈夫共同走到生命的尽头。

于是,趁着有一天精神还好,她派人把太宗请到自己的床边,向唐太宗嘱咐道:“房玄龄侍奉陛下最久,办事向来小心谨慎,能以国家为重。陛下的大小奇谋秘计他都参与过,却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泄露,实在是忠心耿耿的良臣。像这样劳苦功高的人,陛下应该重用才是,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亏待他。”

太宗默默地点了点头。妻子在弥留之际,首先想起的不是亲人孩子,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一个因为犯了小错,被太宗罢官归家的肱骨良臣。此种情怀,怎能不让太宗感动。

随后,皇后喘息一阵又慢慢说道:“妾身家的宗族,因为我嫁给了皇上而富贵起来,他们能做官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劳和德行,现在却处于高位,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请皇上为了长孙家长远考虑,切勿让他们担当重职要务,就让他们以外戚的身份拿俸行事就好。这就是对他们的恩惠了。”

接着皇后又说道:“至于我自己,活着无益于人,死了就更不能让人受连累。千万不要大修陵墓,只须因山而葬,不起坟,不用厚重棺椁,以木器陶器陪葬即可,再举行简单的葬礼就好。万不可铺张浪费。薄葬送终,就是陛下没有忘了我。”

太宗握着长孙皇后苍白的手,含泪点头。

长孙皇后见太宗答应了,脸上微露满意的笑容,然后继续说道:“希望陛下能够一直亲君子,远小人,广纳忠言。重用魏征、房玄龄那样的忠臣,清除那些谄媚奸佞之徒。尽量少发徭役,不要轻易动兵。我知道陛下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可是我不能继续陪您走下去了,我只愿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下能年年五谷丰登,岁岁国泰民安,我死也就瞑目了。不要让孩子来看我了,他们来了徒增悲痛,也无补于事。”太宗听完这些话,忍不住泪流满面,痛哭失声。紧紧地握着长孙皇后的手,答应了她的请求。贞观十年(636年)六月二十一日,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享年36岁。五个月后,唐太宗将深爱的妻子下葬于昭陵,谥“文德皇后”。从此可谓史上最贤明的皇帝、皇后阴阳两隔。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当年卦中短短八个字,包含了重大的责任。长孙皇后需要怎样的睿智、情操和奉献精神,才能将这八个字谱写得尽善尽美。然而长孙皇后用自己短短的三十六年人生,近乎完美地为这八个字做了诠释。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太宗遵其遗愿,把赋闲在家的房玄龄召回朝堂,仍复其宰相之职。朝廷上下知道事情原委的人无不赞扬长孙皇后的美德。随后,唐太宗又依照长孙皇后遗言,从俭修建了依山而建的昭陵。同年十一月,长孙皇后葬于昭陵,太宗李世民亲自刻石撰文,其文称“皇后节俭,遗言薄葬,以为‘盗贼之心,止求珍货,既无珍货,复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复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数十日而毕。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太宗的主要意思是说,以后建陵“务以俭约”,不“劳费天下”,还要求“百世子孙奉以为法”。正是长孙皇后的崇德尚俭之举为天下人做出了榜样,太宗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贞观十一年(637年),也就是长孙皇后去世一年之后,太宗下“薄葬诏”,希望破除在丧葬之事上的老传统。太宗皇帝认为:人们普遍相信厚葬才是奉终,高坟才是行孝,所以将寿衣棺椁雕刻得十分华丽,运灵柩的车子和殉葬物品都镶金嵌玉。这直接导致了富裕人家超越法度而竞相铺张浪费,贫穷人家为了厚葬,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这既不利于生者,也无益于死者,理当惩处革除。于是他下诏曰:“其王公以下,爰及黎庶,自今以后,送葬之具有不依令式者,仰州府县官明加检察,随状科罪。在京五品以上及勋戚家,仍录奏闻。”

从前太宗要厚葬高祖,可是如今他却向全天下下薄葬诏,当然是与长孙皇后的影响分不开的。而长孙皇后是将厚葬同无道之世联系在一起来看待的,完全可以说是放在政治的高度上加以认识的。这以后,薄葬观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死后,太宗命以朝臣一品官员的礼仪葬之,但魏征妻子裴氏说:“魏征一生节俭朴素,如果用一品之仪下葬,根本不符合魏公的愿望。”所以裴氏对皇帝所赐之物,悉辞不受,以布车载着魏征的灵柩简朴地安葬了这位一代名臣。

相伴多年既是良妻又是益友的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心中十分悲伤,常常独自登上高楼无限深情地遥望长孙皇后的墓地昭陵,寄托自己的哀思。太宗经常因为过度思念长孙皇后而悲恸大哭,边哭边说:“不是我不知道天命难为不可改变,就算怎样的悲伤也无补于事,可每当我退朝回宫再也听不见皇后温文如水的话语和及时的劝谏,我就会分外伤心。我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妻子啊,我还失去了一个能辅佐我的良臣益友啊!我怎能忘怀于她!”贞观二十三(649年),53岁的唐太宗李世民病逝,终与长孙皇后合葬于昭陵。

而对于唐朝的大臣们来说,长孙皇后的过早离世,意味着一位政治象征的消失。多年来,朝堂的大臣已经习惯了长孙皇后的关怀,他们知道太宗从谏如流的背后,是因为有一位能积极开导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从细节里表现出来的大气,是贞观之治能够出现的重要原因。

《全唐诗》中有两首悼念长孙皇后的诗,分别是李百药和朱子奢所做,代表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对这位皇后的思念,诗文如下:

文德皇后挽歌

(唐)李百药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文德皇后挽歌

(唐)朱子奢

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

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

同类推荐
  • 破解电磁场奥秘的天才:麦克斯韦

    破解电磁场奥秘的天才:麦克斯韦

    记述了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的科学人生,他是继法拉第之后,集电磁学大成的伟大科学家,他依据库仑、高斯、欧姆、安培、毕奥、萨伐尔、法拉第等前人的一系列发现和实验成果,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科学地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本质的统一性,完成了物理学的又一次大综合。
  •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不但是香港的传奇,更是华人的传奇,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从茶楼的跑堂到塑胶花大王再到地产大亨,股市大腕儿,人们看到的是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商人的形象,但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今天这么成功的商人,是因为他智慧的管理哲学。凭借着自己的管理智慧,李嘉诚带领着长实集团一次又一次渡过危机,走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李嘉诚是如何做到这么成功的,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李嘉诚亲口讲述自己70年的商业生涯,从如何起步到扩大经营,从如何抓住机遇到跨行业发展,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本书内容包括:乱世出英雄、驼峰山义结十兄弟、陈桥黄袍加身、建霸业南征北战等。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热门推荐
  • 灵偶奇缘

    灵偶奇缘

    新婚那天,当我穿着洁白的婚纱站在我未来丈夫的面前时,抬头发现,穿着新郎礼服的,竟然是一具四肢僵硬的木偶!尽管这木偶长得很好看,尽管他很温柔,可是我真的不想和一具木偶生活一辈子。身边与我有过仇怨的人一个个离奇的死亡,就连离我家不远的那个动物园里的动物,也都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死去。而各种线索的发现,警方找到了我,要我配合调查……。——有一天,我在乡下老家的阁楼里发现了一本老旧的书,一个尘封了无数年的巨大秘密被揭开,我知道了一切……。……………………没错,是我将你雕刻了出来,可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你会活过来爱我……。
  • 倾世女帝君

    倾世女帝君

    与她相识的男儿无一不对她倾心,且看她如何从人尽可欺的废物成为倾覆天下的女帝君!三个国家最好的男子,都只倾心于她,而她命运,身份等巨大的转变,都只靠两点……男人,智慧……
  • 天才冥王腹黑二小姐

    天才冥王腹黑二小姐

    一袭红衣拖地,如墨般的长发垂及腰间,随风而起。精致美艳的脸庞在红衣的衬托下,使得原本就白的皮肤显得更加白皙。薄唇微抿,看不出一点喜怒。熟悉她的人却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越生气,越冷静,这就是她。“我所爱的人,就算我沐羽用偷的,也要把全世界最好的给他;我不爱的,就算她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我,我也不会有半点感动!”——沐羽新书,望多多支持,非乐绝对会给大家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 噬血咒魂

    噬血咒魂

    是什么样一个游戏,竟夺走了一个花容季少女的性命?又是怎样一个游戏,引出了种种谜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真相会不会水落石出那?究竟会是谁能查出真相那?
  • 暗访记者

    暗访记者

    他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人,没有固定的身份和名字,没有档案和简历,没有朋友和家庭;他是一个生活在角落的人,只能不断地隐藏自己,不断地改头换面,不断地流血流泪;他常说自己是一个演员,扮演着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感受着命运中的各种痛苦。80后的他,热血、坚持、执着、好奇,却像老鼠一样活在这个世界上!
  • 度人经

    度人经

    这是一本最贴近生活,最接地气的修真类小说。一个凭空出现的邋遢老道口口声声说要帮助江渔找回自我,到底江渔有怎样的宿命?因为江渔听信了老道的话,一本《度人经》把江渔害得成了杀人犯,家破人亡。江渔被执行死刑后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猫!那老道竟是受上清玉佩金珰、二景璇玑之道,以汉宣帝地节四年三月得道的西城王君弟子太元真人茅君!为了恢复人身,江渔不得不以猫身修炼,全国各地找八位俗神。随着修为的增加,江渔慢慢发现自己正处于一场仙佛之争中的阴谋中,看江渔如何一统三界!灰司令QQ1103012745
  • 花纷飞如沁雪

    花纷飞如沁雪

    海龙王的三公主,记忆的过去,爱情的轮回,星空的愿望,你做我的月亮,我做你的太阳
  • 懒散的作者和不是主角的我

    懒散的作者和不是主角的我

    什么、什么?!作者身患绝症坚持写书,然而病情暴发无力更新?!辛苦抚养作者长大的奶奶又死了,作者奔丧无法更新……作者唯一的好兄弟又结婚了,作者要去当伴郎不能更新了!作者被车/狗/猫撞了,手腕受伤无法更新。作者20年未见面的好兄弟来了,喝了一通宵,不能更新了。老板要求作者紧急出差,请假七天。单身40年的作者要去相亲……作者要结婚/离婚/抢亲……作者想不出什么理由,反正又不打算更新了?!遇到这样的作者,身为他笔下的人物,我们该怎么办?
  • 悲尘

    悲尘

    她,水梦璎,本该在江湖逍遥自在,可是为了亲情,在及笄当天便嫁给了太子,卷入一场风波。他,凤钰玦,本该娶水梦靓,可是却娶了水梦璎,还是乌龙,还是阴谋?他,凤钰禛,一心想娶的小妹妹却嫁给了别人,是不是搏一搏才能夺回心上人呢?他,凤钰祥,一心想要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可是为什么这么难?他,蓝依凡,为了家族欣荣,离开江湖,又为了她,想要离开朝堂,守护在她身旁。上一辈的恩怨,下一辈的纠缠,天,变了!
  • 妞,我养你

    妞,我养你

    表姐夫看上了小姨子,逆来顺受的表姐竟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