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0800000007

第7章 元宵节与唐宋文学作品(1)

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到后来全民欢庆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向来受到文人士子的青睐,因此描写元宵节的文学作品数量繁多,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唐宋时期。

(一)元宵节与史传、小说

“当一种风俗衰退的时候,它肯定要遭受含义偏差之苦,就像圣者纪念日变为粗俗的娱乐日一样。”唐宋时,元宵节的本来意义逐渐模糊,宗教色彩逐渐消减,游戏娱乐成分增加,逐渐从祭祀性、巫术性的节日向娱乐性的节日转化。逐渐发展、丰富的元宵习俗对唐宋史传、小说的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众多的文学作品也鲜活地呈现了唐宋时期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孟浩然《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慎虚》诗云:“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其《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又云:“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这两首诗都是孟浩然在重阳节留下的作品,它告诉我们在节日里最易窥见民俗风情,引起作家的创作兴致。新春伊始的元宵佳节也是如此,闪烁的彩灯,震天的歌舞和富于民间风情的迎紫姑等习俗无不给创作者以灵感,所以,唐宋文学作品中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元宵节的影子。

唐代有宵禁制度,《新唐书·马周传》云:“先是京师晨暮传呼以警众,后置鼓代之。”每到夜晚,鼓声一响,上至朝廷官吏,下至市民百姓都必须返回各自住宅,有着百万人口的长安城顷刻间车马匿迹,“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街茫茫空有月”。只有执金吾率街使于各街巡逻。宵禁虽严,但元宵节前后几夜,却特许弛禁,放三夜花灯,称之为“放夜”。《雍洛灵异小录》记:“唐朝正月十五夜……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甚至有的人被挤得悬空而起,“有足不踢地浮行数十步者”。但文献中不见高祖和太宗时元宵夜大肆行乐的记载,可以推测李唐刚建时高祖与太宗并没有大力提倡元宵行乐。

唐时元宵夜鼎盛时期是在唐中宗李显登基以后。《大唐新语》卷八:“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四年春正月乙卯,于化度寺门设无遮大斋。丙寅上元夜,(中宗)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是夜,放宫女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丁卯夜,又微行看灯。”

睿宗、玄宗时上元盛景与中宗时比起来又更胜一筹,同是《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第七记:“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这样还不够,同年二月又要燃灯。睿宗时制作灯轮,玄宗时出现了灯树,灯楼。《朝野佥载》卷三中即对当时的灯树有详细的描述。可以想象,高二十丈,悬万盏灯,以金玉锦绣装饰的灯树是何等辉煌的景象!《明皇杂录》逸文记:唐玄宗时有南方巧匠毛顺,善于巧思设计,以缯采结为灯楼,这座灯楼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微风吹来,金玉铮铮作响。灯上又绘龙凤虎豹,作腾跃之状,栩栩如生。整个灯楼设计可谓巧夺天工!皇帝提倡,就会上行下效,皇亲国戚也竞相夸富斗奇。《开元天宝遗事》记: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的子弟,“每至上元夜,各有千炬红烛,围于左右”;而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更别出心裁,制作百枝树灯,高达八十尺,将其“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

上元夜除了看五彩斑斓的灯,灯下还有乐舞百戏。《旧唐书》卷三《睿宗本纪》记睿宗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朝野佥载》记唐玄宗让宫女以及从万年县选来的民女“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张说有《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就生动描述了兴庆宫前观灯歌舞的盛况。另外,唐时上元日还有以面茧占卜官位的习俗,《开元天宝遗事》记:“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或赌,筵宴以为戏笑。”

五代两宋,元宵节热闹依旧。《旧五代史》卷七《太祖本纪》:乾化二年正月,宣“上元夜,任诸市及坊市各点彩灯,金吾不用禁夜”。卷四八《末帝本纪下》:“乙巳,以上元夜京城张灯,帝微行置酒于赵延寿之第。”卷七七《高祖本纪》:“壬戌,是夜以上元张灯于京城,纵都人游乐,帝御太宁宫门楼观之。”卷八十《高祖本纪》:“是日上元节,六街诸寺燃灯,御乾明门观之,夜半还宫。”看来,元宵行乐并没因世事动乱、朝代变迁而有所改变。

两宋,元宵行乐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曲洧旧闻》卷七:宋“上元游玩之盛,冠于前代也”。首先,宋代元宵节放灯时间延长了。唐时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即十四、十五、十六日,宋代又增加了十七、十八两日。从何时延长,说法不一。《谈苑》说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俶献其所据的两浙十三州土地归宋,“钱氏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夜是也”。赵令畴《侯鳍录》也持此说。但《铁围山丛谈》卷一记:“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相传吴越钱王来朝,进钱若干买此两夜,因为故事,非也。盖乾德间,蜀孟氏初降,正当五年之春正月,太祖以年丰时平,使士民纵乐,诏开封增两夜,自是始。开宝末,吴越国王始来朝。”《燕翼诒谋录》卷三也持此说。南宋六夜灯,《帝京景物略》卷二《灯市》:“上元六夜灯之始南宋也。”理宗淳祐三年,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但风流天子宋徽宗还嫌时间不够,《宋史》卷一一三《礼志》记:政和五年,他下诏从十二月二十九日就开始在景龙门“预为元夕”,大放花灯,其目的在于“欲观民风,察时态,粉饰太平,增光乐国”。

宋时,不仅元宵行乐时间延长,灯的规模和制作前代也难以企及。宋代流行一种叫鏊山的灯景。鏊山之名,取于神话故事,传说海上有巨龟背负神山,后世模仿其形,将许多彩灯扎架而起,谓之鏊山,又称灯山、彩山。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宋东京的元宵节盛况:年前冬至时就开始“绞缚山棚”,到了元宵节,“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灯山彩绘神仙故事,皇宫里的灯山更是奇妙。“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技术了。“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围绕,谓之‘棘盆’”。当时皇帝观灯还形成了一定的仪式,十四日开始放灯,皇帝车驾幸五岳观,十五日驾诣上清宫,十六日纵万姓游赏,收灯后都人出城探春。宋代皇帝为表示自己是与民同乐,还喜欢对元宵观灯者予以赏赐。宋神宗熙宁年间上元夜,宣仁太后在御楼观灯,给张灯多者赏绢一匹,少者也赏赐乳糖狮子两个。宋徽宗尤其大方,每年上元夜,亲自上宣德楼观灯并赏酒,每个在楼下仰瞻圣颜的仕女都能获得御酒一杯。

皇帝的提倡以及他对张灯者的赏赐,无疑都大大推动了元宵行乐之风。宋时,从京师到民间都有专门的灯市。《武林旧事》卷二:“天街茶肆,渐以罗列灯球者求售,谓之灯市。”

除了唐时流行的歌舞百戏和迎紫姑,宋时的元宵习俗还有猜灯谜。即将谜语贴在花灯上,人们一边观灯,一边猜谜,元宵节成了比拼智力的好机会。

传柑也是宋代元宵节流行的一种活动。苏轼有诗:“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并作注:“侍饮楼上,则贵戚争以黄柑遗近臣,谓之传柑,盖尚矣。”

可见,唐宋史传和小说中关于元宵节的文献资料丰富,这一方面说明元宵节在唐宋己经成为全民性的盛大节日,一方面说明元宵节作为创作的触媒,己经成为文人笔下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二)元宵节与诗词

习俗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模式,诗词是人们对生活的咏唱,所以元宵习俗进入诗人词人的视野也是必然的,唐诗宋词也展现了缤纷多彩的元宵习俗。

在唐代,由于元宵节的盛行,描写元宵节的诗作也是十分多见。与其他节俗相比,描写元宵节的诗作有其独特性:即广泛的参与性和极度的狂欢性。让我们先看几则记载唐人广泛参与元宵狂欢的资料:

美人竞出,锦障如霞;公子交驰,雕鞍似月。同游洛浦,疑寻税马之津;争渡河桥,似向牵牛之渚。实昌年之乐事,令节之佳游者焉。(长孙正隐《上元夜效小庚体同用春字(并序)》)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六首》之一)

开元元年春,正月十五夜,开门燃灯,大酺合乐。太上皇与玄宗皇帝御门楼临观,以夜继昼。凡月余而罢。(王维《奉和圣制正月十五夜燃灯继以宴应制》序)

仙客开金箓,元辰会玉京。(张仲素《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

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袁不约《长安夜游》)

在唐人看来,一年到头平淡无奇、缺少情趣的日子真是太多了,他们就要用各种各样的节日走出平凡、打破庸常,制造气氛,掀起高潮,并从中获得乐趣。在新春伊始的元宵佳节,他们要暂时忘却生活的艰难辛酸及一切烦恼和不如意,暂时抛开现实中官民分野、利害冲突,在节日喜庆所缔造的有限时空和文化氛围中,尽情地玩乐,尽情地享受,享受他们平日所不能享受的一切。帝王后妃走出皇宫是为了寻觅平日没有的自由,平民百姓、文人士子甚至和尚道士与从无机会外出寻欢的宫人女子、良家妇人,这一夜在街头可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淄素不分”地尽情玩乐,这更是一种身心的解放,是他们内心极端渴望却难以得到的自由。节日狂欢给所有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舒泄郁积于体内和心灵深处的欲望和能量,让他们进入忘我之境,却因此而发现自我,体验到人之为人的存在,品尝到人之为人的滋味。经过这“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的三天,人们的体力和心灵都得到了平衡,社会生活遂得以在正常轨道上继续运行下去。总之,在正月十五这一喜庆的日子里,各种各样的人走出原有的束缚,来到辉煌的灯火之下,释放自己的心绪,从而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

唐代元宵诗的创作层面比较广。帝王有玄宗李隆基的《轩游宫正月十五夜》和文宗李昂的《上元日二首》。前者表现巡行途中“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的喜悦心情,而后者“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贵为天子能在狂欢之日想着普通百姓,也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然,唐代元宵诗的创作主体还是那些文人士子,他们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狂欢图: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

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陈嘉言《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

同类推荐
  • 金隅

    金隅

    作品通过古老、贫穷、落后的布拉克萨依村发生的历史变迁,真实地再现了在新农村建设和修建抗震安居房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描写了固守陈旧观念的买苏木·塔兰一家父子、父女、婚姻家庭以及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观念的更新导致“孤独世界”的破裂与更新。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中国神秘文化

    中国神秘文化

    本书是在大量参考前人著述和当代许多学者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仅是对“中国神秘文化”进行介绍和探讨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若能细心体察,精心鉴别,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可采撷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生存智慧,陶冶博大的文化胸襟,充实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获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热门推荐
  • 琵琶雪:绝代风华

    琵琶雪:绝代风华

    她,是丞相府默默无闻的庶出小姐;他,是云王府名满天下的翩翩公子。她,掩去才貌,十年游学四年隐忍,终换得一日锋芒毕露;他,缠绵病榻,下了盘名为天下的棋,换来一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曲琵琶,将毫无关系的两人牵绊到了一起,一个雪夜,她治愈了他的病、他的毒、他的心,一场合作,到底是谁先沉沦……幕再揭开,竟是金戈铁马,决战京都,一袭白衣一身紫纱并肩而立,绝代风华,又是谁乱了谁的天下?硝烟散去,只余不朽传说……
  • 易烊千玺之爱的始终都是你

    易烊千玺之爱的始终都是你

    【易烊千玺,我喜欢你】柳染曦对着眼前的男孩子说【我不喜欢你】易烊千玺淡然的看着柳染曦说完头也不回的走掉了【没关系,一次不行两次,我就不相信了】柳染曦自言自语道她一次次的告白,他一次次的拒绝,后来,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意,鼓起勇气要和她说清楚,她却走了。。。
  • 不喜欢男主的女配是好女配

    不喜欢男主的女配是好女配

    总之,这是一个到处想套路别人的姑凉被反套路的故事
  • 十仙图

    十仙图

    长生纪元,诸仙凌立,万魔并起,虚无之境繁华笙歌。…………………………乱古纪元,虚无之境仙气枯竭,成仙路断,战乱四起,诸神众魔血战不断,抢占成仙古路,神魔大战开启。…………………………洪荒纪元,神魔大战落幕,成仙古路终断绝,世上再无红尘仙。…………………………上古纪元,天骄并起,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成仙所走过的路就是成仙路。…………………………成仙路已断,前方再无道途。“没有了路,我们就踏出一条路自己接续。开启仙图。”
  • 浅笑莫倾城

    浅笑莫倾城

    那名女子,她一直微笑着,无论是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笑着,直到死去的那一刻。他讨厌女人,他总是冷漠,他不曾真心笑过……但那名女子,却是一直笑着,笑对他的刁难和冷漠。终于,他心动了,愿意为她而笑了,可是她,却要永远地离开他了……
  • 葬藏

    葬藏

    我是李落。我的家庭很幸福也很平凡。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但是我知道事实不是这样。在我7岁那年正在睡梦中的我突然惊醒。没有预兆地。借着月光,我看到一个轮廓在我床边。我看到她的手慢慢靠近我,然后悬浮在我头顶上空。我禁不住害怕大声哭了出来。爸妈听到声音跑到我房间。那个时候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他们都是新时代的知识份子,一直认为我是做恶梦了。他们带我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是怎么看的我却不记得了。时间久了,很多事情也都慢慢淡忘了,包括那件事。但是忘了就不代表它结束了。直到我17岁那年……它,又苏醒了
  • 穿越之浮生梦

    穿越之浮生梦

    高三女生,意外穿越,邂逅多个历史名人的神奇旅程。本文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加以作者个人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瓦罗兰的黑炎驱魔师

    瓦罗兰的黑炎驱魔师

    炎宇墨,一个行走于都市角落的年轻驱魔师,因一顿霸王餐而被神秘高手一巴掌打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中。异界中,亡灵天灾降临,危机之下,神器系统伴他左右:继承魔力,净化亡灵、完成任务、兑换武器、获得神技……使他成为了一个可以近战的法师,一个可以远战的战士!得到了黑暗之女力量的他,如何面对一只哭着喊“妈妈”的提伯斯?又如何面对世人异样的目光?“让我回家!!!”搞笑、热血、友情、爱情,一切尽在《瓦罗兰的黑炎驱魔师》官方QQ群:438011088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串起又散落的

    串起又散落的

    小致是一个独具天资的女孩,她超然若仙,她妙笔生花,她与自己的大学同学、救命恩人、初恋情人结成令众人羡慕的姻缘。生活就此拉开幸福的帷幕了吗?不是,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等待她的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灾难。
  • 超量世界里的同调召唤

    超量世界里的同调召唤

    啊啦啦,大概就是讲的一个“普通”的少年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决斗怪兽”异常流行的世界,一个,无比熟悉的决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