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9900000002

第2章 王者——南征北战 刀光剑影中开创千秋霸业(1)

君临天下的方式有很多种,有靠先人的功业而富贵的守成之君,有靠政治斗争由权臣变身君王的权力高手,而有一种君王是让人敬仰的,他们或白手起家,或经历磨难,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凭借自己的南征北战君临天下,他们是真正的王者。

曹操

乱世之枭雄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一时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曹操自募兵勇、东征西讨,以求天下统一、人民安康。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统一了北方。随后养兵屯田,发展经济,给北方带来了近百年的稳定。

曹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其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决定了他所取得的成就。

生性多疑 逆我者亡

“多疑”这个词的意思在特定环境下就是“谨慎”,在那个天下大乱的年代,每一个人都必须谨小慎微,稍不小心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那时的生命贱如草芥,曹操的“多疑”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可以说曹操的“多疑”间接上也成就了曹操的统一大业。而曹操的“多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杀害吕伯奢一家和梦中杀人这两件事。

汉灵帝驾崩以后,太子年幼,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图谋诛杀宦官,总揽大权,但太后不听他们的进言,于是何进就擅自调凉州刺史董卓进京,意图以此来胁迫太后就范,宦官看出了何进的意图,在董卓进京前先把何进杀了,这样一来董卓就无人可以控制。董卓进京后先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京都大乱。董卓生性残忍,激起满朝上下的愤恨。曹操以献家传宝刀为名准备诛杀董卓,但刺杀失败,连夜逃出京城。

在离京逃亡的路上,曹操路经其父好友吕伯奢家。对于这位身为朝廷通缉的要犯,吕伯奢并没有介意曹操通缉犯的身份,而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为了更好地招待曹操,家中无酒的吕伯奢不辞辛苦地骑驴去西村给曹操沽酒。

吕伯奢的好意并没有打消曹操的顾虑,身为逃犯的他神经绷到了极点,生性多疑的性格更是让他对这位父亲的老友很难放心,于是曹操就去偷听吕伯奢家人的谈话,这一听就出事了。“缚而杀之,何如?”这是曹操从窗外听到的谈话,本来就心存疑虑的他听到这句话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于是拔剑闯入屋内,不问男女老幼,给吕伯奢家里来了个“一锅端”。当曹操在厨下发现一头绑着的猪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误杀了好人,当时的心情可谓追悔莫及,换做一般人,也许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不能自拔,可他是曹操,也只有他能够很快从自责中醒过来,铸下大错的他现在想的不是如何赎罪或如何补偿,而是在想这一行为给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像每一个平常人一样选择了逃跑,可偏偏造化弄人,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吕伯奢,这时曹操的脑中全是自己下一步的境遇,如果让吕伯奢知道自己把他们家灭了门,必然回去报官,自己也将性命难保。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将吕伯奢刺杀于剑下,说出了那句流传后世的狠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有人说这体现了曹操自私狠毒的性格,成为贬曹一族手中最锐利的武器,可在那万分紧急的时刻,这种做法正体现了曹操成为一个政治家的潜质,如果存有妇人之仁、心慈手软,也许曹操早就死于董卓之手了。

曹操“多疑”的另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是他梦中杀人的故事。

有一次,他对照料、服侍自己饮食起居的侍从们说:“我有个毛病,或者说特殊功能,当我在睡梦中时,只要有人稍一接近我,我就会跟梦游似的,马上跳起身来杀死这个人,所以今后当我睡着,尤其是熟睡之际,不要靠近我,以免造成误杀。”侍从们听听也就过去了,嘴上都连称知道了,可谁都没有把曹操这句话放在心上。

当时的政治局势三足鼎立,各个国家内部都隐藏着敌国的奸细卧底、杀手刺客,曹操从个人安全考虑,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所以他就要对侍从们说这番话。

曹操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装做受冻而不知的酣睡状态。一个平日深受曹操喜爱,对曹操的照料也十分精细入微的小侍从,见主人在寒夜受冻,出于职责,更出于对曹操的爱戴,便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到曹操卧床前,刚要伸手捡起地上的被子给主人盖好,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床头宝剑,狠命一挥,侍从即刻身亡。曹操杀人之后,一言不发,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起来。其他侍从吓得面无人色,都呆傻般一动不动。很长时间才清醒过来,但谁也不敢再靠近曹操。那个被杀的小侍从也就一直横卧在曹操床下。第二天清晨,曹操醒来,一见床头溅满鲜血,床下又横卧着已死的小侍从,大惊之后便大怒:“谁敢杀我爱侍?”众侍从一直战战兢兢地远避在旁边,见曹操怒问,才一齐跪下,说出事情经过。曹操听后,表现出惊愕又悔伤的神态,还流下了几滴眼泪。抱起那小侍从的尸身,难过地说:“我跟你说过,我会梦中杀人而不自知。你怎么还在我睡觉时靠近我呢!”

于是,曹操下令,厚葬这个被自己误杀之人。整个葬礼中,曹操表情十分沉痛。军中众人终于相信:曹公睡梦中确有神秘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互相告诫:当曹操睡觉时,万万不可靠上前去。

可以说曹操的做法是残忍的,那个侍从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做了曹操“杀鸡儆猴”游戏里面的那只鸡,可谁又能保证如果曹操不演这场戏,不这么多疑谨慎,他的寝宫里不会出现一个豫让,不会出现一个聂政呢?

思才心切 求贤若渴

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曹操对人才格外看重,他曾借诗歌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他的《短歌行》中有这样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重点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与渴望。曹操不止一次地发布求贤令,希望能网罗天下人才共同治理国家。他对人才的渴求从陈琳和许攸的两件事上就可见一斑。

陈琳因董卓之乱避难至冀州时,入袁绍幕下。袁绍让他掌管文件,军中文书大多由他来撰写。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这是在官渡之战前夕他为袁绍写的出征檄文。文中写到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的地位,乘坐金车玉辇、勾结权势、篡夺皇位、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更是遭世人唾弃。袁绍统领豪杰,铲除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残害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重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丧失了许多兵力,袁绍又分给他兵力,休整队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又让他担任兖州刺史,让他披着虎纹将袍,交给他军队,给他奖罚的权力,希望他能够立功赎罪。但是曹操趁机飞扬跋扈,更加变本加厉地剥削人民,残害贤能善良的人。

后面的文章中陈琳又在政治上对曹操进行了攻击,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随意杀害政见不同的大臣,汉献帝在许昌只是一个傀儡,朝廷在曹操一个人的掌控之中,终有一天曹操会谋朝篡位。

陈琳的这篇文章写得可谓刀刀见血、句句致命,在那个至礼至孝的年代,这样辱骂一个人的先人是谁都难以接受的,其中对曹操的为人大加诋毁,而且还进行政治上的中伤,如果换做心胸狭窄且鼠目寸光的人,估计陈琳死十回都不够,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曹操。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也正是看到了那篇檄文,曹操记住了陈琳,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为国家出力的人才。曹操爱其才而没有追究他对自己的诋毁和辱骂,让他做了司空军师祭酒,使其与阮瑀共同管记室,收为己用。

在官渡之战过程中,曹操久守官渡,军力渐乏,军粮告竭,急发使者往许昌求救措办粮草。使者被许攸截获,曹操催粮书信俱露。于是许攸献计袁绍,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与袁军相持日久,许昌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击,则许昌可一举拿下,曹操也可擒拿。如若袁绍用许攸之计袭许昌、攻官渡,曹操必定全军覆没。而在另一方的曹操已是热锅上的蚂蚁,正如许攸分析的,现在的曹操处在极大的困难之中。当许攸离开袁绍投奔曹操的时候,曹操正准备就寝,听到许攸来投,他连鞋子都没有穿就出帐迎接许攸。可见曹操对人才谋士的渴求与周公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行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因为许攸的到来,曹操才一把火烧了乌巢,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直勇敢 问心无愧

曹操生性正直,不苟全于权贵,做事但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肩上的使命,这也是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的基本素质。

曹操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担任洛阳北部尉的职务,这一职务主要负责京师的治安工作。曹操在衙门里造五色棒,在大堂的左右各摆十多支,对不法之人以威慑,有犯禁者,不避豪强,即击杀之。

当时官府下令夜间的时候不许随便走动,可当朝得宠的宦官蹇硕的叔父却不把这条命令放在眼里,仗着自己是蹇硕的叔父深夜在街上溜达,正赶上曹操巡夜,曹操不惧蹇硕的淫威,将其叔依法治罪,就地正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使京师治安大为好转,没有再敢犯禁之人。

董卓进京乱政之后,天下诸侯纷纷起兵并推袁绍为盟主,结成讨董同盟,讨伐董卓的篡逆行为。曹操自己也散尽家财,拉起义军,加入到了这次讨董战斗当中。可这些诸侯都是各怀心思,打着为朝廷效力的名义纷纷为自己谋取私利,这让曹操很是不齿和愤怒。他在他的诗作《蒿里行》中这样写这次战争: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真实地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写出了各路诸侯各怀鬼胎的丑恶嘴脸,更反映了曹操对百姓受难的心痛和对诸侯争权夺利的鄙视。

面对各路诸侯的这种自私的心态,曹操很是着急,他对各路诸侯说:“我们兴起义军来诛灭董卓的暴乱,现在各路大军都已会合到了一处,气势正盛,应该奋力进军,击溃董贼,你们还有什么犹豫的呢?如果说董卓原来倚重朝廷的威严,凭借京师坚固的防御,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虽然他的举动很是无道,但毕竟他手里握着朝廷,我们还有所顾虑的话。现在他焚烧了洛阳宫室,劫持天子迁都长安,已是海内震动、天下共愤,我们出师名正言顺,这样的时机正是讨伐董卓的良机啊,一战而定天下,不可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啊!”这是一位以国家安危、百姓疾苦为重的将军发出的肺腑之言,足以表现曹操的正直。可那些以自己个人利益为重、钩心斗角的军阀们哪里肯听曹操的劝言,哪里会顾及百姓的死活呢?面对这种军合力不齐的让人失望的局面,曹操不顾自己利益的得失,依然率军前行,在成皋与董卓部将徐荣的军队相遇,终寡不敌众、败下阵来,自己被乱箭射中,坐骑也被杀死,险些丢掉了性命。

这一仗曹操败得很惨,全军覆没,自己差点丢了性命,可相对于那些蝇营狗苟的军阀来说曹操是可敬的,他急于救朝廷、救万民于水火,不计个人得失、勇敢进兵,光凭这一点曹操就问心无愧,没有白食汉朝俸禄,没有辜负百姓对他的期望。

坦白率真 磊落坦荡

曹操有一篇文章《让县自明本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章写于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时年五十六岁。当时,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政权逐渐巩固,继而想统一全国;但是孙权、刘备两大军事集团仍然是他巨大的威胁。他们除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曹操发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文中概述了曹操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表达了他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写得坦白直率、气势磅礴、充满豪气,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和见识。

这篇文章中最让后人称道的一句话就是:“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刘备孙权之流对曹操的政治攻击只不过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发泄罢了。

曹操在文章中说自己年轻时被荐举为孝廉,自认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隐逸之士,如果这样恐怕被天下人看做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才干。在济南任国相的时侯,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朝廷的那些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曹操恐怕自己的这些行为会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返回家乡后,曹操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夏秋读书、冬春打猎,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曹操又讲到自己后来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曹操说这是他在那个时候的志向。待到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但各路军阀却以平乱为名,大肆招兵,扩充自己的实力。曹操却每次只招募几千人,因为他并没有割据一方,犯上作乱的野心,所以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

曹操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在外人看来,他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为自己辩护,可换个角度来说,中国人从骨子里就有一种谦虚的思想,甘于当无名英雄,做好事不留名,可曹操面对政敌的指责把这些都说出来,这正是他率真的表现。他敢于对天下说这番话,正是他磊落坦荡,无愧于心的表现。

同类推荐
  • 龙炎抗战

    龙炎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红军改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前线,带领人民,与日寇斗智斗勇,不让日寇侵我中华一土一地!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神秘小队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他们来自各大江湖门派,本应在大山深处与世无争,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出大山,用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武功来打败敌人。我们的故事即将从此开始……
  • 炎国军神传

    炎国军神传

    本书是写的理想军事人物,他的一生有过辉煌与痛苦。爱恨情仇交织着他,他身边却是有着红颜知己,相濡以沫。等到他珍惜的时候红颜逝去,看大将军卫青如何走出自己的一生。
  • 正步青春

    正步青春

    成绩优异易凡因为家境状况放弃了考高中上大学的梦想,根据父母的要求考中专,打算三年后能混个铁饭碗,可是一纸政策改变的中专生的命运,易凡离开中专,决定去部队追逐自己的梦,他能成功吗?
  • 异世之横戈天下

    异世之横戈天下

    江山如诗又如画。跨马提枪,男儿豪情是陷阵无敌,有死无生。立案挥毫,臣子本分是上思安民,下思忠君。俯看天地,明君职则是环宇安宁,六合清净。’大夏,大周,戎狄’三足鼎立,大争千年。“既然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便让我来结束这个烽烟四起动荡不安的乱世吧”王方面露坚毅,神色傲然道。五年之后,王方捂脸骂曰“既生瑜,何生亮也”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无邪道“爸爸,亮是神马?好吃吗?”王方“…………………”在这里添上几条声明(1:呵呵,本人是手机党更新极慢,请各位朋友多多包涵。2:本文非yy,也非虐主,极多爆炸爽点。)在此弱弱地再添上第三条,求包养,求收藏啊
  • 特种兵之最强战神

    特种兵之最强战神

    孙星辰,一步步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特种兵之神。
热门推荐
  • 乱界之魔

    乱界之魔

    来自现代的叶子重生到异世界,会给这异世界带来什么变化呢,值得期待
  • 乱古之魔

    乱古之魔

    一个英雄喋血的荒古,一个神魔陨落的仙古,一个群星璀璨的乱古。一片风暴骤起的大陆,必将是充满无限的遐想,在这布满硝烟与瓦砾的乱世之中,没有谁能纤尘不染的活着,由剑开始的故事,必将用剑来终结。神秘的西方魔法师、没落的东方武者、恐怖的巨龙骑士、光辉的圣洁天使……开启一段热血、凄美的神魔之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第一悍妃:废柴狠嚣张

    第一悍妃:废柴狠嚣张

    废柴要逆袭,天才挡不住,一个废名已久的二小姐,在得到修真界灵魂帮助后,开始了废柴逆袭之路,她励志要发粪涂墙,用魅色傲世无双,用法术宇内称凰。
  • 乱想流之无敌人生

    乱想流之无敌人生

    李方无意间得到一本古书,于是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也可以走进别人的思维世界,更可以改变这些世界,也许有一天,他会迷失在这些虚虚实实的世界之中......
  • 闪婚蜜宠:老公大人,早安

    闪婚蜜宠:老公大人,早安

    “老公,有人欺负我…”“封了她!”“老公,有人说我配不上你”“把她带过来!”自从沈天韵碰上了这个杀伐果断的男人,她似乎变了很多……
  • 大院子女

    大院子女

    某军区大院绿树成萨,阳光灿烂。革命的热望,铁马金戈的梦想,嘹亮的军号声,每天都唤醒着将门子女的热血。副司令员之子章卫平、副参谋长之子乔念朝、后勤部长之女方玮及马非拉等大院子女,在青春期的躁动中,或挣脱父辈的绑缚去中越边境参加“世界革命”,或在荒凉的生命绝境中锤炼“革命的理想”,或在灵与肉、情与爱撕扯的悲苦中无望地沉浮。在情的困扰、性的诱惑、理想的追求中,提升为从单纯到复杂、从无知到成熟、从迷惘到坚定的人生轨迹。小说揭示了大院生活钱为人知的神秘,透视了大院文化的深层化的内涵。
  • 穿越女主不好当

    穿越女主不好当

    铜镜里的绝美容颜,显然不是我苏影的,穿越吗?淡然接受。一声“靠”引来了“浩”,后宫的林轻寒公子,又当如何?穿成女皇?管他呢。青澜国出美男,果真呢,可哪一位,才是我玉锦华的?当我在这里留下了情,我还能,回去吗?始终微笑的我,能一直微笑吗?他说,我陪你,永远。永远,有多远呢?一场意外穿越,一次魂游青澜。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统一星河

    统一星河

    常宽穿越到2500年,正处于星际大迁徙时期的地球,成为地球唯一的人类。在环境恶劣的这里,系统给他的任务是活下去,并重塑地球文明,而他给自己的目标却是:统一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