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多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在尧舜时期,确实是经历了一次大洪水,并且持续了数百年。最开始治水的是夏禹的父亲鲧,鲧与洪水苦战了9年却毫无成效,舜就命令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后来鲧的儿子禹接替父亲治水的工作,但是治水初期,禹也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这时有人告诉禹说黄帝曾把一部以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宝书(即《金简玉书》)埋藏在南岳,这部书会对治水有很大的帮助,只是不知道这部书究竟在什么地方。于是,禹来到南岳杀了一匹白马,祷告天地,接着便卧倒在山峰上睡着了,睡梦中,他梦见一位仙人,自称苍水使者,告诉他这部书的所在地。梦醒后,禹按照仙人在梦中的指点,果然找到了这部书。按照书上的方法,他率众凿山开口,疏通壅塞之地,把危害人民的洪水引进江河,浩浩荡荡地流进大海。大功告成后,禹把《金简玉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仍用盘石压盖起来,并在衡山上刻了一块大碑,记载治水的经过。后来,人们就把禹杀白马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马峰”,把掘出宝书的山峰叫做“金简峰”,把那块石碑叫做“禹碑”。
但是也有人猜测“禹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越王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还有人认为,禹王碑是公元前611年,也就是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还有人说这块碑不是大禹所立,而是明代的杨慎伪造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南宋时候,有一个名叫何致的人游览衡山,在樵夫的指引下,攀藤附葛,深入茫茫密林丛莽之中,仔细探寻和搜查,终于找到了这块“禹碑”。他剥开苔藓,发现碑上刻有77个形状怪异难辨的文字,他照原样拓描下来,回到长沙,摹刻了一块碑竖立于岳麓山。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张碧泉,从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把《禹碑》拓本带回到云南省。当时谪戍云南的杨慎,见到《禹碑》拓本感到十分惊奇,他不但将碑文释词作歌以记其事,而且还倡议镌刻于云南安宁县法华寺,法华寺“禹碑”摩岩大约镌刻于张碧泉回云南的1516年。杨慎在作歌的时候明确注明了云南永宁县法华寺禹碑来自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拓本,岳麓书院拓本则来源于衡山。由此看来不是杨慎伪造“禹碑”,但是“禹碑”究竟是大禹立的,还是他人所立?千百年来,始终莫衷一是。但它的存在,的确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诗里就提及“禹碑”在祝融峰上,有奇怪难解的文字在上面。由此可见,最迟在唐代德宗以前,禹碑就已竖立在衡山上了。还有文献表明,这块碑第一次被提到是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孔子的《尚书》里,那么可以想到它不是那个时候才刻成的,而是在那之前就存在了。那么撰写此碑到底用意何在呢?
有人说大禹立这块碑是给火神祝融看的,他提醒火神,如果他过分地发挥其火的威力,就会有大洪水淹没大地上的一切。那么大洪水是祝融引发的吗?
传说中祝融是火神,保存着火种,是黄帝身边一位很有才干的大臣,因能“以火施化”,被黄帝命为“火正”官,主管火务,兼管南方事务。他在主事期间,曾以衡山为栖息之所,死后葬于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而衡山是红色的,是一座属性为火的圣山,而火神祝融也经常在衡山特别地显示他的威力。元代,南岳庙遭火灾,前殿和后殿被烧掉。明朝时候重修不久又遭遇大火,这次是全部烧毁了。清代顺治皇帝即位后的第五年,南岳庙又发生火灾。历史记载中就说,南岳属火,但是南岳的地理位置很好,水源充足,所以能以水克火。“禹碑”的存在就是为了遏制火神祝融的,大禹立这块碑原本就不是给后人看的,所以那上面的文字是火神能懂的文字。水与火在衡山有神秘的关系。
一块碑文,神秘了几千年,依旧还是神秘。
◎只有女子能懂的文字
文字是有性别的?这个问题似乎荒唐,但是在中国的衡山脚下确实有一种文字,它只属于女性,这就是“女书”,一种只在女性群体中秘密流传的文字。
“女书”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被确认是世界上最具性别意识的文字,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样的背景产生了如此奇特的文字?是谁创造了它?它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流传下来的呢?
“女书”文字书写呈长菱形,而不是像汉字一样的方块形,字体秀丽娟细,所有字符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还有一点和汉字表意不同的是,“女书”是一种表音文字,每一个字所代表的都是一个音。“女书”历史上主要在湖南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新车乡等地妇女中流传。
有人说“女书”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中国过去的旧思想使当地女性不可以读书识字,即她们所谓的“男书”,所以当地的女性发明了“女书”,以作为姊妹妯娌之间的秘密通讯方式。“女书”严禁男子学习,而一般男子亦会把女书当成是普通的花纹。
至今所见最早的“女书”是太平天国发行的“雕母钱”,该钱背面用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的字样。1931年《湖南各县调查笔记》记载:“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似蒙古文,全县男子,能识此种字者,余未之见。”可见“女书”是只属于女子的文字,那么“女书”是谁发明的呢?
有人根据目前发现最早的“女书”实物在咸丰年间,推测“女书”起源于明末清初;有人以“女书”中存在与壮、瑶等民族织锦上的编织符号类同的字符为据,认定“女书”的构成源于百越记事符号,是古越文字的孑遗和演变;有人根据“女书”中有大量与出土刻画符号、彩陶图案相类似的字符,认为其起源的时间、空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之后;有人依据“女书”文字与原始古夷文的基本笔画、造字法类同,认为它是舜帝时代的官方文字;根据甲骨文和金文借字在“女书”字汇明显存在的特征,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与甲骨文有密切关系的商代古文字的变种;还有学者认为,“女书”是古老的瑶族文字。由此看来,“女书”的起源和发明者还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的了。
那么“女书”由女性使用、传女不传男又是为什么呢?“文字”不是创造出来用于交流的吗?为什么要限制古代属于强势群体的男性对于这种文字的释读?它都记载了什么样的秘密?为什么男人不能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它难道还有更深的秘密?
有人研究认为,“女书”是女子与女子之间感情交流的媒介,是这种感情孕育生长出了“女书”文化。在女子之间,感情最深的一类叫“行客”,她们同吃同住,形影不离,有些发展成为同性恋。“行客”之间的文字往来叫“行客歌”,是“女书”中最感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光绪《永明县志》讲到桃川一带女子的风俗说:“此风桃州尤甚,其母亦为女计消遣,访他家之女年貌相若者,使其女结为内交相处以切磋针凿其间,即无他虑,而有用之年华消磨于不觉。”这种风俗就是“行客”的风俗。县志接着说:“况有因此而含垢包羞者,是亟宜族规中增此一条,以救其弊。”所谓“含垢包羞”显然是指“行客”之间的亲密行为,包括性行为。当地人称“行客”为“萝卜干”,就是暗指她们之间的性行为。县志要求在当地族规中增加一条禁止此种行为的规定,可见女性同性恋行为在当地并不是少数。结拜为“行客”的多为富家闺女,豆蔻年华,情窦初开,因不满旧式包办婚姻,又不敢自由恋爱,对异性存在畏惧心理,遂同性相恋,结为姊妹,同屋同居,早晚相伴,俨如夫妻,甚至相约不嫁。有的少女因听老人或巫师传说,女人产后而死,血污地狱,冥间罚在桃源受罪,称为“上桃源”;不嫁而死,芳身洁行,冥间则许“上花楼”享福。所以有的“行客”相约自缢而死,酿成悲剧。也有的“行客”中一人要结婚,另一人悲恸欲绝。新娘上轿之前,她的“行客”用针线将新娘的内裤与内衣缝在一起,然后用花带子把姑娘的身体捆得严严实实。目的是不让新郎接触新娘的身体,不准新娘与新郎有性行为。婚后三天,新娘回娘家长住,她的“行客”要严格检查新娘的花带和内裤是否被解开。如果被解开了,并且与新郎有了性关系,“行客”会狠狠打新娘一顿,视其对自己的爱情不忠。有的新娘为了忠实于“行客”,新婚之夜拒绝与新郎做爱。当新郎撕开花带,强行做爱时,新娘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剪刀朝新郎脸上、脖子上刺去,造成流血事件。
一般来说,“行客”最后还是要和男人结婚的,但有的在婚后仍然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她们之间的感情有时超过夫妻感情。在江永县有两个女子从小结为 “行客”,互相以姐妹相称。她们感情融洽,长大以后由父母做主,各自出嫁成婚。妹妹生一个儿子,不久丈夫去世。姐姐生了两个儿子,丈夫对她比较好,家庭和睦。妹妹守寡养大了儿子,儿子成婚以后,她完成了做妻子做母亲的责任,就搬到姐姐家里去住,与姐姐一家人相处很好。后来姐姐的丈夫去世了,由两个“行客”带着两个儿子过日子。这两个儿子长大成婚以后,对两个母亲都很孝顺。妹妹最终死在了姐姐家里,姐姐因过度悲痛不久也去世了。
“女书”是一种奇特的文字,它的起源就是一个秘密,流传也是秘密的,所以关于女书还有很多的难解之谜等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
有人说站在衡山之上,云雾缭绕之间,刚才还清晰可见的一座座山峰,竟渐渐隐去身形,仿佛已经乘风飞去,无迹可寻。突然,一阵清风拂面而过,天空由灰而白,由浊而清,浓雾消散,山峰又飞回原处了,所以说:“南岳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