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9100000007

第7章 不做“填鸭式”家长,也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3)

4岁的斌斌每晚睡觉前,总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却不肯自己看书。这天晚上,妈妈拿了一本崭新的故事书,给斌斌讲故事。故事写得精彩,妈妈讲得生动,斌斌听得津津有味。

正当讲到最精彩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妈妈放下书去接电话。十多分钟之后,妈妈回来了,发现斌斌正捧着故事书,专心致志地看呢,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微笑。

还有一种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简捷办法,就是给她提供那些拍成了电影或者来自电影的书。很多人看了电影以后,都会选择去买原着来读一读,孩子也不例外。

与孩子一起探讨,也可以提高她的读书兴趣。虽然读书是很个人化的活动,但每当读完一本书,几乎每个人都会想要和别人来讨论下刚才所看的内容。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并把你所喜欢的部分告诉他,然后问他对哪一部分更感兴趣,这样做还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你们可以依偎在一起看各自的书,或者轮流大声地朗读她的书。每天留出时间来,全家静静地坐在一起读书,分享一下各自看到的有趣的文章。

读书时可以准备一些音乐或者美食。人的大脑天性会寻求新鲜的、色彩缤纷的、有音乐感的、移动的、芳香的感觉输入。把这些感觉与读书结合起来,能够使他们享受读书的快乐。

17

易感效应:为什么孩子会反复看一本书?

重复读一本书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行为,可能是源于人们天生的好奇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很早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不管是图画书也好,小人书也好,都可以让孩子感动其乐无穷。有些孩子看完一本换一本,很有成就感。但也有些孩子总是喜欢反复地看一本书,看了好多遍了,还是不肯换别的。

于是,有些家长就困惑了,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其实,对于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由于记忆力和理解力还相对有限,书里新奇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知识素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在不断的强化中纳入长时记忆,成为可以随时提取的思维素材,所以孩子反复看一本书是正常的。

而且,人对外界的事物都是越理解越熟悉就越喜欢,当孩子重复看某本书的时候,他既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同时又满足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可以深入体会书要传达的意境和变化,体会人物之间的感受。

可以说,看一本书总要翻来覆去重复看才觉得“过瘾”,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行为,我们做家长的不仅不需要害怕孩子重复看书,甚至要鼓励孩子重复读一本书。

在反复的阅读中,由于先前的阅读已经改变了阅读者知识结构,再读一遍,他就会更容易觉察书中所包含的潜在意义。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易感效应”。

心理学上的同化理论认为,当新获得的意义还比较清晰和完整地保持在认识结构中时,再一次接触这个已学过的材料,已经获得的认识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这种易感效应,更易于觉察精细的意义和微小差别。

据美国MSNBC网站近日报道,发表在《消费者研究》

期刊的一项新研究,对人们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或回放同一部电影的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二次消费行为”并不是为了回顾或记牢其中的内容、细节等,而是希望自己能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它,从中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信息,获得新的启发。

研究领导者、美国大学消费心理学家克莉斯汀·罗素也表示,回顾以前的经验,重复读一本书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行为,可能是源于人们天生的好奇心理。这就像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进一步从更全面、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

有一次张方平遇见苏轼的父亲苏洵,就问他苏氏兄弟在看什么书。苏洵回答:“苏轼正在读第二遍《汉书》。”张平方惊讶说:“世间的书还有值得读两遍的吗?”

苏轼后来听到后说:“看两遍有什么稀奇?这位先生不晓得世间还有值得读三遍、四遍的书!”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能开风气之先,而在读书方法上,三、四遍地读一本书也正是他的独创。

他在《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这一读书方法。

他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世界上的书就像大海一样丰富,什么领域的都有,但是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兼收并取,只求得到想要的就可以了。

希望学者读书,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其实,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是: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

苏轼在信的末尾说:“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意思是,远不是速成的方法,呵呵。后代颇有些人对苏轼的谦虚不以为然,自以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何必一意求之?

殊不知贪多求快乃生性浮躁,涉猎虽广却是过眼烟云。

中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按照苏轼的方法,读厚又读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这本书读成几本书,进而化为自己所有的过程,一本《汉书》,在苏轼那儿被读成了《汉书政治学》《汉书军事学》和《汉书人物志》

几本甚至更多本书。

由此可见,一本书孩子看得越深入越好。在孩子看书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可以了解他的专注程度,如果孩子拿一本书翻一翻,还没有看明白,又看另一本,就说明给他的引导有问题。

18

朗读记忆:上早读课对记忆有没有帮助?

如果把大量的内容一齐朗读,可能效果不如朗读其中的重点。

孩子上学以后,老师往往要求孩子朗读课文。可是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的嗓门很大,但对内容的记忆很差,经常是“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于是就开始疑惑,孩子又用口又用脑,难道不会分心吗?

在这个问题上,口与心其实是不矛盾的。大声地朗读,也并不影响孩子的思考和理解,甚至会有助于记忆。

因为朗读是一种“运动记忆”,在大声朗读时,它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产生的记忆效果可以延续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

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

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

说到底,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是任何事情的利与弊,都不是绝对的。日本有一位叫高木重朗的心理学家曾说过:

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

高木重朗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似乎是针锋相对的,应该听谁的呢?还是来看看实证的研究吧。

在2010年5月的《实验心理学》杂志上,有一篇由考林·麦克劳德等撰写的论文,题目是“学习,记忆与认知”。

文章建议说,在学习时,偶尔自言自语、念念有词,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文章中,他们通过实验研究了人们对像单词表一类事情的记忆。他们发现,如果让人们记忆单词时,默默地阅读单词表里的一半单词,但是却大声地念另一半的话,那么大声念的一半,比默读的另一半,被他们记住的单词要多得多。

作为对比,他们找了另外两组人,一组大声念名单上的所有单词,另一组默默地念名单上的所有单词。全念的比全不念的,在记忆单词上的表现好不到哪里去。倒是只大声念一半而默读另一半的人,记忆单词的成绩最好。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泛泛地说出声朗读一定能帮助记忆,苏联人和日本人各说对了一半。

念一半默读一半的记忆之所以效果好,其中的原因在于:

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单词表里的一部分与众不同。口中朗读的词,现在变成语音又被他的耳朵听到,他知道曾经“生产”

过它们,并且记得曾经听到过它们。所有这样的信息使他念过的单词,有别于默读的其它单词,因而被你记的更牢。

记忆的窍门之一是“独特性”。说的是,独特的东西让我们更记得住。我们身边的例子是,多少年以后,当你遇到老同学老朋友时,每个人似乎都以不同的方式,记得学校里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这一结果建议,如果你的孩子需要记忆某篇文章的一些内容,他应该先找出那些最重要的信息,大声地读出它们,以便更好地记牢它们。即使是小声地念叨一番,也有助于使它们更令人难忘。

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唤起人们的感知和想象。

但是,如果把大量的内容一齐朗读,可能效果不如朗读其中的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是吗?可见,读书出声与不出声哪个更好,从记忆效果来看,是没办法定性地分析,可能需要定量分析。

19

低效能学习:幼儿过早识字有意义吗?

4岁的孩子会认汉字和数字,随时可应成人的要求而反应正确,就被视为聪明,其实这只是一种表现的能力,与智力无关。

同类推荐
  • 把自由还给孩子:蒙台梭利教育法

    把自由还给孩子:蒙台梭利教育法

    本书介绍了蒙台梭利对孩子的教育法,内容包括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成长的烦恼、科学的育儿方法、守护孩子的精神乐园、能力的培养等。
  • 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

    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财商教育应该从小培养。《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针对如何培养青少年“财商”的管理培训,通过评述+案例+训练,指导每个家长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财商教育渗透其中。书中案例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家长共鸣;书中的很多方法可以拿来就用,可操作性强,使得本书更适合于中国家庭的父母使用。相信书中很多教育观点和知识会给家长们带来极大的触动和帮助。父母留给孩子真正的遗产不能是钱,而是要教会他们赚钱的方法。
  •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从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设计师,是画师。孩子能否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和采用怎样的行为模式与教育方式。但很遗憾的是,有权威调查证明:70%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100%的父母曾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孩子成长中的阻碍者。
  • 育儿知识百科

    育儿知识百科

    本书囊括了宝宝各个时期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喂养、教育等常识及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内容包括“聪明宝宝科学养育指南”“科学育儿1~3岁”“家庭教育不可忽视”“把孩子培养成才”“幼儿日常饮食指南”“婴幼儿的免疫指南”“饮食治疗幼儿常见病”等章节,介绍了各年龄段婴儿的营养、喂养、护理、疾病防治等知识。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透彻,是最实用、最科学的育儿全书。
  • 0~1岁育儿一本通

    0~1岁育儿一本通

    本套丛书共分两册:《40周孕产一本通》、《0~1岁育儿一本通》,均由富有育儿经验的科普作家编写。本分册介绍了产后产妇保健调养和宝宝喂养教育要诀。宝宝出生的第一年是决定一生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宝宝抵抗力低,表达差,感染和意外事故会频频发生。年轻父母缺乏育儿的知识和经验,面对孩子的一些异常反应,常常不知如何是好。本书详尽地告诉年轻父母们如何了解、观察、认识和正确处理0~1岁宝宝方方面面的问题,使宝宝在优良的护理、喂养、教育和防病治病的情况下茁壮成长。本书内容科学实用,阐述简明易懂,适合妇幼保健人员、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妖华倾城:娘子,求扑倒

    妖华倾城:娘子,求扑倒

    她---千九影,现代绝对的金牌顶级特工,却由于某位师傅的召魂术失败,从而出现了差漏,穿到了晓月大陆。他---北冥萧,晓月大陆的一方霸主,本以为这一世都不会动心,却因为某个女子的进入而打乱了他这一世的命格。“娘子,我已洗白白脱光了,就等娘子来扑倒了。”某男毫不知羞耻的脱光了站在某女面前。“gun。”某女说罢淡漠转身。“既然娘子不来扑倒的话,那为夫就只好来扑倒娘子了。”话音落下,某男欺身而上。
  • 星盟纪元

    星盟纪元

    浩渺的星海中,每一个璀璨的瞬间,都是一部壮丽的史诗。
  • 神魔药尊

    神魔药尊

    神魔界拥有一望无际的大陆、浩瀚无边的海域、高耸入云的山脉,望之不尽的森林。衍生天地万物。亿万生灵以武为尊,以武昌盛;在这里,群魔乱舞、万妖共生,各式各样的生灵种族共同演绎天地生存法则。
  • 一等纨绔,废材王妃太乱来

    一等纨绔,废材王妃太乱来

    遇劫成灰,一点灵识未灭,附身重生,她是人鬼皆嫌的废柴女。皇子暗算?废了你的修为,逐你成废人!世家阴险,夺权又要命?姐关门,放狗,一个个全铲除嚣张着,霸道着,纨绔着。一不小心扑到了某个妖孽男。你扑了我!还压了我……呃,要不,你压回来?某女眼珠嘀溜溜转,双眼放光,脸上写满四个字——快压快压。
  • 易烊千玺:三生三世

    易烊千玺:三生三世

    易烊千玺,我恨你,原来你并没有喜欢过我,只是把我当作挡箭牌而已,给了我希望,又给了我失望,再见,我们就是陌生人——苏迎苏迎,我说我有苦衷,你信吗?——易烊千玺
  • 王妃,怎会命苦!

    王妃,怎会命苦!

    她穿越的第一夜,繁星璀璨。她看到他和那女子,毫不忌讳,当着她的面,在这广袤的草原上嘿咻嘿咻地做着“野外运动”的时候。她只是笑着,说了以上四个字。他是她的夫,她是他王府里唯一的正妃。他口口声声叫她:“爱妃”。可,连鬼都知道,他心底,从没爱过她。不爱可以,但做人,不可如此虚伪!”她大叫,与他怒目而视。“我的夫君,可以不英俊,可以不富有,可以没有权势地位,但绝对不可以像你这样带着一副面具做人!
  • 凤临异世:朱雀翎

    凤临异世:朱雀翎

    一艘古老的红木巨轮,在星际游荡,一朝云气,天下将乱。一座神秘的古帝墓穴,在地底沉浮,一朝解封,传承将起。一个黝黑的能量漩涡,在帝府尽头,一朝误闯,穿越古今。
  • EXO之繁华落寞

    EXO之繁华落寞

    内为虚构,请勿当真。文笔不好,勿喷。喜欢的就戳进来。谢谢
  • 绝世神殇

    绝世神殇

    霸气纵横,神魔辟易。繁华落尽,绝世神殇!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